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总收益为4782.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09452亿港元下降56.3%[13] - 期内溢利为2749.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626.1万港元增长4.7%[13] - 本公司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983.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798.1万港元增长10.3%[13] - 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50港仙,较去年同期0.45港仙增长11.1%[15] - 期内溢利为26,261千港元[20] - 期内溢利为27,493千港元,其中公司持有人应占19,838千港元,非控股权益应占7,655千港元[23] - 公司应占溢利为1983.8万港元(2025年)和1798.1万港元(2024年),同比增长10.3%[75] - 每股基本盈利为0.50港仙(2025年)和0.45港仙(2024年)[75] - 收益为4782.2万港元,同比下降56%[157][160] - 期内溢利为2749.3万港元,同比增长5%[157] - 本公司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983.8万港元,同比增长10%[157][160] - 每股基本盈利为0.50港仙,同比增长11%[157][1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4782.2万港元,同比下降56%[162][166] 成本和费用(同比) - 毛利为4079.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772.3万港元下降29.3%[13]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回1772.7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减值亏损55.9万港元[13] - 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亏损845.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234.1万港元扩大261%[13] - 已付所得税为15,207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3,446千港元增长13.1%[31] - 向非控股权益派付股息13,640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883千港元增长98.2%[31] - 融资成本326千港元,同比下降44.1%,其中关联方贷款利息217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109千港元[65] - 所得税开支9,505千港元,同比下降11.7%,其中中国企业所得税9,577千港元,递延所得税收益72千港元[67] - 供应链融资平台无形资产摊销费用为147.2万港元(2025年)[92]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从2024年同期的4,091千港元降至2025年的3,244千港元,下降20.7%[123] - 同期毛利为4079.9万港元,同比下降29%[163][166] - 其他收入达1109.4万港元,同比增长111%[164][166] - 行政开支为2519.8万港元,同比微增1%[165][166] 各业务线表现 - 售后回租安排收益为296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9380.5万港元下降68.4%[13] - 供应链管理及金融科技业务收益为1614.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351.3万港元增长19.5%[13] - 公司分为三个经营分部:售后回租安排业务、物业租赁业务及供应链管理与金融科技业务[47][50] - 售后回租安排业务收益为29650千港元[52] - 物业租赁业务收入为2023千港元[52] - 供应链管理与金融科技业务收益为16149千港元[52] - 公司分部总收益为47822千港元[52] - 售后回租安排业务分部业绩为38525千港元[52] - 物业租赁业务分部业绩为亏损6494千港元[52] - 供应链管理与金融科技业务分部业绩为3699千港元[5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109,452千港元,其中售后回租业务收入93,805千港元,占比85.7%,供应链管理及金融科技业务收入13,513千港元,占比12.3%,物业租赁收入2,134千港元,占比1.9%[53] - 分部业绩显示售后回租业务贡献39,219千港元,供应链管理及金融科技业务贡献4,135千港元,物业租赁业务亏损264千港元,总计分部业绩43,090千港元[53] - 售後回租业务收入下降68%至2965万港元[184] - 售后回租安排服务分部收益减少68%至约2965万港元(去年同期:9380.5万港元)[186] - 售后回租安排服务分部业绩录得溢利约3852.5万港元(去年同期:3921.9万港元)[186] - 供应链管理及金融科技业务分部收益增至约1614.9万港元(去年同期:1351.3万港元)[188][191] - 供应链管理及金融科技业务分部溢利降至约369.9万港元(去年同期:413.5万港元)[188][191] - 物业租赁业务分部收益降至约202.3万港元(去年同期:213.4万港元)[193] - 物业租赁业务分部录得亏损约649.4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26.4万港元)[193] - 物业租赁业务分部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约845.2万港元(去年同期:减少234.1万港元)[193] - 集团向北京恩吉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融资租赁及EMC融资租赁服务[187] - 供应链金融业务聚焦钢铁产业链多级流转电子债权凭证(首钢京票)业务[188][191] - 集团将持续开发多样化供应链金融产品并提升首钢供金平台智能化建设水平[189][190][192] - 物业租赁业务分部收益减少至202.3万港元(去年同期:213.4万港元),同比下降约5.2%[195] - 物业租赁业务分部业绩录得亏损约649.4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26.4万港元),亏损同比扩大2,360%[195]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868,022千港元略微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863,590千港元[17] - 非流动资产大幅增长45.5%,从624,742千港元增至909,294千港元[17] - 售后回租安排下的应收款项(非流动部分)显著增加81.0%,从358,308千港元增至648,501千港元[17] - 信贷融资安排下的应收款项增长30.6%,从377,580千港元增至492,955千港元[1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16.7%,从282,810千港元增至330,152千港元[17] - 总权益从1,731,044千港元增至1,758,760千港元[19] - 本公司持有人应占权益从1,394,912千港元增至1,423,097千港元[19] - 流动负债总额下降26.9%,从115,229千港元降至84,217千港元[19] - 即期税项负债下降63.9%,从8,914千港元降至3,220千港元[19]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0,152千港元,较期初增加44,122千港元[3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分部资产总额1,176,714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341,631千港元下降12.3%,其中售后回租业务资产986,216千港元,下降13.9%[56] - 综合资产总额1,863,590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868,022千港元基本持平,联营公司权益89,707千港元,其他未分配资产597,169千港元[56] - 