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KEEP(03650) - 2025 - 中期财报
KeepKeep(HK:03650)2025-09-23 04:04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下降20.8%至8.21752亿元人民币[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8.2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8%[14] - 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8.218亿元,同比下降20.8%[28]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821,75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8%[1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8.21752亿元,较2024年同期10.37343亿元下降20.8%[140] - 毛利同比下降10.1%至4.2908亿元人民币[10]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429,08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1%[1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4.2908亿元,较2024年同期4.77322亿元下降10.1%[140] - 期内亏损同比收窄78.3%至3542.9万元人民币[10] - 期内经调整净利润为1034.7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1.6069亿元人民币[10] - 经调整净利润率为1.3%,去年同期为-15.5%[10] - 经调整净利润为103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经调整净亏损1.607亿元人民币[14] - 经调整净利润率达1.3%,去年同期为经调整净亏损率15.5%[14] - 期内亏损为人民币0.354亿元,同比改善人民币1.28亿元[38] - 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人民币0.103亿元,同比扭亏为盈[38] - 公司经调整利润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人民币1.6069亿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盈利人民币1034.7万元[40] - 2025年上半年亏损为人民币3542.9万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6335亿元显著收窄78.3%[40]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42,353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87,816千元亏损大幅收窄[112]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08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0.35元人民币[112] - 期内亏损同比改善78.3%,从2024年的人民币1.63353亿元收窄至2025年的人民币3542.9万元[113]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为35.42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78.3%[146] - 每股基本亏损为0.08元人民币,同比收窄77.1%[14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人民币3.927亿元,同比下降29.9%[30]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民币2.235亿元,同比下降30.9%[35]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624亿元,同比下降17.0%[37] - 获客费用同比缩减约60%[15] - 公司期内亏损扣除项中雇员福利开支为270.21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144] - 出售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成本为253.414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1%[144] - 线上体育赛事成本为45.477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9%[144] - 物业及设备购置成本为34.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8%[148] - 存货减值准备为31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4.8%[144][157] - 确认为营业成本的存货(不含减值)为298.891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4%[157] - 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大幅增加至人民币4577.6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66.3万元增长1618%[40] - 以股份为基础薪酬开支达6,337千元,同比增长85.2%[181] - 工资薪金及津贴为3,746千元,同比下降22.1%[181] - 酌情花红支出1,080千元,同比增长29.8%[181] - 退休福利成本定額供款计划支出160千元,同比增长13.5%[181] - 其他社保成本及雇员福利支出192千元,同比增长4.3%[18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消费品业务收入约人民币4.0亿元[24] - 消费品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至34.8%[24] - 装备品类对消费品业务收入贡献提升至超过50%[24] - 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收入为人民币3.967亿元,同比下降20.9%[28] - 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收入为人民币3.371亿元,同比下降22.9%[29] - 广告及其他收入为人民币0.88亿元,同比下降11.0%[29] - 广告及其他板块毛利率提升34.7个百分点[22] - 线上体育赛事业务营收收缩主要因头部IP赛事排期不足[22] - 自有品牌运动产品2025年上半年收入3.9665亿元,同比下降21.0%[140] - 