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9660万港元,同比下降30.3%[13][18]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242.2万港元,同比下降17.2%[13][18] - 除税前溢利为1209.5万港元,较上年同期385.3万港元大幅提升214%[13]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30.3%,从1.385亿港元降至9660万港元[36][39]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9660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38473千港元下降30.2%[13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溢利为1209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853千港元增长214.0%[13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溢利为242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869千港元下降15.6%[13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61港仙,较2024年同期的0.72港仙下降15.3%[13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利润为242.2万港元[136]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242.2万港元,同比下降15.4%[17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为2571.2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4776.5万港元显著下降[13] - 集团毛利从4780万港元减少至2570万港元,毛利率从34.5%降至26.6%[42][46] - 热成像产品毛利率从29.5%降至23.6%,主要因SF6气体成像仪和红外相机平均成本上升[43][47] - 自稳定成像产品毛利率从44.1%升至50.0%,主要因低毛利率船载产品销售减少[44][48] - 通用航空产品毛利率从31.2%降至26.5%,主要因四冲程发动机产品及零件成本增加[45][49]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增加370万港元(84.1%)至810万港元,主要因确认汇兑收益[50][54] - 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140万港元(7.8%)至1650万港元,主要因销售人员薪资及佣金减少[51][55] - 所得税开支增加870万港元(870.0%)至970万港元,实际税率从25.5%升至80.0%[58][6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2571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7765千港元下降46.2%[133] - 研发成本为623.9万港元,同比下降17.2%[171] - 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2625.6万港元,同比下降13.8%[171] - 期内税项开支总额为967.3万港元,同比大幅上升883.2%[175] - 员工成本总额约26.3百万港元(对比2024年同期:30.5百万港元,下降约13.8%)[79][84] - 公司汇兑损失为4.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2.7万港元[136] - 银行利息收入为321.5万港元,同比下降21.6%[169] - 汇兑差额净收益为473.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0[169]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回1462万港元,去年同期计提减值损失662.5万港元[17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热成像产品及服务业务收益约2420万港元,同比下降16.0%[21] - 热成像业务占总收益比重25.1%,较上年同期20.8%有所提升[21] - 热成像产品及服务收益下降16.0%,从2880万港元降至2420万港元[23][36][39] - 自稳定成像产品及服务收益暴跌90.8%,从3900万港元骤降至360万港元[25][28][37][40] - 通用航空产品及服务收益微降0.7%,从6930万港元降至6880万港元[27][29][38][41] - 自稳定成像业务占比从28.2%骤降至3.7%[25][28] - 通用航空业务占比从50.0%大幅提升至71.2%[27][29] - 自稳定成像产品收益减少3540万港元[37][40] - 热成像产品收益减少460万港元[36][39] - 通用航空产品及服务收益占比最高达71.3%,金额为6886.8万港元[165] - 热成像产品及服务收益下降16.0%,从2871.8万港元降至2411.6万港元[165] - 自稳定成像产品及服务收益大幅下降90.7%,从3902.6万港元降至361.6万港元[165]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市场收益同比下降9.2%,从9163.2万港元降至8322.7万港元[157] - 香港及澳门市场收益大幅下降73.1%,从4426.9万港元降至1191.3万港元[157] - 海外市场收益下降43.2%,从257.2万港元降至146.0万港元[157] - 香港地区非流动资产下降20.5%,从816.5万港元降至649.1万港元[159] - 公司在马来西亚新设子公司以拓展东亚和东南亚市场[31][3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业务受美国高利率、全球能源价格飙升及地缘冲突等宏观因素影响[18]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5.40港仙(2024年同期:无)[80][85]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5.40港仙,总额2160万港元[177] - 公司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540万港元及特别股息1080万港元,合计1620万港元[136] - 无重组及重大投资[78][83] - 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91][94] 现金流和流动性 - 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未直接披露但可通过财务状况表分析获得[1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4660万港元至2.059亿港元,主要因投资三个月以上定期存款[61][65][66] - 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1000万港元(上年同期:使用净现金1630万港元),主要因存货及应收款项减少[62][65] - 流动净资产为3.01亿港元(2024年底:3.065亿港元),维持健康流动性[60][65]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54.9百万港元(对比2024年同期: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约38.9百万港元)[72]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3.2百万港元(对比2024年同期:3.4百万港元)[7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05893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2463千港元减少18.5%[13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2.05893亿港元,较期初减少4657万港元[13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02.