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89.9亿港元,同比增长13.8%[10]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0.997亿港元,其中OEM分部收入为6.768亿港元,零售分部收入为3.518亿港元,物业投资分部收入为7116万港元[83] - 2025年上半年外部客户收入为8.9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899亿港元增长13.8%[83][84]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8.9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90亿港元增长13.8%[9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8.99亿港元,同比增长13.8%[177] - 原设备制造业务营业额从474.5百万港元增至477.6百万港元[181] - 时装零售业务销售额从288.8百万港元增至351.8百万港元[182] - 物业投资业务收入69.6百万港元,同比大幅增长160.7%[185][188] - 毛利为16.28亿港元,同比增长13.0%[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1.628亿港元,同比增长13.1%[177] - 经营亏损385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8亿港元亏损大幅改善[10] - 期内亏损644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42亿港元亏损收窄54.7%[10] - 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8508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41189亿港元收窄39.7%[1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6444万港元[35] - 2024年同期亏损为1.42亿港元[2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亏损6444万港元[166]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8510万港元[177] - 2025年上半年物业投资分部税前利润为373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2699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83][84] - 2025年上半年OEM分部税前亏损255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8326万港元收窄69.3%[83][84] - 2025年上半年零售分部税前亏损643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7468万港元收窄13.9%[83][84] - 非控股权益贡献盈利2064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129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5] - 其他全面收益净额628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488万港元[12] - 每股基本亏损改善39.7%至0.0405港元(2024年:0.0672港元)[13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分销成本为12.49亿港元,同比下降21.8%[10] - 行政开支为12.43亿港元,同比微增2.3%[10] - 存货销售成本增长13.2%至5.81亿港元(2024年:5.13亿港元)[126] - 雇员福利开支减少2.8%至1.68亿港元(2024年:1.72亿港元)[126] - 运输及物流开支激增168.5%至2907.7万港元(2024年:1082.8万港元)[126] - 2025年上半年摊销及折旧费用478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4899万港元减少2.3%[83][84]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成本2022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1009万港元增加100.4%[83][84] - 融资成本净额增加118.8%至1993.9万港元(2024年:911.2万港元)[128] - 银行借款利息开支增长68.9%至1931万港元(2024年:1143.3万港元)[128] 其他收入 - 其他收入大幅增至8.2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9.29百万港元增长783.6%[10] - 其他收入从9,289千港元大幅增至82,076千港元,主要因政府补助金从1,920千港元增至60,318千港元[122] 投资物业表现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85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632万港元大幅收窄[10] - 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850万港元[177] - 2025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854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5632万港元减少84.8%[83][84] - 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为854.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632.2万港元大幅收窄84.8%[124] - 投资物业价值增至11.271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10.625亿港元增长6.1%[17] - 投资物业账面净值从106.25亿港元增至112.71亿港元,增长6.1%[94] 金融资产及减值 - 金融资产减值净拨备219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拨回250万港元[10]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上市股本证券资产为956万港元[67]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上市股本证券资产为1105万港元[67] - 一级金融资产总额为2061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1300万港元增长58.5%[67] - 所有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均基于活跃市场当前买入价确定[67][70] - 级别1、2和3金融资产在期内无转移[68] - 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账面值与公平值近似[69][78]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793.7万港元收益[21] 现金流表现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5787.7万港元[25] - 运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177.2万港元[25]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293.4万港元[25]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3亿港元[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6亿港元[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1.957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1.405亿港元增长39.2%[1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95.7百万港元,较2024年底增加55.2百万港元[189]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增长至33.734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32.849亿港元增加2.7%[17][19]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328.49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37.34亿港元,增长2.7%[9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分部资产总额为33.309亿港元,较2024年末32.492亿港元增长2.5%[85][86] - 