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270.72亿元,同比下降12.8%[16]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270.72亿元,同比下降12.8%[31] - 总收入270.7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8%[56] - 公司收入同比下降12.8%,从310.36亿人民币降至270.72亿人民币[143] - 公司客户合约总收入同比下降12.8%至268.79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308.20亿元)[163] - 乘用车销售及服务分部收入为人民币268.92亿元,同比下降12.8%[16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人民币23.70亿元,同比下降8.3%[16]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23.70亿元,同比下降8.3%[31] - 综合毛利下降8.3%至人民币2,370.4百万元,但毛利率上升0.43个百分点至8.76%[62] - 公司毛利率从8.3%下降至8.8%,毛利额从25.84亿人民币降至23.70亿人民币[143] - 公司录得重大亏损,期内亏损达34.85亿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盈利1.01亿人民币[143] - 公司期内净亏损33.31亿元人民币[150]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34.914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1.262亿元人民币溢利,出现大幅下滑[154] - 公司除税前亏损达34.91亿元人民币[168]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34.91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盈利1.26亿元人民币[17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33.31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盈利1.11亿元人民币[180] - 每股基本亏损为1.78元人民币,基于加权平均普通股18.72亿股计算[180] - 公司每股亏损为人民币1.78元,而去年同期为每股盈利人民币0.06元[143] - 经调整净利润为5400万元人民币,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为6300万元人民币[36] - 经调整溢利为人民币54.4百万元,同比下降46.3%[70] - 经调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62.7百万元,同比下降43.8%[7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行政及融资成本合计23.8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减少1.86亿元)[35] - 销售及服务成本下降13.2%至人民币24,701.6百万元[61] - 分銷及銷售費用和行政費用下降6.5%至人民币2,263.9百万元,但销管费用率上升0.56个百分点至8.36%[66] - 融资成本为人民币1.18亿元,同比下降20.5%[173] - 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9.62亿元,同比下降2.2%[175] - 计提非现金一次性资产减值约35.39亿元人民币[35]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为人民币9.65亿元[175] - 商誉减值亏损为人民币12.76亿元[175] - 公司确认巨额资产减值损失35.53亿人民币,主要涉及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143] - 公司经营活动中,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9.648亿元人民币,商誉减值亏损12.76亿元人民币,其他无形资产减值亏损12.571亿元人民币[154] - 确认商誉减值亏损人民币12.76亿元[184]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人民币9.65亿元[184] - 收购附属公司产生的其他无形资产减值亏损人民币12.57亿元[184] - 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人民币5490.7万元[184] - 新車銷售及相關服務毛利同比減少人民币1.83亿元,下降46.4%[31] - 新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毛利大幅下降46.4%至人民币211.1百万元,毛利率从1.64%降至1.03%[63] 新车销售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新车销量72,501辆,同比下降13.4%[19] - 新車销量72,501辆,同比下降13.4%[40] - 新车销售数量66,644台,同比下降17.8%[58] - 乘用车销售及服务分部新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收入下降14.4%至人民币20,531.6百万元[59] - 新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收入下降14.3%至205.20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39.56亿元)[163] - 新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05.32亿元,同比下降14.4%[169] - 豪华及超豪华品牌新车销售数量48,959台,同比下降11.4%[58] - 豪华及超豪华品牌新车销售收入下降18.0%至156.6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91.00亿元)[163] - 中高端品牌新车销售收入大幅下降30.0%至18.84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6.93亿元)[163] 独立新能源品牌业务表现 - 独立新能源品牌汽车销量达10,312辆,同比增长49.0%[19] - 独立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14.2%,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19] - 新能源車销量10,312台,同比上升49.0%[43] - 