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港中华煤气(0000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2 08:35

财务表现:收入与利润 - 营业额为274.96亿港元,与去年同期275.14亿港元基本持平[10][18] - 综合营业额为港币275.14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若[38][39] - 营业额为275.14亿港元,与2024年同期274.96亿港元基本持平[82] - 公司总营业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274.96亿港元微增至2025年同期的275.14亿港元[108][110] - 税后经营利润为38.85亿港元,同比增长3%[10][18][20] - 股东应占溢利为30.40亿港元,较去年同期29.64亿港元有所增长[10][18]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29.64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46] - 期内溢利为34.5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35.61亿港元下降3.1%[82]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29.64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30.40亿港元下降2.5%[82] - 公司期内溢利为港币35.614亿元,其中归属于公司股东部分为港币30.402亿元[90] - 公司期内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35.61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34.52亿港元[108][110] - 股东应占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3040.2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964.0百万港元[132][133] - 每股基本盈利为12.0港仙,与去年同期持平[11][18] - 每股基本盈利为15.9港仙,较2024年同期16.3港仙下降2.5%[82] - 每股基本盈利为2.964亿港元,较2024年3.040亿港元下降2.5%[119][120] 财务表现:成本与费用 - 总营业支出为港币228.774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40][41] - 利息支出为港币9.85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2%[43] - 公司利息支出从2024年上半年的11.15亿港元减少至2025年同期的9.86亿港元[108][110] - 公司已用燃料库存及材料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166.57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161.73亿港元[114] - 已售存货成本为165.596亿港元,较2024年168.259亿港元下降1.6%[116] - 税项支出达10.544亿港元,较2024年10.128亿港元增长4.1%[117] - 2025年上半年租赁负债利息支出为5.9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5百万港元下降52.8%[130] 业务表现:燃气业务 - 香港燃气销售量为14,935百万兆焦耳,同比基本持平[11][12][21] - 内地城市燃气销售量达42,491百万立方米[11][13][17] - 内地城市燃气客户数目增加98万户[24] - 内地燃气价差提升8%至每立方米0.54元人民币[24] - 新开发大型工商客户75个,新增年用气量规模2.4亿立方米[24] - 燃气销售总收入(含燃料调整费)达214.79亿港元(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0.86%[106] - 燃气接驳收入大幅下降至9.74亿港元(2025年上半年),同比减少21.0%[106] - 公司燃气水务及废物处理业务在中国内地的营业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209.61亿港元略降至2025年同期的206.43亿港元[108][110] 业务表现:可再生能源与绿色能源 - 热电联供系统预计每年可为用户节省500万港元能源开支并减少3,900吨碳排放[22] - 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新增并网0.3吉瓦,总装机规模达2.6吉瓦[27] - 工商业储能累计签约规模775兆瓦时,累计并网260兆瓦时[27] - 2025年上半年光伏售电量增长44%至11.8亿度[27] - 电力交易结算规模增长14%至36.4亿度[27] - 可再生能源业务营业额为港币7.625亿元,较去年同期港币7.548亿元略有增长[39] - 可再生能源业务收入增长至7.63亿港元(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0%[106] - 绿色甲醇全年销售量预计达2万吨[31] - 将军澳绿氢项目日产生物绿氢330公斤[32] 业务表现:其他业务发展 - 集团落实每年总量150万吨国际进口液化天然气长期协议,首批合同50万吨[26] - 怡斯莱马来西亚新厂房年产能超过40万吨[30] - 名氣家完成首轮战略融资4500万美元[33] - 成功发行约4.7亿人民币类REITs产品融资[28] 财务数据:现金流 - 公司营业活动所得净现金为港币55.28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47.131亿元增长17.3%[92] - 公司投资活动流出净现金为港币6.2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流出港币19.196亿元显著改善[92] - 公司融资活动流出净现金为港币30.285亿元,与去年同期的流出港币30.75亿元基本持平[9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港币83.464亿元,较期初的港币62.715亿元增长33.1%[92] - 