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开源控股(01215) - 2025 - 中期财报
开源控股开源控股(HK:01215)2025-09-22 23:5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7466.2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43797亿港元下降48.1%[14] - 公司报告毛损1013.9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毛溢利3084.9万港元,毛利率由正转负[14] - 除税前亏损达1.1308亿港元,与2024年同期除税前溢利954.4万港元相比大幅恶化[14] - 期间亏损为9995.6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溢利792.5万港元[14]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港仙0.78,2024年同期为每股盈利港仙0.06[1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净亏损为99,956千港元[19]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43,797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74,662千港元,降幅达48.1%[44]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99,956千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7,925千港元[60] - 公司收入为7470万港元,同比下降48.1%[103][108] - 公司录得亏损约1亿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790万港元[105][10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银行利息收入为1329.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737.7万港元下降23.5%[37][42] - 公司向联营公司贷款计提6366.4万港元亏损拨备,较去年同期154.4万港元激增4023%[37] - 公司来自物业经营租赁的租金收入为53.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9.4万港元下降23.3%[42] - 公司外汇收益为零,较去年同期63.8万港元完全消失[42] - 住宿服务收入从123,481千港元降至67,540千港元,下降45.3%[44] - 餐饮服务收入从17,392千港元降至6,019千港元,下降65.4%[44] - 公司为联营公司贷款计提损失拨备63,664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544千港元大幅增加[50]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8,758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1,883千港元有所减少[50][61] - 公司确认汇兑损失167千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汇兑收益638千港元[47][50]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费用为1875.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188.3万港元下降14%[63] - 对联营公司贷款计提减值损失6366.4万港元(去年同期:154.4万港元)[78][79] - 对联营公司贷款计提减值拨备约6370万港元[104][108] - 本期新增预期信贷亏损拨备6370万港元[13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酒店经营分部收益为7466.2万港元,融資業務分部无收益[37] - 公司除税后总亏损为1.1308亿港元,其中酒店经营分部亏损5303.1万港元,融資業務分部亏损46.9万港元[37] - 酒店经营分部收益为7470万港元,同比下降48.1%[115] - 酒店经营分部录得亏损530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盈利380万港元[116][117] - 融资业务分部亏损50万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119][12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按揭贷款应收款项为零[119][121] - 香港按揭贷款市场竞争激烈且前景不确定[141] 各地区表现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主要位于法国,价值25.33656亿港元,占总非流动资产98.7%[39] - 巴黎万豪酒店因二期翻新仅开放不足70间客房[112] - Paris Marriott Hotel客房入住率降至33.4%,去年同期为78.9%[119] - 平均客房收益(RevPAR)为232欧元,同比下降46.0%(去年同期430欧元)[119] - 平均房价为695欧元,较去年同期545欧元增长27.5%[119] - 集团在法国、卢森堡、中国及香港运营,面临欧元和人民币的外汇风险[153][157] - 欧洲物价持续上涨及地缘政治紧张对酒店经营构成挑战[14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巴黎万豪酒店二期翻新客房预计2025年12月底前完成[139] - 公司将持续审查资产组合以提升资产质量[147] - 期间未订立任何远期合约对冲外汇风险[153][157] - 无重大收购或处置子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的情况[149][152] 其他财务数据:资产和负债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34.67963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7.52906亿港元,增长8.2%[17] - 计息银行借贷从2024年底的零大幅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5.82077亿港元[1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从2024年底的9.94466亿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28655亿港元,减少6.6%[17] - 资产净值从2024年底的18.71661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9.16434亿港元,增长2.4%[18] - 公司非流动负债从2024年底的15.1383亿港元大幅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599亿港元,减少89.7%[18] - 公司总权益从2025年初的1,871,661千港元增至期末的1,916,434千港元,增幅为2.4%[19] - 汇兑储备大幅改善,从负210,669千港元增至负61,098千港元,主要因外币折算产生正149,571千港元收益[19] - 综合储备从2024年末593,773千港元增至638,546千港元,增幅7.5%[20] - 非流动资产总额26.671亿港元,较去年末增长18.4%[110][113] - 流动资产总额10.858亿港元,较去年末下降10.6%[110][113] - 流动负债总额16.805亿港元,较去年末激增1937.6%[111][114] - 非流动负债总额1.56亿港元,较去年末下降89.7%[111][114] - 总资产为37.529亿港元,净资产为19.164亿港元,较2024年底分别增长8.2%和2.4%[148][151]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9.287亿港元,较2024年底减少6.6%[148][151] - 流动负债净值为5.946亿港元,较2024年底的流动资产净值113.21亿港元大幅恶化[148][151] - 未偿还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为15.821亿港元,较2024年底增长14.7%[148][151] - 