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奥能源(0268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6 08:59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额为人民币556.73亿元,同比增长2.0%[7] - 集团整体营业额556.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9] - 总营业额556.7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109] - 公司营业额为556.7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545.87亿元人民币增长1.9%[96]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4.29亿元,同比下降5.6%[7] - 股东应占溢利人民币24.29亿元 同比下降5.6%[20] - 公司期内溢利为人民币24.2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5.73亿元下降5.6%[99][100] - 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同比下降5.6%,从人民币25.73亿元降至24.29亿元[121] - 期内溢利为28.9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0.02亿元人民币下降3.7%[96] - 国内基础业务核心利润为人民币31.02亿元,同比增长0.7%[7] - 国内基础业务核心利润人民币31.02亿元 同比增长0.7%[20] - 分类溢利/毛利64.5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1%[110][111] - 集团整体毛利64.57亿元人民币,毛利率11.6%[19] - 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为2.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75亿元人民币增长20%[96] - 应占合营企业业绩为2.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48亿元人民币增长4.8%[9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管理费用占营业额比率稳定维持在4.7%[20] - 净利息支出同比下降5.9% 实现成本减省约人民币1500万元[20]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26.4%,从人民币3.99亿元降至2.87亿元[115] - 折旧及摊销总额同比增长13.6%,从人民币14.98亿元增至17.01亿元[116] - 所得税开支同比下降8.7%,从人民币9.78亿元降至8.93亿元[117]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减少约人民币2.81亿元[20] 天然气零售业务表现 - 天然气零售销售量达129.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6][8] - 天然气零售销售量达129.53亿方,同比增长1.9%[12] - 天然气零售收入304.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2] - 天然气零售业务营业额304.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09] - 累计工商业用户地点达293,141个,同比增长16.0%[8] - 工商业用户新开发地点22,198个,同比大幅增长132.6%[8] 天然气批发业务表现 - 燃气批发销售量达46.8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6.7%[8] - 天然气批发收入144.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12] 泛能业务表现 - 泛能业务毛利同比增长2.1%[6] - 泛能业务收入69.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0%[15] - 泛能业务毛利率提升至15.8%,毛利同比增长2.1%至10.90亿元人民币[15] - 泛能业务营业额69.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0%[109] 智家业务表现 - 智家业务毛利同比增长4.9%[6] - 智家业务收入21.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16] - 智家业务毛利14.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16] - 智家业务营业额21.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109] 工程安装业务表现 - 工程安装收入17.1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12]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6.4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2.66亿元下降19.0%[102]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6.0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4.97亿元增加74.2%[102]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3.8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减少59.1%[103]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现金流出人民币31.3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3.05亿元增加35.9%[102] - 理财产品购买与赎回规模基本持平,净现金流出为零[102] - 衍生金融工具现金流入总额为人民币2.7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12亿元增长30.7%[102] - 银行结余及现金人民币63.39亿元 较期初减少13.54亿元[2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3.3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末76.93亿元人民币减少17.6%[9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3.3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17.6%[103] 资产负债和借款 - 有息负债降低至人民币187.39亿元[6] - 借贷总额人民币187.39亿元 较期初减少7.93亿元[21][24] - 银行及其他贷款为58.6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末64.64亿元人民币减少9.3%[98] - 新增银行及其他贷款50.50亿元,同比减少55.7%,偿还贷款58.18亿元,抵押资产账面价值6.6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2.6%[138] - 新增银行贷款50.