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维信金科(02003) - 2025 - 中期财报
维信金科维信金科(HK:02003)2025-09-19 04:11

贷款业务规模与表现 - 贷款实现量达到人民币380.0亿元,同比增长40.6%[9] - 贷款实现总量从人民币270.231亿元增长至人民币379.972亿元,同比增长40.6%[32] - 未偿还贷款余额为人民币335.5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28.0%[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内地线上消费产品贷款未结余额为人民币335.502亿元[32] - 信用增级贷款撮合实现量从人民币159.157亿元增至人民币241.293亿元,同比增长51.6%[32] - 纯贷款撮合实现量从人民币43.201亿元增至人民币49.208亿元,同比增长13.9%[32] - 贷款撮合模式促成贷款总量人民币290.5亿元,占总实现量76.4%[13] - 信贷产品平均期限约9.7个月平均贷款规模约人民币8,896元[30] - 复贷借款人占中国内地业务贷款实现量的77.9%[26] - 累计借款人总数达12.4百万[30] - 前五大借款人未偿还本金总额人民币1,002,500元占贷款总余额0.003%[30] - 最大借款人未偿还本金人民币200,500元占贷款总余额0.001%[30] - 客户贷款应付利率介于年化8.00%至35.95%[30] - 信用增级贷款实现量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19,438.8百万元增加24.1%至人民币24,129.3百万元[67] 资产质量与风险指标 - 首次付款逾期率从2024年第四季0.58%升至2025年第二季0.91%[10] - 首次付款逾期率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0.58%上升至2025年第二季度的0.91%[34][35] - 三个月以上逾期率降至2025年第二季末2.43%[10] - 三个月以上逾期率在2025年第二季度末下降至2.43%[34][35] - 客户贷款公允价值亏损增至人民币624.1百万元[16] - 信贷减值亏损增至人民币214.7百万元[16] - 信用减值损失为人民币214,738千元,同比增长49.0%[157] - 客户贷款预期信用损失拨备期末余额为人民币656.7万元,较期初人民币165.5万元显著增加[182] - 第三阶段(逾期30-180天)贷款余额从期初的9,458万元增至期末的15,604万元,增幅65%[179] - 预期信用损失拨备中第三阶段拨备从期初的8,443万元增至期末的12,813万元,增幅51.8%[180] - 逾期客户贷款公允价值从2024年末的7,729.6万元增至2025年中的10,099.9万元,增幅30.7%[176] - 逾期不超过30天的贷款公允价值从2024年末的2,214万元增至2025年中的3,907万元,增幅76.5%[176] - 逾期31-180天的贷款公允价值从2024年末的5,516万元增至2025年中的6,193万元,增幅12.3%[176] - 第三阶段逾期(30-180天)应收款项增长19.9%至8.52亿元人民币(期初:7.11亿元)[188] 用户与合作伙伴 - 累计注册用户达1.67亿,同比增长11.7%[11] - 中国内地累计注册用户达1.67亿同比增长11.7%[26] - 外部持牌资金合作伙伴达112家[13] - 与中国内地112家外部资金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27] 收入与利润表现 - 公司总收入为人民币2499.9百万元,同比增长43.8%[16][19] - 总收入从人民币17.384亿元增至人民币24.999亿元,同比增长43.8%[41] - 总收入为人民币2,499,908千元,同比增长43.8%[114] - 净利润为人民币216.0百万元,同比增长79.5%[16][19] - 净利润增至人民币21.60亿元,同比增长79.5%[57] - 中期期间利润为人民币215,989千元,同比增长79.5%[114] - 公司2025年中期利润为人民币21.59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2.034亿元增长79.5%[119][12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人民币215,990千元,较去年同期120,345千元增长79.4%[168] - 经营利润为人民币279.4百万元,同比增长81.0%[19] - 经营利润增至人民币27.94亿元,同比增长81.0%[56] - 经营利润为人民币279,447千元,同比增长81.0%[114] - 除所得税前利润为人民币275,514千元,同比增长80.6%[160] - 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217.9百万元,同比增长80.5%[16][19]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调整净利润率从6.9%提升至8.7%[61] 成本与费用 - 经营开支(不含股份薪酬)增至人民币1379.9百万元,同比增长58.8%[16] - 实现及服务费用增至人民币107.59亿元,同比增长71.9%[52] - 贷款实现及服务费用为人民币992,566千元,同比增长80.5%[156] 业务线收入构成 - 贷款撮合服务费收入为人民币1269.8百万元,同比增长35.1%[19] - 贷款撮合服务费从人民币9.396亿元增至人民币12.698亿元,同比增长35.1%[44] - 贷款撮合服务费总额增至人民币126.98亿元,同比增长35.1%[46] - 贷款撮合服务费收入为人民币1,269,811千元,同比增长35.2%[114] - 贷款撮合服务费收入为人民币1,269,811千元,同比增长35.1%[154] - 前期贷款撮合服务费增至人民币81.42亿元,同比增长43.7%[48] - 利息及类似收入为人民币1089.5百万元,同比增长2.0%[19] - 净利息及类似收入从人民币8.74986亿元增至人民币9.36515亿元,同比增长7.0%[43] - 净利息及类似收入为人民币936,515千元,同比增长7.0%[114] - 净利息及类似收入为人民币936,515千元,同比增长7.0%[153] - 利息支出从人民币1.9329亿元减少至人民币1.53005亿元,同比下降20.8%[43] - 技术及平台服务费增至人民币21.53亿元,同比增长181.5%[51] - 担保收益由亏损人民币23.47亿元转为盈利人民币2.15亿元[51] - 担保收益从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234,706千元转为盈利人民币21,523千元[155] - 政府补助为人民币33,814千元,同比下降39.9%[155] 