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蓝月亮集团(0699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9 08:30

品牌与市场地位 - 公司洗衣液及洗手液连续15年(2011年至2025年)在中国品牌力指数中排名第一[9] - 公司洗衣液及洗手液分别连续16年(2009年至2024年)及连续13年(2012年至2024年)于同类产品中市场综合占有率排名第一[9] - 至尊洗衣精华产品在电商平台累计好评率超过98%[32] - 2025年上半年"了不起的未来洗衣科技II"IP项目全网曝光量突破18亿次[29] 收入表现(同比变化)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30.37亿港元,相比2024年上半年的31.31亿港元有所下降[24] - 总收益为30.368亿港元,同比保持稳定[39] - 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30.37亿港元,同比下降3.0%(从31.31亿港元)[108]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3.0%至3,036,826千港元(2024年同期:3,131,155千港元)[144] 毛利与毛利率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18.36亿港元[25] - 毛利率由58.7%略微下降至58.1%[45]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17.64亿港元,同比下降3.9%(从18.36亿港元)[108] 产品线收入结构及变化 - 2025年上半年衣物清洁护理产品收入占比87.0%达26.41亿港元,家居清洁护理产品占比7.1%为2.16亿港元,个人清洁护理产品占比5.9%为1.80亿港元[26] - 衣物清洁护理产品收益下降4.6%至26.410亿港元,占总收益87.0%[41] - 个人清洁护理产品收益增长12.4%至2.157亿港元,占总收益7.1%[41] - 衣物清洁护理产品收益下降4.6%至2,641,020千港元(2024年同期:2,767,339千港元)[144] - 个人清洁护理产品收益增长12.4%至215,676千港元(2024年同期:191,870千港元)[144] 销售渠道收入结构及变化 - 2025年上半年线上销售渠道收入占比68.1%达20.68亿港元,线下分销商渠道占比4.3%为1.32亿港元,直接销售予大客户渠道占比27.6%为8.37亿港元[27] - 线上销售渠道收益下降8.9%至20.685亿港元,占总收益68.1%[43] - 线下分销商收益增长15.0%至8.368亿港元,占总收益27.6%[43] 成本与费用(同比变化) - 2025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下降13.2%[28]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下降13.2%至19.099亿港元[47]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下降20.4%至4.500亿港元[48] - 公司总开支同比下降10.6%至3,632,244千港元(2024年同期:4,061,526千港元)[147] - 推广开支同比下降9.0%至996,077千港元(2024年同期:1,094,646千港元)[147] 盈利能力与亏损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4.353亿港元,同比减少34.4%[38] - 经营亏损下降43.9%至5.264亿港元[50]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5.26亿港元,同比改善43.9%(从9.39亿港元)[108] -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4.35亿港元,同比改善34.4%(从6.64亿港元)[108] - 期内亏损为435.329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63.745百万港元减少34.4%[109] - 基本每股亏损改善至8.22港仙(2024年同期:12.00港仙)[154] 财务收入与所得税 - 2025年上半年财务收入净额为7000万港元,同比下降45.2%(从1.28亿港元)[108]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为2100万港元,同比下降85.7%(从1.47亿港元)[108] - 财务收入净额同比下降45.2%至69,996千港元(2024年同期:127,812千港元)[148] - 所得税抵免21,032千港元(2024年同期:146,978千港元)[149] - 外汇收益净额51,965千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15,643千港元)[145]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292.017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604.843百万港元改善51.7%[115] - 已付股息332.546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329.127百万港元增加1.0%[114][115] 资产与负债变动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3.73447十亿港元,较期初5.216379十亿港元下降28.4%[111][115]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减少至919.469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1.208123十亿港元下降23.9%[111] - 存货减少至398.75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487.579百万港元下降18.2%[111] - 累计亏损扩大至540.548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105.219百万港元增加413.9%[111][114] - 总资产减少至9.049784十亿港元,较2024年末10.305598十亿港元下降12.2%[111][112] - 权益总额减少至7.776852十亿港元,较2024年末8.664599十亿港元下降10.2%[111][112] - 公司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7.345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52.164亿港元下降28.4%[130] - 到期日超过3个月的短期存款约6.260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0.541亿港元大幅增长1057.1%[130]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约9.195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12.081亿港元下降23.9%[130]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由2024年底1,208,123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919,469千港元,下降23.9%[164] - 0至30天账龄贸易应收款项由853,491千港元降至447,343千港元,减少47.6%[164]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由840,373千港元略减至819,602千港元,下降2.5%[166] - 广告及推广开支预付款项由188,825千港元减少至154,042千港元,下降18.4%[166]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659,681千港元降至405,248千港元,减少254,433千港元[174]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中3个月内到期的占比99.2%,金额为402,092千港元[175] 