独立新能源品牌新车销售收入增长11.8%至12.19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0.91亿元)[163] - 新能源車平均售价26.73万元人民币,毛利率超4%[43] - 与新车销售相关的佣金收入大幅增长102.2%至15.12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7.48亿元)[163] 售后服务业务表现 - 售后服务收入人民币47.84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9] - 售后服务毛利率41.91%,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9] - 维修保养业务收入46.60亿元人民币,毛利率40.35%[48] - 零服吸收率84.2%,同比上升5.6个百分点[48] - 售后服务的毛利基本持平为人民币2,005.0百万元,维修保养毛利率稳定在40.35%[63] - 售后服务收入微增0.1%至47.8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47.76亿元)[163] - 售后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7.84亿元,同比微增0.1%[169] 二手车业务表现 - 二手车交易规模30,427台,同比下降13.6%[19] - 二手车交易规模30,427台,收入21.64亿元人民币[52] - 二手车毛利率5.21%,环比上升0.81个百分点[52] - 二手车毛利1.13亿元人民币,环比上升8.2%[52] - 二手车周转天数17.7天,同比下降2.5天,环比下降4.0天[52] - 二手车经销数量下降9.0%至15,496台[59] - 乘用车销售及服务分部二手车销售收入下降24.4%至人民币1,560.7百万元[59] - 二手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收入下降24.5%至15.76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0.87亿元)[163] - 二手车销售及相关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5.76亿元,同比下降24.5%[169] 汽车经营租赁业务表现 - 汽车经营租赁服务分部毛利增长17.4%至人民币45.6百万元,毛利率上升5.59个百分点至23.15%[64] 现金流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1.67亿元[20] - 经营活动现金净额11.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9%[36]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166.7百万元,同比增长66.8%[72] - 公司经营活动中,存货减少11.782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3.867亿元人民币减少额,减少幅度显著扩大[154] - 公司经营活动中,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减少51.843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13.271亿元人民币减少额,减少幅度大幅增加[154] - 公司经营活动中,提取受限制银行结余82.384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35.713亿元人民币,提取额大幅增加[154] - 公司经营活动中,存放受限制银行结余34.169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21.005亿元人民币,存放额显著增加[15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9.013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净减少5.762亿元人民币,现金流状况明显改善[157]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60.3百万元[73]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5.1百万元[74] - 公司投资活动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及已付按金支出6.243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6.801亿元人民币,支出略有减少[155] - 公司融资活动中,新筹集银行借款63.172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99.776亿元人民币,借款额大幅减少[157] - 公司融资活动中,偿还借款58.342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105.2亿元人民币,偿还额显著减少[157] - 公司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约6.10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6.70亿元人民币[181] - 公司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产生亏损约0.12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收益0.07亿元人民币[181] 存货状况 - 在途在库存货余额人民币49.86亿元,较2024年末下降6.8%[20] - 存货余额49.8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下降6.8%[36] - 存货余额为人民币2,971.7百万元,较期初减少28.4%[76] - 公司存货从41.50亿人民币减少至29.72亿人民币,下降28.4%[147] - 存货总额从414.99亿元降至297.17亿元,减少28.4%[189] - 汽车存货从366.65亿元降至252.12亿元,减少31.2%[189] 借款和债务状况 - 借款余额为人民币3,397.1百万元,较期初增长16.6%[77] - 总借款金额为3,397,098千元,较上年末2,914,123千元增长16.6%[200] - 银行借款金额为2,707,990千元,较上年末2,357,540千元增长14.9%[200] - 其他借款金额为689,108千元,较上年末556,583千元增长23.8%[200] - 以集团资产抵押的借款金额为1,562,995千元,占借款总额46.0%[200] - 无抵押借款金额为1,834,103千元,较上年末1,428,828千元增长28.4%[200] - 定息借款金额为2,220,098千元,占借款总额65.3%[200] - 浮息借款金额为1,177,000千元,较上年末924,000千元增长27.4%[200] - 