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改善2628.9万港元[138] - 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86.9万港元,主要用于定期存款[138] - 公司无抵押及非受限现金及银行结余为9886.4万港元[139] - 公司无抵押及非受限制定期存款为1.07029亿港元[139] - 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26.9万港元[138] - 物业、厂房及设备新增投资26.9万港元,同比上升108.5%[18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3.957亿港元,较2024年末3.986亿港元小幅下降[16] - 总负债为7110.5万港元,较2024年末8169.8万港元减少13.0%[1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46605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8586千港元增长20.8%[13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存货为60514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0473千港元减少14.1%[13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313729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27553千港元减少4.2%[13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流动比率为4.88(流动资产378498千港元/流动负债77530千港元)[134] - 公司综合储备为3.0972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2009.2万港元[137] - 非流动资产下降8.1%,从1633.5万港元降至1501.1万港元[159] - 贸易及应收票据总额为52,386千港元,减值后净额为46,605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38,586千港元增长20.8%[185] - 应收款项减值准备为5,781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20,176千港元大幅减少71.4%[185] - 账龄超过1年的应收款项占比8.9%(4,128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37.2%(14,356千港元)显著改善[188] - 3-6个月账期应收款项大幅增长446%至20,917千港元,占应收总额的44.9%[188]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14,633千港元,较2024年末的14,329千港元微增2.1%[190] - 超过3个月的应付账款占比69.8%(10,222千港元),显示公司延长付款账期[190] - 无银行借款,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77][82] - 无重大或然负债(对比2024年12月31日:无)[73] - 无抵押任何资产(对比2024年12月31日:无)[76] 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 - 彼岸阿尔法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5%股份,对应300,000,000股[97][105] - 杨伦桢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75%股份,对应300,000,000股[97][105] - 王群力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公司75%股份,对应300,000,000股[97][105]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400,000,000股,计算基准日为2025年6月30日[97] - 杨伦桢先生实益拥有彼岸阿尔法80%股份,对应8股[99] - 王群力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拥有彼岸阿尔法80%股份,对应8股[99] - 杨振泰先生实益拥有彼岸阿尔法20%股份,对应2股[99] - 彼岸阿尔法已发行股份总数10股,计算基准日为2025年6月30日[99] - 杨伦桢先生和王群力女士分别直接持有彼岸阿尔法5股和3股[9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除披露外无董事持有需申报的股份权益[99][107]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400,000,000股[110][112] - 公司由Peiport Alpha持有约75%的股权[110][112] - Peiport Alpha由杨先生持有50%及王女士持有30%的股权[110][112] - 购股权计划允许发行最多40,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10%[116][119] - 任何12个月内向单个合资格参与者发行股份上限为已发行股份的1%[116][119] - 向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发行股份超过已发行股份0.1%且总值超过500万港元需股东批准[116][119]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为2019年1月11日至2028年12月17日[115][1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授予任何购股权且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124][126] - 购股权行使价不得低于要约日收盘价、前五日平均收盘价或面值中的最高值[122][125]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阅中期财务报告[127][128] - 股本保持稳定,已发行4亿股普通股,每股面值0.01港元,总股本4,000千港元[192]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为4亿股,与去年同期持平[179] 客户和关联方 - 客户A贡献收益3279.4万港元,占公司总收益33.9%[162] - 关联方交易中使用权资产收购支出1,087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398千港元下降22.2%[197] - 关联方薪酬福利支出3,09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929千港元增长5.5%[199] 会计政策和金融工具 - 所有金融资产均按摊余成本计量,包括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及现金等价物[200] - 员工总数140名(对比2024年12月31日:142名)[79][84]
彼岸控股(02885)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