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550.0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02%[25] - 净利润为262.7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22%[25] -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为262.8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07%[25] - 净利润人民币26.28亿元,同比下降22.22%[40] - 营业收入人民币55.01亿元,同比下降14.02%[40] - 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639.82亿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50.09亿元,降幅14.0%[15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费用为人民币19.02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56亿元,降幅7.59%[75] - 员工费用为人民币13.01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56亿元,降幅10.73%[80] - 资产减值损失为人民币8.70亿元,同比基本持平,降幅3.49%[82][84] - 所得税费用为人民币1.27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0.48亿元,增幅61.53%[8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达76044.5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1.95%[27] - 客户贷款总额39441.5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3.51%[27] - 吸收存款总额53236.3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33%[27] - 集团总资产达人民币7604.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5%[39] - 各项贷款余额人民币3944.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1%[39] - 资产总额为人民币7,604.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45.41亿元,增幅1.95%[88] - 客户贷款及垫款净额增长至3813.6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140.05亿元(增幅3.81%)[92][93] - 客户存款总额达54280.83亿元人民币,占负债总额比例77.79%[105] - 已发行债务证券增长至10484.6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213.03亿元(占比升至15.03%)[105] - 向中央银行借款减少至2601.33亿元人民币(降幅18.7%),占负债比例降至3.73%[105] - 客户存款总额为5428.08亿元人民币,其中个人存款占比61.20%,余额较上年末增加113.55亿元,增幅3.61%[107][108] - 公司存款占比37.01%,余额较上年末增加4.04亿元,增幅0.21%[107][108]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及同业款项为175.7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35.53亿元,降幅43.55%[109][111] - 股东权益总额为626.3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5亿元,增幅0.26%[112] - 未分配利润为270.6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07亿元,在股东权益中占比43.22%[1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现金流净流出242.64亿元,同比增加净流出125.05亿元[116][118] - 投资现金流净流入65.60亿元,同比增加净流入29.55亿元,增幅81.96%[116][118] - 筹资现金流净流入184.68亿元,同比增加净流入117.69亿元,增幅175.67%[116][1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益和利差 -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70%,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29] - 净利息收益率1.22%,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29] - 利息净收入人民币42.37亿元,同比下降9.92%[43] - 净利差1.16%,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45] - 净利息收益率1.22%,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45] - 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2.87%,同比下降0.45个百分点[45] - 客户贷款及垫款平均收益率3.31%,同比下降0.71个百分点[47] - 客户存款平均成本率1.61%,同比下降0.23个百分点[47] - 利息收入总额99.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67%,减少11.91亿元[52] - 客户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63.94亿元,同比下降13.74%,减少10.18亿元,平均收益率从4.02%降至3.31%[53][54] - 金融投资利息收入31.25亿元,同比下降2.75%,减少0.88亿元,平均收益率从2.67%降至2.49%[53][55]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同业业务利息收入2.36亿元,同比下降28.23%,减少0.93亿元,平均收益率从2.00%降至1.76%[56][57] - 利息支出总额57.37亿元,同比下降11.22%,减少7.25亿元[58] - 客户存款利息支出41.94亿元,同比下降6.90%,减少3.11亿元,平均成本率从1.84%降至1.61%[59][62] - 公司定期存款平均成本率从3.07%降至2.72%,个人定期存款平均成本率从2.58%降至2.31%[61] - 已发行债务证券利息支出10.01亿元,同比增加7.67%,增长0.71亿元[63] - 向中央银行借款利息支出2.38亿元,同比下降48.14%,减少2.21亿元[64]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支出为人民币2.96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2.63亿元,降幅46.99%[66] - 非利息净收入为人民币12.64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4.31亿元,降幅25.41%[67]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人民币2.34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0.47亿元,降幅16.79%[69] - 交易净收益为人民币2.93亿元,同比减少人民币5.55亿元,降幅65.45%[69] - 金融工具净收益为人民币7.02亿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92亿元,增幅37.65%[6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为1.87%[18] - 不良贷款率1.87%,较上年末上升0.03个百分点[34] - 不良贷款余额73.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23亿元,不良贷款率1.87%,上升0.03个百分点[120][121] - 整体不良贷款率从1.84%微升至1.87%,不良贷款余额从6,976,610千元增至7,299,545千元[123][126] - 公司贷款不良率从1.81%降至1.59%,下降0.22个百分点[123][124] - 个人贷款不良率从2.29%升至2.81%,上升0.52个百分点[123][124] - 批发和零售业不良率从7.13%降至5.64%,但不良金额仍达1,897,742千元[126][127] - 制造业贷款从68,282,390千元增至76,874,792千元,不良率从1.89%升至2.10%[126][127] - 抵押贷款占比从49.51%降至47.99%,但不良率从1.92%升至2.37%[129] - 信用卡透支不良率从6.02%大幅升至9.24%,不良金额达358,312千元[123] - 逾期贷款余额为人民币94.76亿元,占贷款总额2.39%,较上年末增加4.21亿元[137][138] - 逾期3个月以内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5.3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1亿元[137][138] - 重组贷款占比为0.22%,较上年末上升0.20个百分点[139][140] -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为人民币3952.63亿元,其中未逾期贷款占比97.61%[1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本充足率 - 资本充足率为15.92%[18] - 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80%[18] - 资本充足率从2024年末的16.54%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92%[149]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2024年末的14.34%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77%[149] - 资本充足率为15.9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8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77%[14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拨备覆盖率 - 拨备覆盖率达190.56%[18] - 拨备覆盖率190.56%,较上年末下降17.16个百分点[34] 各条业务线表现:公司银行业务 - 公司对公贷款余额(含票据贴现)达人民币2675.