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2025年上半年收入3.37122亿元,同比下降22.9%[140] - 广告及其他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8798万元,同比下降11.0%[140] 用户运营数据 - 平均月活跃用户2248.6万,同比下降24.2%[12][15] - 平均月度订阅会员278.7万,同比下降15.1%[12][15] - 会员渗透率12.4%,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12][15] - 每名月活跃用户月均收入6.1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12][15] - AI教练卡卡于2025年3月推出并向全部用户开放核心功能[18][19] - AI核心日活跃用户(DAU)超过15万[21] - AI饮食记录功能覆盖1/3的AI对话用户且次日留存率达50%[21] - App DAU留存率攀升至79%[21] - AI训练计划用户需求覆盖度提升至70%[20] - 课程生产流程完成超过50%的需求点覆盖[20] 财务状况和现金流 - 可用资金总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2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亿元,下降16.7%[4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7.643亿元减少至人民币5.34亿元,下降30.1%[41] - 公司无未偿还银行借款[46] - 资产负债比率为0.25,较2024年底的0.29有所改善[4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期初减少30.1%,从人民币7.6426亿元降至人民币5.33991亿元[114][118]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大幅增长165.0%,从人民币5.4224亿元增至人民币14.3643亿元[114] - 总资产规模下降5.8%,从人民币19.05802亿元减少至人民币17.94637亿元[114][115] - 经营现金流净流出同比改善69.9%,从人民币1.96962亿元收窄至人民币5925.9万元[118]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1.4782亿元,而去年同期为净流入人民币1208.6万元[118] - 累计亏损扩大至人民币68.84622亿元,期内增加人民币3542.9万元[116] - 其他储备因股份薪酬及回购变动,净增加人民币2995.8万元[116] - 流动负债减少17.3%,从人民币5.26899亿元降至人民币4.35972亿元[115] - 存货减少9.4%,从人民币1.36736亿元降至人民币1.23862亿元[114] - 应收账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205,191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17,016千元,增长5.8%[158]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从2024年末的31,987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3,403千元,减少26.8%[158][159] - 账龄超过1年的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41,295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4,524千元,减少40.6%[158] - 3个月内账龄的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158,405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89,405千元,增长19.6%[158] - 公司新增应收票据1,600千元[158] - 理财产品投资新增16,422千元,年票面利率3.35%[159] - 股份回购支出13,733千元[162] - 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支出45,776千元[162] - 库存股份从2025年初的67,990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1,723千元,增长20.2%[162] - 货币换算差额产生损失2,787千元[162] - 公司未在截至2025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或宣派任何股息[16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应付账款账龄3个月内金额为人民币156,549千元[17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合约负债总额为人民币75,850千元[177] 金融资产投资 - 公司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62.96亿元人民币,其中第二级资产占52.87亿元(84.0%),第三级资产占10.09亿元(16.0%)[125] - 理财产品公允价值从2024年末的40.90亿元增长至52.87亿元,增幅达29.3%[125][126] - 对非上市实体的投资公允价值从5.42亿元增至5.71亿元,增长5.3%[125][126] - 私募基金投资公允价值从2.41亿元略降至2.38亿元,下降1.2%[125][126] - 第三级金融工具估值使用的无风险利率范围为1.42%-1.46%,较2024年末的1.16%-1.46%有所上升[133] - 缺乏市场流通性贴现率保持15.0%-25.0%范围不变[133] - 预期波幅范围从43.18%-67.44%调整为43.80%-65.22%[133] - 公司金融资产无第一级资产,全部为第二级和第三级资产[125] - 公允价值计量中未发生层级间转移[126] - 非上市实体投资采用市场法估值,关键输入参数包括无风险利率、流动性贴现和预期波幅[13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非上市实体投资公允价值在预期波幅增加10%时减少262.3万元,减少10%时增加257万元[135]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非上市实体投资公允价值在预期波幅增加10%时减少294.3万元,减少10%时增加299.5万元[135] - 公司2025年4月以2000万元人民币对价收购一家私人公司普通股,截至6月30日公允价值与收购成本相近[135] - 公司私募基金投资公允价值在资产净值增加10%时,2025年6月30日增加237.6万元,2024年12月31日增加240.6万元[136] - 公司私募基金投资公允价值在资产净值减少10%时,2025年6月30日减少237.6万元,2024年12月31日减少240.6万元[136]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为609.596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152] 股份激励与回购 - 