Workflow
智数科技集团(01159) - 2025 - 中期财报

传媒及文化业务收益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传媒及文化业务收益约117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约2560万港元下降54.3%[10][12] - 媒体及文化业务收入为1170万港元,毛利润为1170万港元[46] - 传媒及文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4.3%至11.7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25.6百万港元)[51]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1,171.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2,556.9万港元下降54.2%[148] - 来自客户合约收益同比暴跌54.2%,从2024年2556.9万港元降至2025年1171.3万港元[18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传媒及文化业务收益为11,71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5,569千港元下降54.2%[184][186] - 影片收益同比减少13,856千港元(54.2%),从2024年上半年的25,569千港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11,713千港元[184][186] - 所有收益均来自美国市场且为一次性确认[184][186]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及每股盈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净溢利约1.51亿港元(2024年同期:净亏损约1130万港元)[10][12]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1.51亿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130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48] - 每股基本盈利为148.45港仙,去年同期为每股亏损11.52港仙[50]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净额扭亏为盈至151.0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11.3百万港元)[52] - 每股基本溢利为148.45港仙(2024年同期:每股基本亏损11.52港仙)[52]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50996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亏损1,128.6万港元[148] - 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50996亿港元,每股盈利148.45港仙[148]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150,99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11,286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96] 出售附属公司收益 - 公司录得出售附属公司一次性净收益约2.447亿港元[10][12] - 处置附属公司产生一次性净收益约2.447亿港元[49] - 出售附属公司获得一次性净收益约244.7百万港元[52] - 2025年上半年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2.4467亿港元[148] 净亏损及资产负债改善 - 集团净赤字为2.247亿港元,较2024年末3.82亿港元有所改善[50] - 净亏损状况改善至224.7百万港元(2024年末:382.0百万港元)[52] - 公司净亏损从2024年底的3.82亿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247亿港元[77][83]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负224,707千港元,较2024年末负382,018千港元改善41.2%[156] - 累计亏损从1,056,489千港元减少至905,493千港元,改善14.3%[159] - 公司净流动负债从2024年末的685,721千港元改善至2025年中的520,558千港元,减少24.1%[156]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变化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730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3880万港元略有下降[78][8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7,271千港元,较2024年末38,826千港元减少4.0%[15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下降30.3%,从2024年5344.9万港元降至2025年3727.1万港元[168] 流动比率及资产负债比率 - 流动比率从2024年底的0.17降至0.10,流动资产为6070万港元,流动负债为5.812亿港元[79][84] - 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底的268%改善至210%[81][85] 融资活动及资金用途 - 公司于2025年7月完成配售新股,总收益3990万港元,净收益3870万港元[89][94] - 配售净收益将用于偿还债务2290万港元、发展新业务机会1180万港元及补充营运资金400万港元[89][94] - 公司于2025年6月完成另一项配售,总收益710万港元,净收益690万港元,将用于偿还债务及补充营运资金[96][97] - 配售事项完成,以每股0.361港元配售19,700,000股新股,所得款项总额约7.1百万港元,净额约6.9百万港元[98] - 所得款项净额拟用于偿还债务2.1百万港元及补充营运资金4.8百万港元[9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2.1百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未动用净额余额为4.8百万港元[99] - 通过发行股份融资6,938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26,463千港元减少73.8%[159][161] - 股份配售融资额同比下降73.8%,从2024年2646.3万港元降至2025年693.8万港元[168] - 偿还按公平值计入损益金融负债1227.9万港元[168] 计息借贷及负债变化 - 计息借贷及电影投资贷款从420,629千港元减少至257,355千港元,下降38.8%[154] - 总负债同比下降29.5%,从2024年末8.2478亿港元降至2025年中5.8125亿港元[180] - 