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泰格医药(0334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5 08:3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32.50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8] - 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3,250.4百万元,同比下降3.2%[34] - 毛利为9.7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6%[8]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9.78亿元,同比下降26.6%,毛利率从39.7%降至30.1%[49]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3.83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2%[8] - 上市公司股东应占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10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7.1%[8]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率为11.8%,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8] - 上市公司股东应占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率为6.5%,同比下降12.6个百分点[8] - 基本每股盈利为0.45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10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403亿元同比下降67.1%[66][67] - 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19.1%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5%[66][67] - 期内利润362.8百万元,同比减少34.9%[63]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383.3百万元,同比减少22.2%[6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为30.1%,同比下降9.6个百分点[8] - 公司营业成本为人民币22.725亿元,同比上升12.2%,占营业收入69.9%[49] - 直接人工成本占营业收入37.9%,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49]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板块毛利为人民币3.352亿元,同比下降46.6%,毛利率从38.4%降至22.8%[50] - 临床试验相关及实验室服务板块毛利642.8百万元,同比下降8.8%[52] - 临床试验相关及实验室服务毛利率36.1%,同比下降4.9个百分点[52] - 销售及营销开支107.9百万元,同比增加6.4%[55] - 行政开支355.3百万元,同比减少5.7%[56] - 研发开支127.0百万元,同比增加1.8%[57] - 所得税开支79.9百万元,同比减少39.7%[61] 各业务线表现 - 临床试验技术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469.5百万元,同比下降10.2%[34][36] - 临床试验相关及实验室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780.9百万元,同比增长3.5%[34] - 临床试验相关及实验室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7.809亿元,同比增长3.5%[45] - 临床注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逾20%[37] - 正在进行的药物临床研究项目为646个,较2024年6月30日的800个减少[38] - 中国区域单一临床研究项目为409个,较2024年6月30日的537个减少[40] - 医疗器械团队完成67个项目,期末进行中项目为588个[41] - 注册团队客户数量从845家增至911家,累计完成1,351个项目[42] - 现场管理组织(SMO)正在进行项目数量从2,253个增至2,443个[46] - 专业临床研究协调员(CRC)团队超过3,700名[46] -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客户总数突破370家,正在进行项目893个[46] - 实验室服务正在进行项目数量为4,549个[47] - 医学翻译业务完成翻译量约2亿字,新增客户30家[44]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697.9百万元,同比下降9.2%[34] - 境外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552.5百万元,同比增长4.4%[35] - 2025上半年公司海外临床CRO业务收入和利润继续快速增长[27] - 公司境外进行中单一区域临床试验194个国际MRCT 43个累计MRCT项目达150个[27] - 公司韩国团队人员规模超过450人累计完成超2,600个临床试验项目[28] - 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潜力[24] 投资和联营公司表现 - 投资收入233.0百万元,同比增长229.6%[58] - 分占联营公司利润166.4百万元,同比增长277.3%[58] - 公司于杭州泰鲲投资的账面值为人民币3751.9百万元,占集团总资产的13.1%[97] - 杭州泰鲲资产净值为人民币7503.8百万元,报告期间产生利润人民币291.3百万元[97]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人民币89.6百万元[128]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同比为负人民币98.4百万元[128] - 出售金融资产收益及红利合计人民币24.7百万元[128] 