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收益为3306.1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7] - 期内亏损为6600.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33,061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4,252千元人民币下降3.5%[20] - 除所得税开支前亏损为66,00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7,205千元人民币亏损扩大15.4%[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331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6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亏损5930万元人民币[67] - 总收益331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上年同期:3430万元人民币)[72][73] - 净亏损6600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5720万元人民币),净利率降至-199.6%(上年同期:-167.0%)[85][86] - 期内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57,205千元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66,004千元,增幅为15.4%[10][1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人民币59.29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54.246百万元扩大9.3%[28] 毛利和毛利率(同比变化) - 毛利为321.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3%[7] - 毛利321.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3%(上年同期:271.8万元人民币),毛利率升至9.7%(上年同期:7.9%)[7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32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67]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销售成本298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上年同期:3150万元人民币)[76] - 研发成本235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1%(上年同期:1140万元人民币)[82] - 行政及其他开支657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5%(上年同期:6290万元人民币)[81] - 其他行政开支为29,29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1,696千元人民币增加150.5%[20] - 财务成本为2,263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164千元人民币增长4.6%[20][23] - 银行借款利息为1,935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797千元人民币增长7.7%[23] - 期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约为人民币20.8百万元(上个期间:约人民币29.8百万元)[138] - 2025年上半年股份支付开支为人民币290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300万元减少3.3%[50] 各业务线收益表现 - LED产品收益为24,93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3,220千元人民币下降25.0%[20][22] - GaN及其他半导体产品收益为8,131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32千元人民币增长687.9%[20][22] - LED产品收益249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0%(上年同期:3322万元人民币),占比降至75.4%(上年同期:97.0%)[73][75] - GaN及其他半导体产品收益813.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88.0%(上年同期:103.2万元人民币),占比升至24.6%(上年同期:3.0%)[73][75] 现金流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4578.2万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421.2%[8]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1,695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34,679千元有所改善[11][13]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561千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11,569千元[13] - 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79,834千元,主要来自配售新股和银行借贷[1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5,782千元,较期初的8,779千元大幅增加421.5%[13]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于2025年6月30日达到4578.2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877.9万元人民币大幅增长421.4%[40] - 现金及银行结余458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420.5%(2024年末:880万元人民币)[88] 资产和负债变动 - 物业、厂房及设备资产增至1.968亿元人民币,较年初增长3.6%[8] - 按公平值计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降至9837.4万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46.0%[8] - 存货降至5586.7万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5.3%[8] - 应付贸易款项降至1508.8万元人民币,较年初下降22.0%[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从2024年初的720,610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32,927千元,降幅为26.0%[10] - 应收贸易及票据款项总额为人民币75.69百万元,较期初人民币67.242百万元增长12.6%[32] - 账龄超过1年的应收款项为人民币17.824百万元,占应收总额的19.5%[32] - 向供应商支付原材料预付款项约人民币36.4百万元,较期初人民币42.8百万元减少14.9%[36] - 无形资产账面值约人民币0.3百万元,较期初人民币0.4百万元减少25.0%[31] - 使用权资产新增人民币3.0百万元的关联方租赁(期初:人民币0.1百万元)[29] - 人民币计价的银行结余及现金为2454.1万元人民币,占现金总额的53.6%,且受中国外汇管制限制[42] - 应付贸易款项从2024年底的1934.7万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08.8万元人民币,降幅达22.0%[43] - 账龄在0-30天的应付贸易款项为513.9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736.4万元人民币减少30.2%[43] - 公司银行借贷保持稳定,2025年6月30日无抵押贷款余额为1000万元人民币,实际利率维持在3.35%[44] - 流动比率6.5(2024年末:5.2),流动资产净值2.369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2.035亿元人民币)[8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已订约金额约为人民币14.4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18.0百万元)[133] 投资和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 - 按公平值计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亏损7838.1万元人民币[7] - 投资重估储备出现大幅变动,从2024年初的41,802千元变为2025年6月30日的-68,811千元,降幅达264.6%[10]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为亏损78,381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66,283千元亏损扩大18.3%[10]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确认公允价值亏损人民币1.6百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为人民币32.1百万元[37]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中以色列公司投资公允价值降至13.7百万美元(约人民币98.4百万元),较期初24.9百万美元(约人民币181.9百万元)大幅下跌45.0%[38]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于2025年上半年确认公平值亏损约784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6650万元人民币有所增加[39] - 公司对VisIC Technologies Limited总投资成本约25百万美元,持有其12.87%股权,截至2025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额约为人民币98.4百万元,占集团综合资产总值约16.9%[124] - 