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额为人民币8.753亿元,同比增长5.9%[10] - 毛利为人民币6.739亿元,同比增长5.9%[10] - 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368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560万元[10]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42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720万元[10]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2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0.01元[10] - 营业额同比增长5.9%至人民币8.753亿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8.268亿元)[14][19] - 毛利同比增长5.9%至人民币6.739亿元,毛利率稳定在77.0%[21] - 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36,845,000元,同比转亏为盈[32]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4,232,000元,同比转亏为盈[33]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5.9%至87.53亿元人民币[51] - 经营溢利同比增长179.9%至3.11亿元人民币[51] - 期内溢利从去年亏损426万元人民币转为盈利2554.6万元人民币[51] - 每股盈利从去年亏损0.01元人民币转为盈利0.02元人民币[53] - 公司期内溢利为人民币24,232千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7,157千元,实现扭亏为盈[57] - 公司总收益为人民币875,336千元,同比增长5.9%,其中餐厅经营收益为人民币849,095千元,拉面及相关产品收益为人民币26,241千元[63] - 公司总收益同比增长5.9%至875.336百万元人民币[66][71] - 分部溢利从去年同期亏损12.629百万元人民币转为盈利36.778百万元人民币[66][68] - 2025年上半年股東應佔溢利2423.2萬元人民幣 每股基本盈利0.022元[8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员工成本同比增长6.7%至人民币2.397亿元,占营业额比率微升至27.4%(2024年:27.2%)[14][22] - 存货成本同比增长5.7%至人民币2.014亿元,占营业额比率稳定在23.0%[20] - 外卖平台配送服务费同比大幅增长25.4%至人民币3560万元[27] - 广告及促销开支同比增长38.2%至人民币1050万元[27] - 折旧费用同比增长6.2%至人民币1.666亿元[24] - 融资成本为人民币11,360,000元,同比增长6.3%[30] - 租赁负债利息为人民币10,985,000元,同比增长8.2%[31] - 折旧总额同比增长6.2%至166.61百万元人民币[76] - 租赁负债利息支出同比增长8.2%至10.985百万元人民币[75] - 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支出同比增长103.7%至9.732百万元人民币[77] - 银行利息收入同比下降9.9%至13.926百万元人民币[72] - 2025年上半年总酬金支出为人民币2.396亿元,较2024年同期2.245亿元增长6.7%[154] - 购股权计划确认开支人民币37.4万元,较去年同期54.8万元减少31.8%[110] - 购股权没收转拨开支人民币212.2万元,较去年同期10.5万元增长1921.9%[110] - 关联方采购食品及原材料支出15,053千元,同比增长12.9%[119] - 中国地区餐厅特许权佣金支出11,202千元,同比增长15.3%[119] - 董事及高管薪酬总额3,421千元,同比增长4.4%[121] - 租赁负债利息支出110千元,较去年同期309千元下降64.4%[11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餐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2%至人民币8.491亿元,占总收益97.0%(2024年同期:95.8%)[16] - 中国内地餐厅经营收益同比增长4.6%至730.64百万元人民币[66] - 香港餐厅经营收益同比增长26.6%至118.455百万元人民币[66] - 投资控股分部亏损收窄78.9%至3.777百万元人民币[66][68] 各地区表现 - 全国餐厅总数达608间,覆盖中国123个城市[5] - 上海为主要营运基地,设有109间餐厅[5] - 香港营运31间餐厅,欧洲维持1间餐厅[5] - 华东地区店铺净增26间(2025年:271间,2024年:245间)[18] - 店铺数量由575间增至608间,净增33间[14][17][1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至66.0536万亿元[11] - 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3%至人民币2.748万亿元[11] - 香港利得稅兩級制下合資格實體首200萬港元溢利稅率8.25% 超額部分稅率16.5%[78] - 重慶味千公司2021至2030年適用15%優惠企業所得稅率[79] - 2025年中期派發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6元人民幣 總額6549.2萬元[80]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156] - 公司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 主席与行政总裁职位未区分由潘慰女士兼任[12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未审核中期业绩[127]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审阅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28]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为人民币45,236,000元,同比下降3.1%[28]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亏损为人民币27,333,000元,同比减少55.7%[29]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1,690,084,000元,较期初增长2.1%[34] - 流动比率为3.5,较期初3.7略有下降[34][39] - 资产负债比率为0.9%,与期初持平[34] - 资本开支为人民币42,280,000元,同比下降11.1%[41] - 银行结余及现金达164.89亿元人民币[54] - 投资物业价值从81.66亿元人民币下降至79.16亿元人民币[54]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4.37亿元人民币下降至4.15亿元人民币[54] - 流动负债从50.8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54.75亿元人民币[54] - 权益总额从296.75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92.08亿元人民币[56] - 非控股权益从5619.6万元人民币增加至5692.2万元人民币[56] - 经营业务产生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94,116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91,809千元略有增长[59] - 投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66,043千元,相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53,993千元大幅减少[59] - 融资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25,589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15,380千元有所增加[5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人民币846,606千元,较期初的人民币840,960千元略有增长[59] - 