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同比下降44.0%至2.428亿港元[12] - 收益从去年同期的433,942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42,783千港元,降幅为44.1%[20] - 公司从去年同期盈利5,896千港元转为亏损26,394千港元[2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639.4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589.6万港元[23] - 公司总收益为2.4278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4.33942亿港元下降44.1%[55] - 总收益为2.428亿港元,同比下降44.0%[10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639.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盈利589.6万港元大幅下降547.5%[93][10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为2.141亿港元,同比下降40.4%[114] - 销售成本同比下降40.4%,从359.3百万港元降至214.1百万港元[117] - 存货成本确认支出2.1409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3.5932亿港元下降40.4%[80] - 员工福利开支329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413.8万港元下降3.6%[80] - 分销及销售开支从12.4百万港元降至8.4百万港元[120][127] - 行政开支从69.7百万港元降至57.4百万港元,研发成本减少11.6百万港元[121][128] - 财务收入从10.3百万港元降至4.8百万港元[125][131] - 财务成本从5.7百万港元降至2.9百万港元[126][132] - 财务净收入188.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460.8万港元下降59.2%[83] -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480.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034.3万港元下降53.6%[83] - 本期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32.9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4.1百万港元有所下降[157][161] 各业务线表现 - 太阳能边框收益1.581亿港元(占比65.1%),同比下降46.6%[105][109] - 电动车收益4030万港元(占比16.6%),同比下降9.0%[105][109] - 工业产品收益2670万港元(占比11.0%),同比下降54.2%[105][109] 各地区表现 - 越南地区收益1.5854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2.8755亿港元下降44.9%[55] - 中国地区收益6856.9万港元,较去年同期9250.9万港元下降25.9%[55] - 澳大利亚地区收益692.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1648.8万港元下降58.0%[55] - 中国地区收益1.585亿港元(占比65.3%),同比下降25.8%[112][113] - 越南地区收益690万港元,同比下降44.9%[112][113] - 集团各地区收益同比大幅下降:越南(-44.9%)、中国(-25.8%)、澳洲(-58.2%)、其他地区(-76.5%)[116]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同比下降61.5%至2870万港元[12] - 毛利率为11.8%,同比下降31.3%[12] - 期间亏损2640万港元,同比下降547.5%[12] - EBITDA同比下降85.4%至520万港元[12] - 每股亏损2.20港仙[12] - 权益回报率为-3.58%[12] - 利息覆盖率为-7.69[12]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20港仙,去年同期为盈利0.49港仙[20] - 毛利率从17.2%下降至11.8%,毛利从74.6百万港元降至28.7百万港元[118] - 毛利率为11.8%,较去年同期17.2%下降5.4个百分点[104]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1.14157亿港元,与2024年同期净流入1.09742亿港元形成鲜明对比[26] -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流入2825.6万港元,主要来自提取已抵押银行存款2710.9万港元[26]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4057.2万港元,主要由于偿还借贷2.42946亿港元超过新借款2.06955亿港元[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1.26473亿港元,期末余额为1.69162亿港元[26] - 汇兑收益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正向影响,带来463.9万港元收益[26] 资产负债变化 - 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414,029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146,551千港元,降幅为18.9%[16][1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90,996千港元减少至169,162千港元,降幅达41.9%[16] - 贸易应收款项从226,450千港元下降至159,938千港元,降幅为29.4%[16] - 非流动负债中的借贷从零增加至34,340千港元[18] - 流动负债中的借贷从251,633千港元减少至182,601千港元,降幅为27.4%[18] - 所得税负债从279,117千港元大幅减少至119,183千港元,降幅为57.3%[18]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362,934千港元减少至337,743千港元,降幅为6.9%[16] - 公司总权益从2025年初的7.319亿港元下降至6月30日的7.089亿港元,减少2300万港元[23] - 累计亏损从2025年初的3.04218亿港元扩大至6月30日的3.30574亿港元[23] - 其他储备因汇兑差额及子公司注销影响,从负8751.9万港元改善至负8410.8万港元[23] - 物业厂房及设备期末账面净值为3.37743亿港元,较期初3.62934亿港元下降6.9%[57]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59938亿港元,较期初2.2645亿港元下降29.4%[59] - 