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160,976,000港元,同比下降55,983,000港元或25.8%[8][10] - 持续及非持续经营业务总亏损为17,901,000港元,同比增亏13,561,000港元[8][10] - 持续经营业务税前亏损为17,108,000港元,同比增亏9,899,000港元[10] - 公司期内亏损为17,904千港元,同比扩大136.6%[22][24] - 期内亏损达179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431万港元扩大315.2%[63][67]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扩大至1790.1万港元(2025年)对比479.3万港元(2024年),同比上升273.4%[3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3.27港仙,去年同期为0.79港仙[8][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亏损达17,901千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4,340千港元亏损扩大312%[14] 成本和费用(同比) -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10,128,000港元,同比下降12,481,000港元或55.2%[10] - 销售及行政开支为26,114,000港元,同比下降4,202,000港元或13.9%[10]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1,968,000港元,同比增加623,000港元或46.3%[10] - 所得税开支为796,000港元,同比增加441,000港元[10] - 毛利为10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260万港元下降55.2%[63][65] - 销售及行政开支减少13.9%至2610万港元,主要因股份基础付款减少[66] - 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中雇员成本为4193万港元(2025年)对比4203.6万港元(2024年),同比下降0.2%[32] - 存货成本确认为开支达10898.9万港元(2025年)对比11888.5万港元(2024年),同比下降8.3%[32] - 分包成本大幅下降至1369.9万港元(2025年)对比5122.5万港元(2024年),同比下降73.3%[32]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增至196.8万港元(2025年)对比134.5万港元(2024年),同比上升46.3%[32] - 研发成本从277.8万港元(2024年)降至0港元(2025年),同比下降100%[32] - 以股权结算股份基础付款大幅减少至5.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298万港元[59] - 2025年董事及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4477千港元,较2024年8980千港元下降50.1%[50] - 雇员成本总额为29.9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42.0百万港元)[84] 各业务线表现 - 系统整合服务收益为59,635千港元,同比下降54.6%[22][24] - 维护服务收益为99,101千港元,同比增长20.8%[22][24] - 其他服务收益为2,240千港元,同比下降38.8%[22][24] - 云基础设施服务收益为153,597千港元,同比下降27.0%[29][31] - 公共板块客户收益为129,361千港元,同比下降0.2%[29][31] - 超过两年期限合约收益为52,159千港元,同比增长76.6%[29][31] - 系统整合服务收益下降至5960万港元,维护服务收益增至9910万港元[68] - 私营板块收益大幅下降63.8%至3160万港元,公共板块收益保持稳定为1.29亿港元[68] 各地区表现 - 韩国市场收益为158,736千港元,同比下降25.6%[26] - 香港市场收益为2,240千港元,同比下降38.8%[26] - 韩国市场收益下降25.6%至1.59亿港元,香港市场收益下降40.5%至230万港元[68] 现金流和流动性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末的81,807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中的51,583千港元,降幅达37%[12]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322千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35,124千港元改善68%[1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81.8百万港元下降至51.6百万港元,减少30.2百万港元或36.9%[69][75] - 流动比率维持2.7倍,显示流动性充足[7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定期银行存款从2024年末的22,982千港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中的54,758千港元,增长138%[12]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的61,568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中的49,937千港元,下降19%[12]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末的151,372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中的145,719千港元,下降3.7%[13] - 来自一名股东的贷款从2024年末的5,800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中的9,610千港元,增长66%[13] - 存货从2024年末的476千港元激增至2025年中的4,514千港元,增长848%[12] - 合约负债从2024年末的148千港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中的9,899千港元,增长6589%[12]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下降至3267万港元(2025年6月)对比4436.2万港元(2024年12月),环比下降26.4%[39] - 