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信证券(0603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5 08:3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同比) - 公司总资产达1,807.7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5.67%[2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7.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9%[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91%,同比增加0.95个百分点[21] - 母公司净资本达1,585.3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11.26%[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及其他收入465.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28%[6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7.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9%[64] - 经纪业务收入142.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1%[64] -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61.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41%[64] - 证券交易业务收入221.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3%[64] - 投资银行业务收入21.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92%[64] - 集团资产总额18,077.3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5.67%[6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3,054.3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4.20%[65] - 扣除代理买卖证券款及代理承销证券款后的资产负债率77.37%,较上年末下降0.45个百分点[6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478.5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79.82亿元增长26.0%[1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41.4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9.82亿元增长28.8%[1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7.1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5.70亿元增长29.8%[1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89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0.69元增长29.0%[1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192.9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56.05亿元增长23.6%[1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入为190.5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20.53亿元增长58.1%[1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95.0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3.24亿元下降7.9%[1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职工费用为110.1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8.14亿元增长12.2%[1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35.9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9.70亿元增长21.2%[1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44.0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12.71亿元增长27.8%[19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177.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2%[199] - 公司净资本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42,486,255,992.89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58,534,166,312.57元,增幅达11.3%[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环比/期末较期初)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2.354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375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约810亿元人民币[193]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1164.9亿元人民币降至968.6亿元人民币,减少196.3亿元人民币(下降16.8%)[19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从6.642万亿元人民币增至7.18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5400亿元人民币(8.1%)[193] - 融出资金从1.383万亿元人民币增至1.432万亿元人民币,增长约487亿元人民币(3.5%)[193] - 代理买卖证券款从3624.5亿元人民币增至4337.2亿元人民币,增长712.7亿元人民币(19.7%)[193] - 未分配利润从995.3亿元人民币增至1082.6亿元人民币,增长87.3亿元人民币[194][197]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从2931.1亿元人民币增至3054.3亿元人民币,增长123.2亿元人民币(4.2%)[194][197] - 其他权益工具从307.6亿元人民币增至337.6亿元人民币,增长30亿元人民币[194][197] 