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务价值表现 - 新业务价值上升14%至28.38亿美元[2][3] - 新业务价值利润率增加3.4个百分点至57.7%[3] - 新业务价值增长至28.38亿美元,同比增长14%(固定汇率)或16%(实质汇率)[8] - 新业务价值利润率提升至57.7%,较去年同期增加3.4个百分点(固定汇率)或3.8个百分点(实质汇率)[8] - 新业务价值创新高达28.38亿美元,同比增长14%[16] - 新业务价值增长14%至28.38亿美元,新业务价值利润率上升3.4个百分点至57.7%[25] - 新业务价值增长14%至28.38亿美元[39][40] - 2025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增长14%至28.38亿美元[48] - 新业务价值利润率增长3.4个百分点至57.7%[48][49] - 新业务价值为28.38亿美元,同比增长15.6%[56][62] - 新业务合约服务边际增长15%至43.87亿美元[70] 税后营运溢利 - 税后营运溢利为36.09亿美元,每股增加12%[2][3] - 税后营运溢利为36.09亿美元,同比增长6%(固定汇率)或7%(实质汇率)[8] - 税后营运溢利达36.09亿美元,每股上升12%[16] - 税后营运溢利为36.09亿美元,每股上升12%[27] - 税后营运溢利每股上升12%[39][42] - 税后营运溢利为36.09亿美元,每股增长12%[63] - 税后营运溢利达36.09亿美元,同比增长6%(固定汇率)[67] - 每股基本税后营运溢利33.94美仙,同比增长12%[67][69] - 税后营运溢利同比增长6%至36.09亿美元[77][88] 基本自由盈余 - 产生的基本自由盈余为35.69亿美元,每股上升10%[2][3] - 基本自由盈余录得35.69亿美元,每股增长10%[16] - 产生的基本自由盈余为35.69亿美元,每股上升10%[28] - 基本自由盈余每股增长10%至35.69亿美元[39][44] - 公司基本自由盈余增至35.69亿美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长4%(固定汇率)或5%(实质汇率)[115] - 每股基本基本自由盈余达33.56美仙,同比增长10%(固定汇率)或11%(实质汇率)[121] 内涵价值相关指标 - 年化内涵价值营运回报为17.8%,较2024年全年上升290个基点[3] - 内涵价值权益为737亿美元,每股上升5%[3] - 内涵价值营运溢利达58.93亿美元,同比增长9%(固定汇率)或10%(实质汇率)[8] - 内涵价值营运溢利增至58.93亿美元,每股上升15%[16] - 内涵价值权益增至773.8亿美元,扣除股息及股份回购后为736.7亿美元,每股实质增长5%[26] - 内涵价值营运回报创新高达17.8%[40] - 内含价值权益增长8%至773.80亿美元[53][54] - 内含价值营运溢利为58.93亿美元,每股增长15%[53] - 年化内含价值营运回报增长290个基点至17.8%[53] - 期末内涵价值权益为736.7亿美元,较期初增长4.4亿美元[56][59] - 内涵价值营运溢利为58.93亿美元,同比增长10.1%[56][60] - 每股内涵价值营运溢利为55.42美仙,同比增长16.2%[60] 股东回报与资本管理 - 中期股息增加10%至每股49.00港仙[2][3] - 通过股息及股份回购向股东返还37.10亿美元[3] - 通过股息及股份回购向股东返还37亿美元[17] - 中期股息增至每股49.00港仙,增幅10%[17] - 中期股息增长10%至每股49.00港仙[45] - 股份回购16亿美元于2025年5月7日完成[45] - 向股东返还资本37.10亿美元[54] - 通过股息及股份回购向股东返还37.1亿美元[91][95] - 股份回购金额达19.42亿美元,股息支付17.68亿美元,合计向股东返还资本37.1亿美元[91][95] - 公司回购252,856,000股股份,总代价149.89亿港元(19.20亿美元)[196] - 2025年1月回购58,853,800股,平均价格53.47港元,总代价31.47亿港元[196] - 2025年6月回购63,417,600股,平均价格68.35港元,总代价43.34亿港元[196] - 公司通过员工计划购买10,605,189股股份,总代价6.22亿港元(0.80亿美元)[196] 年化新保费 - 年化新保费增至49.42亿美元,同比增长8%(固定汇率)或9%(实质汇率)[8] - 年化新保费增长8%至49.42亿美元[48][49] 总加权保费收入 - 总加权保费收入增长至239.36亿美元,同比增长13%(固定汇率)或14%(实质汇率)[8] - 公司总加权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3%至239.36亿美元[85] - 香港市场总加权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8%至70.17亿美元[85] - 中国内地总加权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3%至67.74亿美元[85] - 泰国市场总加权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7%至24.50亿美元[85] 香港地区业务表现 - 香港地区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至10.63亿美元,同比增长24%[9] - 香港新业务价值增长24%至10.63亿美元,代理渠道贡献超70%[29] - 香港市场新业务价值增长24%至10.63亿美元[48][49] - 香港新业务价值达10.63亿美元(同比增长24%)[169] - 香港年化新保费达16.09亿美元(同比增长26%)[169] - 香港市场代理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35%,活跃代理人数量增加9%,代理生产力提高30%[170] - 香港市场代理渠道贡献超过70%的新业务价值,百万圆桌会会员人数全球第一[170] 中国内地业务表现 - 中国新业务价值为7.43亿美元(未计经济假设变动前增长10%),利润率增至58.6%[30] - 中国内地新业务价值下降4%至7.43亿美元[48][49] - 