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贷款实现量达人民币380.0亿元[22] - 香港业务"CreFIT"深化跨行业平台合作拓展用户来源[28]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客户贷款余额增至人民币836.0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33.8%[63] - 客户贷款余额为人民币8,360,232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33.8%[117] - 客户贷款总额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8,360,232千元,较2024年底6,247,054千元增长33.8%[174]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之客户贷款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8,165,404千元,较2024年底6,106,530千元增长33.7%[174][175] - 以公允价值计量客户贷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6,106.53亿元增长至2025年中的8,165.404亿元,增幅33.7%[176] - 以摊余成本计量客户贷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161,884万元增至2025年中的223,563万元,增幅38.1%[177][178] - 预期信用损失拨备从2024年末的21,360万元增至2025年中的28,735万元,增幅34.5%[177][180] - 合约资产净值增至人民币52.93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8.6%[65][66] - 合约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人民币48.81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63.21亿元,增长29.5%[184] - 合约资产预期信用损失拨备从人民币7654.8万元增至人民币1.03亿元,增幅34.3%[184] - 担保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113.1百万元增加24.7%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388.4百万元[67] - 担保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人民币112.97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138.84亿元,增长22.9%[187] - 担保应收款项期末总账面值增长25.1%至161.69亿元人民币(2025年1月1日:129.27亿元)[188] - 担保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895.8百万元增加47.4%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320.3百万元[67] - 2025年上半年担保负债期末结余增长32.9%至132.0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02.36亿元)[190] - 第三阶段财务担保未偿还贷款余额增长41.7%至692.42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488.75亿元)[190] - 第一阶段财务担保未偿还贷款余额下降8.1%至1433.44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1560.46亿元)[190] - 借款为人民币7,298,396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43.4%[117] - 借款总额从人民币5.089百万元增至7.298百万元,增长43.4%[195] - 应付信托计划持有人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632.4百万元增加44.1%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6,676.4百万元[70]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60.6%增加6.6个百分点至2025年6月30日的67.2%[74] - 公司综合债务权益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倍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8倍[74] - 2025年6月30日应付信托计划持有人款项占借款及应付票据总额的90.1%,较2024年12月31日的87.8%上升2.3个百分点[73] - 总资产为人民币14,505,900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23.9%[117] - 其他资产总额从人民币722.643百万元增至945.138百万元,增长30.8%[195]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投资增长25.5%至6.82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5.44亿元)[191] - 私募股本基金投资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2.4626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8131亿元,增长14.2%[141] - 非上市股本投资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3485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6928亿元,增长25.5%[141] - 以收入为基础的融资产品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6265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3178亿元,增长42.5%[141] - 第三层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616.09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823.36亿元,增长33.6%[141] - 