成本和费用(同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职工费用为110.1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8.14亿元增长12.2%[1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35.9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9.70亿元增长21.2%[18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资产管理规模超4.4万亿元人民币,服务养老三大支柱投资管理规模超9,300亿元人民币[29][30][32] - 绿色债券(含碳中和)承销规模排名同业第一[28] - 科技创新债券承销规模排名同业第一[27] - 科创板、创业板及北交所股权承销规模排名市场第一[27] - A股股权融资发行规模人民币7,741.36亿元,同比增长347.55%[33] - 再融资发行规模人民币7,367.81亿元,同比增长424.47%,其中国有大行定增规模人民币5,200亿元[33] - 债券融资发行规模人民币44.68万亿元,同比增长16.59%[33] - 香港市场股权融资发行规模419.92亿美元,同比增长490.96%[34] - 公司A股主承销规模人民币1,485.28亿元,市场份额19.19%[35] - 公司承销境内债券规模人民币10,387.25亿元,同比增长11.61%[35] - 境外股权项目承销规模29.89亿美元,香港市场占28.85亿美元[36] - 中资离岸债承销规模24亿美元,市场份额4.36%[36] - 客户数量超1,650万户,托管资产规模超人民币12万亿元,均较上年末增长4%[39] - 境外财富管理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同比翻倍增长[39] - 公募基金分仓佣金收入2024年排名保持市场第一[41] - QFI交易客户数量超320家[41] -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合计人民币15,562.42亿元,其中集合、单一和专项资管计划分别为3,608.99亿元、9,077.76亿元和2,875.67亿元[50][51] - 公司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市场份额12.83%,排名行业第一[50] - 华夏基金管理资产规模人民币28,512.37亿元,其中公募基金规模21,019.52亿元[53] - 2025年上半年VC/PE市场投资数量5,074起同比上升28%,交易规模5,748亿元同比上升18%[58] - 公募基金产品数量12,905只,管理规模34.39万亿元;私募基金产品140,558只,管理规模20.26万亿元[55] - 公司提供资产托管服务的产品数量13,745只,基金外包服务产品14,557只[56] - 集合资管计划管理费收入6.26亿元(2025年1-6月),较去年同期5.57亿元增长12.4%[51] - 单一资管计划管理费收入6.00亿元(2025年1-6月),较去年同期4.92亿元增长22.0%[51] - 专项资管计划管理费收入0.21亿元(2025年1-6月),较去年同期0.25亿元下降16.0%[51] - 资管业务管理费收入合计12.48亿元(2025年1-6月),较去年同期10.74亿元增长16.2%[51] - 公司协助中国核电完成人民币140亿元A股定增并引战社保基金会[136] - 公司助力国投电力完成人民币70亿元定增并引战社保基金会[136] - 公司助力亿纬锂能成功发行人民币50亿元可转债[136] - 绿色债券(含碳中和)承销规模人民币387亿元,排名同业第一[137] - 完成挂钩“上海清算所碳中和债券指数”和“国开绿债”的场外期权交易[138] - 参与国家首批新CCER交易,业务落地规模行业领先[138] - 荣获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2024年度碳金融实践奖[138] - 荣获湖北排放权交易中心2024年度碳金融创新奖[138] - 荣获深圳绿色交易所2024年度优秀会员奖[138] 各地区表现 - 境外股权项目承销规模29.89亿美元,香港市场占28.85亿美元[36] - 中资离岸债承销规模24亿美元,市场份额4.36%[36] - 境外财富管理产品销售收入实现同比翻倍增长[39] - 香港市场股权融资发行规模419.92亿美元,同比增长490.96%[3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合规风险作为当前主要风险[6] - 公司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防范信用、市场及合规等风险[7] - 公司建立了由首席风险官领导,风险管理部牵头,各部门/业务线、分支机构、子公司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以及风险管理三道防线机制[85] - 公司持续加大在合规风控方面信息技术的投入,推进全球一体化的风险管理系统建设与优化[86] - 公司应用大数据组件,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数据仓库,并借助分布式、流式计算及中间件技术提升风险计量性能[86] - 公司拓展知识图谱、大语言模型等技术在风险管理领域的应用,以增强风险分析能力[86] - 公司正在推进实时风险监测能力建设,以提升风险监测的时效性和风险预警的及时性[86] - 公司已形成由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经营管理层下设专业委员会集体决策的三层次风险管理体系[87] - 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公司的总体风险管理,确保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88] - 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总体风险管理政策供董事会审议,并规定用于风险管理的战略结构和资源[88] - 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重要风险的界限,并对相关风险管理政策进行监督、审查和向董事会提出建议[88] - 公司使用风险价值(VaR)作为衡量市场风险的主要指标,并通过压力测试评估极端情况下的潜在损失[95] - 公司建立了流动性储备池制度,持有充足的高流动性资产[101] - 公司通过压力场景下资金缺口等指标评估资金支付能力[101] - 公司拥有多元化融资渠道包括公司债券、次级债券、金融债券等[104] - 公司风险管理部每日监测与评估资产负债情况[101] - 董事会发展战略与ESG委员会常态化监督关键ESG绩效目标设定与达成情况[113] - 将ESG因素纳入投资标的筛选、研究、决策及投后管理等全流程[116][118] - 投资策略涵盖正面筛选、负面审慎、影响力投资等类型覆盖多资产类别[117] - 投研团队对战略性持仓标的进行ESG定性或定量分析作为决策参考[118] - 在投融资业务尽职调查和风险审批环节纳入ESG风险管理因素[121] - 通过代理投票和与被投企业沟通践行积极股东理念关注ESG事项[120] - 排除存在重大污染、安全事故等负面事件的标的审慎投资决策[118][119] - 建立动态监测机制跟踪投资组合ESG评分变动及风险敞口[118] - 公司建立董事会、经营管理层、内控部门与业务部门三层次ESG风险管理体系[122] - 公司在固定收益类业务中考虑各类信用主体的ESG因素并进行内部评级[123] - 公司持续加大ESG主题资产投资规模包括标准化股票、债券、ABS、公募REITs等[123] - 公司重点关注ESG风险较高行业包括矿业、石油和天然气、能源利用、农业等行业[126] - 公司将ESG因素纳入尽职调查、风险审批和后续管理等环节覆盖投资及融资类业务[125] - 公司将发行人ESG表现纳入信用评级模型作为定价重要依据[127] - 公司严格核查IPO、再融资及并购重组项目募集资金用途及环保合规性[127] - 