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约3660万港元,同比下降20.8%[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36581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46202千港元下降20.8%[5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实现盈利36186千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36319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5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13548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19128千港元下降29.2%[5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净额74814千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7761千港元大幅改善[5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8132千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12500千港元收窄34.9%[5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40港仙,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1.71港仙实现扭亏[5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录得净利润11.243百万港元,扭转了2024年同期的亏损局面[59]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业绩从亏损36,645千港元改善为溢利36,197千港元[7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下降至3152.1万港元,同比下降34.1%[7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溢利1693.5万港元,对比去年同期亏损3546.9万港元[83] - 期内溢利为281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4880万港元大幅改善7690万港元[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整体毛利率为37.0%,去年同期为41.4%[7] - 财务成本从4,254千港元小幅上升至4,362千港元[73] - 财务成本增至436.2万港元,其中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408.2万港元[78] - 雇员福利开支降至2647.8万港元,同比下降0.6%[79] - 2025年上半年确认以股份为基础付款开支220.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36.2万港元增长35.5%[10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包装产品业务收入3270万港元,同比下降21.2%,分部亏损500万港元[8] - 莱茵衣藻产品业务收入390万港元,分部亏损1520万港元[10] - 包装产品业务收入从41,494千港元下降至32,708千港元,降幅21.2%[73] - 莱茵衣藻产品业务收入从4,708千港元下降至3,873千港元,降幅17.7%[73] - 财务投资业务出现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5,235千港元[73] - 放贷业务利息收入从1,675千港元大幅下降至175千港元,降幅89.6%[73] - 包装产品业务收入下降至3270.8万港元,同比下降21.2%[75][76] - 莱茵衣藻产品业务收入下降至387.3万港元,同比下降17.7%[75][76]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持作买卖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523.5万港元[75] - 非持作买卖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净收益7481.4万港元,主要来自非上市及上市股本投资[77]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二维码解决方案、包装产品生产销售、证券投资及微藻相关产品[63] - 已终止经营业务二維碼解決方案收入14,505千港元,同比下降38.0%[121] 投资表现 - 上市投资公平值收益3160万港元,非上市投资公平值收益3570万港元[9] - 公司持有上市投资约5870万港元,非上市投资约1.646亿港元[42] - 威华达控股公允价值为5864.7万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9.56%[42] - FreeOpt Holdings公允价值为5288.5万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8.62%[42] - Tre 29 Investment公允价值为4063万港元,占集团资产总值6.63%[4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223237千港元,较2024年底95902千港元增长132.8%[56]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95,902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中的223,237千港元,增幅达133%[85] - 非上市股本投资中,公司E的投资价值从28,544千港元大幅增至52,885千港元,增长85%[85] - 上市股本投资从2024年末的0增至2025年中的58,685千港元[85] - 上市股本投资公平值5.8685亿港元(第一级),较2024年末5.118亿港元增长14.7%[112][113] - 非上市股本投资公平值1.6455亿港元(第三级),较2024年末9590.2万港元增长71.6%[112][113] - 私募股本投资基金已于期内出售,2024年末公平值为214.7万港元[111][113] - 非上市股本工具第三级公平值于2025年6月30日达164,552千港元,较期初95,902千港元增长71.6%[117] 资产和负债状况 - 于2025年6月30日持有现金结余约1150万港元[12] - 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02%,较2024年12月31日的113%有所改善[12] - 未偿还银行借款约5820万港元,其他借款约2210万港元,无抵押其他借款约3.131亿港元[1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1526千港元,较2024年底16317千港元下降29.4%[56] - 公司2025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389559千港元,较2024年底339318千港元增长14.8%[5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应付董事款项99492千港元,较2024年底97192千港元增长2.3%[5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出32.519百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净流出35.566百万港元略有改善[6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28.480百万港元,主要来自新借款30.738百万港元[62]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526百万港元,较期初16.317百万港元减少3.063百万港元[6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492.672百万港元,负债净额为6.167百万港元[64] - 