应付税项从36,761千港元大幅减少至5,524千港元,下降85.0%[154] - 衍生金融负债为41,040千港元,较2024年末40,632千港元增加1.0%[154] 经营现金流量 -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9.7%,从2024年824.6万港元降至2025年580.1万港元[166] 资产及投资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电影及电视剧产品投资及预付款项总额约2.928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约2.897亿港元)[14] - 总资产同比下降19.5%,从2024年末4.4276亿港元降至2025年中3.5654亿港元[180] - 预付款项及其他资产增加126.1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减少272.8万港元[166]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的0港元保持为0港元[154] 汇率变动影响 - 汇率变动造成现金减少203.3万港元,较2024年108.3万港元扩大87.7%[168] - 汇兑收益净额2,668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汇兑损失612千港元改善4.36倍[188] - 2025年上半年汇兑差额产生的其他全面亏损为62.3万港元[151] 其他收入及成本费用 - 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438.5万港元[148] - 获得应付利息豁免12,473千港元,显著改善利润表现[188]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968.5万港元[148] - 2025年上半年金融负债公平值变动亏损595万港元[148]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大幅减少至1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254千港元下降95.3%[188] - 使用权资产折旧降至零,2024年同期为1,110千港元[188] - 2025年上半年预付款项及其他资产减值亏损达9,006.3万港元[148]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增加1612.6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减少1767.5万港元[166] 业务发展及项目进展 - 已开发44个影片项目,其中38个项目已完成剧本开发[39][40] - 与10位知名导演合作开发电影项目,包括温子仁、山姆·雷米等[37][38][40] - 通过开发/制作融资协议开发多个项目,其中温子仁负责9个项目,史泰龙负责10个项目[39][41][42] - 与一线明星共同开发12个合作项目包括The Burden、GMO等[42][45] - 通过流媒体发行、影院上映、IP授权等多渠道实现项目收益[44][45] - 电影《Greta》国际销售额预期为950万美元[15] - 电影《Midway》总预算约1亿美元[16] - 《中途岛》总预算投资近1亿美元[19] - 《遗孀秘闻》国际销售总额预计950万美元[18] - 《讲鬼故》在Rotten Tomatoes上观众评分达92%[20][23] - 《致命感应》在Tomatometer上好评率达76%[28][31] - 《致命感应》IMDb评分为6.3/10[28][31] - 斯蒂芬·金关于《致命感应》的推文获2461次转发及33000次点赞[27][30] - 《致命感应》获ReFrame 2022最佳故事片奖[29][32] - 《致命感应》获10项奖项提名包括Critics Choice Super Awards等[29][32] 未来业务计划及指引 - 预计2025年下半年发行两部网络剧集[55][56] - 新能源业务将于2025年下半年启动并产生建设收入及季度服务费[59] - 新元宇宙AI业务测试阶段预计2025年底启动[59] - 拟收购上海鸣啸信息科技不少于51%股权进军交通AI及智能车联网领域[5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重大投资计划及资本资产安排[61][69] 员工及公司治理 - 员工人数从2024年底的20人增加至22人[88][93] - 公司无重大违反贷款协议、股份质押、关联方财务资助及或然负债[72][73][75][86][91]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6][82] - 审计委员会确认中期财务报告符合会计准则及上市规则[13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8,256,479股[139] - 董事桑康乔持有1,362,95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15%[105][106] - 鼎创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8,151,351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5.35%[128] - 江阴星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控制法团持有18,151,351股占股本15.35%[128] - 江阴滨江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控制法团持有18,151,351股占股本15.35%[128] - 江阴科技新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控制法团持有18,151,351股占股本15.35%[128] 购股权计划详情 - 新购股权计划剩余期限约6年11个月,可发行股份上限为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107][109] - 新购股权计划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8,235,647股[112] - 任何12个月内向个人授予的购股权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除非经独立股东批准[109][111] - 购股权有效期自授予日起不超过10年,无最短持有期要求[113][1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新购股权计划下可供授予的股份总数为8,235,647股[112] - 自新购股权计划采纳以来尚未授予任何购股权[113] - 新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8,235,647股[1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新购股权计划可供授出股份总数为8,235,647股[115] - 购股权授予需支付每股1.00港元费用[119] - 自新购股权计划采纳以来未授予任何购股权[120][12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内未发生上市证券买卖或赎回[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