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增长28.5%至2.53767亿元人民币[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2.5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5%[3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253.7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5%[96] - 公司总收入为253,76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5%[119] - 总收入为253.767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97.457百万人民币增长29%[114] - 毛利同比增长44.3%至1.54954亿元人民币[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154.9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3%[96] - 毛利为1.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3%[40] - 除税前利润同比增长97.7%至1.15677亿元人民币[6] - 除税前利润为115.677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58.512百万人民币增长98%[103] - 期内净利润同比增长101.7%至1.01999亿元人民币[6] - 期内利润同比增长101.6%,从人民币50.6百万元增至人民币102.0百万元[4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101.99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7%[96] - 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为101,99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7%[134]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同比增长14.9%至1.041亿元人民币[15]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人民币104.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90.6百万元增长14.9%[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9881.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37][38] - 材料成本为3632.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4%[38] - 除税前利润相关成本中,已售存货成本为34,47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9%[125] - 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人民币71.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64.4百万元增长10.4%[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薪酬成本总额为人民币71.1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64.4百万元增长10.4%[63] - 研发开支为12.650亿元人民币,与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96] - 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为231.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153]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716.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161] 各业务线表现 - FFS业务收益为2.3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34] - 按服务收费(FFS)收入为232,92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7%[120] - FTE业务收益为2084.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5.2%[34] - 全职当量(FTE)收入为20,84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5.1%[120] - CDMO服务收益为1.9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5%[35] - CRO服务收益为555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7%[36] - CRDMO服务收入为253,76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119] - 政府补助收入为4,94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3.4%[123] - 银行利息收入为8,60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5%[123] 各地区表现 - 美国地区收入为147.675百万人民币,占总收入58%,同比增长21%[114] 客户和项目表现 - 期内取得新项目数目达4,674个[9] - 期末进行中CDMO项目数量从332个增至338个[15] - 公司项目管线包括338个进行中的CDMO项目,其中九个为NCE GLP-1分子开发项目[29] - 客户A贡献收入99.352百万人民币,占总收入39%,同比增长49%[118] 产能和设施 - 公司多肽API年产能超过500千克,每批多肽产能超过30千克[26] - 公司具备年产1至17千克寡核苷酸的能力[26] - 计划2025年底前新增500千克API产能,使总年产能超过1000千克[30] 财务指标和比率 - 毛利率从54.4%提升至61.1%[6] - 纯利率从25.6%提升至40.2%[6] - 毛利率为61.1%,同比提升6.7个百分点[40] - 资产负债比率从72.8%显著改善至17.1%[55] - 公司基本每股盈利为0.82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0.40元增长105%[96]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25,000千股[136] 现金流和资金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增长157.8%,从人民币387.2百万元增至人民币998.4百万元[5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增至998.40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157.8%[9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98.403百万人民币,较期初387.183百万人民币增长158%[106] - 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大幅增长至183.045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329%[103]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2.73百万人民币,主要由于购置物业及设备支出22.412百万人民币[105]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53.103百万人民币,主要来自发行股份所得款项468.815百万人民币[105]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获得净收益424.988亿元人民币[102] 资产和负债 - 公司总资产净值达1,468.90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360.9%[100] - 非流动资产为485.41百万人民币,较2024年底476.925百万人民币增长2%[115]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少至32.85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下降43.1%[99]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32,851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下降43.1%[139] - 合约负债增至126.28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237.3%[99] - 合约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37444千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26286千元人民币,增长237.3%[141] - 合约负债大幅增加88.842百万人民币,而去年同期减少1.621百万人民币[103] - 未偿还借款总额为人民币50.0百万元,年利率介于2.60%至2.70%[55] - 计息银行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40000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0000千元人民币,增长25.0%[141] - 