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3%[168] - 公司制造业贷款余额达人民币768.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人民币85.92亿元,增幅12.58%[168] - 公司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人民币541.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人民币66.36亿元,增幅13.96%[168] - 公司绿色信贷余额达人民币176.8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人民币12.71亿元,增幅7.74%[168] - 公司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03.40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0.04亿元,增幅6.43%[159] 各条业务线表现:零售银行业务 - 零售银行业务收入占比从2024年上半年的29.59%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3.31%[157] - 个人存款余额3258.1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3.61%[169] - 个人贷款余额1268.5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减少1.07%[169] - 个人客户资产管理规模(AUM)余额3983.29亿元人民币[169] - 存续理财产品规模386.87亿元人民币,其中个人理财占比87.24%[169] 各条业务线表现:金融市场业务 - 金融市场业务规模3266.2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0.75%[171] - 银行间市场本外币业务交易量超2.7万亿元人民币[173] - 累计发行同业存单809亿元人民币[173] 各条业务线表现:普惠金融业务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20.5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91%[170]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32个基点[172] 各地区表现 - 东莞地区贷款占比从82.08%微升至82.68%,余额达326,098,970千元[13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风险状况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现对未来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产生不利影响的重大风险[6] - 集团不良贷款率控制在管控目标内[177]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合规风险事件[193]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操作风险事件[194]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洗钱风险事件[200]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影响经营稳定的较大声誉事件[197]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重大信息科技风险事件[19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战略与运营 - 公司评估2024-2028年发展战略规划执行情况[199] - 公司有序推进新数据中心建设及同城灾备中心资源整合[198] - 公司组织开展重要信息系统灾备切换演练[198] - 公司全面升级反洗钱名单系统[200] - 公司优化反洗钱监测系统取数规则[200] - 金融科技投入2.05亿元人民币,科技人员392人[17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财务报告基础 - 公司2025年中期财务报告未经审计,但经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根据国际审阅准则进行审阅[5] - 报告期指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的六个月[12] - 公司对个别比较期间数字进行了调整以符合2025年中期财务报表列报方式[7] - 公司采用集团口径或母行口径披露有关数据,导致"本集团"与"本行"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6] - 报告中的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的实质性承诺[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审议通过2025年中期报告[5] - 公司分派截至2024年度股息每股人民币0.25元(含税),合计人民币17.22亿元(含税)[5] - 公司2025年中期不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流动性风险指标 - 流动性覆盖率于2025年6月30日达198.33%,较2024年12月31日的220.11%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100%监管最低要求[181] - 净稳定资金比例于2025年6月30日为138.85%,较2025年3月31日的144.42%和2024年12月31日的149.62%呈下降趋势[183] - 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达1558.9亿元人民币(155,890,033.33千元),较2024年末的1556.83亿元人民币(155,683,107.70千元)略有增长[181] - 现金净流出量增至786.02亿元人民币(78,602,207.10千元),较2024年末的707.29亿元人民币(70,729,369.00千元)增加11.1%[181] - 可用稳定资金达5434.68亿元人民币(543,467,841.94千元),较2024年末的5405.4亿元人民币(540,540,487.76千元)增长0.5%[183] - 所需稳定资金增至3914.01亿元人民币(391,400,725.58千元),较2024年末的3612.74亿元人民币(361,273,805.32千元)增长8.3%[183] - 流动性比例从2024年末的88.82%提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102.73%,显著高于≥25%监管要求[18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风险暴露与集中度 - 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9.24亿元,占资本净额4.20%[134][135] - 前十大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为人民币142.46亿元,占资本净额20.44%,占贷款总额3.61%[134] - 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对单一客户风险暴露限额为一级资本净额2.5%[19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业务结构与投资 - 金融投资总额下降至3104.1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减少32.30亿元(降幅1.03%)[97] - 债券投资中政府债券占比70.05%(19522.19亿元),金融机构债券占比29.03%(8090.92亿元)[100]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投资占比44.09%(13685.65亿元),保持最大投资类别[99] - 定期存款占比59.88%,较上年末上升1.15个百分点;活期存款占比38.33%,下降1.18个百分点[10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信用损失准备 - 预期信用损失准备减少5.22亿元(降幅3.62%)至138.93亿元人民币[93] - 报告期内化解不良贷款人民币19.82亿元,其中呆账核销14.40亿元[143] - 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人民币7.72亿元,核销不良贷款14.40亿元[144] - 贷款预期信用损失准备余额为人民币139.23亿元[14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市场风险 - 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为1.93%,符合≤20%监管要求[186]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调升298个基点至7.1586[186] - 国别风险管理采取风险规避策略原则上不准入高风险国家或地区[19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风险管理措施 - 担保承诺类业务纳入集团统一授信管理并严格审核交易合同及增值税发票合法性[189] - 代理投融资服务类业务中委托贷款业务不承担信用风险仅收取手续费[190] - 代客理财业务实施名单制管理并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及流动性风险分析披露[190] - 债券承分销业务配置专职人员并制定管理制度报告期内无风险事件[191] - 金融衍生品类业务开展利率互换及外汇远期等并通过风险价值报告监测[192] - 合规风险管理执行三维联动策略报告期内无重大合规风险事件[193] - 操作风险管理修订工作制度并建立三道防线报告期内无重大操作风险事件[194] - 公司实现7*24小时全渠道舆情监测[197]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公司基本信息 - 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8.89亿元[17] - 全球银行一级资本排名第218位(截至2024年末)[19] - 中国银行业100强排名第39位(截至2023年末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9] - 惠州仲愷東盈村鎮銀行和東莞大朗東盈村鎮銀行于2024年被公司吸收合并[9] - 风险加权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179.71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377.17亿元,增幅4.7%[149]
东莞农商银行(09889)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