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营业额为94.76亿港元,同比下降8.6%[15] - 股东应占溢利录得10.42亿港元,同比下降13.2%[15] - 本集團營業額94.76億港元同比下跌8.6%股東應佔溢利10.42億港元同比下跌13.2%[33] - 公司营业额为94.76亿港元,同比下降8.6%[70][77][7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0.42亿港元,同比下降13.2%[70][72] - 营业额同比下降8.6%至94.76亿港元(2024年同期:103.69亿港元)[102] - 期间溢利同比下降44.1%至7.88亿港元(2024年同期:14.08亿港元)[10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降13.2%至10.42亿港元(2024年同期:12.01亿港元)[102]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下降13.3%至0.958港元(2024年同期:1.105港元)[102] -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42亿港元,同比下降13.3%(从12.01亿港元降至10.42亿港元)[111] - 集团总收入同比下降8.6%至94.76亿港元(2024年同期:103.69亿港元)[124][125] - 集团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3.2%至10.42亿港元[124][12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溢利为10.4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2.01亿港元下降13.2%[13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房地产存货跌价计提大额拨备及投资物业公允值减少[15][17] - 上實環境財務費用同比下降12.5%[19] - 上实环境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2.5%,新增北流市污水处理项目设计规模60000吨/日[38] - 公司总体毛利率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80]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损失1.23亿港元,去年同期为0.08亿港元[130] - 投资物业公允值净减少4.55亿港元,去年同期为净减少0.37亿港元[133] - 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67.627亿港元增至73.416亿港元,增长8.6%[13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57.289亿港元降至47.912亿港元,下降16.4%[141] - 主要管理人员酬金总额为4,905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同期的5,153千港元下降4.8%[153] - 同系附属公司短期租赁及低价值资产租赁开支为23,380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同期的20,969千港元增长11.5%[152] 基建环保业务表现 - 基建环保业务盈利9.33亿港元,同比减少11.6%[16] - 基建环保业务期间盈利9.33亿港元,同比下降11.6%,占集团净利润92.2%[34] - 收费公路业务总净利润5.48亿港元同比增长0.5%,通行费收入10.19亿港元同比增长5.1%[36] - 京沪高速(上海段)通行费收入3.05亿港元同比增长8.4%,车流量2185万架次同比增长6.0%[36] - 沪昆高速(上海段)净利润2.87亿港元同比增长2.8%,通行费收入4.58亿港元同比增长2.9%[36] - 沪渝高速(上海段)通行费收入2.56亿港元同比增长5.4%,车流量1895万架次同比增长6.2%[36] - 上实环境上半年收入31.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4%,股东应占净利润3.4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7.1%[38] - 中环水务营业收入9.80亿港元同比增加2.5%,净利润1.20亿港元同比减少8.0%[41] - 康恒环境垃圾焚烧累计规模43725吨/日,上半年垃圾入厂量861.75万吨同比增长4.3%[43] - 基建环保分部收入为44.33亿港元,占总收入46.8%[124] - 收费公路经营收入为10.192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6956亿港元增长5.1%[123] - 水务相关运营及维护收入为25.546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1.7859亿港元增长17.3%[123] - 服务特许权安排的财务收入为5.671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6843亿港元下降15.1%[123] 大健康业务表现 - 大健康业务贡献盈利1.41亿港元,同比上升118.4%[17] - 大健康业务2025年上半年盈利1.41亿港元,同比增长118.4%,占集团净利润14.0%[49] - 大健康业务净利润1.41亿港元,同比大幅上升118.4%,占业务净利润14.0%[73][76] - 上藥集團收入人民幣1,419.01億元同比增長1.6%淨利潤人民幣8.34億元同比增長39.5%[21] - 上药集团收入1419.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净利润8.