金融资产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0.106亿港元,其中非上市权益工具占0.943亿港元[13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入的金融资产中,非上市权益工具价值从0.928亿港元增至0.943亿港元,增长1.6%[133]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中,中国上市权益证券价值为0.120亿港元[133] - 公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中,第一级资产占比11.2%,第三级资产占比88.8%[133] - 公司第三级金融工具中非上市权益工具公允价值从年初9,281千港元增至期末9,425千港元,增幅1.5%[137] - 公司金融资产总额由2024年底9,281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10,620千港元,增长14.4%[161] 物业、厂房及设备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总账面净值为1,412,283千港元,较期初1,402,965千港元增加9,318千港元[15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总额为67,464千港元,其中在建工程添置41,721千港元[15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费用为70,968千港元,减值损失为304千港元[158] 股东结构与持股 - 潘东女士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股份4,326,400,000股,占总股本73.79%[65][73] - 罗秋平先生通过配偶权益持有股份4,326,400,000股,占总股本73.79%[65] - 罗东女士持有股份63,400,000股,占总股本1.08%[65] - 潘国樑先生持有股份8,000,000股(直接持有)及3,500,000股(通过受控法团权益),分别占总股本0.14%和0.06%[65] - 肖海珊女士持有股份6,837,500股,占总股本0.12%[65] - Bruno Robert MERCIER先生持有股份54,000股,占总股本0.00%[65] - ZED Group Limited为公司最大股东,持有4,326,400,000股,占总股本73.79%[73] - HHLR Advisors, Ltd.作为投资经理持有527,422,500股,占总股本8.99%[73] - HHLR Fund, L.P.持有526,542,800股,占总股本8.98%[73] - ZED直接持有73.60%股份,间接持有0.19%股份,合计控制73.79%权益[74] 股份计划与薪酬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共授出61,651,000股购股权[7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行使购股权数量为44,239,83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75%[81] - 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3.76港元,有效期10年[79] - 其他承授人购股权期内注销133,725股,失效667,121股[79] - 2021年股份奖励计划向509名雇员授出212,670,999股奖励股份[84] - 2021年股份奖励计划中202,768,789股已归属[84] - 2022年股份奖励计划向3名执行董事及3名子公司董事授出119,600,000股奖励股份[86] - 2022年股份奖励计划中75,700,000股已归属[86] - 公司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21,606千港元[170] - 公司购买股份奖励计划股份成本为200,40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36,902千港元大幅增加[172][170] - 主要管理人员总薪酬为2820.7万港元,其中股份为基础薪酬开支为1630.4万港元[182] - 主要管理人员股份为基础薪酬开支为1630.4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777.9万港元减少56.8%[182] - 主要管理人员现金薪酬(薪金花红等)为1169.6万港元,与2024年同期的1171.2万港元基本持平[182] 股息分派 - 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将于2025年9月30日支付[88] - 公司建议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8.0港仙,总额约442,309千港元[157] - 公司已支付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6.0港仙,总额约332,546千港元[157] - 公司支付2024年相关股息332,546千港元[170] 首次公开发售款项用途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110.04亿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金额为21.66亿港元[104] - 业务扩充用途已动用6400万港元,未动用金额为6.08亿港元,预计2028年12月31日前用完[104] - 品牌及分销网络用途已动用11.16亿港元,未动用金额为15.27亿港元,预计2028年12月31日前用完[104] - 研发用途已动用1400万港元,未动用金额为3100万港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用完[104] 资本结构与股本 - 公司法定普通股数量为100亿股,股本为100,000千港元[169]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量从58.63亿股增至58.63亿股,增加133,725股[169] - 公司行使购股权发行133,725股,加权平均行使价为每股3.76港元[169] - 公司股份溢价储备从11,013,862千港元降至10,678,644千港元,减少335,218千港元[170] 关联方交易 - 公司向关联方广州市道明化学有限公司采购货品及原材料633千港元[180] - 应付关联公司广州市道明化学有限公司贸易款项为28.1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44.7万港元减少37.1%[181] - 应付关联公司贸易款项减少16.6万港元,降幅达37.1%[181] 租赁承诺与资本承担 - 资本承担中已订约但未拨备金额为8738.6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4597.5万港元增长90.1%[184] - 不可撤销短期租赁未来最低付款总额为1031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1761.3万港元减少41.5%[185] - 已承诺未开始租约未来应付总额为1447.9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152.8万港元增长847.3%[186] - 一年内到期的已承诺租约付款为991.8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103.4万港元增长859.2%[186] - 一至五年内到期的已承诺租约付款为456.1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49.4万港元增长823.3%[186] 业务运营与战略 - 公司于中国广州、天津、昆山及重庆设有四个生产基地[13] - 公司员工总数约为7,136名[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线下分销商数目及终端门店数量同比均录得增长[32] - 公司计划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及调整促销策略提高主要电子商务平台的市场渗透规模及速度[35] 其他重要事项 - 汇率变动产生汇兑收益58.422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损失34.646百万港元[109][114] - 公司自2020年12月16日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18] - 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于2025年8月21日由董事会批准刊发[118] - 财务资料未经审核[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