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下降15.9%至人民币605.8百万元[9][12] - 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605.8百万元,同比下降15.9%[45][46] - 收入同比下降15.9%至6.058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7.201亿元人民币)[138] - 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720,106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05,807千元人民币[186][188][189] - 总收入同比下降15.9%至605.8百万人民币,其中云服务收入下降18.5%至478.1百万人民币[190] - 毛利潤同比下降15.9%至人民币486.0百万元[9] - 毛利润为人民币486.0百万元,同比下降15.9%,毛利率稳定在80.2%[45][49] - 毛利润同比下降15.9%至4.860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5.777亿元人民币)[138] - 毛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577,696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86,023千元人民币[186][188] - 云服务毛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541,761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54,814千元人民币[186][188] - 本地化部署软件及服务毛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35,935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1,209千元人民币[186][188] - 營運虧損收窄至人民币65.6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10.4百万元[9] - 公司营运亏损为人民币65.6百万元,同比减少68.8%[58] - 期內利潤轉正为人民币13.7百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15.4百万元[9] - 期内利润为人民币13.7百万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15.4百万元,同比改善111.9%[45] - 公司期内利润为人民币13.7百万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15.4百万元[63] - 期内利润扭亏为盈至1375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1.154亿元人民币)[138] - 本期间实现收益1.375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亏损1.154亿元人民币明显改善[147][149] - 經調整淨利潤轉正为人民币33.1百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7.0百万元[9][13] - 公司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33.1百万元,去年同期经调整净亏损人民币17.0百万元[67] - 公司所得税前利润为人民币9.6百万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16.3百万元[6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1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0.06元人民币)[13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整體費用同比下降27.4%至人民币583.1百万元[13] - 销售及推广费用人民币317.2百万元同比下降22.2%[38] - 销售及推广费用为人民币317.2百万元,同比下降22.2%[45][51] - 销售及推广费用同比下降22.2%至3.172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4.078亿元人民币)[138] - 一般及行政费用人民币61.3百万元同比下降56.5%[38] - 一般及行政费用为人民币61.3百万元,同比下降56.5%[45][52] - 研发费用人民币204.7百万元同比下降19.4%[38]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204.7百万元,同比下降19.4%[45][53]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9.4%至2.047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2.541亿元人民币)[138] - 员工福利费用同比下降22.6%至382.8百万人民币,佣金费用下降25.0%至139.4百万人民币[194] - 以股份为基础报酬大幅下降80.3%至19.4百万人民币[194] - 金融资产和合同资产减值损失净额为人民币33.7百万元,同比上升77.6%[45][54] - 金融资产和合同资产减值损失净额同比增加77.5%至337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1898万元人民币)[138] - 合同获取成本减少17.3%至175.6百万人民币,因渠道合作伙伴合同减少[191][193] - 合同获取成本从21.235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7.559亿元人民币,减少17.3%[141] 云服务业务线表现 - 云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247亿元,同比下降14.3%[24] - 云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24.7百万元,同比下降14.3%,占总收入86.6%[47] - 云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612,174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24,690千元人民币[186][188][189] 