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5%[49] - 上药股份確認一次性收益導致淨利潤增幅較大[21] 房地产业务表现 - 房地产业务亏损4.6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56倍[17] - 房地产业务收入下跌因交樓結轉銷售減少及計提大額存貨跌價撥備[33] - 房地产板块亏损4.65亿港元,同比扩大2.56倍,占集团净利润负46.0%[51] - 上实发展营业收入12.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9.7%,股东应占亏损7.54亿元人民币[52] - 上实发展房地产签约金额2.90亿元人民币,签约面积13,400平方米[52] - 上实发展租金收入约2.00亿元人民币,在建项目5个合计392,800平方米[52] - 上实城开营业额18.28亿港元,同比下跌38.7%,股东应占亏损4.92亿港元[54] - 上实城开签约金额6.8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跌69.8%,签约面积41,000平方米[54] - 上实城开租金收入3.65亿港元,在建项目6个合计906,000平方米[54] - 房地产业务亏损4.65亿港元,同比扩大256.1%,占业务净利润负46.0%[73][75] - 房地产分部收入同比下降23.2%至31.43亿港元[124][125] - 房地产分部经营亏损6.83亿港元(2024年同期盈利2.77亿港元)[124][125] - 物业销售收入为16.539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7847亿港元下降35.8%[123] 消费品业务表现 - 消费品业务净利润为4.03亿港元,同比上升26.0%[17] - 消费品业务期间盈利贡献为4.03亿港元,同比增长26.0%,占集团净利润约39.8%[65] - 消费品业务净利润4.03亿港元,同比上升26.0%,占业务净利润39.8%[73][75] - 南洋烟草营业收入为12.73亿港元,同比增长16.4%[66] - 南洋烟草净利润为3.37亿港元,同比增长20.0%[66] - 南洋烟草销量逾746,000箱,同比增长约31.1%[66] - 南洋烟草香烟销售收入同比上升16.4%[75] - 永发印务营业额7.59亿港元,同比增长1.1%,净利润6994万港元,同比增长46.7%[69] - 货品销售收入为19.00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7.0604亿港元增长11.4%[123] - 消费品分部收入同比增长11.4%至19.01亿港元[124][125] 现金流和融资活动 - 粵豐環保私有化回收約40億港元資金令現金流大幅提升[20] - 公司取得新贷款83.45亿港元(去年同期:90.22亿港元)[144] - 公司偿还贷款107.92亿港元(去年同期:63.34亿港元)[144] - 经营业务现金流出净值为8.06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3876亿港元减少3.8%[116] - 投资业务现金流入净值为77.211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9801亿港元大幅增长1451%[116] - 融资业务现金流出净值为40.9827亿港元,去年同期为现金流入6.4496亿港元[11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28.163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0421亿港元增长826%[11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41.860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48.2154亿港元减少2.6%[117] - 净负债比率为60.99%,较期初65.12%有所改善[70] - 总贷款约为585.1320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594.9216亿港元),其中65.3%为无抵押信贷(2024年12月31日:65.6%)[88] - 银行结存及短期投资分别为285.3409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285.1396亿港元)和2.8154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2.2553亿港元)[92] - 已签约资本性承诺为29.6776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33.3845亿港元)[91] - 为物业买家、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提供担保总额约28.1077亿港元(2025年6月30日)[90] - 已签约但未拨备开支从33.384亿港元降至29.678亿港元[146] - 财务担保总额从33.525亿港元降至28.308亿港元,下降15.6%[147] 资产和投资状况 - 星河能源光伏電站上網電量約472,489,600千瓦時同比減少8.9%[20] - 星河數碼持有光伏電站資產規模達740兆瓦[20] - 星河数码光伏电站规模740兆瓦,上网电量4.7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8.9%[50] - 投资物业价值增长2.0%至353.80亿港元(2024年末:346.82亿港元)[107] - 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增长16.1%至241.86亿港元(2024年末:208.41亿港元)[107] - 银行及其他贷款(流动)下降11.1%至170.71亿港元(2024年末:192.05亿港元)[108] - 总权益增长2.6%至803.31亿港元(2024年末:782.93亿港元)[108] - 投资物业账面值171.94882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170.07157亿港元)[93] - 