现金及银行结存为83.46亿港元,较2024年底62.72亿港元增长33.1%[86] - 公司收得联营公司股息港币5.87亿元,合资企业股息港币4.027亿元[92] - 公司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港币25.10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港币31.536亿元减少20.4%[92] 财务数据:资产与负债 - 净流动借贷为港币93.25亿元,长期借贷为港币432.11亿元[48] - 集团借贷总额为港币609.59亿元,较2024年底港币574.22亿元增加6.16%[51] - 借贷总额为609.59亿港元,其中流动借贷177.48亿港元,非流动借贷432.11亿港元[8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流动净负债约为港币133亿元,包含一年内到期借贷约港币177亿元[94] - 可换股债券债务部分账面值为港币19.32亿元,较2024年底港币18.50亿元增长4.43%[51] - 长期贷款金额为港币138.46亿元,较2024年底港币135.26亿元增长2.37%[51] - 一年内到期贷款金额为港币73.47亿元,较2024年底港币76.23亿元减少3.62%[51] - 借贷到期日分布:1年内到期29%、1-2年到期18%、2-5年到期38%、超过5年到期15%[51] - 掉期后港元借贷金额为港币330.51亿元,人民币借贷金额为港币57.31亿元[52] - 已发行中期票据面值总额达港币250亿元,平均年息3.5%,平均年期12.5年[49] - 资本负债率维持在43%,与2024年底持平[53] - 资产净额为689.14亿港元,较2024年底683.34亿港元增长0.8%[87] - 贸易及其他应收帐款为105.93亿港元,较2024年底114.75亿港元下降7.7%[86] - 持作出售之资产为23.21亿港元,较2024年底5.51亿港元大幅增加321.6%[86]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增长至712.053亿港元,较期初707.760亿港元增长0.6%[121] - 使用权资产总额下降至18.473亿港元,较期初18.721亿港元减少1.3%[123] - 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下降至105.931亿港元,较期初114.749亿港元减少7.7%[124] - 公司资产总额从2024年底的1582.69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中的1624.17亿港元[111] - 公司分部资产总额从2024年底的1525.68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中的1566.80亿港元[111] - 持作出售资产总额2,320.9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550.7百万港元增长321.5%[144] 财务数据:其他收益与亏损 - 其他亏损净额为港币3870万元,去年同期为收益港币3.617亿元[42] - 其他亏损净额从2024年盈利3.617亿港元转为2025年亏损0.387亿港元[115] - 所占联营公司溢利为港币5.348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23%[44] - 所占合资企业溢利为港币3.59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45] - 汇兑差额带来正收益19.19亿港元,其中公司股东占16.10亿港元[89] - 公司期内汇兑差额损失港币16.69亿元,其中归属于公司股东部分为港币12.262亿元[90] - 投资亏损净额达0.915亿港元,较2024年收益2.615亿港元大幅恶化[115] - 出售附属公司收益为0.529亿港元,较2024年0.497亿港元增长6.4%[115]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李家杰与李家诚分别持有香港中华煤气41.53%股份及港华智慧能源72.11%股份[59] - 迪斯利置业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4,313,717,809股,占已发行股份23.12%[62] - Timpani Investments Limited控制公司股份5,989,193,083股,占已发行股份32.10%[62] - Faxson Investment Limited控制公司股份7,748,692,715股,占已发行股份41.53%[62] - 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控制公司股份7,748,692,715股,占已发行股份41.53%[62] - Macrostar Investment Limited实益拥有公司股份1,759,499,632股,占已发行股份9.43%[62] - Medley Investment Limited实益拥有公司股份1,675,475,274股,占已发行股份8.98%[62] - 股份过户登记暂停期为2025年9月4日至5日,9月3日下午4:30前需完成过户手续以收取中期股息[58] - 审核及风险委员会于2025年8月8日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69] - 外聘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对中期财务资料进行审阅[69][78] 董事与薪酬 - 公司董事黄维义持有EcoCeres, Inc.购股权涉及股份31,818股,行使价57.00美元[61] - 公司董事黄维义另持有EcoCeres, Inc.购股权涉及股份10,000股,行使价112.16美元[61] - 公司董事陈英龙持有EcoCeres, Inc.购股权涉及股份31,818股,行使价57.00美元[61] - 公司董事陈英龙另持有EcoCeres, Inc.