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从37,319千港元降至15,122千港元,降幅达59%[86] - 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亏损拨备从15,035千港元降至2,852千港元,降幅81%[86] - 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从16,555千港元大幅降至2,821千港元,降幅83%[88] - 应付贸易账款从12,528千港元降至6,735千港元,降幅46%[90] - 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从366,125千港元增至393,372千港元,增长7.4%[92] - 有抵押其他借款从2024年末的0增至2025年中的22,063千港元[92] - 其他应付款项中的应付建设款项从18,217千港元降至11,962千港元,降幅34%[91] - 已终止经营业务持作销售资产总额为28.945百万港元[122] - 持作销售资产中使用权资产价值3.136百万港元[122] - 存货价值3.578百万港元[122] - 应收贸易账款达8.94百万港元[122] - 预付款项及按金等应收款项10.143百万港元[122] - 持作销售相关负债总额39.338百万港元[122] - 合约负债达13.234百万港元[122] - 银行及其他借款8.861百万港元[122] - 现金及现金等值物1.698百万港元列入持作销售资产[122] 融资和资金使用 - 2016年股份配售筹集净额406,100,000港元[35] - 其中263,400,000港元用于赎回承兑票据[35] - 63,000,000港元用于收购透云物联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35] - 公司已全额使用1440万港元用于购置厂房及设备[37] - 公司已全额使用5870万港元用于研发[37] - 公司已使用320万港元购买运输设备及物资,剩余340万港元预计2025年动用[37] - 公司发行4000万美元可换股债券筹集净额3960万美元(约3.094亿港元)[37] - 公司提前赎回可换股债券本金额1300万美元(约1.014亿港元)[38] - 公司2020年3月及4月分别筹集净额4988万及4998万港元,均全额用作一般营运资金[41] - 公司于2025年3月出售子公司威道国际30%股权,获得现金收益5.334百万港元[59][62] - 于2025年7月31日出售山西固定资产,现金代价约人民币1481.7万元[19] - 2025年7月31日出售山西固定资产现金代价约14.817百万人民币[123] 股权结构和购股权计划 - 主席王亮直接持有公司股份620,300,000股,占比22.11%[26][31]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合计持股约774,605,135股,占比约27.61%[26] - 王亮与其母亲乔艳峰共同持有767,500,000股,占比27.35%[28] - 股东秦奋持有197,470,000股,占比7.04%[31] - 购股权计划若全部行使将发行354,940,500股,占比12.65%[30] - 即时可行使购股权涉及70,321,750股,占比2.51%[30] - 尚未归属购股权涉及284,618,750股,占比10.14%[30] - 公司于2025年6月13日终止2022年购股权计划并通过新的2025年购股权计划[96] - 2020年10月8日授予47,0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0.40港元[98] - 2020年11月16日授予68,9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0.60港元[98] - 2022年4月25日授予14,314,750份购股权,行使价1.34港元[98] - 2024年9月30日授予279,0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0.20港元[9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0年10月8日授予的10,000,000份雇员购股权尚未行使[9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0年11月16日授予的60,200,000份购股权(含雇员10,200,000份及其他参与者50,000,000份)可行使[100] - 其他参与者购股权分配:技术顾问26,000,000份、策略财务规划顾问12,000,000份、销售及营销顾问12,000,000份[101] - 2022年4月25日授予的购股权期内注销5,115,500份,剩余6,490,500份尚未行使[10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2年计划项下5,309,250份购股权可行使(较2024年末7,568,500份减少29.8%)[10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维持2.79亿份,期内无变动[103] - 董事持有尚未行使购股权1180万份,行使价均为0.20港元[103] - 雇员持有尚未行使购股权5120万份,行使价均为0.20港元[103] - 其他14名服务提供者持有尚未行使购股权2.16亿份,行使价均为0.20港元[103] - 2024年9月30日授予购股权的公平值范围为0.0921至0.1097港元,总估值873.2万港元[106] - 所有购股权均不可行使(2024年末:无)[10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正与金融机构协商新融资以偿还现有贷款,并寻求延长人民币60百万元贷款的到期日[64] - 公司董事及股东承诺不会要求偿还总额为122.455百万港元的垫款,直至公司有足够现金[64] -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但管理层相信未来12个月有足够营运资金履行财务义务[65] - 公司正开拓莱茵衣藻产品在中国内地的销售市场以改善流动性及盈利能力[66] - 公司可能出售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中的非上市投资以增加营运资金[66] 投资估值敏感性分析 - 投资资本对总资产倍数增加5%导致公平值增加2,513千港元,价格对净资产倍数增加5%导致公平值增加953千港元[115] - 缺乏市场流通性折让为15.7%,增加5%将导致公平值减少2,302千港元[115] - 期权定价模型显示清算概率95%,增加5%导致公平值增加20千港元;首次公开发售概率5%,增加5%导致公平值减少21千港元[116] - 企业价值对销售比率3.73%,增加5%导致公平值增加27千港元[116] - 缺乏控制权折让为18.90%,增加5%导致公平值减少490千港元[116] - 近期交易价格每股403,000港元,增加5%导致公平值增加1,150千港元[116] 已终止经营业务 - 已终止经营业务威道国际出售代价为人民币13,000,000元[118]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5年上半年亏损8,13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2,500千港元收窄34.9%[121] 资本支出 - 物業、廠房及設備收購支出降至5.4万港元,同比下降96.0%[84]
透云生物(01332)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