公司借款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挂钩面临利率风险[80] - 公司已无以外币计价的金融借款[80] - 公司为上海永达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借款提供担保人民币1.25亿元[79] - 负债净额为人民币1,027.6百万元,较期初下降29.0%[77]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公司净资从142.17亿人民币减少至105.12亿人民币,下降26.1%[148] - 公司受限制银行结余从82.38亿人民币大幅减少至34.17亿人民币,下降58.5%[147]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129.34亿人民币减少至77.71亿人民币,下降39.9%[147] - 贸易应收款项从8.52亿元降至7.71亿元,减少9.5%[190]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7,251,484千元,其中0至90天账龄占比99.3% (7,201,847千元)[19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中91至180天账龄金额为49,637千元,较上年末1,893,893千元大幅下降97.4%[199] - 银行承兑票据安排下的付款计入经营现金流量,最长付款期为发票日期后180天[195][196] - 公司所有者应占权益总额减少37.05亿元人民币(从1421.67亿降至1051.21亿)[150] - 非控股权益减少1.95亿元人民币(从3.35亿降至1.41亿)[150] - 公司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1.53亿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0.10亿人民币[143] 资本开支和投资 - 资本开支总额为人民币291.1百万元[76] - 公司将持续布局电池循环和智能机器人产业[83][86] 股息和股份回购 - 2025年中期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070元,以港元派付每股0.07678港元,总额约1.42亿港元[135] - 公司宣派及支付2024年末期股息总金额约1.29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02亿元人民币[179] - 公司董事会已厘定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70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每股0.059元人民币[179] - 支付股息总额12.88亿元人民币[150] - 公司于2025年1月至6月期间在联交所购回30,860,000股普通股,总代价约74,825,230.80港元[126] - 2025年1月购回10,751,000股,最高价2.59港元/股,最低价2.09港元/股,总代价25,489,695.00港元[126] - 2025年3月购回2,000,000股,最高价2.69港元/股,最低价2.59港元/股,总代价5,329,000.00港元[126] - 2025年4月购回5,959,000股,最高价2.73港元/股,最低价2.30港元/股,总代价14,930,720.80港元[126] - 2025年5月购回7,150,000股,最高价2.59港元/股,最低价2.38港元/股,总代价17,874,485.00港元[126] - 2025年6月购回5,000,000股,最高价2.33港元/股,最低价2.18港元/股,总代价11,201,330.00港元[126] - 股份回购及注销导致权益减少7.00亿元人民币[150] - 公司采取积极持续的分红和回购政策回报股东[87] 股权激励和持股情况 - 张德安先生通过家族信托及个人持有总计581,892,500股,占公司股权约30.96%[89][92] - 蔡英杰先生持有公司股份46,462,500股,占公司股权约2.48%[89][92] - 王志高先生持有公司股份9,570,500股,占公司股权约0.51%[89][92] - 徐悦先生直接及通过配偶权益持有5,508,000股,另持有购股权7,200,000股,合计占股权约0.68%[89][91][92] - 陈昳女士持有股份537,000股及购股权864,000股,合计占股权约0.07%[89][91] - 唐亮先生持有股份1,005,000股及购股权3,825,000股,合计占股权约0.26%[89][91] - FIL Limited及其关联方合计持有130,281,970股,占公司股权约6.94%[94] - 富达基金直接持有131,237,470股,占公司股权约6.99%[94]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股披露覆盖全部相关权益,未发现其他需披露权益[95][96] - 二零一三年購股權計劃於二零二三年六月一日終止,終止前授出的購股權仍有效[98] - 公司於二零二三年六月一日採納新購股權計劃,有效期為十年,至二零三三年五月三十一日止[100] - 新購股權計劃下所有授出購股權相關股份總數上限為194,502,551股,佔二零二三年六月一日已發行股份總數10%[101] - 向單一合資格人士授出購股權,其12個月內相關股份發行數目不得超過當時已發行股份總數1%[101] - 購股權行使價最低為要約日收市價、前五個營業日平均收市價或股份面值中之最高者[102] - 承授人須持有購股權至少12個月方可行使,除非董事會或薪酬委員會批准較短歸屬期[102] - 於二零二五年一月一日及六月三十日,股份激勵計劃可供授出的購股權及獎勵最高數目均為179,502,551份[103]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股份激勵計劃可供發行股份數目為197,862,551股,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約10.67%[103]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二零一三年購股權計劃下無新授出、註銷、行使或失效的購股權[105] - 執行董事徐悅、陳昳、唐亮及其他僱員持有的購股權行使價均為每股8.220港元,歸屬期為三年[10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公司未授予、注销、行使或失效任何购股权,所有购股权数量与年初一致[106] - 执行董事徐悦持有6,200,0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2.336港元,授出日期为2024年3月28日[106] - 执行董事陈昳持有600,0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2.336港元,授出日期为2024年3月28日[106] - 执行董事唐亮持有3,000,0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
永达汽车(03669)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