权益总额小幅下降至15.701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15.717亿港元减少0.1%[19] - 累计亏损扩大至5.508亿港元,较期初的4.657亿港元增加18.3%[21] - 货币换算差额产生3183万港元收益[21] - 银行借贷总额增至7.555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5.995亿港元增长26.0%[19] - 银行借贷总额755.5百万港元,负债权益比率从38.1%升至48.1%[189] - 银行借贷总额从599,506千港元增加至755,520千港元,新增借贷274,880千港元,偿还127,496千港元[115][117] - 即期银行借贷从413,709千港元增至561,918千港元,有抵押部分从305,938千港元升至364,056千港元[115] - 非即期银行借贷从185,797千港元略增至193,602千港元,全部为有抵押[115] - 公司净流动负债为5728.2万港元[3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净流动负债为5728.2万港元[166] - 公司违反银行贷款契约面临流动性压力[35] - 银行贷款未偿还金额为6319.4万港元需按要求立即偿还[35] - 公司流动比率低于贷款协议要求,导致63,194千港元借款被重分类为流动负债[118]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7.29亿港元降至7.24亿港元,减少0.7%[94] - 使用权资产从1.48亿港元降至1.44亿港元,减少2.7%[100] - 租赁负债从5441万港元降至4698万港元,减少13.7%[100] - 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净额从2.76亿港元降至2.69亿港元,减少2.5%[104] - 预付款项从5744万港元增至1.12亿港元,增长95.0%[104] - 应收购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总额从360,919千港元增至378,661千港元,其中超过180天账龄部分显著增加,从65,969千港元升至125,659千港元[106] - 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总额为398,384千港元,其中超过90天账龄部分从32,303千港元大幅增至112,986千港元[111][113] - 客户按金从64,949千港元增加至77,980千港元[110] - 应计营运开支从52,458千港元减少至25,065千港元[110] - 其他应付款项从188,061千港元下降至128,547千港元[110] - 资本承诺中的物业、厂房及设备项大幅减少至893.6万港元(2024年末:2595.5万港元)[137] 业务分部表现 - 公司经营分部包括OEM制造、品牌零售和地产投资三大板块[79] - OEM业务收入为4.77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4.745亿港元略有增长[178] - 丝绸棉质及合成纤维服装销售额3.481亿港元,占OEM业务总收入72.9%[178] - 丝绸、棉及合成纤维服装销售额达348.1百万港元,占OEM业务72.9%[181] - 中美市场销售额4.138亿港元,占OEM业务总收入86.6%[179] - 中国及美国市场销售额413.8百万港元,占OEM业务86.6%[181] - 欧洲市场销售额46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110万港元显著增长[179] - FINITY和Sprayground品牌零售额271.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0.2%[182] - 电商渠道销售额198.4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25.6百万港元显著增长[183] - 中国内地市场收入为6.25亿港元,同比增长8.8%,占集团总收入69.6%[91] - 北美市场收入为1.92亿港元,同比增长41.2%[91] 税务相关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583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所得税抵免4706万港元[83][84] - 所得税开支转为582.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抵免4706.4万港元[130] - 中国企业所得税项实现146.9万港元收入,去年同期为7370.5万港元抵免[130] - 中期所得税采用适用于预期年度盈利总额的税率计提[46][47] 租赁承诺 - 不可撤销短期租赁未来最低付款总额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210,410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0,857千港元下降16.1%[140] - 一年内到期租赁负债为61,678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62,533千港元减少1.4%[140] - 1-2年期租赁负债为43,051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53,334千港元下降19.3%[140] - 2-3年期租赁负债为31,013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36,965千港元下降16.1%[140] - 3-4年期租赁负债为27,909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33,534千港元下降16.8%[140] - 4-5年期租赁负债为16,101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27,713千港元下降41.9%[140] - 5年以上租赁负债为30,658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36,778千港元下降16.6%[140] - 土地及建筑物短期租赁承诺一年内到期金额为70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25千港元增长180%[142] 关联方交易 - 向联营公司销售成衣收入2025年上半年为58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953千港元下降85.3%[151] - 应收联营公司款项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15,627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23,214千港元下降32.7%[152] 持续经营和流动性风险 - 公司违反银行贷款契约面临流动性压力[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未动用银行融资额度达11,939,000港元,该额度将于一年后到期[38] - 公司正积极寻求新融资或额外资金流入,包括但不限于新银行融资[38] - 公司已实施节约成本措施以维持足够营运现金流[38] - 公司将实施精简及重组经营单位等控制措施[38] - 管理层将根据市场状况和现金流需求调整营运扩张步伐[38] - 公司董事已编制12个月现金流预测,认为有足够营运资金履行到期财务义务[39][42] - 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可能无法在正常业务过程中变现资产或清偿负债[41][43] - 若未能实现计划效果,需对资产账面值进行撇减至可变现金额,并重新分类非流动项目[44][45] - 公司决定不支付2025年中期股息[200] 会计政策和披露 - 已采纳HKAS 21修订本(缺少可交换性),对中期财务资料无重大影响[48][49] - 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按摊销成本计量[78] - 银行借贷按摊销成本计量[78] - 已抵押银行存款按摊销成本计量[78]
华鼎控股(03398)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