合约负债大幅增加至989.9万港元(2025年6月)对比14.8万港元(2024年12月),环比上升6587.2%[41] - 存货价值激增至451.4万港元(2025年6月)对比47.6万港元(2024年12月),环比上升848.3%[38] - 定期银行存款由22.98百万港元增至54.76百万港元,增加31.78百万港元或138.3%[69] - 存货由0.48百万港元增至4.51百万港元,增加4.04百万港元或848.3%[6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由61.57百万港元降至49.94百万港元,减少11.63百万港元或18.9%[69][71] - 非流动负债由7.01百万港元增至11.19百万港元,增加4.18百万港元或59.6%,主要因股东贷款增加[69][73] - 资产负债比率由7.9%升至10.5%,主要因股东贷款增加[75] - 公司总资产净值由151.4百万港元下降至145.7百万港元,减少5.7百万港元或3.7%[69][74] 汇兑影响 - 汇兑差额收益为12,200,000港元,去年同期为损失8,485,000港元[11] - 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5,704,000港元,去年同期为12,797,000港元[11] - 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在2025年上半年为收益12,200千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损失8,485千港元显著改善[14] 订单和合约 - 未完成订单从期初1.50亿港元增至期末2.85亿港元,新增订单2.96亿港元[62] 可换股票据相关 - 可换股票据负债部分初始确认金额为1881千港元,衍生部分为37千港元[46] - 可换股票据负债部分采用14.85%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期内已收利息145千港元[4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换股票据负债部分余额增至2160千港元[46] - 2025年8月完成可换股票据转换,转换本金200万港元为400万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0.73%[48] - 发行本金总额为2,000,000港元的可换股票据,年利率8.00%,转换价每股0.50港元[85] - 可换股票据转换后可发行4,000,000股普通股,占转换后总股本约0.73%[89][90] - 可换股票据认购净额约1,900,000港元,原计划用于收购后业务扩张[8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换股票据未发生转换,仍可发行4,000,000股[86] - 2025年7月31日可换股票据完成转换,国洪京持股由2.61%增至3.32%[89][90] - 未动用可换股票据资金原因为优越投资收购事项未完成[87] 股权和购股权计划 - 尚未行使购股权数量从期初1920万股减少至期末1440万股,降幅25%[56] - 购股权加权平均行使价为0.72港元,剩余合约年期8.19年[56] - 衍生工具公平值计量采用二项式模型,预期波幅75.28%-88.98%,无风险利率3.80%-4.12%[47] - 购股权定价模型输入参数包括预期波幅78.66%-87.18%,无风险利率3.02%-4.30%[58] - 购股权行使价范围0.60-0.83港元,2024年同期为0.60-0.84港元[57] - 法定股本保持5亿股(5000万港元),已发行股本为5466.8万股(547万港元)[60] - 控股股东华置投资持股35.20%,转换后降至34.94%[90] - 公众股东持股比例由48.86%降至48.50%[90] - 公司总股本由546,680,000股增至550,680,000股[90] - 董事陶虹遐通过控股公司持有192,411,750股,占比35.20%[92]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546,680,000股[93][97] - 华置持股192,411,750股,占总股本35.20%[96][97] - 伟富持股50,000,000股,占总股本9.15%[96][97] - 陶国林先生持股72,917,327股,占总股本13.34%[96] - 韩乐容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72,917,327股,占总股本13.34%[96] - 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40,000,000股,占上市时已发行股份10%[99] - 2023-2024年间累计授出购股权34,600,000份[98]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至2026年6月21日,剩余约2年[100] - 单个参与者12个月内获授购股权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1%[99] - 向主要股东授出购股权超过已发行股份0.1%需经股东大会批准[9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数量为14,400,000份,较期初减少4,800,000份(-25%)[101][103] - 期内4,800,000份购股权失效(行使价0.656港元),无行使记录[101][103][106] - 可发行股份数量14,4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546,680,000股的2.6%[103] - 购股权计划剩余授权限额5,400,000股,相当于已发行股份约1.0%[103] - 2024年1月15日授予购股权附带业绩目标:要求子公司2024财年税前溢利不低于人民币3,000,000元[106] - 2023年4月3日授予购股权加权平均收市价0.445港元,行使价0.656港元[101][106] - 2023年5月16日授予购股权行使价0.810港元,与授出前收市价持平[101][106] - 2023年10月5日授予购股权行使价0.840港元,高于授出前收市价0.810港元[101][106] - 2024年1月15日授予购股权行使价0.600港元,高于授出前收市价0.520港元[101][106] 其他重要内容 - 账龄超过180天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显著上升,达15,042千港元(2025年6月)占总额46.0%,对比4,368千港元(2024年12月)占总额9.8%[39] - 雇员人数由206名增至245名,增幅18.9%[84] - 审核委员会确认中期财务报告符合会计准则且披露充分[111][112] - 公司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113]
未来数据集团(08229)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