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通(00536) - 2025 - 中期财报
贸易通贸易通(HK:00536)2025-09-09 08:38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为1.21045亿港元,同比下降1.3%[6] - 经营溢利为3425.1万港元,同比增长0.9%[6] - 期内溢利为4177.3万港元,同比增长2.7%[6] - 每股基本盈利5.26港仙,同比增长2.7%[6][7] - 集团收入下降1.3%至1.21亿港元(2024年:1.227亿港元)[49][54] - 经营溢利增长0.9%至3430万港元[51][54] - 税后利润增长2.7%至4180万港元[56][61] - 每股盈利5.26港仙,较去年同期5.12港仙增长0.14港仙[56][61]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1.3%至1.210亿港元(2024年同期:1.227亿港元)[138] - 经营溢利微增0.9%至3,425万港元(2024年同期:3,395万港元)[138] - 期内溢利增长2.7%至4,177万港元(2024年同期:4,069万港元)[138] - 基本每股盈利增长2.7%至5.26港仙(2024年同期:5.12港仙)[138] - 公司期内溢利为41,773千港元[146] - 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增长2.7%至4177.3万港元[188] - 综合收益为121.04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3%[170][171] - 综合除税前溢利47.36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0%[170][17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经营开支减少1.3%至8290万港元,其中雇员成本下降2.7%至5430万港元[50][54] - 采购成本增加7.2%至1090万港元[50][54] - 员工总数222人(2024年同期:233人),员工相关成本5430万港元[69] - 雇员总数从233名减少至222名,降幅4.7%[75] - 雇员相关成本从港币5580万元降至港币5430万元,降幅2.7%[75] - 员工成本54.306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7%[177] - 折旧费用3.91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6.9%[170][177] - 应收账款减值损失0.824百万港元,同比下降61.3%[177] - 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0.2%至947.8万港元[180] - 所得税开支同比增长5.3%至559.3万港元[182] 电子商贸业务表现 - 电子商贸分部收益8400万港元,其中政府电子贸易服务收益7480万港元[10][12] - 电子商贸业务总收益减少1.5%至港币8400万元(2024年:港币8520万元)[25] - GETS子分部收益增长0.3%至港币7480万元(2024年:港币7460万元)[25][17] - 供应链应用方案(SCS)子分部收益下降13.8%至港币920万元(2024年:港币1060万元)[25] - 电子商贸业务可呈报分部溢利增长1.5%至港币2760万元(2024年:港币2710万元)[25] - 供应链应用方案收益920万港元,同比下降13.2%[10][12] - 电子商贸分部收益83.951百万港元,占总收益69.3%[170] 身份管理业务表现 - 身份认证管理业务收益2160万港元,同比下降2.7%[13] - 身份管理(IDM)业务营业额同比下降2.7%至港币2160万元(2024年:港币2220万元)[16][33] - IDM业务溢利同比暴跌59.9%至港币100万元(2024年:港币240万元)[16][33] - 身份管理业务收益2160万港元,同比下降2.7%[37] - 身份管理业务分部溢利100万港元,同比下降59.9%[37] - 维护支持服务收益减少110万港元[37] - 项目收益增加50万港元[37] - 身份管理分部收益21.63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7%[170][171] 其他服务业务表现 - 其他服务业务收益1550万港元,同比增长2.0%[14] - 其他服务业务总收益1550万港元,同比增长2.0%[40][42] - 其他服务业务分部溢利970万港元,同比增长6.6%[40][42] - 智能销售点业务收益410万港元,同比下降14.6%[40][42] - GETS相关服务收益1140万港元,同比增长9.6%[40][42] - 智能销售点业务营业额下降至港币410万元(2024年:港币480万元)[17] - GETS相关服务子分部营业额增长10.0%至港币1140万元(2024年:港币1040万元)[17] - 智能销售点业务预计下半年继续下滑[44][46] - 其他服务分部收益15.46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7%[170][171] 收益确认和收入来源 - 即时确认收益80.21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1%[170][171] - 随时间确认收益40.82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3%[170][171] - PAObank合作转介收入同比增长73.9%[45][47] - 现金储备产生高于预算的利息收入[9][11]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现金及银行存款总额4.533亿港元(2024年底:4.531亿港元)[58][63] - 资产净值3.698亿港元,减少900万港元主要因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5090万港元[59][63][65][7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33.0%至5,114万港元(2024年末:7,629万港元)[142] - 银行存款增长6.8%至4.022亿港元(2024年末:3.768亿港元)[142] - 贸易应收及合约资产减少41.3%至1,401万港元(2024年末:2,387万港元)[142] - 资产净值下降2.4%至3.698亿港元(2024年末:3.788亿港元)[143] - 储备金下降10.9%至7,372万港元(2024年末:8,270万港元)[143] - 公司总权益从2025年初的378,795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69,808千港元[146]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43,359千港元,同比增长17%[147]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7,052千港元,同比减少82%[147] - 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1,456千港元,同比增加1.6%[14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5,149千港元,期末余额为51,136千港元[147] - 公司三个月内到期的银行存款为39,969千港元[147] - 公司银行及手头现金为11,167千港元[147] - 公司已缴香港利得税2,325千港元[147]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增加3.9%至2658.2万港元[192] - 应收账款净额大幅下降46.5%至1138.3万港元[196] - 合约资产净额保持稳定为262.6万港元[19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总额为1138.3万港元,较2024年末2125.9万港元下降46.5%[199] - 