公司于2022年1月以约100万美元认购1,002.466股基金股份,该投资于2025年6月30日公允价值约为人民币32.1百万元,占集团综合资产总值约5.5%,期间确认公允价值亏损约人民币1.6百万元[127] 融资活动 - 公司通过配售新股份获得资金84,028千元[10][13] - 2025年2月完成供股发行187,763,696股新普通股,净价格每股0.468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87.8百万港元[14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供股所得款项已动用59.5百万港元,未动用28.3百万港元,其中研发能力加强部分已动用24.4百万港元,未动用28.3百万港元预计于2025年12月31日前使用[141] - 供股所得款项中35.1百万港元已全部用于提供一般营运资金[141] - 供股完成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由751,054,785股增加至938,818,481股,增幅约25%[118] - 供股完成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由751,054,785股增加至938,818,481股[56] 股份奖励和购股权计划 - 2021年向26名承授人授予3451万份购股权,行权价为每份1港元[47] - 2023年向48名承授人授予789万份购股权,行权价为每份1港元[48] - 2021年购股权计划中高级管理层及雇员未行使数量从年初9,037,500股减少至6,537,500股,其中2,500,000股因未达归属条件失效[49] - 2023年购股权计划中2,076,250股因行使期结束(2025年6月30日)失效,剩余未行使数量为2,057,500股[49][51] - 股份奖励计划第一批授予7,540,000股奖励股份,截至2025年6月30日有970,000股被没收,未行使数量为6,360,000股[52][53] - 2021年购股权授予日公平价值约为122,873,000港元,授予日股价为每股7.5港元[50] - 2023年购股权授予日公平价值约为4,177,000港元,授予日股价为每股1.25港元[50] - 2021年购股权中3,000,000股虽未行使但尚未满足归属条件(需促使目标公司成为客户),暂不可行使[49][51] - 股份奖励计划上限为已发行股份751,054,785股的10%[52] - 2023年购股权计划行使价格统一为每股1.40港元[4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6,360,000股已归属奖励股份仍处于行政分配流程中[54] - 第一批股份奖励公允价值约人民币4.7百万元,授出日股价每股0.69港元[55]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第一批股份奖励确认支出人民币0.3百万元,同比下降85%[55] - 第二批股份奖励授予7名董事及25名雇员共计67,565,478股[55] - 第二批股份奖励公允价值约人民币35.9百万元,授出日股价每股0.57港元[56]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第二批股份奖励确认支出人民币17.6百万元[57] - 雇员持股平台持有深圳镓宏19.10%股权公允价值约6.9百万美元(人民币50.3百万元)[58] - 雇员股份奖励计划收到对价约3.5百万美元(人民币25.5百万元)[58]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雇员股份奖励计划零支出,同比减少100%[59] - 二零二四年十二月奖励股份经供股调整后为66,780,000股[56] - 2021年6月授予34,51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7.5港元[98] - 2023年7月授予7,89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1.4港元[9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行使购股权对应股份数为8,595,000股[98][102] - 未行使购股权占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约1.1%[102] - 报告期内4,595,000份购股权因失效/没收而注销[98] - 股份奖励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75,105,47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8.0%[106] - 计划授权限额为93,881,848股,占2025年7月31日已发行股份约10%[107] - 服务供应商分限额为9,388,184股,占2025年7月31日已发行股份约1%[108] - 2024年1月31日向25名雇员授予7,540,000股奖励股份,当日收盘价每股0.67港元[115] - 2024年1月31日授予股份估计公平值约人民币470万元[115] - 2024年12月4日向7名董事及25名雇员授予67,565,478股奖励股份,当日收盘价每股0.56港元[115] - 2024年12月4日授予股份估计公平值约人民币3,590万元[115] - 本期间已入账与股份奖励相关开支约人民币1,790万元[115] - 任何选定参与者获授奖励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1%[111] - 奖励股份归属期不得少于12个月[112]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可予发行的股份数目为73,14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约9.5%[1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项下已授出但尚未归属的奖励股份总数为89,835,000股[117] - 供股完成后对2024年12月奖励股份进行调整,调整后股份数目为66,780,000股[11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根据计划授权限额可供授出的股份数目为1,965,478股[118] - 雇员持股平台99%合伙权益已于2024年6月30日授予选定参与者,无其他合伙权益可供日后授出[123] - 2025年1月30日有6,360,000股奖励股份以零代价归属,归属前收市价为每股0.61港元[117] 其他投资活动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FastSemi以4百万美元认购HighTec SP2 Fund的4,000股股份[126]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徐州金沙江以人民币15百万元投资北京鸿智10%普通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投资金额为零[125] - 2023年9月28日投资人对深圳镓宏半导体有限公司增资人民币100百万元,其中约1,672,656.51美元(约人民币11,860,807.31元)作为注册资本,占增资后股权的约9.0909%[128] - 投资人就增资协议支付首笔出资额人民币55百万元,但未能支付第二笔出资额人民币45百万元,导致协议于2025年1月1日终止[130][131]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结构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邹海燕、萧妙文和刘皖文[145] - 审核委员会主席邹海燕具备上市规则要求的专业资格及经验[145] - 审核委员会审阅期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认为符合会计准则[145] - 审核委员会确认财务报表已作出充分披露[145] - 截至报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徐志宏、赵奕文和李阳[146] - 截至报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邹海燕、萧妙文和刘皖文[146]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规范董事证券交易[142] - 公司确认本期间无违反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的情况[142]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作为企业管治准则[143] - 董事会确认本期间已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143] 税务和补助 - 政府补助为263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310千元人民币下降93.9%[22] - 珠海宏光半导体有限公司继续适用15%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25][26] 雇员和运营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共聘用158名雇员(2024年12月31日:161名),期间雇员成本约为人民币37.1百万元(上个期间:约人民币44.2百万元)[138] 关联方交易 - 与关联方珠海经济特区利佳电子发展的交易总额为87.5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9.9万元人民币下降12.4%[45] 其他全面收益 - 汇兑储备从2024年初的-9,088千元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4,207千元[10] 分类业绩 - 分类业绩总亏损为34,795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0,130千元人民币亏损收窄30.6%[20] 每股数据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7.70人民币分[7] - 每股基本亏损计算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769,727,418股,较去年同期751,054,785股增加2.5%[28] 资本开支 - 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约人民币15.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9.3百万元增长61.3%[30] 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为938,818,481股[93][97] - 主要股东Jovial Star
宏光半导体(06908)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