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同比增长5.9%至1.177亿港元[11] - 除所得税前溢利同比增长39.0%至647万港元[11]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期内溢利增长4.7%至446万港元[1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4,46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244千港元增长5.1%[14] - 期内总溢利为4,460千港元,同比增长5.1%(2024年同期:4,244千港元)[2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长5.1%至446万港元[43] - 公司中期收益增长5.8%至1.177亿港元,溢利提升至450万港元[66] - 公司期间溢利约450万港元(对比2024年同期:约420万港元)[73] 成本和费用变化 - 毛利同比下降16.6%至6058万港元[11] - 财务费用总额为583万港元,其中租赁负债利息开支增至338.6万港元,同比增长18.6%[36] - 借款利息开支同比下降51.6%至38.7万港元[36] - 雇员成本增长12.9%至2010.1万港元,其中工资薪金及花红达1790.6万港元[37] - 新加坡企业所得税拨备激增405.8%至201.3万港元[38] - 财务费用约58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1.9%[74] - 行政及其他营运开支总额约564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1.9%[74] 现金流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减少77.3%至326万港元[1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从2024年6月30日的17,096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255千港元,降幅达81%[15] - 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2025年上半年为46,05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3,881千港元增长4.9%[15]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025年上半年为24,76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6,222千港元增加52.6%[15] - 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025年上半年为33,15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4,402千港元减少3.6%[1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30万港元(2023年底:约1440万港元)[79] - 收购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约4160万港元(2024年:约4210万港元)[81] 资产负债及权益变动 - 贸易应付款项增长16.3%至9984万港元[12] - 物业、厂房及设备增长12.0%至2.110亿港元[12] - 使用权资产增长4.4%至1.843亿港元[12] - 流动负债净额扩大至2.693亿港元[12] - 权益总额增长31.2%至3645万港元[13]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6月30日的149,664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6,448千港元,降幅达75.6%[14] - 公司累计亏损从2024年6月30日的359,107千港元扩大至2025年6月30日的471,407千港元,增加112,300千港元[14] - 总资产增长3.1%至489,307千港元(2024年末:474,739千港元)[29] - 总负债增长1.3%至452,859千港元(2024年末:446,947千港元)[29] - 流动负债净值约2.693亿港元(2023年底:约2.279亿港元)[79] - 短期债务(一年内到期)约1.435亿港元(2023年底:约1.389亿港元)[78] 业务线表现 - 持续经营业务(建筑设备)收益为117,727千港元,同比增长5.9%(2024年同期:111,185千港元)[28][30][32] - 持续经营业务分部溢利为7,675千港元,同比下降0.6%(2024年同期:7,720千港元)[28] - 服务收入为39,038千港元,同比增长19.5%(2024年同期:32,657千港元)[32] - 出租自置资产租金收入为68,220千港元,同比下降9.7%(2024年同期:75,541千港元)[32] - 建筑设备销售收益暴增775.6%至190万港元,主要受新港两地起重机需求推动[67] - 物业发展业务自2024年7月8日起终止经营,本期无相关收益[25][26][28] - 物业发展业务已于2024年7月8日终止经营[72] 地区市场表现 - 建筑设备业务中香港市场收益60,260千港元(占比51.2%),新加坡市场收益44,454千港元(占比37.8%)[30] - 新加坡分部收益增长19.6%至4700万港元,香港分部收益增长2.4%至6150万港元[69][70] - 中国分部收益下滑22.1%至920万港元,主因房地产建设活动放缓[71] 外汇及特殊项目 - 汇兑收益净额9,043千港元,同比改善11,969千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2,926千港元)[34] - 汇兑收益达904.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汇兑亏损292.6万港元实现大幅逆转[37] - 其他收入及收益约95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约1330万港元,主要因汇兑收益[73] 应收账款和减值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下降5.5%至6359.8万港元,其中90日以上账龄占比达36%[49][50] - 应收账款减值损失净额下降8.3%至62.2万港元[37]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亏损拨备于2025年6月30日增至791.1万港元,较年初增长10.5%[51] 应付款项状况 - 贸易应付款项中逾期90天以上金额大幅上升至8817.5万港元,占应付款总额88.3%[53] 借款和融资活动 - 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269,322千港元,借款总额为126,641千港元,其中即期借款为125,480千港元[17] - 公司主要股东已提供财务支持函,使集团能够履行自2025年6月30日起15个月内的到期负债[18] - 总借款规模从16957万港元缩减至8708万港元,同比下降48.6%[54] - 银行借款抵押物净值增至2848.3万港元,其中楼宇抵押价值2608.5万港元[55] - 来自福港投资的1.83亿港元无抵押贷款利率由10%永久调降至5%[56] 租赁承诺 - 经营租赁作为出租人未来最低收款承诺为1.48亿港元,其中一年内应收1.18亿港元[58] 投资活动 - 物业厂房设备购置额增长53.8%至2523.4万港元[47] - 使用权资产购置额下降36.2%至1641.1万港元[47] 股东结构和控制权 - 盛君集团持有600,02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6.60%[87] - 佳兆业集团通过盛君持有324,42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60%[90] - Excel Range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275,6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6.00%[90] - 陈武先生持有130,000,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2.26%[87]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60,000,000股[90] - 一致行动协议使盛君和Excel Range合计控制600,020,000股股份,占56.60%[90] 公司治理和证券 - 公司购股权计划已于2025年7月30日届满[9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任何尚未行使的购股权[93] - 公司期间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7] - 公司确认董事在期间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98]
佳兆业资本(00936)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