第三层金融工具未变现净亏损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2.1572亿元扩大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3183亿元,增长100.2%[142] 现金流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人民币2,001.3百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现金流入净额人民币469.6百万元[77] - 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出为人民币20.013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流入人民币4.696亿元[122]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22.8百万元,同期现金净流入人民币13.4百万元[78]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2285万元,主要用于金融投资及物业设备付款[122]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人民币1,955.0百万元,主要因借款及信托计划现金净流入人民币2,178.2百万元[78]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人民币19.55亿元,主要通过借款获得人民币21.781亿元净额[122] - 支付利息开支现金净流出人民币121.3百万元,同期为人民币201.4百万元[78] - 支付金融投资现金流出增加人民币45.1百万元,权益法投资现金流出减少人民币10.9百万元[78]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636.4百万元,较期初的人民币1,693.4百万元减少3.4%[7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636,366千元,较2024年末下降3.4%[11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6.364亿元,较期初的人民币16.934亿元减少3.4%[122] - 受限制现金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685,684千元,较2024年底634,575千元增长8.1%[171] - 现金存款及保证金人民币332.0百万元抵押予银行作为贷款担保[80] - 客户贷款15.0百万港元抵押作为其他金融机构借款担保[80] - 客户贷款96.0百万港元抵押作为应付票据担保[80] - 以摊销成本计量的客户贷款中有1500万港元抵押作为借款担保[182] - 以摊销成本计量的客户贷款中有9600万港元抵押作为应付票据担保,较2024年末7500万港元增长28%[183] 融资与借款成本 - 应付信托计划持有人款项的加权平均利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6.3%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0%[73] - 已抵押银行借款人民币328.505百万元,加权平均利率4.37%[195] - 来自其他金融机构借款人民币10.961百万元,加权平均利率8.81%[196] - 无抵押银行借款人民币282.568百万元,加权平均利率6.10%[196] - 应付信托计划持有人款项利率范围为3.80%~5.70%[197] - 发行系列3票据本金4.50百万港元,票面利率8.25%[198] - 发行系列4票据本金21.00百万港元,票面利率8.25%[198] 股息与股东回报 - 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5港仙[8] - 建议派发中期股息每股5港仙,总额约24.5百万港元[86] - 已付股息为人民币8933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4467万元增长99.9%[119][120] 投资与并购活动 - 额外认购EXIO优先股代价4.0百万港元,持股15%[83] - 公司以23.39百万港元收购Sino Genius International Limited的29.90%权益[194] - 公司以4.00百万港元额外认购EXIO Group Limited[194] - 权益法入账投资应占净亏损393.3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亏损187.6万元)[193] 股权结构与激励 - 公司雇员总数926名[90] - 马廷雄个人及通过受控法团共持有247,740,366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489,459,789股的50.68%[94][95] - 廖世宏个人及通过受控法团共持有66,942,173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3.74%[94][95] - 廖世强个人及通过受控法团共持有7,428,585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58%[94][95] - 廖世强持有2,500,000港元系列1票据及通过配偶持有2,000,000港元系列4票据,分别占同类已发行票据总额50,000,000港元的5%和21,000,000港元的9.52%[95][96] - 廖世宏持有2,500,000港元系列1票据,占同类已发行票据总额50,000,000港元的5%[95][96] - 第1号股份奖励计划期内授予5,985,000股股份,累计授予15,005,360股股份,其中4,200,000股授予关连人士[101] - 第1号股份奖励计划剩余11,498,009股股份可用于未来授予,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35%[101]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49,730,386股,占2018年6月21日已发行股份的10%[97] - 第2号股份奖励计划可授予股份上限为49,305,718股[99] - 为管理非关连人士股份奖励设立的信托持有3,927,700股股份[101] - 根据第1号股份奖励计划,期内授予董事每人300,000股,总计2,100,000股,各占已发行股份0.06%[102] - 根据第1号股份奖励计划,期内授予非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