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额为208,200,000港元,同比增长13.4%[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额为45,300,000港元,同比增长18.3%[4] - 收入同比增长13.4%至208,208千港元[38] - 毛利同比增长18.3%至45,283千港元[3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溢利为8,807千港元,去年同期亏损82,257千港元[3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880万港元,相比2024年上半年亏损8230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为880.7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8225.7万港元亏损大幅收窄[46] - 公司本期溢利为880.7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8225.7万港元[76]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83.678百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08.20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3.4%[57][58] - 公司除税前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亏损90.808百万港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盈利3.776百万港元[61][6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其他收入同比下降35.5%至17,663千港元[38]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53.5%至27,850千港元[38] - 员工成本为420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5143.5万港元[73] - 已确认存货成本开支为1.629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454亿港元[73] - 公司本期税项为193.3万港元,去年同期为77万港元[71] - 递延税项抵免为368.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516.1万港元[71] - 主要管理人员酬金总额为294.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03.9万港元减少3.0%[95] 手机及物联网终端业务表现 - 手机及物联网终端业务营业额为174,300,000港元,同比增长11.5%[5] - 手机及物联网终端业务毛利额为24,700,000港元,实现微利约600,000港元[4][5] - 手机及物联网终端业务收入增长11.5%至1.743亿港元,毛利率从10.8%提升至14.2%[17][18] - 手机及物联网终端业务收入从156.346百万港元增至174.30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5%[57][58] - 手机及物联网终端业务从亏损37.436百万港元转为盈利0.583百万港元[61][63] 车载智能产品业务表现 - 车载智能产品业务亏损14,800,000港元[4][7] - 车载智能产品业务收入增长152.9%至1290万港元,但毛利率从26.9%降至16.6%[17][19] - 车载智能产品业务收入从5.103百万港元增至12.90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53.0%[57][58] - 车载智能产品业务亏损从25.254百万港元收窄至14.821百万港元[61][63] 物业租赁管理业务表现 - 物业租赁管理收入为21,000,000港元,同比下降5.6%[8][14] - 物业租赁管理毛利率为88.1%,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8][14] - 投资性物业减值14,700,000港元,导致租赁业务亏损2,000,000港元[4] - 物业租赁管理收入从22.229百万港元降至20.99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6%[57][58] - 物业租赁管理亏损从6.824百万港元收窄至2.031百万港元[61][63] 毛利率变化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4.3%,同比提升3.0个百分点[14] -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1.8%,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14] 现金流状况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529亿港元,较2024年末3.603亿港元减少57.5%[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2.09293亿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增加1.75092亿港元[51]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86669亿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净流入3.45806亿港元[49]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中已收利息95.5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538.9万港元大幅减少[4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已付税项646.4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924.9万港元减少66.4%[49]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382.4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21543亿港元流出减少80.4%[51]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52879亿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2.44953亿港元减少37.6%[5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偿还银行借贷2170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3300万港元减少34.2%[51] - 银行结余及现金同比下降57.6%至152,879千港元[42] - 短期银行存款同比增长28.1%至744,033千港元[42] 运营效率指标 - 存货周转期从75天改善至47天,运营效率显著提升[22] - 流动比率从3.1倍提升至3.6倍,短期偿债能力增强[23] - 负债比率从1.5%降至0.4%,财务结构优化[28] - 雇员人数从573名减少至510名,团队结构持续优化[29] - 存货总额下降至3110.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272万港元减少41.0%[88] - 原材料存货降至1901.6万港元,较去年末3460.3万港元减少45.1%[88] - 应付贸易账款减少至5847.7万港元,较去年末8679.2万港元下降32.6%[89] - 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总额为8931.4万港元,去年底为1.108亿港元[85] - 信贷亏损拨备为2729万港元,去年底为2842.9万港元[85] - 预期信贷亏损模式下减值亏损拨回净额为260.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30万港元增加100.3%[87] 资产和投资 - 投资物业同比增长2.9%至591,019千港元[42] - 权益总额同比增长2.4%至1,464,807千港元[44]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1473.9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2112万港元[80] - 投资物业公平值增至5.910亿港元,去年底为5.745亿港元[80] - 物业转拨至投资物业产生公平值差额2020.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7.6万港元[78]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本工具价值7022.6万港元,较去年末7172.6万港元下降2.1%[98] - 第三级公允价值计量投资中包括持有中国私人实体9.39%、14.97%和2.20%的股权[98]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价值22.8万港元,较去年末29.1万港元下降21.6%[98] - 总资产从1.921亿港元略降至1.884亿港元[64] - 总负债从491.264百万港元降至418.955百万港元,减少14.7%[64] 其他全面收益 - 2025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总额为2918.2万港元,显著高于2024年同期的207.81万港元[46] - 2025年上半年物业重估储备增加1542.1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35.7万港元大幅增长[46] 每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溢利为0.4港仙,相比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3.8港仙[15] - 基本每股盈利为0.4港仙,去年同期亏损3.8港仙[39] 汇兑影响 - 2024年上半年因人民币贬值产生一次性汇兑损失3080万港元[15] 融资和借款 - 短期银行借款年利率按LPR加135个基点确定[90] 股本结构 - 已发行普通股股本为2.143亿股,面值总额为2.143亿港元[92] - 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2,143,351,300股[104][107] - 购股权计划可供授出股份255,789,630股,占已发行股份11.93%[108] 主要股东持股 - 王祖同先生持有公司股份1,232,996,000股,占公司总股本57.53%[101][104] - 杨文瑛女士持有公司股份759,091,000股,占公司总股本35.42%[101][104] - 朱琪先生持有公司股份225,000股,占公司总股本0.01%[101] - Info Dynasty Group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734,857,000股,占公司总股本34.29%[106][107] - Intellipower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454,227,000股,占公司总股本21.19%[106][107]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公司自2022年9月30日起首席执行官职位空缺,违反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112] - 董事会执行董事包括主席王祖同及杨文瑛、朱文辉、朱琪[115] - 非执行董事为王曦[115] - 独立非执行董事廖庆雄于2025年1月25日辞任[115] - 黎家凤于2025年1月25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15] - 审核委员会主席由廖庆雄变更为黎家凤[115] - 薪酬委员会主席由廖庆雄变更为黎家凤[115] - 提名委员会主席由廖庆雄变更为黎家凤[115] - 公司秘书为陈梓妍[115] - 核数师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115] 股份和购股权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1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授出任何购股权,也无购股权归属、行使、注销或失效[108] - 公司股份编号为2000[117]
晨讯科技(02000)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