银行借款实际年利率从2024年的2.95%降至2025年的2.6-2.7%[141]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469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8992千元人民币,增幅为23.5%[140] - 一年内到期的贸易应付款项为28853千元人民币,占总额的99.5%[140]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收益为人民币18.5百万元,而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21.7百万元[46] - 权益股份赎回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导致2025年上半年产生18463千元人民币损失[146] - 首次公开发售时转换权益股份赎回负债的金额为621342千元人民币[146] - 权益股份赎回负债公允价值为6.398亿元人民币,属于第三层级计量[167] 雇员和人才 - 全职雇员人数同比增长14.5%至520人[7] - 全职雇员数量从454名增加至520名,增幅14.5%[54] - 公司雇员总数520人,其中生产职能占比最高为47%即242人[63] - 公司研发部门有61名员工,其中约40%拥有硕士或以上学位[19] - 研发职能雇员61人,占总雇员人数的12%[63] - 公司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部门共有100名员工[22] - 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职能雇员100人,占总雇员人数的19%[63] - 商务拓展、销售及营销职能雇员44人,占总雇员人数的8%[63] - 管理运营职能雇员73人,占总雇员人数的14%[63] 质量体系和认证 - 公司已通过五项FDA现场GMP检查及三项其他海外监管机构(包括MFDS、EMA及TGA)的现场及远程GMP检查[22] - 公司已通过国家药监局的九项现场GMP或注册检查[22] - 公司已获得ISO9001及ISO13485认证[22] - 公司于报告期内接受并通过17次监管及客户审核[23] 上市和融资活动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在联交所上市,通过全球发售1680万股H股,每股发行价30.60港元[67]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428.77百万港元[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动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75]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计4.2877亿港元,将全部用于指定用途[76] - 公司通过全球发售发行16800000股普通股,每股价格为30.60港元[148] - 公司股本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5000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41800千元人民币,增长13.4%[148] 资金用途计划 - 所得款项的76.40%(3.2758亿港元)将用于扩大服务能力及产能,包括美国罗克林园区建设(1.6379亿港元,38.20%)、钱塘园区产能扩大(0.819亿港元,19.10%)及医药港小镇设施建设(0.819亿港元,19.10%)[76] - 4.10%(0.1758亿港元)的所得款项将用于扩张中国产能,预计2026年12月31日前使用[76] - 9.50%(0.4073亿港元)的所得款项将用于在欧洲建立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点,预计2027年12月31日前使用[76] - 10.00%(0.4288亿港元)的所得款项将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预计2027年12月31日前使用[76] 股权结构和股东信息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本总额为1.418亿股,包括7359.8888万股H股及6820.1112万股非上市股份[82] - 公司总已发行股本为141,800,000股,其中H股73,598,888股(51.88%),非上市股份68,201,112股(48.12%)[85] - 徐琪博士通过受控法团持有非上市股份4765.43万股(占非上市股份69.87%,占总股本33.61%)及H股1191.3575万股(占H股16.19%,占总股本8.40%)[78] - Healthy Angel持有非上市股份47,654,300股(占非上市股份总额69.87%,占总股本33.61%)[83] - Healthy Angel持有H股11,913,575股(占H股总额16.19%,占总股本8.40%)[83] - 李湘莉女士通过实益拥有及受控法团持有非上市股份2054.6812万股(占非上市股份30.13%,占总股本14.49%)及H股1541.0188万股(占H股20.94%,占总股本10.87%)[78] - 杭州海鼎持有非上市股份15,410,125股(占非上市股份总额22.60%,占总股本10.87%)[83] - 谢力先生通过关联实体控制H股9,492,375股(占H股总额12.90%,占总股本6.69%)[83][85] - 杭州和达新医药持有H股5,371,750股(占H股总额7.30%,占总股本3.79%)[83][87] - 海邦肽达持有H股7,209,375股(占H股总额9.80%,占总股本5.08%)[83] - 普华夏星持有H股9,131,875股(占H股总额12.41%,占总股本6.44%)[83] - 雇员激励平台合计持有1027.35万股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7.25%[80] - 股份激励计划涉及10273500股股份,每股转让价格为3.89元人民币[149] - 尚未行使受限制股份期末余额为8,927,775股,较期初减少10,274股[153] - 受限制股份加权平均剩余合约年期为1.51年,较上年同期缩短0.5年[153] - 首次公开发售前雇员激励计划已全部发行,上市后不会导致股东股权摊薄[88] - 杭州海邦鑫润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有海邦博源约49.05%合伙权益[84] 公司治理和管理层 - 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由徐琪博士一人兼任[69] - 公司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7] - 公司控股股东包括杭州海鼎(由执行董事李女士及其配偶分别拥有99%及1%权益)[170] - 公司控股股东包括Healthy Angel International Limited(由徐博士全资拥有)[171] - 公司控股股东包括琪康国际有限公司(由Healthy Angel全资拥有)[172] - 公司设有首次公开发售前雇员激励平台杭州熙永及杭州元熙[171] - 公司首次公开发售前雇员激励计划于2020年12月批准并于2021年11月及2022年11月修订[171] 关联方交易 - 向关联方浙江汉鼎销售额为148.8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零[158] - 应付关联方合约负债清零,上年同期为181.1万元人民币[159]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无重大投资、重大或然负债及资产质押[51][56][57] - 外币交易产生的外汇收益及亏损不重大[60] - 物业及设备合约承担为5,845.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5%[155] - 非上市股本投资公允价值为180.5万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0.5%[165][167]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无层级间转移情况发生[167] 市场前景和行业信息 - 全球多肽类药物市场预计从2023年的895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261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6%[28] 公司背景和定义 - 公司注册成立日期为2020年6月11日[170] - 公司于2023年2月10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170] - 公司报告期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72]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171] - 公司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25年8月29日[171] - 多肽CRDMO服务收入占比超过50%的公司被定义为专注于多肽的CRDMO公司[177] - 多肽通常由2至99个氨基酸组成且分子量小于10,000道尔顿[177] - 寡核苷酸是短DNA或RNA分子,广泛应用于制药和生物技术产业[177] - GLP-1是一种通过增强胰岛素分泌以葡萄糖依赖性方式降低血糖的多肽激素[177] - 司美格鲁肽是用于治疗二型糖尿病及体重管理的GLP-1多肽类似物[179] - 替尔泊肽是一种可激活GLP-1受体的长效多肽类似物,用于二型糖尿病治疗[179] - 仿制药在化学上与原研药相同且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效力及剂型[177] - 新化学实体(NCE)是指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或已获首次批准的新型化学分子药物[177] - 按服务收费(FFS)是基于所提供服务的支付模式[177] - 全职当量(FTE)是按每位雇员每段时间固定费率分配员工的支付模式[177]
泰德医药(03880)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