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呷哺呷哺(00520) - 2025 - 中期财报
呷哺呷哺呷哺呷哺(HK:00520)2025-09-25 08: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18.9%至19.424亿元人民币[22] - 呷哺呷哺销售额同比下降13.5%至11.353亿元人民币[22] - 凑凑销售额同比下降25.8%至7.452亿元人民币[22] - 公司税前亏损同比大幅减少71.6%至7570万元人民币[22] - 公司净亏损同比大幅减少70.5%至8080万元人民币[22] - 呷哺呷哺净收入总额从12.545亿人民币下降至10.28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8.0%[40] - 凑凑餐厅净收入总额从9.433亿人民币下降至6.85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7.3%[49] - 同店销售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7.593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5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0%[55] - 一线城市同店销售额从2.677亿元人民币降至2.2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4%[55] - 二线城市同店销售额从3.348亿元人民币降至2.7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1%[55] - 三线及以下城市同店销售额从1130万元人民币降至73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3%[55] - 其他市场同店销售额从1.455亿元人民币增至1.5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55] - 其他市场(含港台及新加坡)的凑凑餐厅收入从1.460亿人民币增至1.60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1%[49]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1350万元[107][110] - 其他净亏损为2950万元,同比下降81.7%,主要因餐厅减值损失从2.03亿元降至7300万元(下降64.1%)[97] -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同比下降约64.1%[22] - 其他收益及亏损改善81.7%,资产减值损失拨备从2.03亿元减少64.1%至7300万元[76][9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原材料及耗材成本下降22.5%至6.41亿元人民币,餐厅数量净减少135间[76][79] - 员工成本下降18.1%至6.67亿元人民币,员工人数从24,606人减少至17,930人[76][84] - 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下降24.7%至1.20亿元人民币,收入占比从6.7%降至6.2%[76][85] - 折旧及摊销下降20.5%至3.18亿元人民币,收入占比从16.7%降至16.4%[76][91] - 其他开支下降13.3%至1.61亿元人民币,其中物流费用下降28.9%至1330万元[76][92] - 公用事业费用下降16.3%至7540万元人民币,收入占比从3.8%微增至3.9%[76][86] - 财务成本为2640万元,同比下降40.8%,主要来自租赁负债利息2230万元[94][98] - 折旧及摊销为3.177亿元,同比下降20.5%,占收入比例从16.7%降至16.4%[95] - 其他开支为1.608亿元,同比下降13.3%,其中物流费下降28.9%至1330万元,专业服务费下降27.3%至1560万元,维修成本下降33.1%至530万元[96] - 所得税开支为510万元,同比下降23.4%,部分因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70万元[99][104] - 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6.66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8.141亿元下降18.1%,占总收入约34.3%[132] - 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6.665亿元,同比下降18.1%,占总收入约34.3%[13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呷哺呷哺餐厅总数763家,其中一线城市占比42.6%[32] - 凑凑餐厅总数174家(中国大陆158家+境外16家)[20][21] - 呷哺呷哺餐厅总数从2024年6月的245家减少至2025年6月的174家,净减少71家[36] - 呷哺呷哺一线城市餐厅数量从84家减少至64家,占比从34.3%微增至36.8%[36] - 呷哺呷哺顾客人均消费从59.6元下降至53.7元,同比下降9.9%[40] - 呷哺呷哺平均翻座率从2.3倍提升至2.6倍,同比增长13.0%[40][42] - 凑凑顾客人均消费从137.8元提升至143.8元,同比增长4.4%[49] - 凑凑平均翻台率从1.6倍下降至1.4倍,同比下降12.5%[49][51] - 湊湊2025年上半年推出四款新口味锅底并限量回归蟹粉黄鱼锅[67][69] - 湊湊2025年六月开始测试商务午餐和午市一人食模式针对白领午餐需求[67][69] - 湊湊首次与国际知名IP Miffy全面合作推出限定套餐及周边产品[67][69] - 礼品卡业务自2025年4月推出后,上半年售卡金额超1.6亿元人民币,售卡数量超43万张[59][61]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全球餐厅总数937家,其中中国大陆918家,其他市场19家[2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呷哺集团下半年将深化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扩大用户覆盖范围[65] - 呷哺呷哺2025年下半年将与哆啦A梦开展全方位战略合作瞄准Z世代消费群体[66] - 集团推进物流数字化转型实现中央化指令和集约化数据管理[65] - 集团优化商流体系构建从采购到配送的全链路成本最优路径[65] - 餐饮行业面临营收增速放缓、利润下滑和竞争加剧的结构性挑战[72][74] - 集团收入同比下降18.9%至19.42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餐厅数量减少和消费降级[76][77] - 呷哺呷哺业务收入下降13.5%至11.35亿元人民币,凑凑业务收入下降25.8%至7.45亿元人民币[77] 会员及运营数据 - 付费会员人均复购金额达449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432元增长3.9%[59][61] - 付费会员消费频次达5.4次,较上年同期4.9次增长10.2%,是普通会员1.2次的4.4倍[59][61] 宏观经济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其中一季度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57][60]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为人民币2.748万亿元,同比增长4.3%[72] - 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为人民币7996亿元,同比增长3.6%[72] 公司架构与基本信息 - 公司三间全资中国营运附属公司为凑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及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16]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九龙观塘鸿图道51号Two Sky Parc 22楼2205-07室[8][9] - 公司总部及中国主要营业地点位于中国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孙村工业开发区[8][9]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520[12][13]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包括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国银行、汇丰银行、中信银行及富邦华一银行[12] - 