客户关系管理产品线表现 - 客户关系管理产品线收入为人民币3.834亿元,同比下降13.1%[27] 云客产品表现 - 云客产品收入为人民币3.767亿元,同比下降5.1%[27] - 国内配备云客产品的售楼处数量为10,004个,同比下降7.3%[27] - 云客单售楼处半年度客单价为人民币3.77万元/个,同比增长2.4%[27] - 云客AI产品终端签约金额约人民币3,200万元,超过2024年全年签约金额[26] 项目建设产品线表现 - 项目建设产品线收入为人民币0.466亿元,同比下降25.5%[29] - 国内配备项目建设产品的建筑工地数目为5,264个,同比下降28.0%[29] - 产业与基建建筑工地数目为2,108个,同比提升3.5%[29] - 半年度单工地客单价为人民币0.89万元/个,同比上升4.7%[29] 资产管理及运营产品线表现 - 资产管理及运营产品线收入人民币47.2百万元同比增长2.0%[32] - 资产管理及运营客户账户留存率90%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32] 天际PaaS平台表现 - 天际PaaS平台收入人民币47.5百万元同比下降23.5%[33] - 天际PaaS平台现有合作客户约1200家赋能认证开发者约3000人[33] 本地化部署软件及服务表现 - 本地化部署软件及服务收入人民币81.1百万元同比下降24.8%[34] - 本地化部署软件及服务收入为人民币81.1百万元,同比下降24.8%[47][48] - 本地化部署软件及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07,932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1,117千元人民币[186][188][189] 海外业务表现 - 海外产品签约金额超过人民币1500万元[35] 现金流表现 - 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出同比減少74.0%至人民币42.8百万元[14] - 经营现金流出净额改善至人民币-42,791千元,同比缩减74%[15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大幅收窄至人民币-13,202千元,同比改善99%[15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842,172千元,较期初下降5.3%[151] - 购买金融资产付款人民币917,693千元,同比减少31%[151] - 出售金融资产收款人民币648,086千元,同比减少32.4%[151] - 三年期定期存款存入人民币1,199,016千元,同比减少64%[151] - 三年期定期存款到期取款人民币1,458,144千元,同比减少38.8%[151] 财务收入与收益 - 公司财务收入为人民币76.8百万元,同比下降20.8%[59] - 财务收入净额同比下降20.2%至7533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9434万元人民币)[138]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下降20.8%至76.8百万人民币[198] - 公司其他收入为人民币55.9百万元,同比上升13.3%[55] - 公司其他收益净额为人民币9.3百万元,去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15.8百万元[56] - 其他收益净额改善明显,从去年亏损15.8百万人民币转为盈利9.3百万人民币[197] - 公司外汇收益为人民币31.8百万元,去年同期外汇亏损人民币4.7百万元[56] - 外汇收益实现31.8百万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4.7百万人民币[197] - 海外业务货币换算差额产生7550万元人民币正收益(去年同期亏损1658万元人民币)[140] - 货币换算差额产生1.196亿元人民币亏损(去年同期收益3912万元人民币)[140] - 政府补助增长5.8%至33.8百万人民币,理财产品收入增长85.9%至11.4百万人民币[196] - 公司财务成本为人民币1.5百万元,同比减少44.4%[60] 资产和债务状况 - 資產總額下降至人民币5,311.6百万元,较期初减少136.9百万元[11] - 權益總額下降至人民币4,500.8百万元,较期初减少202.1百万元[11] - 公司总资产从5448.492亿元人民币下降至5311.561亿元人民币,减少136.931亿元人民币(2.5%)[141][14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194.522亿元人民币减少至184.217亿元人民币,下降10.305亿元人民币(5.3%)[141] - 定期存款总额从209.718亿元人民币(150.624亿+59.094亿)降至181.921亿元人民币(146.62亿+35.302亿),减少13.2%[141]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从22.633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50.737亿元人民币,增长124.2%[141] - 公司权益总额从470.289亿元人民币下降至450.078亿元人民币,减少20.211亿元人民币(4.3%)[141][147] - 库存股份从2.581亿元人民币增加至4.869亿元人民币,增长88.6%[141][147] - 流动负债从68.464亿元人民币增加至76.727亿元人民币,增长12.1%[143] - 贸易应付款增至人民币39,946千元,较上年末增长62.9%[163] - 其他应付款激增至人民币183,737千元,较上年末增长786.8%[163] - 租赁负债降至人民币60,909千元,较上年末减少21.3%[163]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均处于净现金状况[165] - 应收账款及合同资产账面原值为人民币362.3百万元,累计亏损拨备占53.3%[54] - 合同负债减少10.7%至386.8百万人民币,反映预付款项及合同减少[191][193] 投资和金融资产 - 公司投资金融资产主要为理财产品,未持有重大投资[82] - 公司通过理财产品管理闲置现金以获得高于银行存款的收益[79] - 2025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549,250千元,其中理财产品投资人民币507,369千元,非上市证券与基金投资人民币41,881千元[168] - 2024年12月31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275,480千元,其中理财产品投资人民币226,333千元,非上市证券与基金投资人民币49,147千元[168] - 