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为1944.1万港元,同比增长9.9%[2]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19,441,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17,695,000港元增长9.9%[17] - 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同比增长9.9%至194.41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176.95百万港元)[18] - 公司综合收入为19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770万港元增长9.6%[51] - 经营业务亏损4158.9万港元,同比扩大12.1%[2] - 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亏损4680.6万港元,同比扩大6.7%[2] - 公司本期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46,806千港元[7]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期间净亏损约46,806,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47,787,000港元略有收窄[11] - 综合亏损净额46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780万港元收窄2.1%[52]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期内亏损为4680.6万港元(2024年:4347.5万港元)[27] - 每股基本亏损15.54港仙,去年同期为15.86港仙[3] 成本和费用 - 其他经营支出3473.2万港元,同比减少7.8%[2] - 融资成本521.7万港元,同比减少22.9%[2]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22.9%至52.17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66.79百万港元)[23] - 银行贷款利息支出同比下降23.0%至52.08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67.59百万港元)[23] - 员工福利开支同比下降3.4%至163.16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168.91百万港元)[22] - 雇员成本1630万港元,较2024年1850万港元下降11.9%[67] 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2100万港元,同比扩大123.4%[2] - 投资物业公平值非现金减值21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940万港元增长123.4%[52] - 投资物业从286,000千港元减少至265,000千港元,下降7.3%[5] - 投资物业公平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2.86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65亿港元,减少2100万港元(降幅7.3%)[29] - 按公平值调整的投资物业净亏损为2100万港元(2024年同期为2.234亿港元)[29] - 物业投资公允价值亏损2100万港元,账面值降至2.65亿港元(2024年末:2.86亿港元)[59] 按公平值列账金融资产及可换股债券 - 按公平值列账金融资产收益210.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50.3万港元[2] - 可换股债券公平值亏损469.8万港元,同比收窄2.8%[2] - 可换股债券公允价值变动产生亏损469.8万港元[45] - 投资组合公允价值收益210万港元(2024年:亏损150万港元)[58] - 按公平值计量金融资产总额4490.3万港元,其中第1级4175.3万港元占比92.9%[49] - 可换股债券公平值13714万港元,全部列为第3级不可观察输入值[49] - 期末可换股债券总额从1.32亿港元增至1.37亿港元,并全部重分类为流动负债[45] 应收贷款及贸易款项 - 应收贷款及贸易款项减值净额349.6万港元,同比增加39.9%[2] - 应收贷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4510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3440.9万港元,下降1061.1万港元(降幅23.5%)[33] - 应收贸易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3808.1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962.3万港元,下降845.8万港元(降幅22.2%)[35] - 即期至90天的应收贸易款项为2882万港元,超过90天的为80.3万港元[35] 经纪业务表现 - 经纪业务收入7,723,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4,682,000港元增长65.0%[17] - 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9.5%至76.71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45.25百万港元)[19][20] - 佣金及经纪收入同比增长40.6%至72.71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51.71百万港元)[18][20] - 经纪业务佣金及手续费收入770万港元,同比470万港元增长65.0%[54] 财富管理及资产和财富管理分部 -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0.1%至3.23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16.26百万港元)[19][20] - 资产及财富管理分部收入下降86.1%至30万港元(2024年:220万港元)[57] - 资产及财富管理分部运营亏损收窄至210万港元(2024年:340万港元)[57] 孖展融资及信贷借款业务 - 孖展融资及信贷借款业务税前溢利286,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271,000港元增长5.5%[17] - 孖展融资及信贷借款收入670万港元,同比710万港元下降5.6%[55] - 来自应收贷款及贸易款项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3.8%至30.48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24.63百万港元)[18] 