持有作出售之发展中物业账面值90.91788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83.38620亿港元)[93] - 公司总权益由763.82亿港元增至803.31亿港元,增幅5.2%[111] - 保留溢利增至390.78亿港元,较期初386.92亿港元增长1.0%[111] - 换算储备亏损收窄至190.67亿港元,较期初282.50亿港元改善32.5%[111] - 法定储备增至39.97亿港元,较期初39.06亿港元增长2.3%[111] - 投资总额降至23.35亿港元,较期初36.01亿港元下降35.2%[135] - 存货中持有作出售物业账面值73.12亿港元,较期初56.72亿港元增长28.9%[137] - 上市股本证券公允价值从21.861亿港元增至27.441亿港元[149] - 非上市可交换债券公允价值从16.37亿港元降至0[149] - 第三级金融资产公允值总额从2024年初的2,047,294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252,181千港元,主要因上市可交换债券提前赎回1,637,000千港元[150] - 上市可交换债券于2025年提前赎回1,637,000千港元,导致该资产类别余额归零[150] 股息和股东回报 - 中期股息每股42港仙,与去年同期持平[15][13] - 中期股息每股42港仙,派发比率为43.8%(2024年中期:38.0%)[83] - 公司宣派股息5.65亿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111] - 中期股息每股42港仙,与去年同期持平[131] 其他重要事项 - 粤丰环保私有化过程中产生亏损5,684万港元[16] - 暂定于2025年9月2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14] - 收費公路車流量及通行費收入穩步增長受益於春運及假期出行需求上升[19] - 新疆五家渠煤化工廢水處理項目比原計劃提前六個月進入試運行[19] - 粤丰环保私有化注销股份4.75251亿股,每股4.90港元,总金额约23.29亿港元[42] - 出售粤丰环保全部权益获得对价23.29亿港元,产生出售亏损0.57亿港元[134] - 可交换债券提前赎回收益0.28亿港元已确认损益[136] - 收费公路经营权政府补偿2.12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91亿港元[130] - 投资之股息收入0.52亿港元,去年同期为0.04亿港元[130] - 应收合营企业款项从20.740亿港元增至21.974亿港元,增长5.9%[139] - 出售联营公司确认出售溢利0.128亿港元[145] - 非上市股本工具于其他全面收益中录得公允值损失11,174千港元(2025年)及568千港元(2024年)[150] - 集团向合营企业收取利息收入48,675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同期的55,926千港元下降13%[152] - 集团授予银行的财务担保从2024年末的4,800百万港元减少至4,200百万港元,其中已使用部分从2,800百万港元降至2,200百万港元[152] - 附属公司非控制股东产生的租赁负债为125,391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同期的131,763千港元下降4.8%[152] - 上实集团持有公司63.16%股份(686,654,748股),通过五家全资附属公司实益持有[156][160] - 集团雇员总数为20,040人(截至2025年6月30日),薪酬政策基于经营业绩、个人表现及市场趋势制定[157] - 公司联交所股份代号为363[164] - 公司持有上交所上市公司上实发展股份代号600748[164] - 公司持有联交所上市公司上实城开股份代号563[164] - 公司持有新交所上市公司上实环境股份代号BHK[164] - 公司持有联交所上市公司上实环境股份代号807[164] - 公司持有联交所及上交所上市公司上药股份股份代号分别为2607及601607[164] - 报告期为2025年中期[165] 汇兑和重估收益 - 海外业务汇兑收益显著改善,附属公司汇兑收益6.23亿港元(去年同期亏损5.87亿港元)[111] - 投资重估储备收益1.90亿港元,同比大幅改善(去年同期亏损266万港元)[111] - 期间其他全面收益大幅改善至19.40亿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17.28亿港元)[104] - 全面收益总额大幅改善至27.28亿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3.19亿港元)[104] 非控制股东权益 - 非控制股东权益净利润亏损2.54亿港元(去年同期盈利2076万港元)[111] - 非控制股东权益注资334万港元,体现少数股东资本投入[111] 税务支出 - 实际所得税支出3.77亿港元,综合税率约32.3%[128] - 中国企业所得税实际税率为25%,部分子公司享受15%优惠税率[129] - 中国土地增值税按增值额30%-60%累进税率征收[129] 房地产项目详情 - 上实发展项目总地盤面積2,456,748平方米,总建築面積4,650,275平方米[56] - 上实城开项目总地盤面積5,272,609平方米,总建築面積12,601,279平方米[58] - 西安市自然界项目累计已出售建築面積达2,816,402平方米,占规划总建築面積3,899,867平方米的72.2%[58] - 上海市闵行区万源城项目累计已出售建築面積822,103平方米,占规划总建築面積1,226,298平方米的67.0%[56] - 上海市青浦区上实‧海上灣项目累计已出售建築面積361,236平方米,占规划总建築面積631,199平方米的57.2%[56] - 本期间预售面積最高项目为西安市自然界1,229平方米,其次为苏州市上实‧海上都薈10,111平方米[56][58] - 天津市老城厢项目累计已出售建築面積582,737平方米,占规划总建築面積752,883平方米的77.4%[58] - 重庆市城上城项目累计已出售建築面積376,424平方米,
上海实业控股(00363)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