分部负债总额64,127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09,365千港元下降41.4%,其中售后回租业务负债58,980千港元,下降40.8%[56]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925,246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61,361千港元,降幅为17.7%[97] - 流动资产大幅减少,从566,938千港元降至112,860千港元,降幅高达80.1%[97] - 非流动资产显著增加,从358,308千港元增至648,501千港元,增幅为81.0%[97] - 售后回租安排项下之应收款项总额为761,361千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应收款项为112,860千港元[102] - 售后回租应收款项的账龄结构发生变化,一至两年到期的部分从84,655千港元增至252,181千港元,增幅达197.8%[102] - 应收贸易账款从2,752千港元减少至2,194千港元,降幅为20.3%[108] - 于联营公司京西商业保理之权益的账面价值从86,337千港元增至89,707千港元,增幅为3.9%[111] - 公司应付贸易账款从2024年底1,783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千港元[119]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额从2024年底102,143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7,345千港元[119] - 总现金为3.3亿港元,同比增长17%[159] - 总资产为18.64亿港元,同比基本持平[159] - 总负债为1.05亿港元,同比下降23%[159] - 本公司持有人应占股本及储备为14.23亿港元,同比增长2%[159] - 流动比率为1133%,同比上升54个百分点[159] - 总借款为1,652.5万港元(2024年底:1,627.4万港元),其中非流动借款占比100%[19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3.30152亿港元(2024年底:2.8281亿港元),同比增长16.7%[199][200] - 总权益增至17.5876亿港元(2024年底:17.31044亿港元),增长1.6%[199] - 总资产略降至18.6359亿港元(2024年底:18.68022亿港元)[199] - 流动比率从1,079%提升至1,133%[199] 现金流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为49,503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0,207千港元下降58.8%[31]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446千港元,主要来自利息收入11,018千港元[31] - 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约4,950.3万港元[200] 关联方交易和风险敞口 - 三大客户应收账款占比达95%,其中两家为关联方[177][179] - 独立个人客户应收账款占比4%[181] - 北京恩吉节能科技应收账款占比42%[181] - 通化钢铁应收账款占比40%[181] - 公司与首钢集团附属公司的售后回租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7,726千港元增至2025年的12,451千港元,增长61.2%[125] - 信贷融资安排利息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3,936千港元大幅增至2025年的9,970千港元,增长153.3%[12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应收首钢集团附属公司的售后回租安排款项达410,219千港元[128] - 公司与首钢集团签订的主融资协议提供最高2,000,000,000元人民币的未承诺融资额度[127] - 供应链管理及金融科技服务应收款项从2024年底2,730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013千港元[129] - 与首钢集团订立非承诺授信额度最高人民币20亿元为期三年自2024年10月开始[13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首钢附属公司售后回租应收款项账面总值4.102亿港元(2024年底:3.983亿港元)[13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首钢附属公司供应链及金融科技服务应收服务费201.3万港元(2024年底:273万港元)[132] - 信贷融资安排应收款项余额4.93亿港元年利率5%(2024年底:3.776亿港元)[136][139] - 信贷融资安排应计利息1131万港元(2024年底:62.8万港元)[136][139] - 关联方贷款余额1652.5万港元年利率2.48%-2.76%(2024年底:1627.4万港元)[137][139] - 存放首钢附属金融机构活期存款2.087亿港元年利率1.35%(2024年底:1.95亿港元)[140][142] - 银行结存100%存放于政府相关金融机构(2024年底:100%)[141][143] - 截至2024年底管理及财务咨询服务应收关联方252.8万港元[134][138] - 截至2024年底金融科技服务应收关联方499.9万港元[134][138] 其他重要事项 - 经营溢利为359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505.2万港元增长2.6%[13] - 未分配其他收入为4,409千港元,主要来自关联方信贷融资安排利息收入及银行存款利息[53][54] - 利息收入总计11,018千港元,其中来自关联方信贷融资安排收入9,970千港元,同比增长153.4%,银行存款利息收入184千港元[59] - 公司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03港元,总额11,862千港元,较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0.004港元减少25%[68][70] - 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导致损益确认亏损845.2万港元(2025年)和234.1万港元(2024年)[81] - 投资物业总公允值下降至9250.1万港元(2025年6月),较期初9975.8万港元减少7.3%[81] - 中国内地商业物业公允值减少至7610.1万港元(2025年6月),较期初8325.8万港元下降8.6%[83] - 无形资产总额增加至7501.0万港元(2025年6月),较期初7476.9万港元增长0.3%[92] - 物业厂房及设备期末账面净值减少至757万港元(2025年6月),较期初927万港元下降18.3%[78] - 香港利得税税率保持16.5%(2024/2025)[73] - 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保持25%(2024/2025)[73] - 售后回租安排项下之应收款项年利率维持在5.0%至5.5%[106] - 投资联营公司的成本中包含商誉约23,716千港元[113]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为3,953,938,703股,对应股本金额为39,539千港元[1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内,公司回购903,000股自身股份,总现金代价约99,000港元[116] - 公司应占联营公司经营溢利为1,354千港元[111] - 货币换算差额带来全面收益23,808千港元,其中公司持有人应占18,796千港元[23] - 公司股份注销导致股本减少38千港元,股份溢价减少388千港元[23] - 附属公司撤銷註冊导致缴入盈余储备增加56,120千港元,保留盈利相应减少[23] - 已宣派股息11,862千港元[23]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中期财务信息未经审计[37] - 公司功能货币为人民币,但财务资料以港币呈列[35][38] - 毛利率为85%,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157][160] - 毛利率从去年同期53%提升至85%[163][166] - 财务杠杆保持稳定,无流动借款[199]
首惠产业金融(00730)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