账期少于1个月的应收账款为453.1万港元,较2024年末1085.4万港元下降58.3%[199] - 1至3个月账期应收账款为375.4万港元,较2024年末509.6万港元下降26.3%[199] - 3至12个月账期应收账款为309.8万港元,较2024年末530.9万港元下降41.6%[199] - 所有贸易应收账款预计均在一年内收回[200] - 部分应收账款由客户保证金提供担保[200] 股息和股东回报 - 每股中期股息3.7港仙,派息率70.4%[6][7] - 公司建议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3.7港仙,与2024年持平[20][22] - 中期股息每股3.7港仙与2024年同期持平[121][124] - 中期股息金额占期内股东应占溢利的70.4%[121][124]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3.7港仙,总额2940.1万港元[186] - 末期股息每股6.4港仙,总额5085.7万港元[186] - 公司支付上年度股息50,857千港元[146] - 股份过户登记将于2025年9月22日至24日暂停办理[123][126] - 股息派发基准日为2025年9月22日股东名册登记日[121][123][124][126] - 中期股息预计于2025年10月8日派付[121][124] 其他净收入和汇兑 - 其他净收入攀升9.3%至1290万港元,汇兑收益340万港元(2024年亏损10万港元)[52][55] - 其他净收入增长9.3%至1,289万港元(2024年同期:1,179万港元)[138] - 汇兑收益净额大幅改善至340.9万港元[180] 税务 - 香港利得税适用两级税率制,首200万港元利润按8.25%征税[183] 市场环境 - 整体贸易报关市场交易量同比下降3.7%[26] 资本和承诺 - 银行担保总额为港币220万元,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72] - 资本承担从2024年12月31日的港币190万元降至港币40万元,降幅78.9%[74] 股权结构和主要股东 - 李乃熺博士持股196,798,000股,占总股本24.78%[79] - 李国本博士持股101,125,000股,占总股本12.74%[79] - 郑俊聪先生持股2,755,843股,占总股本1.39%[79] - Pine Tree Holdings Ltd.持有101,125,000股股份,占总发行股份的12.73%[104] - TAL Apparel Limited持有101,125,000股股份,占总发行股份的12.73%[104] - Eastex (HK) Limited持有95,673,000股股份,占总发行股份的12.04%[104] - 除已披露信息外,无其他人士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拥有需记录的权益或淡仓[106][107] 购股权计划 - 2014年购股权计划已于2024年5月8日到期,不再授予新期权[83] - 2014年购股权计划于2024年5月8日届满,不再授予新购股权[86]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采纳日已发行股本的10%(79,207,319股)[89][92] - 截至报告日可用股份额度为34,875,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4.39%[90][92] - 任何12个月内因行使购股权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8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内可发行股份数与加权平均股数比率约为0.05[91][92] - 董事李乃熺持有100,000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每股1.78港元[95] - 董事郑俊聪累计持有9,300,000份未行使购股权,最新授予行使价0.958港元[95] - 购股权行使价不低于授予日收盘价或前五日平均收盘价较高者[93] - 每份购股权象征式代价为1.00港元,接受期限为21个历日[86] - 购股权行使期均为十年,失效期权不计入计划限额[89][9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11,700,000股[9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前雇员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21,200,000股[9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合计为44,000,000股[97] - 2015年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78港元,授予日市值为每股1.73港元[96][97] - 2023年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958港元,授予日市值为每股0.95港元[96][97] - 2022年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17港元,授予日市值为每股1.16港元[96][97] - 2021年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22港元,授予日市值为每股1.16港元[96][97] - 2020年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09港元,授予日市值为每股1.09港元[96][97] - 2019年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406港元,授予日市值为每股1.39港元[96][97] - 2018年授予的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1.34港元,授予日市值为每股1.33港元[96][97] 公司治理和董事会 - 周德熙先生于2025年5月16日股东周年大会后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8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确认已完全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适用条文[109][112] - 公司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包括主席)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0][113] - 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公司举行了两次董事会会议,所有董事均全勤出席(除周德熙先生出席1/1次)[115] - 周德熙先生自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结束后退休,不再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中期业绩和报告已由外部审计师毕马威和审计及管治委员会审阅[118][119]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规管董事的证券交易,所有董事确认在报告期内均遵守相关规定[116] - 周德熙先生自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后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20] - 翟廸强先生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主席及资本策略地产独立董事[120] - 郑俊聪先生获委任为创新科技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120] - 李乃熺博士卸任香港中文大学和声书院院监会主席[120] 股份交易和回购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