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16.2%,从2024年同期的1.55亿元人民币降至1.298亿元人民币[12][14]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16.2%,从2024年上半年的1.54984亿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29832亿人民币[21]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16.2%至12.9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15.50亿元减少2.51亿元[113] - 期内净利润大幅下降至约220万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约1300万元人民币[12][14] - 期内净利润大幅下降至220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300万元)[49][54] - 期内溢利大幅下滑82.7%至2249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30亿元[113][116]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暴跌89.2%至97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8955万元[113] - 期内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溢利为人民币97.0万元,同比下降89.2%[199]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降至0.38人民币分,较去年同期的3.58人民币分下降89.4%[113]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38分,同比下降89.4%[19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整体毛利率从20.5%下降至13.6%,毛利减少44.4%至1768万人民币[34][36] - 行政开支降至1510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770万元)[46][51] - 所得税开支减至70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40万元)[48][53] - 员工总数367人,总薪酬236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9%(2024年同期:3230万元人民币)[69][73] - 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26,579千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37,294千元),同比下降28.7%[180] - 原材料及耗材成本为人民币62,968千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56,007千元),同比上升12.4%[180] - 折旧费用为人民币12,697千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20,871千元),同比下降39.2%[180] - 折旧费用总额为人民币1269.7万元,同比下降39.1%[185] - 摊销费用总额为人民币30.5万元,同比上升24.0%[185] - 财务成本为人民币142千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536千元),同比下降73.5%[180] - 研发开支总额为人民币568.8万元,同比下降14.0%[186][188] - 所得税开支总额为人民币69.8万元,同比下降51.6%[190] - 其他亏损净额为人民币1,091千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1,028千元),同比扩大6.1%[17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电讯装置收益同比下降26.3%,从8630万人民币降至6364万人民币,主要因与部分客户终止合作[21][22] - 物联网产品收益同比暴跌74.6%,从3272万人民币降至830万人民币,因消费环境低迷及客户合作终止[21][23] - 汽车相关装置收益同比增长16.7%,从3351万人民币增至3911万人民币,因获得更多订单[21][24] - 其他收益同比激增668.1%,从244万人民币增至1877万人民币,主要因IC材料销售增加[21][25] - 电讯装置毛利率下降6.7个百分点至16.1%,毛利下降47.8%[36][37] - 物联网产品毛利率下降9.5个百分点至6.6%,毛利暴跌89.6%[36][38] - 汽车相关装置毛利率下降5.0个百分点至14.7%,毛利下降12.9%[36] - 汽车相关设备PCBA毛利同比下降12.9%至570万元人民币,毛利率降至14.7%(2024年同期:660万元,19.7%)[39][42] - 电信设备PCBA毛利同比暴跌47.8%至1030万元人民币,毛利率降至16.1%(2024年同期:1970万元,22.8%)[42] - 物联网产品PCBA毛利同比锐减89.6%至50万元人民币,毛利率降至6.6%(2024年同期:530万元,16.1%)[4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人民币187,154千元,其中电子制造服务(EMS)收入为人民币72,510千元,PCBA及电子组件销售收入为人民币57,322千元[16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人民币154,984千元,全部来自电子制造服务(EMS)收入[166][172] - 收益确认方式变更:2024年全部确认为EMS服务,2025年55.8%为EMS、44.2%为组件销售[29] 各地区表现 - 收益全部来自中国客户,金额为1.298亿元人民币,美国客户收益为零[18]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129,832千元人民币,全部来自中国客户[163] - 公司2024年同期总收益为154,984千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客户贡献154,875千元,美国客户贡献109千元[163] - 公司非流动资产的绝大部分位于中国[16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终止了与若干客户的合作,导致收益减少[12][14] - 公司面临美国关税政策和中美贸易谈判不确定性的挑战[12][14] - 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和国内需求不足加剧了企业竞争[12][14] - 公司采取审慎开支和扩张策略以降低财务风险[15][16] - 公司积极寻求客户和产品多元化以分散业务风险[15][16] - 公司计划于2026年1月1日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第7号关于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的修订[155] - 公司计划于2027年1月1日采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关于财务报表呈列及披露的新准则[155] - 公司正在评估新会计准则对当前及未来报告期间的影响[156] 融资与资本活动 - 完成配售5000万股新股,配股价0.27港元,净筹资1310万港元[91] - 配售新股占现有已发行股本20%,占扩大后股本16.67%[91] - 配售净资金用途:440万港元购置设备、330万港元偿还借款、540万港元补充营运资金[91] - 公司完成配售50,000,000股新股,配售价每股0.27港元,总面值500,000港元,占已发行股本约20.00%[93] - 配售事项扩大后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16.67%[93] - 配售所得款项总额约13.1百万港元,其中4.4百万港元用于购置新机器,3.3百万港元用于偿还银行借款,5.4百万港元用于一般营运资金[93] - 每股净配售价(扣除费用后)约为0.261港元[9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配售所得款项净额4.4百万港元用于购置新机器,未动用款项净额8.7百万港元[96] - 未动用款项中3.3百万港元预计于2025年底前用于偿还银行借款,5.4百万港元预计于2025年底前用于一般营运资金[96] - 公司股份于2025年6月13日收市价为0.34港元[93] - 发行股份所得款项为12,148千元人民币[135] - 