企业咨询及包销业务 - 企业咨询及包销收入90万港元,同比120万港元下降25.0%[56] - 客户合约收入同比增长19.6%至92.00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76.93百万港元)[18][20] 物业投资业务 - 物业投资业务税前亏损19,804,000港元,较2024年同期8,701,000港元亏损扩大127.6%[17] - 租金收入微增至350万港元(2024年:330万港元)[59] 各地区表现 - 公司超过98%持续经营业务收入来自香港[17]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41.5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现金流入2848.5万港元转为现金流出[8]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6.5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现金流入603万港元转为现金流出[8]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76.6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2023.7万港元下降51.7%[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1401.6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净减少764.5万港元改善283.3%[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870.7万港元,相比期初3454.1万港元增长41.1%[8] - 现金及银行结余总额为4956.5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4624.4万港元增长7.2%[8] - 持续经营业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870.7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4453.8万港元增长9.4%[8] - 已终止经营业务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0港元,相比去年同期9.7万港元减少100%[8] - 外汇汇率变动影响净额为15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24.9万港元减少39.8%[8] - 现金结余增至4960万港元(2024年末:3670万港元)[61] 资产负债及流动性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382,073千港元下降至360,667千港元,减少5.6%[5] - 流动资产总额从468,445千港元增至658,990千港元,增长40.7%[5] - 客户信托存款从298,460千港元大幅增加至491,075千港元,增长64.5%[5]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36,745千港元增至49,565千港元,增长34.9%[5] - 客户存款从313,132千港元增至513,024千港元,增长63.8%[5] - 流动负债总额从584,698千港元增至921,635千港元,增长57.6%[5] - 净流动负债从116,253千港元扩大至262,645千港元,增长125.9%[5] - 非流动负债总额从189,636千港元大幅减少至64,630千港元,下降65.9%[6]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从76,184千港元下降至33,392千港元,减少56.2%[6] - 公司于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权益总额为33,392千港元,较二零二五年一月一日的76,184千港元下降56.2%[7] - 公司其他储备从二零二五年一月一日的304,762千港元增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的308,217千港元,增长1.1%[7] - 公司累计亏损从二零二五年一月一日的1,314,052千港元扩大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的1,360,299千港元,增幅3.5%[7] - 公司综合储备借方结余从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的911,892千港元增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的1,052,082千港元,增长15.4%[7] - 公司于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权益总额为173,582千港元,较二零二四年一月一日的221,459千港元下降21.6%[7] - 公司累计亏损从二零二四年一月一日的1,019,555千港元扩大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的1,067,342千港元,增幅4.7%[7] - 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262,645,000港元,存在重大流动性风险[11] - 资本负债比率升至90.6%(2024年末:80.8%)[61] 借款及融资 - 银行透支为85.8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160.9万港元减少46.7%[8] - 公司成功续期金额为145,000,000港元的循环银行融资[11] - 主要股东提供50,000,000港元无抵押不计息贷款融资,其他董事提供51,600,000港元融资,已提取20,100,000港元[11] - 可换股债券持有人确认不会在2026年1月及6月到期前要求赎回或转换[11] - 应付贸易款项总额从2579.1万港元减少至2013.9万港元,下降21.9%[37] - 一年内或按要求偿还的银行借款从1.87亿港元略降至1.85亿港元[38] - 集团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从2.25亿港元小幅增加至2.34亿港元[38] - 来自主要股东及董事的无抵押贷款总额为2010万港元[39] - 2020年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5000万港元,换股价每股0.22港元[40] - 2023年可换股债券发行面值为8984万港元,年利率1%,换股价每股0.32港元[42][43] - 投资物业及上市证券已抵押给银行获取融资[64] 已终止经营业务 - 已终止经营业务(媒体出版及金融公关服务)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产生亏损431.2万港元[26] - 