资产负债比率为42.2%,较2024年底的39.8%上升2.4个百分点[148][151] 其他财务数据:现金流 - 经营现金流净额为负44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59,109千港元大幅恶化[22][2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54,895千港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设备[23] - 融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60,967千港元,主要因支付利息31,133千港元和增加抵押存款29,036千港元[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928,655千港元,较期初减少6.6%[23] - 公司期内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54,89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922千港元显著增加[61]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成本为5489.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92.2万港元增长1300%[63] 其他财务数据:风险与契约 - 公司违反贷款契约财务比率,导致1,582,077千港元借款被重分类为流动负债[28] - 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594,641千港元,公司通过追加抵押存款并获得贷款人豁免[28] - 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5.94641亿港元,存在重大流动性风险[30] - 公司账面价值15.82077亿港元的银行借贷因违反贷款契约被重新分类为流动负债[30] - 1.75亿欧元银行贷款因违反财务契约条款被重分类为流动负债[68][70] 其他财务数据:抵押与担保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质押酒店物业净值为2,533,296千港元作为银行融资担保[62] - 抵押酒店物业账面净值约25.33亿港元作为银行融资担保(2024年末:21.89亿港元)[63] - 现金存款6730万港元及账面净值25.333亿港元的楼宇被质押作为银行贷款抵押品[155][159] - 质押资产有序清算价值为1.218亿元人民币(约1.318亿港元)且2025年上半年估值无变动[132] - 在建工程未支付款项增至4210万元人民币(约4550万港元),较2024年末1950万元人民币增长116%[133] - 违约债务暴露头寸维持1.995亿元人民币(2025年6月末约2.158亿港元)[137]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增至1.571亿元人民币(约1.703亿港元),较2024年末9720万元人民币增长62%[138] 其他财务数据:金融工具与公允价值 - 利率掉期合约名义金额1.75亿欧元,支付固定利率2.123%收取EURIBOR浮动利率[69][70] -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为796.9万港元,全部采用第二级估值[98] - 公司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与账面值近似,主要因短期到期特性及浮动利率结构[89][90] - 利率互换合约等衍生金融工具采用现值计算模型估值,账面值与公允价值相同[94][95] - 企业财务团队负责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政策,直接向财务总监和审核委员会汇报[93] 其他财务数据:应收应付 - 一个月内应收账款为1279.8万港元(2024年末:1318.8万港元)[65] - 一个月内应付账款为305.5万港元(2024年末:406.1万港元)[67] 其他财务数据:承诺与期权 - 资本承诺中酒店物业合约金额7568.7万港元(2024年末:9212.5万港元)[74] - 购股权计划剩余有效期6.9年(至2032年6月1日)[80] - 公司于2022年6月2日实施购股权计划,有效期10年,截至2025年6月30日剩余年期约6.9年[81] - 购股权计划允许发行的普通股总数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83][88] - 任何12个月期间向单一合格参与者授予的购股权行使后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1%[84] - 购股权行使价不得低于(i)要约日收市价(ii)授出日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iii)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83] - 截至财务报表批准日,购股权计划下可供发行的普通股为1,277,887,980股,占已发行股份10%[88][91] - 购股权接受期限为28天,参与者需支付1.00港元代价[83][85] 其他财务数据:联营公司与投资 - 对联营公司贷款的重组可能导致集团持股比例由37.125%被稀释[123][125] - 质押资产预期信用损失评估采用三阶段模型,计算公式包含资产价值与在建工程款项差额[127][129] - 集团已就质押资产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申请被驳回[123][125] - 重组计划导致资产减值损失3730万元人民币(约4080万港元)[134] 其他财务数据:员工与薪酬 - 员工总数保持9人,期间员工薪酬总额为36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5%[156][160] - 2025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199.8万港元,与2024年同期持平,其中短期雇员福利198万港元,离职后福利1.8万港元[82] 其他财务数据: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码为1215[5] - 中期财务报告涵盖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期间[8] - 中期财务报告已根据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HKAS 34)编制[8][11]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对中期财务资料进行了审阅[8][12] - 审阅结论认为中期财务资料在所有重大方面均符合HKAS 34[11][13] - 审阅报告日期为2025年8月29日[12]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百慕大[6] - 公司香港主要办事处位于湾仔华懋世纪广场28楼[6]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7] - 公司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6] - 公司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12,778,880,000股,与2024年同期持平[57][60] 其他财务数据:董事会与治理 - 薪酬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83] - 提名委员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84] - 独立非执行董事郭佩霞于2025年7月1日获任洲际航天科技(01725)独董[185] - 独立非执行董事郭佩霞于2025年8月15日获任数科集团控股(02350)独董[185] - 董事会确认董事在期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86] - 中期业绩公告发布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87] - 中期报告将寄发股东并发布于网站[187] - 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88] - 公司确认自2024年报后无其他董事资料变动[18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