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集团收入为69亿港元,同比增长7%[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79亿港元,同比增长20%[8] - 服务收入为68.99772亿港元,同比增长6.6%[41] - 本期净利润为1.7662亿港元,同比增长21.3%[41] - 每股基本盈利为14.4港仙,同比增长21.0%[4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786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482亿港元增长20.5%[4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68.998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4.723亿港元增长6.6%[54] - 公司总收入从6,472,335千港元增长至6,899,772千港元,同比增长6.6%[55] - 除税前溢利从167,888千港元增长至204,681千港元,同比增长21.9%[55] - 每股基本盈利从148,198千港元增长至178,559千港元,同比增长20.5%[6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润为4.53837亿港元,同比下降13.9%[41] - 财务成本从11,908千港元下降至3,776千港元,同比下降68.3%[55][60] - 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支出57,314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同期71,169千港元下降19.5%[93] - 主要管理人员离职后福利支出1,917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同期1,960千港元下降2.2%[93] - 主要管理人员总补偿支出59,231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同期73,129千港元下降19.0%[93] 各业务线表现 - 香港建筑服务收入为68亿港元,去年同期为64亿港元[9] - 国内环境项目收入为1.11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09亿港元[10] - 建筑合约收入为67.893亿港元,占总收入的98.4%,同比增长6.7%[54] - 蒸汽燃料厂运营收入增长17.9%至9920万港元[54] - 污水处理厂运营收入下降53.8%至1130万港元[54] - 香港分部收入为6,789,268千港元,占总收入98.4%[55] - 中国分部收入为110,504千港元,同比增长1.8%[55] - 向同系附属公司供应岩石收入738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同期117千港元增长530.8%[93] - 机器租赁收入18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同期59千港元下降69.5%[93]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分部溢利213,571千港元,同比增长3.4%[55] - 中国分部从亏损13,906千港元转为溢利13,812千港元[55] 现金流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1.554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307万港元大幅增长370%[5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值物达19.43亿港元,较期初15.306亿港元增长26.9%[5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支付股息1.677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9935万港元增长68.8%[47][50] -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入4.161亿港元,主要来自赎回股东贷款4亿港元[50] - 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9.42969亿港元,较年初增长26.9%[44] - 已付股息从99,350千港元增至167,654千港元,包含特别股息74,513千港元[65] 资产和负债状况 - 集团未完成合约总值约为336亿港元[9] - 集团变现资产为19.89亿港元[12] - 集团计息借贷总额为1.31亿港元[12] - 集团权益总额为26.9亿港元[15] - 资本负债比率为5%,去年底为4%[15] - 合约资产为38.66134亿港元,较年初下降3.8%[44] - 应付账款及应计费用为39.70895亿港元,较年初下降13.2%[44] - 合约负债为12.19017亿港元,较年初增长26.2%[44] - 银行短期贷款为1.07971亿港元,较年初增长42.6%[44] - 权益总额为26.8978亿港元,较年初增长0.6%[46] - 资本支出中物业及设备投入26,530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投入18,972千港元[67] - 非上市联营公司投资成本为42,409千港元,摊占收购后亏损及其他全面开支后净额为28,163千港元[69]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总额从788,721千港元下降至373,313千港元,降幅52.7%[70] - 向RTL行使贷款赎回权赎回本金400,000千港元,导致流动金融资产减少[71] - 非上市投资基金从45,276千港元减少至32,602千港元,降幅28%[70] - 存货中发展中的物业从136,199千港元减少至130,960千港元,降幅3.8%[73] - 应收贸易账款从650,380千港元增加至729,311千港元,增幅12.1%[74] - 超过90日的应收贸易账款从58,770千港元增加至64,386千港元[74] - 合约资产从4,020,830千港元减少至3,866,134千港元,降幅3.8%[76] - 建筑合约之未发票据营业收入从3,157,219千港元减少至2,919,399千港元[76] - 建筑合约之应收保留金从863,611千港元增加至946,735千港元,增幅9.6%[76] - 应付贸易账款总额从751,312千港元下降至384,534千港元,降幅达48.8%[78] - 超过90天的应付贸易账款从21,273千港元增加至35,309千港元,增长66.0%[78] - 应付保留金总额从1,247,804千港元增至1,306,483千港元,增长4.7%[78] - 一年内到期的应付保留金从603,813千港元降至529,261千港元,下降12.3%[78] - 银行贷款总额从75,696千港元增至107,971千港元,增长42.6%[81] - 未提用借款融资从1,403,421千港元微增至1,411,135千港元[82] - 抵押银行存款从80,507千港元增至89,446千港元,增长11.1%[86] - 递延税项负债从8,665千港元降至5,750千港元,下降33.7%[84][85] - 第三级金融资产公平值从773,835千港元降至361,161千港元,降幅达53.3%[89] - 借予联营公司的具有赎回权股东贷款从727,339千港元降至0千港元[89] - 已订约购置物业、机器及设备但未入账资本开支为6,018千港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12月31日16,703千港元下降63.9%[92] 关联方交易 - 向同系附属公司购买建筑物料支出157,349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同期154,421千港元增长1.9%[93] - 建筑合约收益来自同系附属公司22,799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同期21,234千港元增长7.4%[93] - 来自最终控股公司联营公司建筑合约收益5,082千港元(2025年),2024年同期为零[93] 股东结构和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单伟彪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19,775,228股,占总股本9.64%[20] - 主要股东Top Horizon Holdings Limited实益持有公司股份724,435,033股,占总股本58.33%[24] - 单伟彪通过惠记集团持有255,880,078股股份,占惠记集团总股本32.26%[21] - 单伟彪通过惠记集团保证权益持有39,615,000股股份,占惠记集团总股本5.00%[21] - 单伟彪通过利基(单氏)工程有限公司持有2,000,000股股份,占该公司总股本10.00%[21] - 单伟彪通过惠联石业有限公司持有30,000股股份,占该公司总股本37.50%[21] - Wai Kee (Zens) Holding Limited通过Top Horizon间接持有公司724,435,033股股份,占总股本58.33%[24][26] - 惠记集团通过Wai Kee (Zens)间接持有公司724,435,033股股份,占总股本58.33%[24][26]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30] - 单伟彪自2025年6月21日起由惠记集团副主席调任为主席[32] 其他重要事项 - 每股中期股息为4港仙,去年同期为3港仙[6] - 汇兑差额产生收益492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845万港元[47] - 第三级金融工具估值使用重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需委聘独立专业估值师进行估值[90]
利基控股(00240)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