已终止经营业务在报告期内收入为506.6万港元,其他收入为143.5万港元,经营开支为1070.9万港元[26] - 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43港仙[26] - 公司二零二四年度上半年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47,787千港元[7] - 公司二零二四年度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为90千港元[7] - 公司二零二四年度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47,877千港元[7] 投资组合及资产 - 投资组合规模增至4180万港元(2024年末:3970万港元)[58] - 湖北林业资产未投入运营,无收入产生[60] 市场及运营环境 - 香港股市平均每日成交量达2402亿港元,同比1104亿港元增长118%[54] - 恒生指数过去十二个月上升35.9%,于2025年6月30日收报24,072点[51] 公司治理及股东结构 - 公司未宣派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25] - 公司不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71] - 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301,277,070股(2024年同期:301,277,070股)[27] - 董事吴鸿生持有普通股8893.76万股,占总股本29.52%[72] - 董事吴鸿生通过可换股债券潜在持股5.08亿股,占扩大后股本168.62%[73] - 2020年可换股债券若行使将发行2.27亿新股,占现有股本75.44%[74] - 2023年可换股债券若行使将发行2.81亿新股,占现有股本93.19%[74] - 吴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77,328,343股公司股份,包括Fung Shing持有23,526,030股、Parkfield持有44,623,680股、Ronastar持有1,999,872股及寰辉持有7,178,761股[76] - 公司于2020年向全惠发行本金50,000,000港元的可换股债券,换股价每股0.22港元[76] - 公司于2023年向Thousand China发行本金89,840,000港元的可换股债券,换股价每股0.32港元[7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301,277,070股[77][79] - 吴丽琼女士(吴先生配偶)持有家族权益596,960,334股,占已发行普通股总数198.14%[79] - Parkfield Holdings Limited持有实益权益44,623,680股,占已发行普通股总数14.81%[79] - Fung Shing Group Limited持有实益权益23,526,030股,占已发行普通股总数7.81%[79] - 全惠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可换股债券,若悉数行使可获配发227,272,727股新股,占当时已发行股份总数75.44%[79] - Thousand China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可换股债券,若悉数行使可获配发280,750,000股新股,占当时已发行股份总数93.19%[79] - 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3.01亿股,股本金额为1085.47万港元[47] - 雇员总数64人,较2024年65人减少1人[67] 股份奖励及购股权计划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以不超过20,000,000港元款项从市场购买股份[81] - 股份奖励计划已向一名选定雇员授予8,000股南华集团控股股份[83] - 股份奖励计划剩余可授予股份数量为49,992,000股南华集团控股股份[84] - 股份奖励计划剩余有效期约为5年(至2030年6月)[91]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30,127,707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0%)[94] - 截至报告日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股份为12,051,08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4.0%)[94] - 2025年1月1日购股权计划可供授出期权数量为15,063,857份[94] - 2025年6月30日购股权计划可供授出期权数量为18,076,627份[94] - 向主要股东授出购股权可能导致发行股份超过已发行股份0.1%时需独立股东批准[96] - 向主要股东授出购股权按收市价计算总值超过5,000,000港元时需独立股东批准[96] - 购股权计划项下任何授予需由独立非执行董事批准[95] - 购股权计划下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从15,063,850份减少至12,051,080份,净减少3,012,770份(20%)[99] - 董事及其联系人(吴旭茉、吴旭洋、吴郑雅瑜)各持有3,012,77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30港元[99] - 雇员持有的购股权数量减少3,012,770份至3,012,770份,行使价同为每股0.30港元[99] - 所有尚未行使的购股权(12,051,080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0%[100] - 购股权行使期为2022年9月30日至2032年9月29日[99] 新业务发展 - 新业务分部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开展[69] - 公司拓展业务至旅游安排及海外会议展览服务[69] - 推出股票资本市场服务包括银团融资和包销业务[69] 合规与企业管治 - 公司及附属公司在2025年期间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102] - 公司已完全遵守上市规则的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10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确认2025年中期业绩符合会计准则[106] - 所有董事确认在2025年期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05] - 董事资料在2025年期间无变更需披露[104]
南华金融(00619)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