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减少55.7%[103] - 偿还银行贷款58.1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减少56.1%[103] - 净负债比率24.3% 较期初上升1.1个百分点[21][24] - 公司总权益为人民币510.36亿元,较期初的人民币510.76亿元基本持平[99] - 总权益为510.36亿元人民币,与去年末510.76亿元人民币基本持平[98] - 非控股权益为人民币60.57亿元,较期初的人民币59.75亿元增长1.4%[99] - 保留溢利为人民币395.38亿元,较期初的人民币398.82亿元减少0.9%[99] - 合同负债为113.2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末129.43亿元人民币减少12.5%[98] - 物业、厂房及设备为545.3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末531.51亿元人民币增长2.6%[97]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120.56亿元人民币[104] - 2020年发行7.50亿美元绿色优先票据,2025年6月30日本金余额为4.89亿美元(约人民币35.00亿元)[91] - 2022年发行5.50亿美元绿色优先票据,2025年6月30日本金余额为5.50亿美元(约人民币39.37亿元)[91] - 发行2022年绿色优先票据5.50亿美元(约36.12亿元),票面利率4.625%,2027年到期[140] - 提前赎回2020年绿色优先票据本金2.61亿美元(约18.68亿元),当期赎回4500万美元产生收益3500万元[139] 股息和派息 - 中期股息每股0.65港元(约人民币0.59元)[40] - 派息率相当于核心利润人民币32.23亿元的21%[40] - 建议派付中期股息每股0.65港元,总额约人民币6.63亿元[119] - 确认末期股息人民币24.42亿元,同比增长2.8%[120] - 公司分派股息人民币23.9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3.76亿元略有增加[99][100] 税务相关 - 非居民企业股东股息代扣代缴10%企业所得税[42] - 股息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0%[43][44] - 居民企业申请免除代扣代缴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3日16:30[43] - 沪港通/深港通投资者股息预扣10%企业所得税[44] 用户和客户数据 - 拥有家庭客户3,207万户及企业客户29万户[39] 雇员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雇员总数35,111人(2024年同期:34,698人)[38] - 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支出人民币802.1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802.4万元)[171] - 主要管理人员离职后福利支出人民币51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48.8万元)[171] - 主要管理人员总补偿支出人民币853.1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851.2万元)[171] 其他收入与支出 - 其他收入中奖金补贴同比下降31.9%,从人民币2.07亿元降至1.41亿元[113]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股息收入同比增长12%,从人民币7500万元增至8400万元[113]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同比下降80.4%,从人民币9200万元降至1800万元[113] - 持有中石化销售1.13%非上市股权,当期确认股息收入人民币8400万元,较上年同期7500万元增长12%[132] 资产和投资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中,中石化销售非上市股权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未实现亏损2.7亿元人民币[131] - 中石化销售1.13%股权按第三级公平价值计量为39.00亿元人民币,期内产生公平价值亏损2.70亿元人民币[161] - 衍生金融资产总额1.2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3.35亿元下降61.8%[125] - 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从人民币335百万元下降至128百万元,降幅62%,列为第二级公平值计量[160] - 中石化销售1.13%股权公平值为人民币3,900百万元,列为第三级公平值计量,采用市盈率及流动性折让估算[160]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为人民币249百万元,列为第一级公平值计量[160] - 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非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为人民币139百万元,列为第三级公平值计量[160] - 衍生金融工具公平价值为3.44亿元人民币,与2024年末基本持平(3.45亿元)[161] - 第三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40亿元人民币,期内新增非上市理财产品590.7亿元并全部出售[162] - 应收账款总额30.9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31.50亿元下降1.8%[131] - 应收票据大幅增至24.2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11.32亿元增长114.1%[131] - 应收联营公司款项3.55亿元,较2024年末3.89亿元下降8.7%,其中一年以上账龄占比51.8%[134] - 应收合营企业款项6.34亿元,较2024年末6.24亿元增长1.6%,应付款项4.02亿元较6.07亿元下降33.8%[135] - 应付关联公司款项14.73亿元,较2024年末13.66亿元增长7.8%,其中4-6个月账期金额激增137%至4.98亿元[136] - 应付款项总额50.97亿元,较2024年末55.36亿元下降7.9%,一年以上账龄占比23.3%[137] - 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总值29.