2025年上半年理财产品投资收购额为人民币917,693千元,出售额为人民币648,086千元[175] - 2025年上半年理财产品投资已变现收入或收益为人民币8,736千元,公允价值未变现变动为人民币2,693千元[175] - 2025年6月30日非上市证券与基金投资较年初减少人民币7,266千元,降幅14.8%[168][175] - 所有公允价值估计均列入第三级,使用不可观察输入数据[172] - 估值技术包括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市场倍数及无风险利率等[173] - 财务部团队直接向首席财务官报告,每年至少讨论一次估值程序及结果[177] - 第三级工具估值使用期权定价、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及净资产价值法等方法[178] - 理财产品投资公允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226,333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07,369千元人民币,预期回报率范围从2.60%-3.70%收窄至2.60%-3.0%[180] - 非上市证券投资公允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819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6,349千元人民币,预期波动率范围从58.65%-63.03%扩大至52.10%-71.35%[180] - 非上市基金投资公允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25,328千元人民币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5,532千元人民币[182] - 公允价值变动10%将导致税前利润变动约54,925千元人民币(2024年:27,548千元人民币)[182] 股份回购和库存 - 公司于报告期内回购股份8,516,000股,总代价为23,707,751.06港元[95] - 公司于2025年7月追加回购666,000股股份,总代价约1,974,410.00港元[95] - 截至2025年8月6日公司已注销合计9,182,000股回购股份[95]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总计回购8,516,000股股份,总代价23,707,751.06港元,最高价3.15港元/股,最低价2.27港元/股[9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12,316,000股库存股份[96] - 2025年1月回购1,466,000股,代价3,485,391.06港元,均价约2.38港元/股[96] - 2025年3月回购1,951,000股,代价5,981,590.00港元,均价约3.07港元/股[96] - 2025年4月回购3,452,000股,代价9,774,680.00港元,均价约2.83港元/股[96]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使用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6,910.32百万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余额1,380.82百万港元[100][104] - 产品开发项目(c)已动用414.62百万港元中的56.37百万港元,未动用余额358.25百万港元,预计2026年12月31日前用完[100] - 技术研发项目(a)已动用552.82百万港元中的316.12百万港元,未动用余额236.70百万港元,预计2030年12月31日前用完[102] - 技术研发项目(b)已动用829.24百万港元中的539.40百万港元,未动用余额289.84百万港元,预计2030年12月31日前用完[102] - 战略投资及收购项目已动用1,382.06百万港元中的584.15百万港元,未动用余额797.91百万港元,预计2028年12月31日前用完[104] - 报告期后公司以总现金代价700,000,000日元收购ASIOT株式会社100%股权[87] 股权结构和股东信息 - 高宇先生通过信托持有公司376,423,6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19.36%[107] - 陈晓晖先生通过信托持有公司272,978,134股好仓及8,833,334股淡仓,分别占已发行股份的14.04%和0.45%[107] - 姜海洋先生通过信托持有公司187,826,600股好仓及26,000,000股淡仓,分别占已发行股份的9.66%和1.34%[107]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943,885,020股(含库存股份)[107][113] - 高宇先生在相联法团明源云采购持有注册资本人民币4,000,000.05元,权益占比45.00%[108] - 陈晓晖先生在相联法团明源云采购持有注册资本人民币3,022,222.26元,权益占比34.00%[108] - 姜海洋先生在相联法团明源云采购持有注册资本人民币1,866,666.69元,权益占比21.00%[108] - TMF (Cayman) Ltd.作为受托人持有公司837,228,334股好仓及34,833,334股淡仓,分别占已发行股份的43.07%和1.79%[110] - 达盟信托服务(香港)有限公司作为受托人持有公司180,856,113股好仓,占已发行股份的9.30%[110] - GHTongRui Investment Limited直接持有公司376,423,6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19.36%[110] 股份激励计划 - 根据所有股份计划可供未来授出的相关股份合共196,709,502股,服务供应商分项限额为9,835,475股[116] - 报告期内股份计划授出的股份总数除以加权平均已发行股份的0.92%[116] - 报告期初可供授出的购股权及奖励总数分别为194,826,980份和9,835,475份[117] - 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授出奖励股份合共16,846,018股[117] - 报告期末可供授出的购股权及奖励数目分别为178,805,052份和9,835,475份[117] - 所有股份计划可予发行的股份总数179,023,241股,占已发行股份约9.31%[117] - 股权激励计划剩余期限约四年零七个月[119] - 股份奖励计划剩余期限约五年零九个月[120] - 报告期内股份奖励计划授出
明源云(00909)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