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客户合约收入为人民币31.81亿元,同比增长40.0%[9] - 期内利润为人民币5.07亿元,同比增长30.8%[9]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4.89亿元,同比增长117.8%[9] - 经营利润为人民币4.79亿元,去年同期为3.67亿元[9] - 公司总收入达人民币31.81亿元,同比增长40.0%[11][13] - 公司期内利润达人民币5.07亿元,同比增长30.8%[11][13]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达人民币4.89亿元,同比增长117.8%[11][13] - 公司客户合约收入为人民币3,181.3百万元,同比增长40.0%[27] - 经营利润增长30.8%至人民币4.794亿元[37] - 期内利润增长30.8%至人民币5.069亿元[40] - 公司经营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366,585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479,385千元人民币[43] - 客户合约收入增长40.0%至318.1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227.19亿元人民币[158] - 经营利润增长30.8%至47.94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36.66亿元人民币[158] - 期内利润增长30.8%至50.69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38.76亿元人民币[158] - 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大幅增长117.8%至48.9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22.47亿元人民币[15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人民币489,283千元,同比增长117.7%[170] - 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31.81亿元,同比增长40.0%[185] - 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386元,同比增长117.7%[192] 毛利和毛利率变化 - 毛利为人民币17.75亿元,同比增长55.6%[9] - 毛利同比增长55.6%至人民币17.751亿元,毛利率从50.2%提升至55.8%[32] - 创新业务毛利率大幅提升18.4个百分点至73.7%,毛利增长127.3%[32][33] - 毛利增长55.6%至177.51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114.10亿元人民币[158]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17.75亿元,同比增长55.6%[185] 成本和费用变动 - 以股份为基础的报酬开支为人民币1.23亿元,去年同期为3338万元[9][10] - 收入成本同比增长24.3%至人民币14.061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从49.8%降至44.2%[29] - 主播及渠道分成成本增长14.8%至人民币9.037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从34.7%降至28.4%[29] - 以股份为基础报酬开支激增443.8%至人民币1.130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从0.9%升至3.6%[29] - 社交业务收入成本增长26.4%至人民币13.149亿元,占比92.0%升至93.5%[31] - 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激增108.0%至人民币10.016亿元[34] - 研发开支微增2.3%至人民币1.676亿元[35] - 以股份为基础报酬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33,377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122,959千元人民币[43][45] - 推广及营销开支大幅增加至人民币9.42亿元,同比增长114.3%[189] - 主播及渠道分成为人民币9.04亿元,同比增长14.8%[1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以股份为基础报酬开支为人民币122,132千元,同比增长380.3%[170] 经调整EBITDA - 经调整EBITDA为人民币6.46亿元,同比增长44.0%[9] - 经调整EBITDA达人民币6.46亿元,同比增长44.0%[11][13] - 公司经调整EBITDA从2024年上半年的448,464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同期的645,72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0%[43]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社交业务收入达人民币28.34亿元,同比增长37.0%[11][13] - 创新业务收入达人民币3.47亿元,同比增长70.5%[11][13] - 社交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834.3百万元,同比增长37.0%,占总收入89.1%[27][28] - 创新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46.9百万元,同比增长70.5%,占总收入10.9%[27][28] - 社交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8.34亿元,同比增长37.0%[185] - 创新业务收入为人民币3.47亿元,同比增长70.5%[185] 各地区市场表现 - 核心产品中东和北非市场业务规模同比增长超60%[11][13] - 公司在中东和北非、东南亚等市场设有超过20个运营中心[12] - 公司来自中国内地的收入为人民币3.81亿元,同比下降9.8%[186] 创新业务和产品表现 - 社交平台SUGO期内收入增长超100%,利润增长超150%[17] - 游戏社交平台TopTop期内收入同比增长超100%,利润增长超100%[17] - 荷尔健康利润同比增长超100%[20] - 游戏业务ARPU和用户留存数据表现出众[20] - 公司新游戏开发布局进展顺利[20] - 创新业务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20][23]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3,583.0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889.7百万元人民币[46]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底的1,928.1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759.1百万元人民币[46] - 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4年底的53.8%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5.2%[5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底的2,048.6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215.9百万元人民币[47]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从2024年底的239.3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3.5百万元人民币[48] - 资产总额增长8.6%至388.97亿元人民币,2024年底为358.30亿元人民币[163] - 权益总额增长28.7%至213.06亿元人民币,2024年底为165.49亿元人民币[167] - 保留盈利大幅增长51.3%至144.25亿元人民币,2024年底为95.32亿元人民币[167]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2,215,699千元,较期初增长8.2%[17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保留盈利为人民币1,442,463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51.3%[170]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人民币2,130,616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28.7%[170]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无任何短期或长期银行借款[146] - 应收账款账面总值为人民币4.60亿元,较年初增长17.7%[197] - 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46,707千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30,182千元,增幅达56.9%[198] - 存放于外国许可平台的存款减少至人民币62,448千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85,746千元下降27.2%[198] - 贷款予雇员金额显著增加至人民币46,653千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22,463千元增长107.8%[198] - 新增应收非控股股东下属公司款项人民币37,287千元,其中包含人民币22,815千元免息贷款和人民币14,472千元年利率6%贷款[198] - 新增贷款予第三方人民币36,509千元,为免息无担保短期贷款[198] - 应付账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82,557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24,303千元,增长10.9%[199] - 