公司香港证券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位于湾仔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17楼[12] - 公司独立核数师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12] - 报告期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6] - 公司于2014年11月28日批准实施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RSU Scheme)[16] - 呷哺呷哺(中国)食品控股有限公司为公司持股60%的附属公司[143] - 呷哺呷哺(香港)食品控股有限公司为呷哺呷哺(中国)食品控股有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143] 董事会及人事变动 - 公司于2025年4月15日进行董事会人事变动,冯辉煌先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黄正忠先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李洁女士辞任非执行董事[6][7] - 李洁于2025年4月15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96][197] - 黄正忠于2025年4月1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6][197] - 冯煇煌于2025年4月1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98] - 冯煇煌于2025年5月7日辞任两家餐饮公司监事职务[198] - 冯煇煌于2025年8月18日辞任上海迈雅食品监事职务[198] - 葛文达于2025年4月辞任乐享集团财务总监职务[196][197] - 贺光啓同时担任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职务[184][185][188]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 韩炳祖担任主席[191][194] 股权结构与股东信息 - 贺光启先生通过全权信托持有396,234,500股,占总股本36.48%[139][140] - 陈素英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421,911,860股,占总股本38.84%[139][140] - 冯辉煌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213,500股,占总股本0.20%[139][140]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86,174,481股[140] - 贺光启先生持有呷哺呷哺(中国)食品控股有限公司40%股权(400,000股)[143] - 汇丰国际信托有限公司持有396,247,5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36.48%[14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86,174,481股[147] 股份奖励计划(RSU及股份奖励) - 股份奖励计划涉及1,350,000股待归属股份(贺光启)和117,836股待归属股份(冯辉煌)[139][140] - 员工成本包含工资、花红、社会保险、公积金及股份奖励计划[134] - 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下1,446,056股未归属股份被转移至股份奖励计划[151] - 受限制股份单位受托人持有的35,338,360股股份全部转移至股份奖励计划[151] - 董事贺光启持有的402,675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在报告期内全部归属[155] - 集团两名雇员持有的1,129,853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在报告期内完成归属[155] - 集团两名雇员持有的35,808股受限制股份单位在报告期内被注销[155] - 集团两名雇员持有的812,950股受限制股份单位被转移至股份奖励计划[15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下无尚未行使的股份单位[15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受限制股份单位受托人未持有任何股份[15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份奖励受托人持有35,338,36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3.25%[165][167] - 股份奖励计划下可授出股份上限为108,617,448股,占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164][166] - 截至2025年1月1日及2025年6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授出股份奖励数目分别为108,617,448份及102,821,490份[165][167] - 报告期内RSU归属时股份加权平均收市价为3.55港元[156] - 2020年9月30日授予的RSU中75,093股在报告期内归属58,952股,注销16,141股[156] - 2023年4月1日授予的RSU中74,389股在报告期内注销49,588股,转移至股份奖励计划24,801股[156] - 2024年4月1日授予的RSU中912,458股在报告期内归属271,592股,注销32,561股,转移至股份奖励计划608,305股[156] - 员工RSU小计1,061,940股在报告期内归属330,544股,注销98,290股,转移至股份奖励计划633,106股[156] - RSU总计3,443,226股在报告期内归属1,863,072股,注销134,098股,转移至股份奖励计划1,446,056股[156] - 股份奖励计划剩余有效期为9年2个月(截至2025年6月30日)[162][167] - 报告期内授予股份奖励总数4,349,902股,期末未归属股份总数5,795,958股[169] - 董事Ho Kuang-Chi获授1,350,000股股份奖励,冯辉煌获授117,836股[169] - 五名最高薪人士获授774,066股,期末未归属1,587,016股[169] - 集团雇员获授2,108,000股,期末未归属2,741,106股[169] - 2025年4月1日授予股份奖励时公司股价为0.82港元[170][174] - 报告期内授予股份奖励的公允价值为每股0.81港元[177] - 股份奖励分三年归属:首年归属1/3,第二年1/3,第三年1/3[171][174] - 股份奖励行使期为十年,承授人无需支付费用[172][174] 财务与投资活动 - 现金及现金 equivalents 为3.132亿元(2024年末:3.627亿元),95%为人民币计价[101][106] - 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5.51亿元,预期年收益率2.0%-4.8%,其中1.33亿元分类为非流动资产[102][107][110] - 未使用衍生合约对冲货币风险,外汇风险通过监控汇率管理[103][106] - 金融产品投资策略为滚动认购,优先选择低风险短期产品[108][109] - 短期借款为人民币3.655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804亿元减少3.9%[113] - 杠杆比率为47.8%[114][120] - 资本开支为人民币4460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409亿元大幅减少68.4%[115][121] - 抵押银行存款人民币5750万元作为短期贷款担保[116][122] - 以人民币8900万元收购呷哺呷哺(中国)食品控股有限公司40%股权[125][129] - 新开设32间餐厅[115][121] - 金融产品投资组合中无单项产品账面值超过总资产5%[112][118] - 无重大未记录或然负债、担保或诉讼[117][123] 员工与人力资源 - 员工总数从2024年底的24,606人减少至17,930人[127][130]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179] - 公司决定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82] 审计与合规 - 公司独立核数师德勤对中期财务信息进行了审阅[19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