现金流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8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773亿元大幅增长130.4%[6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45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净流出46.218亿元实现显著改善[6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27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62亿元[6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3.215亿元,同比增长10.5%[68] 资产负债项目变化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13.598亿元下降5.3%至2025年6月30日的12.877亿元[72] - 公司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的0.89亿元增长26.4%至2025年6月30日的1.125亿元[72]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底的2.573亿元增长19.3%至2025年6月30日的3.069亿元[73] - 公司其他应付款项从2024年底的0.768亿元增加0.273亿元至2025年6月30日的1.041亿元[73] - 合同资产从人民币2504.7百万元增至2751.2百万元,增长9.8%[75] - 合同负债从人民币790.7百万元增至943.3百万元,增长19.3%[75]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人民币778.5百万元减至754.6百万元,下降3.1%[76] - 在建工程从人民币420.5百万元增至464.7百万元,增长10.5%[77] - 无形资产从人民币336.9百万元减至301.9百万元,下降10.4%[78] - 使用权资产从人民币487.2百万元减至451.9百万元,下降7.3%[79] - 长期股权投资从人民币3424.6百万元增至4078.2百万元,主要因向杭州泰鲲注资人民币499.9百万元[80] - 金融资产总额从人民币10188.8百万元增至10246.9百万元,微增0.6%[81][82] - 上市股本证券投资从人民币67.5百万元增至197.3百万元,大幅增长192.2%[84] - 非上市股权投资从人民币5000.9百万元增至5063.1百万元,增长1.2%[84] 借款和融资情况 - 公司未偿还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089.3百万元,其中短期借款1532.5百万元,长期借款556.8百万元[87] - 公司82.0%借款以人民币计值,17.6%借款以美元计值[87] - 公司可动用未动用银行融资总额为人民币6727.5百万元[87] - 公司权益负债比率为8.7%,较2024年12月31日的9.6%有所下降[88] - 公司未偿还租赁负债为人民币504.0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下降2.6%[90] - 公司资本承担总额约人民币210.7百万元,其中基金或公司收购投资计提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人民币177.7百万元[93] - 公司承诺向联营公司杭州泰鲲投资额外资本人民币65亿元[93] 员工和人才情况 - 公司全球员工数量达10,251人覆盖33个国家其中海外员工1,700余人[33] - 公司拥有超过3,700名专业临床研究协调员(CRC)[33] - 公司拥有超过千名专业临床监查员(CRA)[33] - 公司拥有850余名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专业人才[33] - 公司全球员工数量达到10251人,包括超过1700名海外员工覆盖全球33个国家[103] - 雇员总数由10,185人增至10,251人[132] - 国内雇员由8,559人减至8,542人[132] - 海外雇员由1,626人增至1,709人[132] 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 - 公司2024年以10.6%市场份额保持中国临床外包服务市场领先地位[26] - 公司2024年全球临床外包服务市场份额为1.1%[26] - 2025上半年公司为26个获批的中国1类新药提供服务[26] - 公司在中国临床外包市场份额为10.6%[106] - 公司全球临床服务市场份额为1.1%[106] - 公司为60%的中国已上市I类新药提供服务[106] - 公司合作的中国临床试验机构数量超过1400家[107] - 公司已完成建设8家联合共建中心[107] - 公司在中国部署19个区域分部[107] - 公司建立300家核心合作伙伴中心及98家绿色通道中心[107] 行业环境和发展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共有38款1类新药获NMPA批准,创历年同期最高[14] - 2025年CDE公示的创新药临床试验数量达到1,001个[14] - 2025年上半年对外授权交易首付款达27.84亿美元同比增长211%[17] - 潜在总交易金额达617.18亿美元同比增长140%[17] - 对外授权交易数量82笔同比增长75%[17] - 中国临床试验数据首次在美国成功复制提升全球药企在华开展早期研究意愿[16] - 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时间缩短至30个工作日[21] - 临床CRO行业需求复苏早期询价积极性明显提高[22] - 减重/细胞基因疗法/ADC等热门治疗领域研发高度活跃[23] - AI和数字化技术显著提升研发效率并降低成本[24] - 一级市场投融资活动回暖优化行业退出机制[20]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共有38款1类新药获NMPA批准[112] - 2024年全年中国批准的1类新药为48个[112] - 2025年中国创新药临床试验数量达1001个[112] - 中国创新药临床试验审批时间缩短至30个工作日[115] - 国家医保局提出16项具体措施支持创新药发展[115] - 政策支持创新药进入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目录[115]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型为价值创造阶段[114]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生物制药研发服务需求下降风险[117] - 