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同比增长54.9%至1.314亿港元(去年同期为8479万港元)[7] - 斜坡工程总收入增长54.9%,从2024年的8479.4万港元增至2025年的1.3136亿港元,其中公营项目收入增长58.3%至1.2543亿港元[27] - 公司收益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84.8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131.4百万港元,增长46.6百万港元或54.9%[58] - 净利润同比增长121.2%至37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70万港元)[8] - 除所得税前溢利同比增长84.6%至386.2万港元(2024年同期:209.2万港元)[15] - 公司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7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7百万港元,增长2.0百万港元或121.2%[67]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92港仙(去年同期为0.42港仙)[8][10] - 每股基本盈利增长121.2%,从2024年的167.1万港元(每股约0.0042港元)增至2025年的369.6万港元(每股约0.0092港元)[32] 成本和费用表现 - 毛利同比增长34.3%至79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590万港元)[7] - 公司毛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5.9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7.9百万港元,增长2.0百万港元或34.3%,但毛利率从6.9%降至6.0%[61] - 毛利率下降0.9个百分点至6.0%(去年同期为6.9%)[7] - 公司服务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78.9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23.5百万港元,增加44.6百万港元或56.4%[60] - 员工费用总额增长30.2%,从2024年的2184.5万港元增至2025年的2844.2万港元,其中董事薪酬增长25.2%至220.9万港元[29] - 公司员工人数为180名(2024年末:150名),半年总员工成本约26.2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20.1百万港元)[109] - 主要管理人员酬金从2024年同期的3.17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的3.47百万港元,增长9.5%[49] - 折旧费用同比增长15.1%至224.4万港元(2024年同期:195.0万港元)[15] - 除税前溢利计算中折旧费用增长15.1%,从2024年的195万港元增至2025年的224.4万港元[29] - 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8.3%至66.5万港元(2024年同期:81.4万港元)[15] - 公司财务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32,000港元微降至2025年同期的30,000港元[64] - 所得税开支减少60.6%,从2024年的42.1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16.6万港元,其中递延税项减少83.1%[31]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所得现金同比下降31.9%至684.0万港元(2024年同期:1004.1万港元)[1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增长36.6%至7041.1万港元(2024年同期:5151.6万港元)[15]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额大幅增长1164%至2010.7万港元(2024年同期:159.1万港元)[15] - 合约资产增加876.6万港元(2024年同期减少178.8万港元)[15]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入662.0万港元(2024年同期净流出274.7万港元)[15]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45.6万港元(2024年同期净流出7033.3万港元)[15] - 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同比下降94.3%至19.5万港元(2024年同期:342.5万港元)[15]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大幅减少94.1%,从2024年的340万港元降至2025年的20万港元[34] - 公司资本开支为0.2百万港元用于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72] 资产负债和权益变动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7041万港元(去年末为6337万港元)[12]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70.4百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63.4百万港元增加7.0百万港元[68] - 持有应收债券4000万港元(去年末为0)[12]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至523万港元(去年末为2534万港元)[12] - 贸易应收款项大幅减少98.4%,从2024年末的1987.2万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31.5万港元[38]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87百万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0.315百万港元,降幅达98.4%[40] - 合约资产增长至2263万港元(去年末为1386万港元)[12] - 合约资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86百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2.63百万港元,增幅63.2%[42] - 未开账收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7.71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8.94百万港元,增长145.8%[42] - 应收保留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6.15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69百万港元,下降40.1%[42]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02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6.23百万港元,下降29.5%[43]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4.75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7.07百万港元,下降31.0%[43] - 合约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3.14百万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4百万港元,下降66.9%[43] - 总权益增长至8552万港元(去年末为8183万港元)[12][13]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4年底的3.6倍提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5.3倍[68]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底的1.4%大幅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47.6%,主要由于债券发行[69]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录得流动资产净值80.5百万港元,较2024年底的74.9百万港元有所增加[68] 融资和资本活动 - 发行4000万港元一年期债券,息票率8%,用于支持中国工业园区管理业务拓展[36] - 公司于2025年6月25日发行本金总额40,000,000港元的债券,年固定息票率8%[68] - 公司将于2025年7月25日以现金全额赎回债券并结清,无任何应计利息[114] - 公司认为赎回债券可精简资本架构并保留财务灵活性[114]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本为4.0百万港元,分为4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86]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本为4.0百万港元,分为4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88] - 公司于2024年派发特别股息每股普通股17.5港仙,共计70,000,000港元[113] - 公司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期间的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零港元)[113] 业务运营和合约 - 公司获授18份新合约,总金额约830.6百万港元[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有17份在建合约,总金额约827.3百万港元[54] - 公司于2025年6月9日成立中国附属公司用于潜在进入中国工业园区管理行业[114] - 公司决定现阶段不拓展至中国管理服务行业[114]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谢先生和何先生通过峻峰各自持有300,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75%[82][86] - 峻峰作为实益拥有人直接持有300,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75%[87] - 峻峰持有300,000,000股股份,由谢先生及何先生各按50%比例直接持有[88] - 曹红梅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300,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75%[87] - 李剑琴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300,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75%[87] - 审核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主席为拥有逾21年专业会计经验的执业会计师[111] - 公司已全面遵守上市规则第3.10(2)条[111] - 中期财务报表未经外聘核数师审核但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112] - 报告期内未发现董事及关键雇员违反证券交易守则的情况[10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发生上市证券购买、出售或赎回活动[90]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不超过上市时已发行股份的10%(即40,000,000股)[96] - 任何12个月期间向单名承授人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本的1%[99] - 购股权的行使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100] - 接纳购股权需支付1港元作为对价[102] - 购股权行使价不得低于要约日前5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要约日收市价及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107]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无任何或然负债[74] - 公司无任何资产抵押[75] - 公司无重大投资、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77] - 公司无外汇风险且未进行外汇对冲[73] - 截至报告日期无其他影响集团的重大事项[116]
丰城控股(02295)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