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报告期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204亿元,同比下降33.5%或人民币6061.9万元[8]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120,392千元,同比下降33.5%[99]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81.011百万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120.392百万元,降幅达33.5%[125]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的人民币1.81亿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1.204亿元,降幅达33.5%[128][129] - 毛利为人民币911.1万元,同比下降37.5%[8]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9,111千元,同比下降37.5%[99]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人民币18,170千元,较去年同期亏损32,320千元有所收窄[99] - 净收益为人民币4109.8万元(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人民币3863.5万元)[9] - 报告期间净收益为人民币4109.8万元,相比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人民币3863.5万元实现扭亏为盈[40]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人民币41,098千元,去年同期为亏损38,635千元[99] - 公司期内亏损从2024年的人民币3863.5万元改善至2025年的人民币4109.8万元盈利,主要由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收益人民币6301.5万元[128][13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为人民币4318.6万元,相比2024年上半年亏损人民币3604万元大幅改善[40] - 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人民币4.32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亏损3.60亿元实现扭亏为盈[10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43186千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36040千元大幅改善[136]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6.28分(2024年上半年亏损5.48分)[9]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6.28分,相比2024年上半年每股亏损5.48分显著提升[41]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6.28分,去年同期为亏损5.48分[99] - 2025年六个月每股基本盈利6.28分,较2024年同期每股亏损5.48分实现扭亏为盈[13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11,281千元,同比下降33.1%[99] - 毛利率为7.6%,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33] - 销售开支同比下降53.2%至人民币2,586千元,占收入比例2.1%[36]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62%至人民币7,385千元,占收入比例6.1%[37] - 行政开支同比下降12.8%至人民币20,983千元[38] - 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薪酬)从2024年的人民币5694.4万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3123.7万元,降幅为45.2%[132] - 融资成本净额从2024年的人民币680.1万元改善至2025年的人民币391.4万元,降幅为42.4%[133] - 政府补助从2024年的人民币289万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23.7万元,降幅为91.8%[131] - 无形资产摊销从2024年的人民币814.2万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715.2万元,降幅为12.2%[128][132] - 短期租赁开支为人民币24万元,同比下降24.1%(2024年同期:人民币31.6万元)[160] - 主要管理层薪酬总额为人民币272.7万元,同比下降19.8%(2024年同期:人民币340万元)[162] - 薪金花红袍金及津贴为人民币256.6万元,同比下降17.0%(2024年同期:人民币309万元)[162] - 以股份为基础付款为人民币2.1万元,同比下降88.6%(2024年同期:人民币18.5万元)[16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数据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减少54.4%或人民币3725.1万元[8] - 销售软硬件及一体化综合服务收入减少39.1%或人民币1837.6万元[8] - 资讯科技维护及支援服务收入减少88.9%或人民币340.6万元[8] - 数据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同比下降54.4%至人民币31,240千元[32] - 综合服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9.1%至人民币28,592千元[32] - 信息技术维护及支持服务收入同比下降88.9%至人民币426千元[32] - 商品贸易业务收入为人民币60,134千元[32] - 综合数据技术服务收益大幅下降49.5%,从2024年的人民币119.291百万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60.258百万元[125] - 数据解决方案业务收益下降54.4%,从2024年的人民币68.491百万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31.24百万元[125] - 销售软硬件及相关服务一体化业务收益下降39.1%,从2024年的人民币46.968百万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28.592百万元[125] - 资讯科技维护及支援服务收益下降88.9%,从2024年的人民币3.832百万元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0.426百万元[125] - 商品贸易收益基本持平,从2024年的人民币61.72百万元微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60.134百万元,降幅2.6%[125] - 技术服务的分部收益从2024年的人民币1.193亿元下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6025.8万元,降幅达49.5%[128] - 商品贸易的分部收益从2024年的人民币6172万元微降至2025年的人民币6013.4万元,降幅为2.6%[128] - 收益确认时间点发生变化,单一时间点确认收益占比从60.0%提升至73.7%[12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2024年市场规模为人民币713.05亿元,同比增长2.9%[13] - IDC预测2029年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人民币1039.39亿元[13] - 中国大数据产业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人民币2.8万亿元[15] - 中国大数据产业2025-2030年预计保持年均12%增速[15] - 公司中标东南地区国有商业银行模型开发及数据库项目[18]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二零二五年上半年中期股息[89] - 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至少25%[90] - 公司于报告期间无涉及任何重大诉讼或仲裁[91] - 公司已采纳购股权计划及股份奖励计划,用于激励合资格参与者及实现长期商业目标[67] 投资和融资活动 - 确认持有东京中央拍卖控股股份公平值收益约人民币6301.5万元[10] - 公司以港币6.6百万元收购目标公司3%普通股股份[22] - 公司通过投资目标公司确认公允价值收益约港币67.65百万元[22] - 公司完成配售130,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6.44%[25] - 配售股份价格为每股港币0.301元较收市价折让18.65%[24]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港币38.6百万元[25] - 配售款项80%约港币30.9百万元拟用于偿还集团借款[25] - 配售款项20%约港币7.7百万元拟用作补充营运资金[25] - 公司于2025年5月21日完成1.3亿股配售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6.44%,配售价每股0.301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3860万港元[81]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中80%(约3090万港元)用于偿还集团借款,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2960万港元,未动用130万港元[82] - 配售所得款项净额中20%(约770万港元)用于补充一般营运资金,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全部动用[82] - 持有东京中央拍卖控股1500万股股份,确认公允价值收益6301.5万元[44] - 东京中央拍卖控股投资账面金额约为人民币6770万元[53] - 公司于2025年5月发行130,000,000股新股,募集资金净额约为人民币36,086千元[148]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为人民币63,015千元[99] - 按公平值计⼊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平值收益为人民币6301.5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零[132] - 