全球临床合同研究机构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定价[119] - 公司业务扩张需投入大量管理财务及人力资源[120] - 公司面临法规政策更新未能适应风险[118] - 不可抗力事件可能影响临床试验患者招募能力[116] - 客户研发预算减少可能导致外包需求下降[117] - 公司受世界各地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约束,未能遵守将导致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重大不利影响[121] - 公司需取得并维持多项监管批文、牌照、许可证及证书,未能取得或续期将导致运营受干扰或终止[122] - 客户若对服务不满意可能终止合作,导致公司收入无法维持或增长[123] - 主要客户削减支出或终止关系将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24] - 公司通过收购实现增长,未能物色合适标的或投资失败将无法实现预期回报[125] - 公司需提供具竞争力薪酬以吸引人才,招聘和挽留人才支出预计将继续增加[126]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可能导致业务干扰,且替代人选寻找困难[127] 股权激励计划 - 2016年授出购股权行使价0.049美元尚未行使6,650,000份[137] - 2017年授出购股权行使价0.057美元尚未行使9,850,000份[137] - 购股权行使期为授出日期起十年[138] - 报告期间无行使购股权[139] - 尚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范围0.049美元至0.057美元(约人民币0.35元至0.41元)[140] - 2015年购股权计划在2021年公允价值为5,001,000美元[140] - 2018年股份激励计划总奖励股份数为200,764,091股(占已发行股份10%)[143] - 2018年计划可供发行股份85,823,591股(占已发行股份4.2%)[143] - 任何12个月内奖励归属或行使股份上限不超过已发行股份1%[144] - 向特定关联方授出购股权可能导致12个月内发行股份超过0.1%或价值超500万港元[144] - 2022年10月7日授出32,555,000份购股权[146] - 2023年12月20日授出26,285,000份购股权[147] - 2024年10月30日授出33,150,000份购股权[14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购股权相关开支为零(2024年同期:零)[142] - 2018年股份激励计划下尚未行使购股权期末数量为78,349,500份,报告期内注销2,528,500份[149] - 2018年股份激励计划报告期内确认开支总额约1,045,000美元(相当于约人民币7,501,000元)[151] - 2018年股份激励计划可供授出奖励数目期末为85,823,591份[150] - 2022年10月7日授予购股权公允价值约3,255,000美元(相当于约人民币21,995,000元)[150] - 2023年12月20日授予购股权公允价值约2,988,000美元(相当于约人民币21,083,000元)[150] - 2024年10月30日授予购股权公允价值约1,839,000美元(相当于约人民币13,087,611元)[150] - 2021年方达股份奖励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181,654,591股,占已发行股份8.9%[154] - 2021年方达股份奖励计划向184名参与者授出22,950,500股奖励股份[158] - 2021年方达股份奖励计划单个参与者授出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本1%[155] - 董事李松持有三批购股权共7,600,000股,行使价分别为2.092港元、2.130港元和0.820港元[149] - 2021年方达股份奖励计划下授予董事李松博士462,500股奖励股份,分四年每年归属25%[160] - 2021年方达股份奖励计划下授予董事李志和博士312,500股奖励股份,分四年每年归属25%[160] - 2021年方达股份奖励计划下授予董事Zhongping Lin博士400,000股奖励股份,分四年每年归属25%[160] - 2021年方达股份奖励计划下授予最高行政人员Abdul Mutlib博士325,000股奖励股份,分四年每年归属25%[160] - 2021年方达股份奖励计划下授予其他承授人2,590,064股奖励股份,其中2,500股失效,净授予2,587,564股[160] - 2021年方达股份奖励计划奖励股份总授予数为4,090,064股,其中2,500股失效,净授予4,087,564股[160] - 2021年方达股份奖励计划奖励股份公允价值约16.1百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04.3百万元)[164] - 报告期间就2021年方达股份奖励计划确认开支总额约67,000美元(相当于约人民币481,000元)[165] - 2018年DreamCIS计划下尚有512,168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为4,080韩元(相当于人民币20.8元)[169][171] - 2021年DreamCIS计划可供授予559,597份购股权,占DreamCIS已发行股份的10%[173] - 2021年DreamCIS计划有效期至2031年3月25日剩余约五年零六个月[176] - 2023年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108万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4.54%[183] - 购股权行使价计算采用成交量加权平均最终报价涉及前两个月/一个月/一周三个时间段[177] - 购股权行使期限自授予日起最短2年最长5年[175] - 2021年DreamCIS计划自采纳至2025年6月30日未授予任何购股权[178] - 向单一参与者12个月内授予购股权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1%[184] - 大股东定义为持有已发行股份(不含无投票权股份)10%以上股东[182] - 购股权要约接受期限为提呈后28日内或条件达成日取较早者[175] - 关联公司需满足外资持股至少30%或金融控股公司子公司等条件[181] - 购股权计划参与者排除最大股东大股东及特别关联人士[179] - DreamCIS 2023年购股权计划授出1,071,200份购股权[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