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65,86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68,982千港元增长20.7%[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权益股东应占溢利为24,87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9,636千港元增长158.1%[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27,777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605千港元增长265.2%[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3,17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645千港元增长535.7%[12] - 公司收入港币565.9百万元,同比增长20.7%[17][18]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溢利港币24.9百万元,同比增长158.2%[17][26]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0.7%至565.86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468.98百万港元)[80] - 经营溢利大幅增长265.2%至27.78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7.61百万港元)[80] - 期内溢利同比增长535.7%至23.17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3.65百万港元)[8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24876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9636万港元增长158%[90]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565,86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68,982千港元增长20.7%[102] - 2025财年12个月总收入1,753,653千港元,同比增长7.4%[110]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长158.2%至0.012港元(2024年:0.005港元)[116] 成本和费用(同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6.5%,较2024年同期的40.4%下降3.9个百分点[12] - 公司毛利港币206.5百万元,同比增长8.9%,毛利率36.5%,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17][21] - 毛利增长8.9%至206.54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189.65百万港元)[80] - 除稅前溢利中存貨成本同比增長68.8%至228,818千港元(2024年:135,504千港元)[113] - 員工成本同比增長10.2%至125,951千港元(2024年:114,281千港元)[113] - 2025财年12个月毛利636,579千港元,同比增长7.5%[110] - 2025年上半年员工总成本为港币126.0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港币114.3百万元增长10.2%[51]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回4,326千港元(2024年:计提864千港元)[113] - 所得税开支同比大幅增加至7,859千港元(2024年:-18千港元)[114] - 2025年上半年已付所得税为810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4991万港元下降46%[93]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港币1,874千元(2024年同期:港币2,198千元)[146] 各业务线表现 - 智慧乘客信息服务收入港币251.8百万元,同比增长61.0%,占总收入44.5%[18] - 数智城轨服务收入港币176.7百万元,同比增长6.9%,占总收入31.2%[19] - 创新发展业务收入港币137.4百万元,同比下降6.8%,占总收入24.3%[19] - 智慧乘客信息业务收入251.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61.0%[36] - 智慧乘客信息业务毛利125.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49.2%[36] - 智慧乘客信息业务新签及中标项目金额约人民币3.5亿元[36] - 数智城轨服务业务收入176.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6.9%[38] - 数智城轨服务业务毛利31.5百万港元,同比上升3.6%[38] - 数智城轨服务业务新签及中标项目金额约人民币7.6亿元[38] - 创新发展业务收入137.4百万港元,同比减少6.8%[40] - 创新发展业务毛利49.3百万港元,同比减少34.3%[40] - 创新发展业务新签及中标金额约人民币25百万元[40] - 智慧乘客信息服务收入251,791千港元,同比增长61.0%[102] - 数智城轨服务收入176,686千港元,同比增长6.9%[102] - 创新发展收入137,385千港元,同比下降6.8%[102] - 可申报分部溢利206,542千港元,同比增长8.9%[108] 各地区表现 - 海外市场收入港币7.3百万元,同比增长197.9%[19] - 中国内地收入547,825千港元,占总收入96.8%[102] - 海外收入7,335千港元,同比增长198.0%[10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手订单约为36.1亿港元[12] - 新签约及中标项目金额人民币11.4亿元,在手订单港币36.1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1.8%[17] - 公司业务累计覆盖中国55个城市及海外20个国家和地区的32条线路[10][12] - 公司完成出售所持地铁科技49%股权,不再持有其任何股权[42]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港币84.9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1%[4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专利158项,软件著作权657项[47] - 公司3项成果荣获北京市轨道交通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两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47] - 控股公司华启智能荣获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47]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年基建支出超1万亿美元[50] - 预计2030年前东南亚潜在轨交投资空间为人民币2.9万亿元[50] - 预计2030年前中东潜在轨交投资空间为人民币1.9万亿元[50] - 预计2030年前非洲潜在轨交投资空间为人民币1.8万亿元[50] - 中国内地已开通运营15年以上线路达38条,共计里程约1,543.4公里[49] - 运营10年至15年的线路共60条,共计里程约2,226公里[49]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银行结余港币678.2百万元,较2024年末减少83.0百万元[28] - 资产负债率38.4%,较2024年末下降0.8个百分点[3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0.9%至678.22百万港元(2024年末:761.20百万港元)[85] - 存货增长20.0%至541.47百万港元(2024年末:451.14百万港元)[85] - 