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建筑兴业(00830) - 2025 - 中期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 - 公司总营业额减少29.3%至港币33.38亿元(2024年同期:港币47.22亿元)[20]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减少29.8%至港币3.86亿元(2024年同期:港币5.50亿元)[20] - 本期溢利为3.84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457亿港元下降29.5%[33]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2025年上半年为386,15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50,470千港元下降29.8%[37] - 公司总营业额同比下降29.3%至33.38亿港元(2024年:47.22亿港元)[45] - 税后溢利同比下降29.9%至3.86亿港元(2024年:5.50亿港元)[52] - 每股基本盈利下降29.9%至17.12港仙(2024年:24.41港仙)[52] 成本和费用(同比) - 行政、销售及其他经营费用下降至港币1.28亿元(2024年同期:港币1.32亿元)[23] - 财务费用减少至港币0.31亿元(2024年同期:港币0.35亿元)[24] - 财务费用下降12.6%至3050.7万港元(2024年:3489.9万港元)[48] - 所得税费用下降17.8%至5831.5万港元(2024年:7096.9万港元)[50] 幕墙及承包业务表现 - 幕墙及承包业务收入减少32.4%至港币28.49亿元(2024年同期:港币42.14亿元)[21] - 幕墙及承包业务经营溢利减少31.4%至港币4.36亿元(2024年同期:港币6.36亿元)[21] - 幕墙及承包工程营业额下降32.4%至28.49亿港元(2024年:42.14亿港元)[45] 运营管理业务表现 - 运营管理业务收入下降至港币4.89亿元(2024年同期:港币5.08亿元)[22] - 运营管理业务经营溢利增加至港币0.79亿元(2024年同期:港币0.65亿元)[22] 香港地区业务表现 - 香港幕墙业务巩固市场龙头地位[8] - 中标香港会德丰文辉道住宅及太古湾仔皇后大道东住宅等大型幕墙项目[9] 内地及海外业务表现 - 中标内地广州珠江太古聚龙湾及深圳华为百草园城市更新等标志性项目[10] - 中标新加坡樟宜机场T2航站楼酒店项目[10] - 持续关注中东及东南亚等地区大型有潜力发展项目[11] - 香港及中国内地收入下降29.5%至33.04亿港元(2024年:46.87亿港元)[45] 重大项目与合约 - 澳门银河四期项目为全球单体建筑幕墙最大合约额项目并完成一期目标[10] - 公司累计新签合约额为港币47.11亿元[25] - 公司与昆山市人民政府签署百亿元规模框架协议[12]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所用现金净额2025年上半年为-259,059千港元,与2024年同期的-258,844千港元基本持平[38]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2025年上半年为-62,92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7,449千港元下降460.8%[38]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2025年上半年为167,78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24,154千港元下降25.1%[38] - 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65,431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9,047千港元增长243.4%[38] - 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增长243.4%至6543.1万港元(2024年:1904.7万港元)[55] 融资与借贷活动 - 银行贷款提取540,72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30,291千港元下降14.2%[38] - 银行贷款偿还363,47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00,046千港元下降9.1%[38] - 银行借款总额增加至176.27亿港元,较2024年底的158.09亿港元增长11.5%[59] - 银行借款平均年利率从4.69%下降至3.28%,减少141个基点[59] 资产负债状况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为8.24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9.82亿港元下降16.1%[26] - 公司银行借款总额为17.626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15.809亿港元增长11.5%[26] - 净借贷比率从2024年末的23.4%上升至31.9%,增长8.5个百分点[26] - 未使用的银行授信额度为74.39亿港元[26]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30.62亿港元,较2024年末的26.74亿港元增长14.5%[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025年6月30日为816,869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66,175千港元增长22.6%[38] - 现金及银行结余占流动资产比重为8.3%,较2024年末的10.3%下降2个百分点[35]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达40.10亿港元,较2024年底的38.15亿港元增长5.1%[60] - 90天以上账龄的贸易应付款大幅增加至8.56亿港元,较2024年底的3.39亿港元增长152.6%[60] - 应付保证金中长期部分为2.48亿港元,较2024年底的3.30亿港元减少24.9%[60] 应收账款状况 - 贸易应收账款中90日以上账龄占比达86.0%(68.55亿港元/79.70亿港元)[58] 股息与股份回购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港币5.0仙[7] - 公司支付2024年末期股息63,155千港元[37] - 股份回购支出747千港元[37] - 中期股息派发每股5.0港仙,总额约1.13亿港元(2024年:每股7.0港仙,总额1.58亿港元)[51] - 公司回购50万股股份,总代价74.7万港元,已于2025年7月23日注销[62] - 中期股息定为每股5.0港仙,较2024年同期的7.0港仙减少28.6%[65] - 公司于2025年6月以总代价745,840港元回购500,000股普通股[74] - 回购股价区间为每股1.47港元至1.51港元[74] - 所有回购股份已于2025年7月23日注销[74] 合约与工程储备 - 已签约但未入账的在建工程承约为1054.6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2641.3万港元减少60.1%[63] - 向集团系内公司收取的工程费减少至10.2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9.10亿港元下降46.1%[64]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董事王晓光持有公司508万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225%[69] - 加宝控股有限公司为公司最大股东,实益持有1,596,403,279股普通股,占比70.78%[72] -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通过控股加宝间接持有公司70.78%股份[72][76] - 中国海外集团持有中国建筑国际61.81%股份,间接控制公司70.78%股权[7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2,255,545,000股[7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78]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及《标准守则》要求[75][77] - 董事薛永恒于2025年5月27日兼任厦门吉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79] 人力资源状况 - 公司雇员总数从2024年末的4,006名减少至3,834名,下降4.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