一年内应付账款为人民币415,944千元,占应付账款总额的98.0%[199] - 应付附属公司原非控股权益从人民币468,623千元下降至人民币328,091千元,减少30.0%[200] - 应付雇员福利从人民币213,391千元减少至人民币133,684千元,下降37.4%[200] - 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人民币981,732千元下降至人民币738,036千元,减少24.8%[200] - 公司第三层理财产品投资期末余额为人民币15.35亿元,较期初下降35.8%[182] 现金流状况 - 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358.7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539.4百万元人民币[47] - 公司资本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4.6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5.3百万元人民币[4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净流入人民币539,376千元,同比增长50.4%[17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购回自有股份支出人民币160,305千元,同比增长1,655.5%[170][17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人民币36,674千元,同比改善69.2%[172]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39元,去年同期为0.20元[9] - 每股基本盈利增长95.0%至0.39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0.20元人民币[160] 管理层讨论和战略指引 - 全球社交应用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3103.7亿美元[21] - 公司计划打造更多月流水千万美金级别的社交产品[21] - 公司深化AI技术应用,提升推荐系统和运营效率[26][27]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拥有1742名全职雇员,研发人员占比55.74%(971名)[5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人民币4.711亿元[58] - 董事刘春河通过一致行动人士及实益拥有合计控制24.2%股份(341,828,420股)[60] - 董事李平通过一致行动人士及实益拥有合计控制24.2%股份(341,828,420股)[60] - 董事苏鉴通过实益拥有及受控法团权益控制11.29%股份(159,460,810股)[60] - 主要股东BGFG实益拥有8.92%股份(125,966,383股)[62] - 主要股东JZZT实益拥有10.65%股份(150,460,810股)[62] - 达盟信托服务(香港)有限公司作为受托人持有12.35%股份(174,393,031股)[62] - 公司总已发行股份为1,412,474,391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数目为1,412,474,391股[63] - BGFG由王新明先生全资拥有 其被视为持有BGFG所有股份权益[63] - JZZT由Travelspace Limited持股47.69% 其他股东持股52.31%[63] - 苏鉴先生通过Travelspace Limited被视为持有JZZT的150,460,810股股份权益[63] - 达盟信托通过Bridge Partners持有10,493,430股股份(管理层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63] - 达盟信托通过Three D Partners持有120,578,403股股份(雇员及奖励计划合计)[63] - 达盟信托通过JJQJ Partners持有43,321,198股股份(NBT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63] 股份奖励计划详情 - 雇员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涉及股份总数上限为32,540,356股 占已发行股本约2.30%[68] - 雇员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剩余期限不足5年(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67] - 接接纳受限制股份单位时支付金额为零[7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雇员受限制股份单位(RSU)计划下未归属股份总数为3,594,807股[75][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归属RSU涉及股份总数为29,577,575股[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RSU计划下可供授出股份总数为6,745,527股,占已发行股本0.48%[78] - 2025年1月1日RSU涉及股份总数36,232,155股,占已发行股本2.57%[77] - 2025年6月30日RSU涉及股份总数36,232,155股,占已发行股本2.57%[77] - 2024年3月21日授出RSU授予价为每股2.55港元,涉及2,007,744股[75] - 2024年5月21日授出RSU授予价为每股3.93港元,涉及491,668股[75] - 2023年3月23日授出RSU授予价为每股1.67港元,涉及1,095,395股[75] - 报告期内无RSU被授予、注销或失效[77] - 公司修订RSU计划允许利用扣留股份履行个人所得税义务[79] - 管理层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股份总数上限为27,795,21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97%[8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授出受限制股份单位25,733,333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82%[92] - 2020年5月28日授出25,733,333份受限制股份单位,价值约44.9百万港元[9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供授出股份总数为10,493,43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0.74%[93] -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剩余期限不足5年[83] - 接获受限制股份单位时须支付金额为零[88] - 2020年授出的受限制股份单位分四年按25%比例归属[9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所有已授出25,733,333份受限制股份单位均已归属[92] - 计划未规定每名参与者的最高配额[82] - 未归属受限制股份单位涉及的股份总数为0股[92] - 购股权计划于2024年11月22日终止,不再授出新购股权,但已授出购股权仍可按条款行使[96][104]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即99,885,000股[100] -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为75,42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1,412,774,391股的5.34%[100] - 所有购股权计划未行使购股权获行使时可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30%[100] - 每名参与者12个月内获授购股权行使后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01]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授出购股权时,若12个月内行使后股份超过0.1%或价值超过500万港元需股东批准[101] - 2021年8月30日授出80,0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4.81港元[106] - 行使价釐定基准为要约日期收市价、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及面值中的最高者[105][106] - 购股权行使期限最长10年,2021年授出购股权可行使至2031年8月29日[102][106] - 扣留股份可用于履行受限制股份单位行使,价值等同于公司支付的个人所得税义务[95][9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行使购股权总计75,720,000份,其中董事持有45,000,000份,其他雇员持有30,390,000份[108] - 报告期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有1,510,000份购股权被行使,无新授出、到期或失效的购股权[108][111] - 购股权行使价为4.81港元,依据授出日期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确定,高于授出日收市价4.67港元[109] - 向董事刘春河和李平授予的购股权总价值超过500万港元,占已发行股份超0.1%,经股东特别大会批准[109] - 公司77,230,000份购股权分四期归属,需达成收入或市值目标:首期30%需收入超23亿元或市值超120亿港元[114] - 第二期25%归属条件为收入超35亿元或市值超200亿港元,第三期25%需收入超50亿元或市值超300亿港元[114] - 末期20%归属要求收入超65亿元或市值超400亿港元,其他雇员需达成类似绩效目标[114] - 受限制股份单位奖励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119,121,600股,占采纳计划时已发行股本10%[118] - 购股权计划已终止,截至2025年1月1日及6月30日可供授出股份均为0股,占比0%[111] - 受限制股份单位奖励计划剩余期限不足7年,无新股份会根据该计划授出[117][1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向76名
赤子城科技(09911)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