合同资产增长15.4%至848.36百万港元(2024年末:735.06百万港元)[85]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6.6%至1,201.53百万港元(2024年末:1,285.76百万港元)[85] - 银行借款增长27.5%至129.39百万港元(2024年末:101.51百万港元)[85] - 其他借款减少78.7%至6.03百万港元(2024年末:28.26百万港元)[8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全面收入总额为46913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全面开支总额11856万港元[90]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6月30日的2804974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942349万港元,增幅4.9%[9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产生现金33128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8976万港元增长269%[9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7633万港元,主要用于收购附属公司权益付款81891万港元[93]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40189万港元,较2025年1月1日的725439万港元下降11.7%[9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银行借款所得款项为67362万港元,偿还银行借款41286万港元[9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向非控股权益支付股息1218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235万港元下降62%[9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全面开支为22608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其他全面开支4682万港元[90] - 应占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业绩16,436千港元,同比增长576.5%[108] - 合同資產同比增長15.4%至848,356千港元(2024年12月31日:735,056千港元)[123] - 合同負債同比增長108.7%至80,562千港元(2024年12月31日:38,604千港元)[124]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同比下降17.5%至1,036,781千港元(2024年12月31日:1,213,638千港元)[125] - 出售合营企业产生亏损6,431千港元并录得应收代价74,564千港元[121][125] - 商誉总额同比增长1.5%至552,348千港元(2024年12月31日:543,944千港元)[120]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从12.14亿港元下降至10.37亿港元,降幅14.6%[12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7.61亿港元减少至6.78亿港元,下降10.9%[129]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10.94亿港元微增至11.02亿港元,增长0.7%[130][131] - 银行借款年利率范围为2.35%至2.80%,其中1079.9万港元采用浮动利率[132] - 保理贷款从2826.2万港元大幅减少至603.1万港元,降幅78.7%[134][135] - 其他借款(非流动)从2.55亿港元减少至2.10亿港元,降幅17.6%[134] - 应付权益股东股息为5033.2万港元,每股2.4港仙[134]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从6780.3万港元增至6921.0万港元,增长2.1%[138]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金融资产从1.30亿港元减少至1.05亿港元,下降19.2%[138] - 或然代价公允价值为195.5万港元,分类至第三级别公允价值计量[138] - 北京基石慧盈创业投资中心非上市权益投资的缺乏市场流通性折让加权平均利率为31.6%(2024年12月31日:31.7%)[140] - 友道科技非上市权益投资的缺乏市场流通性折让加权平均利率为31.5%(2024年12月31日:31.5%)[140] - 缺乏市场流通性折让率每变动1%将导致公司利润增加/减少港币489,000元(2024年12月31日:港币386,000元)[140] - 北京如易行科技非上市股权投资缺乏市场流通性折让加权平均利率为31.5%(2024年12月31日:31.5%)[141] - 缺乏市场流通性折让率每变动1%将导致公司权益增加/减少港币1,553,000元(2024年12月31日:港币2,160,000元)[141]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其他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港币69,210千元(2024年同期:港币74,407千元)[144]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其他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港币104,742千元(2024年同期:港币119,420千元)[144] 关联方交易和投资 - 公司持有京城地铁49%股权,初始出资人民币245.0百万元[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应占京城地铁净资产账面价值约港币266.1百万元,占公司总资产的5.6%[5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应占京城地铁溢利约港币10.9百万元[54] - 来自最终控股公司数智城轨服务收入为港币114,253千元(2024年同期:港币125,249千元)[147] - 来自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股息收入为港币1,086千元(2024年同期:港币3,446千元)[148] 公司股权结构 - 董事曹明达通过信托持有公司244,657,815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11.66%[58] - 主要股东京投香港持有公司1,157,634,900股,占已发行股本55.20%[60] - 主要股东More Legend持有公司244,657,815股,占已发行股本11.66%[60] - 庞紫倩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公司244,657,815股,占已发行股本11.66%[60] - 京投香港持有公司股份1,157,634,900股[65] - More Legend持有公司股份244,657,815股[65] 公司治理和报告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609名雇员,较2024年12月31日的623名减少14名[51] - 公司出售地铁科技49%股权,代价为人民币68,332,215元(约港币74,208,785元)[53] - 公司及附属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63] - 公司未实施且无存续购股权计划[6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67] - 中期财务报告已由天职香港会计师事务审阅[68][75] - 公司确认遵守企业管治守则[69] - 报告期后无重大事项发生[70] - 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准则[62] - 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63]
京投交通科技(01522)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