公司确认分派股息人民币65,492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87,323千元减少[57] - 公司其他全面开支为人民币6,512千元,主要受汇率变动影响[57] - 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人民币38,665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0,853千元略有减少[59] - 公司存入原到期日超过三个月的银行存款人民币294,712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43,418千元大幅减少[59] - 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收窄47.2%至19.414百万元人民币[74] - 新增租賃使用權資產1.432億元人民幣 租賃負債1.395億元人民幣[83] - 投資物業公平值虧損1941.4萬元人民幣 較去年同期3679.2萬元虧損收窄[84] - 購置物業廠房設備3335.5萬元人民幣 出售虧損105.1萬元人民幣[85] - 物業廠房設備減值虧損174.4萬元 使用權資產減值虧損1011.7萬元[86] - 逆回購國債投資1000萬元人民幣 年收益率0.5%-5%[88] - 非上市權益及基金投資賬面價值1.122億元人民幣[89] - 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8,817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65,737千元人民币,增长4.4%[9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840,960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46,606千元人民币,增长0.7%[96] - 银行定期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819,173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15,681千元人民币,增长11.8%[96] - 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251,204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19,729千元人民币,下降12.5%[97] - 银行贷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4,609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6,743千元人民币,增长6.2%[101] - 贸易应收账款减值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405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751千元人民币,下降5.7%[95] - 0至30日账龄的贸易应收账款占比从2024年12月31日的93.2%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93.4%[94] - 超过180日的贸易应付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4,555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565千元人民币,增长22.2%[99] - 新增港元银行贷款4,560千元人民币,利率为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每年1.05%[103] - 银行贷款价值比率契约要求不超过65%或50%,具体取决于贷款类型[104] - 银行贷款账面值人民币456万元,较2024年末零增长[105] - 银行贷款加权平均实际利率1.05%,较2024年末1.37%下降32个基点[105] - 公司法定股本100亿股,对应股本人民币10亿元[106] - 已发行股本10.92亿股,对应股本人民币1.08亿元[106] - 须维持月均现金结余港币5000万元[107]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第三级金融资产为31,911千元,较期初35,221千元下降9.4%[115] - 第三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3,310千元,计入损益[115] - 第一级金融资产(国债逆回购)保持稳定为10,000千元[112] - 第二级金融资产(基金投资)保持稳定为80,314千元[112] - 资本承付款项为13,079千元,较上年末12,323千元增长6.1%[117] - 质押资产总额为364,070千元,较上年末382,414千元下降4.8%[118] 股权与购股权计划 - 期末尚未行使购股权2734.6万股,加权平均行使价港币1.61元[109] - 可行使购股权1729.76万股,占未行使总数63.3%[109] - 购股权计划中2021年11月授出部分占比81.5%,为2227.1万股[109] - 二零一七年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16,217,600股占已发行股份1.49%[140] - 购股权全部行使后可发行股份总数83,227,882股占已发行股份7.62%[140] - 二零一七年购股权计划剩余有效期约两年一个月(至2027年7月13日)[147] - 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涉及25,926,000股占已发行股份2.38%[147] - 二零零七年购股权计划尚未行使购股权涉及1,42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13%[147] - 单个参与者十二个月内行使购股权上限为已发行股份1%[142] - 所有购股权计划最高发行股份上限为109,153,882股[142] - 接受购股权需支付港币1.00元名义代价[143] - 购股权行使价不低于授出日前五日平均收市价与面值较高者[144] - 购股权行使期限最长不超过十年[145] - 根据2017年购股权计划,2025年6月30日可授出购股权限额为83,227,882股,较年初82,097,882股增加1.38%[152] - 2021年11月1日授出的23,201,000份购股权中,有930,000份失效,剩余22,271,000份[148] - 期内共有2,180,000份购股权失效,其中1,050,000份属2007年计划,1,130,000份属2017年计划[149][151] - 2020年8月27日授出7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1.25港元,有效期至2030年8月26日[148] - 2024年7月12日新授出1,0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1.01港元,有效期至2034年7月11日[148] - 2018年6月1日授出的1,400,000份购股权中,有200,000份失效,剩余1,200,000份[148] - 购股权归属期采用分期归属模式,多数分5年每年归属20%[150] 股东与公司治理 - 潘慰女士直接持有公司股份38,848,347股占比3.56% 通过信托间接持有480,123,041股占比43.99%[130][133] - 董事潘嘉闻持股2,500,000股占比0.23% 伍美娜持股2,788,000股占比0.26%[130] - 董事重光克昭直接持股21,771,129股占比2.00% 通过控制法团持股10,604,251股占比0.97%[130][133] - 主要股东Favor Choice持有480,123,041股占比43.99%[134] - Anmi Holding通过控制法团权益持有480,123,041股占比43.99%[134] - 信托公司Trident Trust作为受托人持有480,123,041股占比43.99%[134]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且未持有库存股份[129] 人力资源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总数为8,055名,较2024年同期7,790名增长3.4%[153]
味千(中国)(00538)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