发行股份扣除交易成本后净筹资12,148千元人民币[124]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所得现金为11,57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132]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1,67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132] - 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0,331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使用现金净额3,196千元[132]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701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使用现金净额11,207千元[13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41,705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减少10,062千元[13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5,67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135] - 支付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款项为77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2%[132]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之已付按金为3,631千元人民币[132] - 出售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所得款项为13,651千元人民币[13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显著增加56.9%至11.5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3.72亿元增长4.20亿元[119] 其他财务数据 - 非控股权益应占利润为130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400万元)[55][60] - 流动资产净值增至2.064亿元人民币(2024年底:1.739亿元),流动比率升至5.9[56][61] - 银行借款降至300万元人民币(2024年底:320万元),抵押资产账面价值810万元[57][62] - 资产负债比率降至2.6%(2024年底:3.6%)[58][63] - 资本开支为44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9%(2024年同期:1290万元人民币)[66][71] - 未支付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无)[67][72] - 资本承担10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150%(2024年末:40万元人民币)[76][80] - 无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末:无)[78][82] - 无重大收购及处置子公司行为[77][81] - 投资标的筛选标准:发行人市值不低于20亿港元[84][89] - 投资组合每周由首席执行官或董事会主席及财务总监审阅,投资表现分析每六个月提交董事会审阅[9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权集中情况已不存在,股权未集中於少数股东手中[97][99] - 独立核数师确认中期财务资料符合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无重大异常事项[107][109] - 资产净值增长6.0%至29.3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7.69亿元增加1.66亿元[121]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减少75.1%至2556万元人民币,较期初1.02亿元[119]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维持在10.22亿元人民币水平,较期初10.40亿元基本持平[119] - 银行借款减少7.7%至3000万元人民币,较期初3250万元[119] - 非控股权益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1279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4019万元[116]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5年初的276,898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93,456千元人民币,增幅为6.0%[124] - 期内溢利为2,249千元人民币,其中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970千元人民币,非控股权益应占1,279千元人民币[124]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储备变动产生收益2,968千元人民币[124] - 汇兑储备因财务报表折算产生亏损807千元人民币[124] - 保留盈利从31,184千元人民币增至32,798千元人民币,主要因期内溢利970千元人民币及金融资产储备回收644千元人民币[124] - 股份溢价从98,676千元人民币增加至110,367千元人民币,增幅11.8%,主要来自新股发行[124] - 股本从2,250千元人民币增至2,707千元人民币,反映新股发行[124] - 非控股权益从13,509千元人民币增长至14,788千元人民币,增幅9.5%[124] - 其他全面收益总额为2,161千元人民币,主要来自金融资产公平价值变动[124]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初的273,495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6月30日的286,404千元人民币,增长4.7%[127] - 公司期内溢利为12,974千元人民币,其中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8,955千元人民币,非控股权益应占4,019千元人民币[127] - 公司向非控股股东支付股息2,400千元人民币[127][128][129] - 公司汇兑储备从1,645千元人民币增至4,654千元人民币,增长182.9%[127]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储备从(5,817)千元人民币变为(6,491)千元人民币,减少674千元人民币[127] - 公司保留盈利从31,240千元人民币增至40,195千元人民币,增长28.7%[127] - 公司其他全面收益总额为2,335千元人民币,其中汇兑差额贡献3,009千元人民币,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减少674千元人民币[127] - 非控股权益从10,954千元人民币增至12,573千元人民币,增长14.8%[127] - 公司法定储备保持稳定为22,560千元人民币[127] - 公司股本及股份溢价保持稳定,分别为2,250千元人民币和98,676千元人民币[127] - 公司中期财务资料以人民币呈列,所有数值四舍五入至最接近千位[148] - 公司已采纳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修订本,但对财务无重大影响[151][152] - 公司报告期初合约负债确认的收入金额为人民币797千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1,175千元),同比下降32.2%[166][167] - 政府补贴收入为人民币2,862千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3,108千元),同比下降7.9%[174] - 资产相关政府补助确认金额为人民币2,440千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2,508千元),同比下降2.7%[174] - 即期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为人民币68.6万元[190] - 深圳信恳智能和重庆信恳科技适用15%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194][195] - 开曼群岛及英属处女群岛实体获豁免缴纳企业所得税[190][191] - 集团在香港无应课税溢利,故未计提香港利得税拨备[193]
信恳智能(01967)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