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2%(2024年同期:24.42亿元)[123] - 无形资产收购总值1.6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5.5%(2024年同期:3.64亿元)[123] - 使用权资产收购总值96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2024年同期:9400万元)[123] - 确认物业、厂房及设备与无形资产减值损失1.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024年同期:1.20亿元)[124] - 受限制银行存款年利率区间为0.02%至2.45%,较2024年末0.05%-4.13%收窄[133] 股权和购股权计划 - 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持有的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从期初1,091,125份减少至期末705,525份[71][72] - 2012年计划第一批次购股权于2015年12月9日授出12,000,000份[65] - 2012年计划第二批次购股权于2019年3月28日授出12,328,000份[6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12年计划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为5,436,026份[66][67] - 2025年上半年2012年计划购股权行使28,000份[66][67] - 2025年上半年2012年计划购股权失效135,000份[67] - 2025年上半年2012年计划购股权取消519,900份[66][67] - 2012年计划第一批次员工购股权行使价统一为40.34港元[66] - 2012年计划第二批次购股权行使价统一为76.36港元[67] - 2012年计划第一批次董事购股权于2025年取消60,000份[66] - 2012年计划第二批次员工购股权于2025年取消260,900份[67] - 2012年计划下可发行股份数目为5,436,026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的约0.48%[69] - 期内公司因行使购股权收到款项合计1,129,520港元[69] - 2022年计划可授出最多56,507,503份购股权,占公司采纳计划当日已发行股份的5%[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2年计划余下有效期约6.8年,且尚未授出任何购股权[70] - 期内购股权取消数量为440,000份,重分类数量为54,400份[72] - 公司股份加权平均收市价约为每股64.47港元[69] - 王玉锁持有的320,000份购股权在期内被全部取消[71] - 刘建锋持有的60,000份购股权已归属但未行使,将在终止雇佣后六个月内失效[69] - 王子峥持有的150,000份购股权在期内被取消[72] - 2012年计划第一批次购股权行使价为40.34港元,期末尚未行使数量为590,235份[144] - 2012年计划第二批次购股权行使价为76.36港元,期末尚未行使数量为4,845,791份[144] - 报告期内行使购股权28,000份,较上年同期的2,900份显著增加[145] - 报告期内购股权失效135,000份,上年同期为零[145] - 报告期内购股权注销519,900份,上年同期为零[145] - 期末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为5,436,026份,较期初的6,118,926份减少[145] - 行使日期的加权平均股价为65.08港元,低于上年同期的66.40港元[145] - 行使购股权发行28000股普通股,行使价每股40.34港元,同比发行量增长8.7倍[141] - 行使购股权时自购股权储备转拨至股份溢价金额为人民币2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3万元大幅增加[142] 股份奖励计划 - 股份奖励计划受托人持有公司19,984,600股奖励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1.77%[77] - 公司累计授出928,600股奖励股份名义收益,奖励价格为76.36港元[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379,000股奖励股份名义收益已延期且尚未归属[77] - 股份奖励计划剩余有效期约3.3年(至2028年11月左右)[76] - 计划规定奖励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个人上限为1%[76] - 期内(2025年1-6月)奖励股份总数从431,000股减少至379,000股,减少52,000股[78] - 前董事刘建锋持有的120,000股奖励股份因辞任被重新分类[80][84] - 期内没有奖励股份被取消、授予或归属[82][83] - 奖励股份行使期与2012年购股权计划第二批一致,最迟至2029年3月27日[83] - 奖励价格统一为76.36港元,与2012年购股权计划行使价保持一致[8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受托人未购买任何股份,而去年同期以总代价约2.38亿港元购买了3,802,000股股份[14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受托人持有19,984,600股股份,与2024年12月31日持股数量一致[14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奖励股份总数为379,000股,较期初431,000股减少52,000股[14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授出奖励股份的公平值为人民币400万元,采用二项期权定价模型计算[148] - 计算奖励股份公平值的关键假设包括:现货价62.70港元,奖励价格76.36港元,预期波幅43.47%,无风险利率2.00%[149] - 股份奖励计划相关负债为人民币400万元,与2024年末持平[142] - 报告期内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为零,所有股份已获归属[142] 股东结构和关联交易 - 董事长王玉锁通过受控公司持有新奥能源387,768,034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34.28%[55][56]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131,252,275股[56] - 王玉锁持有新奥股份2,243,499,808股,占其总股本72.44%[57] - 王玉锁持有新能香港2,132,377,984股,占其总股本72.44%[57] - 王玉锁持有新奥集团99.69%股份,对应7,476,603,935股[57] - 王玉锁通过受控公司持有2030年到期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