确认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损失1.3291亿港元(2024年末:1.2977亿港元)[59] - 贸易应收账款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26,450,000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59,938,000港元,降幅为29.4%[62] - 即期应收账款为158,762,000港元,占应收账款总额的99.3%[62] - 应收账款账龄1-30天部分从13,146,000港元大幅下降至894,000港元,降幅达93.2%[62] - 公司银行借款总额从251,633,000港元减少至216,941,000港元,降幅为13.8%[72] - 新增非即期银行贷款34,340,000港元[72] - 有息借款有效利率从2024年末的4.03%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23%[72] - 计息借贷实际年利率为3.23%,较2024年末的4.03%下降80个基点[74] - 非即期银行贷款约3434万港元,需维持资产负债比率高于70%的契约条款[74] - 贸易应付账款总额1.0645亿港元,较2024年末1.2313亿港元下降13.6%[78] - 90天以上账期应付账款达260.4万港元,较2024年末227万港元增长14.7%[7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91.0百万港元降至169.2百万港元[143] - 计息借贷从251.6百万港元降至216.9百万港元[143] - 资本承担从16.2百万港元增至20.2百万港元,主要用于机器采购[14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291.0百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69.2百万港元,降幅达41.8%[149] - 已抵押银行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34.8百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7.8百万港元,降幅达77.6%[149] - 计息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251.6百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16.9百万港元[149] - 已质押资产账面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305.9百万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60.0百万港元[150] - 资本承担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2百万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0.2百万港元[153]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未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15]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1,200,000,000股,面值0.10港元,总股本120,000,000港元[64] - 股份奖励计划持有595,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0.05%[64] - 购股权计划项下员工购股权期间失效280,000股,期末余额7,752,000股[68] - 董事会未就本期间宣派中期股息[164][166] - 董事张华强博士和陈启能先生各持有1,200,000股行使价为0.396港元的未行使购股权[16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雇员购股权结余为7,752,000份,较期初减少280,000份(降幅3.5%)[171] - 服务供应商购股权数量保持10,800,000份未变动[171] - 总购股权结余20,952,000份,较期初21,232,000份减少280,000份(降幅1.3%)[171] - 股份奖励计划总限额为60,000,000股,当前可用额度为54,619,000股[177] - 报告期内未授予任何股份奖励,且无奖励股份归属、注销或失效[178] - 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396港元,授予日公司股价为0.38港元[171] - 购股权有效期10年,60%于授予日归属,40%于一年后归属[171] - 股份奖励计划经修订后有效期至2034年3月1日[176] - 购股权授予对象包含销售及营销关系顾问作为服务对价[171] - 所有购股权授予均未超过1%个人限额及0.1%相关实体限额[171]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00,000,000股[189] - 董事潘兆龙先生通过家族信托结构间接持有900,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75%[188][197] - 董事张华强博士持有1,200,000股购股权,占已发行股本0.10%[188] - 董事陈启能先生持有1,200,000股购股权,占已发行股本0.10%[188] - Easy Star Holdings Limited为900,000,000股股份的登记持有人,持股比例75%[197] - Marina Star Limited通过控股Easy Star间接持有900,000,000股,持股比例75%[197] - Genesis Trust & Corporate Services Ltd.作为潘氏家族信托受托人持有900,000,000股,持股比例75%[197] - 除披露情况外,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未持有其他需披露的股份权益或淡仓[190][194] - 除已披露的购股权计划外,期间内未向董事授予新的股份或债券购买权[191][195] - 公司未发现除已披露主要股东外持有需披露权益的其他人士[200] 其他财务事项 - 财务比率计算方法基于毛利除以收益计算毛利率[15] - 公司确认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13.1万港元(2024年同期:约292.4万港元)[44] - 公司未持有任何期货合约未平仓余额[44] - 公司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版,对财务报表无重大财务影响[36] - 所有贸易应收账款均不计息[66] - 中国子公司享受15%优惠所得税率,标准税率为25%[85] - 计提所得税100.5万港元,主要为海外税务以往年度超额拨备[87] - 销售量为7351吨,同比下降46.1%[104] - 员工总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720名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15名,降幅达14.6%[157][161]
荣阳实业(02078)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