购股权涉及股份30,000股,行使价112.16美元[61] - 三名董事(黄维义、杨磊明、陈英龙)自2025年7月起固定月薪上调约3.5%[75] - 非执行董事环境、社会及治理委员会成员年酬金增设100,000港元[75] 雇员与人力资源 - 香港燃气业务雇员人数2,155人(同比增加38人),客户数2,042,449户,生产效率为每名雇员服务948个客户[71] - 香港业务总雇员人数2,400人(同比增加59人),上半年人力成本6.82亿港元(同比增加0.24亿港元)[71] - 内地及境外业务雇员总数约53,120人(与去年同期持平)[72] 股息与股份计划 - 拟派中期股息每股0.12港元,总额22.392亿港元与2024年持平[118] - 公司已付股东股息总额为港币47.218亿元,包括公司股东股息港币42.918亿元和非控股股东股息港币4.309亿元[90] - 2025年上半年已付2024年末期股息为4291.8百万港元,拟派2025年中期股息为2239.2百万港元[132] - 港华智慧能源以股代息计划配发414,000股新股,黄维义持股增至9,746,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27%)并持有3,600,000份购股权(占约0.1%)[67] - 港华智慧能源以股代息计划配发99,245股新股,陈英龙持股增至2,799,245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08%)并持有1,800,000份购股权(占约0.05%)[67][69] - 公司通过股份奖励计划以总代价约40,206,000港元购入11,607,000股港华智慧能源股份[70]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通过市场购入港华智慧能源1160.7万股股份,总金额40.206百万港元,平均价格每股3.46港元[134] 购股权计划 - 董事持有购股权从4,050,000份增至7,850,000份,加权平均行使价3.40港元升至3.48港元[135] - 其他参与者持有购股权从6,424,000份增至12,097,000份,加权平均行使价3.40港元升至3.51港元[135] - 期间行使购股权认购1,958,000股普通股,总代价6,657,000港元[135] - 授出11,600,000份购股权,估计公平值8,251,000港元[135] 财务资产与负债细节 - 公司财务资产总额为451.11亿港元(2025年6月30日)和457.96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其中股本投资占主要部分[101] - 第三级财务资产从年初656.4百万港元下降至642.0百万港元,主要因公平值变动减少34.5百万港元[105] - 第三级财务负债从年初17.3百万港元增至18.5百万港元,包含可换股债券嵌入式衍生工具约1850万港元[104][105] - 非上市股本投资公平值约6亿港元(2025年),采用资产净值和可比交易价格等非观察输入数据[104] - 可换股债券嵌入式衍生工具公平值使用二项式期权模型,股票预期波动率为27.7%(2025年)[104] 业务分部与地区表现 - 公司业务分为燃气/水务/可再生能源(香港及内地)、绿色燃料和地产业务三大板块[107] - 管理层使用已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作为分部业绩评估标准[107] - 公司来自香港外部客户的营业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61.71亿港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64.71亿港元[113] - 公司中国内地及其他地区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底的945.04亿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961.75亿港元[113] - 公司已调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62.12亿港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65.01亿港元[108][110]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 - 贸易应收账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5130.4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5183.3百万港元,其中超过90天账龄的金额从555.8百万港元增至762.9百万港元[125] - 贸易应付账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4938.9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4471.5百万港元,其中超过90天账龄的金额从1865.6百万港元降至1687.2百万港元[127] - 合同负债从2024年末的8512.6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8576.6百万港元[126] - 租赁负债总额从2024年末的308.0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295.5百万港元,一年内到期部分从108.0百万港元降至95.0百万港元[129] 承诺与或有事项 - 物业、厂房及设备资本支出承诺3,294.2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3,418.0百万港元下降3.6%[137] - 合资企业资本支出承诺3,309.6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3,578.3百万港元下降7.5%[137] - 向中国内地新项目提供资金承诺约4,305.4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2,954.9百万港元增长45.7%[137] - 经营租赁未来最低收款总额45.2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49.9百万港元下降9.4%[140] - 从联营公司购买货品及服务359.5百万港元,较2024年469.0百万港元下降23.3%[141] 储备与汇兑 - 汇兑储备从2024年末的(4246.6)百万港元改善至2025年中的(2623.0)百万港元,主要因期内产生1610.0百万港元汇兑收益[132] - 其他储备从2024年末的146.1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161.2百万港元,主要因联营公司其他全面收益及股份支付安排[132] 信用评级 - 穆迪维持"A1"发行人评级,标普维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