公司于报告期间回购3,207,500股股份,总代价为14,805,147港元[101] - 2025年1月回购1,300,000股,最高价5.66港元,最低价4.65港元,总代价6,447,178港元[101] - 2025年3月回购207,700股,最高价4.71港元,最低价4.56港元,总代价968,952港元[101] - 2025年4月回购1,078,800股,最高价4.98港元,最低价3.76港元,总代价4,673,227港元[101] - 2025年5月回购621,000股,最高价4.75港元,最低价3.83港元,总代价2,715,790港元[10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11,235,400股库存股份及3,510,600股待注销股份[101] - 公司向13名僱員授出1,097,0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授出日收市價每股4.27港元,公允價值每股4.06港元[91][95] - 公司向董事授出4,500,0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向僱員授出13,197,7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歸屬期最長5年[92] - 報告期內已歸屬僱員獎勵56,8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緊接歸屬日期前加權平均收市價每股4.40港元[91] - 根據激勵計劃可能發行的股份數佔報告期內已發行股份加權平均數約0.4%[94] - 公司向29名僱員授出310,6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分3年按50%/25%/25%比例歸屬[95] - 公司向31名僱員授出729,5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分3年按50%/25%/25%比例歸屬[95] - 公司向12名僱員授出1,090,0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分3年按50%/25%/25%比例歸屬[95] - 公司向68名僱員授出431,4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分4年每年歸屬25%[95] - 公司向25名僱員授出2,846,0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48個月內分批歸屬[95] - 公司向服務供應商授出200,000份受限制股份單位,分2次歸屬[91][95] - 2016年计划下可发行最高股份总数为35,536,640股,2021年计划为25,108,660股[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涉及14,200,900股股份,其中14,190,900股已发行给Calorie Partner Limited[68] - 2023年计划可供授出奖励及购股权数目为23,819,259股,尚未行使股份奖励总数为28,576,890股[77] - 根据2023年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30,354,474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5.91%[77] - 报告期内其他承授人已行使购股权800,100股,已注销328,650股,已失效216,250股[76] - 董事刘冬先生持有10,000股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80美元[76] - 其他承授人购股权行使价范围从每股0.005美元至4.098美元[76] - 2016年计划和2021年计划剩余年期分别约为5年9个月[73] - 购股权行使期从归属日期开始至授出日期第十周年结束[70] - 承授人无需就接纳购股权支付任何现金对价[75] - 股份激励计划总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0%即52,567,199股[82] - 服务供应商参与者分上限为2,500,000股[82] - 2025年1月1日计划上限可授予奖励数量为31,005,649份[83] - 2025年6月30日计划上限可授予奖励数量为32,552,749份[83] - 服务供应商分上限可授予奖励数量稳定保持2,300,000份[83] - 计划剩余有效期约为七年十个月[88] - 购股权行使价不得低于授予日收盘价或前五日平均收盘价的较高者[89] - 计划有效期自采纳日起十年[87] - 授予第三方平台及顾问等非雇员参与者的股份受分上限限制[81][82] - 除特定豁免情况外奖励归属期不得少于12个月[86] - 2016年雇员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上限为35,536,640股普通股[167] - 2021年雇员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上限为25,108,660股普通股[167] - 2023年计划可供授出普通股最高数目为52,567,199股[1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数目为25,882,252份,加权平均行使价1.44美元[1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行使购股权数目为25,449,377份,加权平均行使价1.35美元[1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受限制股份单位未归属数目为19,843,400份,加权平均授予日公允价值7.40港元[17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以股份为基础薪酬开支为人民币45,776,000元[175] 股权结构与主要股东 - 公司股份代号为3650[9] - 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1] - 董事王宁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87,379,118股,占公司总股份的16.62%[55][58] - 董事王宁个人实益持有1,500,00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0.29%[55][58] - 董事彭唯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10,621,48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2.02%[55] - 董事刘冬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5,561,499股,占公司总股份的1.06%[55] - GGV股东群体通过受控法团权益合计持有75,814,90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14.42%[58] - SVF II Calorie Subco (DE) LLC实益持有44,922,180股,占公司总股份的8.54%[58] - 富途信托有限公司作为受托人持有51,408,372股,占公司总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