公司参考上交所和ISSB披露框架识别评估气候变化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128] - 公司将气候风险因素纳入综合压力测试因素覆盖范围[128] - 公司对高耗能行业相关企业加强信用风险评估关注程度[127] - 公司已通过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131] - 公司每年开展一次外部信息技术审计[132] - 公司每三年开展一次信息技术全面审计[132] - 公司建立覆盖全员的培训体系[130] - 公司每年开展覆盖全体员工的廉洁与职业道德标准培训[134] - 公司要求全体员工每年签署廉洁从业承诺[134] - 公司开展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工作[13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董事会提议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2.90元(含税)[2] - 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2] - 公司法定代表人张佑君,总经理邹迎光[13] - 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4,820,546,829.00元,与上年度末持平[14] - 公司总股数为14,820,546,829股,其中A股12,200,469,974股,H股2,620,076,855股[14] - 公司于2025年1月22日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董事人员及总经理的变更备案[20] - 公司注册地址为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心三路8号卓越时代广场(二期)北座[18] - 公司办公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桥路48号及深圳市福田区中心三路8号的中信证券大厦[18] - 公司A股于上交所上市,股票简称中信证券,代码600030[19] - 公司H股于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简称中信证券,代码6030[19] - 公司董事会秘书为王俊锋,证券事务代表为王蕾[16] - 公司投资者关系联系电话为0086-10-6083 6030及0086-755-2383 5383[16] - 风险覆盖率236.57%,资本杠杆率15.55%,流动性覆盖率162.68%[22] -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38.41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05.76亿元人民币[21] - 投资类资产(金融资产及联营/合营公司投资)合计9,283.64亿元人民币,占调整后资产总额67.57%[66] - 剔除代理买卖证券款后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为人民币-5.23亿元,较2024年同期-187.89亿元显著改善[6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38.41亿元,2024年同期为405.76亿元,主因金融资产及代客现金流出增加[6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318.12亿元,2024年同期为-428.97亿元,主因金融资产现金流入增加[6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184.94亿元,2024年同期为-164.68亿元,主因债务偿还现金流出增加[68] - 公司零售客户达1650万户,企业与机构客户超11万家,覆盖国民经济主要领域[75] - 境内设立400多家分支机构,境外覆盖13个国家全球股票总市值95%以上市场[75][76] - 服务超2000家全球大型机构投资者,是一带一路区域布局最广的中资券商[76] - 公司总资产规模突破万亿元,营收与净利润连续多年行业第一[74]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时优先采用主要市场报价或最有利市场报价[69] - 估值技术优先使用可观察输入值,不可观察输入值仅作为补充[69] - 公司主要控股公司8家,其中中信证券国际总资产570.73亿元人民币(实收资本115.16亿港元及2.77亿美元)[79][80] - 华夏基金营业收入42.5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1.23亿元人民币,净资产138.34亿元人民币[80] - 中信期货总资产209.33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18.3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5.02亿元人民币[80] - 中信证券山东总资产466.80亿元人民币,净资产95.1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31亿元人民币[79] - 中信证券投资净资产223.92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28亿元人民币,注册资本130.00亿元人民币[80] - 中信证券华南营业收入7.4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2.36亿元人民币,总资产397.78亿元人民币[80] - 中信证券资管营业收入7.3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45亿元人民币,净资产21.58亿元人民币[80] - 中信金石总资产153.59亿元人民币,净资产88.57亿元人民币,营业利润亏损0.58亿元人民币[80] - 报告期内公司合并范围新增结构化主体4支及一级单位18家,未处置主要子公司[81] - 公司在中国大陆境内设立证券分公司39家,覆盖北京、上海、深圳等主要区域[82] - 中国境内债券类投资信用风险敞口合计370.6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322.54亿元增长14.9%[98] - 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债券敞口166.20亿元,较2024年末109.29亿元增长52.0%[98] - AAA评级境内债券敞口188.12亿元,较2024年末193.87亿元下降3.0%[98] - 境外债券类投资信用风险敞口合计133.6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40.45亿元下降4.8%[99] - 境外AAA评级债券敞口86.36亿元,较2024年末97.13亿元下降11.1%[99] - 境外AA评级债券敞口36.16亿元,较2024年末33.83亿元增长6.9%[99] - 融资融券业务平均维持担保比例为290%[100] - 自有资金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平均履约保障比例为265%[100] - 资管产品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规模60.27亿元人民币[10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发行收益凭证1635期,发行规模合计约人民币1017.14亿元[104] - 截至报告期末收益凭证待偿还余额约人民币553.58亿元[104] - 公司2025年中期现金分红总额为人民币4,297,958,580.41元,占中期归母净利润32.53%[108] - 中期股息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