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67.7百万元,全部使用第一级输入数据计量[120] - 公司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为人民币1.95百万元,全部使用第三级输入数据计量[120] - 公司金融资产公平值总额为人民币69.65百万元,其中97.2%使用第一级输入数据,2.8%使用第三级输入数据[120]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0元大幅增加至人民币67.70亿元[101]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3065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同期减少145.4万元[42][43]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679.6万元,主要因购入东京中央拍卖控股1500万股股份产生现金流出619.7万元[42][46]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4707.9万元,主要来自发行股份所得款项3608.6万元[42][47] - 经营现金净流出为3065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3210万元人民币减少4.5%[107] - 投资现金净流出为679.6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30.8万元人民币增加28.0%[107] - 融资现金净流入为4707.9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净流出722.8万元人民币[10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963.3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净减少4464万元人民币[10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572.3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7023.2万元人民币减少63.4%[107] - 发行股份所得款项为3608.6万元人民币[107] - 其他借款所得款项为2267.9万元人民币[107] - 银行借贷所得款项为2146万元人民币[107] - 偿还其他借贷为1769万元人民币[107] - 偿还银行借贷为800万元人民币[107] - 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为人民币238.4万元,同比下降6.7%(2024年同期:人民币255.5万元)[160] 资产和负债状况 - 短期银行借款4296万元,其他借款8448.9万元[48] - 资产负债率降至110.9%,较2024年末277.9%大幅改善167个百分点[52]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98.85亿元增长至2025年中的343.87亿元,增幅15.1%[10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人民币16.40亿元增至25.72亿元,增长56.8%[101] - 贸易应收款项从人民币90.66亿元减少至80.66亿元,下降11.0%[101] - 银行及其他借贷(流动部分)从人民币98.66亿元增至127.45亿元,增长29.2%[10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由人民币2.05亿元显著改善至9.73亿元,增幅达375.5%[101][105]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发行新股获得人民币3.56亿元融资[105] - 累计亏损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0.05亿元收窄至35.73亿元,改善10.8%[101][105] - 流动负债净额从人民币-50.85亿元改善至-45.77亿元[102] - 物业及设备账面净值从2025年初3047千元降至期末1335千元,主要因折旧2346千元[138] -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从2025年初59158千元降至期末52002千元,主要因摊销7152千元[138]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154318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142099千元,降幅7.9%[140] - 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从2024年末63658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61437千元,减少2221千元[141] - 质押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22501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21978千元,减少523千元[140] - 投资性物业账面净值从2025年初8676千元降至期末8313千元,主要因折旧363千元[138]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54,318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42,099千元[142] - 超过一年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最高,为人民币65,272千元,占总额的45.9%[142] - 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总额为人民币61,437千元,亏损率为43.2%[143] - 超过十二个月逾期贸易应收款项的预期亏损率最高,达89%[143] - 合约资产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99,253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89,242千元[144] - 合约资产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人民币30,947千元,拨备覆盖率为34.7%[144][146]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人民币3,685千元[147] - 应收联营公司其他投资者的款项已全额计提人民币2,079千元预期信贷亏损拨备[147] - 公司给予客户的信贷期最多为60天[142]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91,612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5,251千元人民币,降幅为39.7%[149] - 超过90天的长期贸易应付款项为21,403千元人民币,占贸易应付款项总额的38.7%[149] - 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6,045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3,984千元人民币[150] - 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8,660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27,449千元人民币,增幅为17.3%[151] - 即期银行借贷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500千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2,960千元人民币,增幅为120.3%[151] - 其他借贷从2024年12月31日的79,160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84,489千元人民币[151] - 银行借贷加权平均年利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4.2%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4.5%[152] - 已抵押银行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9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32千元人民币,增幅为92.1%[154] - 租赁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5,340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356千元人民币,降幅为37.2%[159] - 一年内到期的租赁负债为3,195千元人民币,占租赁负债总额的95.2%[159] - 贸易应收款项的预期信贷亏损拨回人民币222.1万元,而2024年为计提人民币189.8万元[132] - 子公司银行冻结余额为人民币303.4万元,同比下降61.4%(2024年末:人民币786.7万元)[165] - 诉讼索赔金额约为人民币2069.2万元(含法律费用及利息)[165] 股权和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股情况:薛守光通过受控法团持有104,000,000股(13.15%)及实益持有28,495,000股(3.60%),吴晓华通过受控法团持有29,490,000股(3.73%),吴辅世实益持有11,450,000股(1.45%)[60] - 主要股东持股情况:宝树亚洲控股实益持有104,000,000股(13.15%),陈卫萍通过配偶权益持有132,495,000股(16.75%),顾逸及嘉盈管理通过受控法团各持有70,003,840股(8.85%),香港合盛投资作为股份担保权益拥有人持有66,080,000股(8.36%),陈桢平实益持有42,980,000股(5.43%)[62] - 公司总员工数为183名,分布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65] - 薛守光通过全资控股宝树亚洲控股间接持有公司104,000,000股股份[61][66] - 吴晓华通过全资控股志宝控股间接持有公司29,490,000股股份[61] - 陈卫萍作为薛守光配偶,通过配偶权益持有132,495,000股股份[66] - 顾逸通过全资控股嘉盈管理及Mindas Touch Global间接持有70,003,840股股份[66] - 吴新兰作为陈桢平配偶,通过配偶权益持有42,980,000股股份[66]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薛守光先生自2023年7月18日起),违反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
瑞和数智(03680)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