中国内地新业务价值7.43亿美元(固定汇率下降4%)[165] - 中国内地新业务价值利润率提升至58.6%[165] 泰国地区业务表现 - 泰国新业务价值达5.22亿美元,同比增长35%(固定汇率)或45%(实质汇率)[9] - 泰国新业务价值增长35%至5.22亿美元,利润率增至115.7%[31] - 泰国市场新业务价值增长35%至5.22亿美元[48][49] - 泰国市场新业务价值达5.22亿美元(同比增长35%),新业务价值利润率提升至115.7%[171] 新加坡地区业务表现 - 新加坡新业务价值上升16%至2.59亿美元[31] - 新加坡市场新业务价值增长16%至2.59亿美元,年化新保费增长28%至5.47亿美元[173] 马来西亚地区业务表现 - 马来西亚新业务价值整体下降3%[32] - 马来西亚市场新业务价值下降3%至1.92亿美元,但伙伴分销渠道增长18%[175] 其他市场分部表现 - 其他市场分部新业务价值整体增长14%,十一个市场中有九个实现增长[178] - 澳洲市场新业务价值实现双位数增长,保持第二大有效保单市场地位[179] - 印度合资公司Tata AIA Life新业务价值双位数增长,代理渠道活跃人数双位数增加[180] - 印尼市场受Bank Central Asia伙伴关系带动实现新业务价值增长[180] - 缅甸市场年化新保费强劲双位数增长,活跃代理人数量双位数增加[180] - 友邦保险新西兰业务新业务价值录得增长[181] - 友邦保险菲律宾业务新业务价值实现增长[181] - 友邦保险韩国业务2025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强劲增长[181] - 友邦保险斯里兰卡业务银行保险渠道新业务价值增加接近一倍[181] - 友邦保险台湾业务新业务价值从2024年上半年高位下降[182] - 友邦保险越南业务新业务价值从2024年上半年低位增加超过一倍[182] 分销渠道表现 - 代理新业务价值增长17%[2] - 专属分销渠道新业务价值上升17%至22.20亿美元[20] - 伙伴分销渠道新业务价值上升8%至8.04亿美元[22] - 伙伴分销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8%[164] - 新业务价值22.2亿美元(同比增长17%),新业务价值利润率72.0%(同比提升4.4个百分点)[159] - 年化新保费30.8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代理渠道贡献超30亿美元[159][160] - 代理渠道新业务价值利润率达72.0%,推动新业务价值增长17%[160] - 香港和印度市场新业务价值增长超30%,东盟市场增长22%[160] - 拥有超过96,000名活跃代理,其中19,000名为百万圆桌会会员[160] - 人工智能培训平台使新代理年化新保费增加17%[161] - 线上到线下模式为代理年化新保费贡献约50%[161] - 集团新业务价值达8.04亿美元(固定汇率增长8%)[163] - 新业务价值利润率提升至43.3%(同比增加1.6个百分点)[163] - 年化新保费达18.59亿美元(固定汇率增长5%)[163] 自由盈余与资本 - 自由盈余下降至98.98亿美元,较2024年底减少22%(固定汇率)或21%(实质汇率)[8] - 自由盈余净额为24.3亿美元,每股上升13%[28] - 自由盈余由125.54亿美元增至136.08亿美元[44] - 股东资本比率达219%[3] - 股东资本比率达219%[45] - 产生的自由盈余净额为24.30亿美元[110][112] - 投资回报差异及其他项目减少自由盈余13.76亿美元[110][112] - 自由盈余从125.54亿美元增至136.08亿美元,后因股息和股份回购降至98.98亿美元[110][111] - 股东资本比率从236%下降至219%,主要因股份回购及派息[123] - 控股公司财务资源在派息和股份回购后从136.06亿美元降至98.96亿美元[145][147] 股东分配权益 - 股东分配权益为444.78亿美元,较2024年底下降2%(固定汇率)或基本持平(实质汇率)[8] - 年化股东分配权益营运回报增加140个基点至16.2%[17] - 年化股东分配权益营运回报创新高达16.2%[39][43] - 股东分配权益营运回报率达16.2%,创历史新高[63] - 公司股东分配权益为444.78亿美元,扣除股息及股份回购37.1亿美元后较2024年底每股增长3%[91] 纯利 - 纯利同比下降24%至25.34亿美元[88][89]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下降20%至23.83美仙[88][89] - 公司纯利为25.34亿美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较去年同期31.34亿美元下降19.1%[91][95] 投资业绩与资产 - 扣除开支后的投资业绩净额为15.36亿美元,同比减少1.16亿美元,主要受股份回购和内地低利率影响约4000万美元[64] - 非分红及盈余资产投资回报增长3%至29.68亿美元[78][79] - 公司总投资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886.21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3092.56亿美元[103] - 保单持有人及股东投资总额从2553.33亿美元增至2732.57亿美元,增幅约7%[103][107] - 固定收入投资从1763.06亿美元增至1879.43亿美元,其中政府债券及机构债券占比59%[107] - 公司债券及结构证券从700.13亿美元增至720.10亿美元,占固定收入投资38%[107] - 投资基金权益及可转换贷款票据从509.30亿美元增至558.25亿美元,占比保持20%[10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72.91亿美元增至91.56亿美元[108] - 债券组合中投资级别以下或未评级债券占比2%,价值约31亿美元[108] - 总资产增长8%至3284.3亿美元,金融投资增长7%至2907.97亿美元,现金及等价物大幅增长24%至100.56亿美元[94] 负债与杠杆 - 总负债增长9%至2875.62亿美元,保险及再保险合约负债增长9%至2414.44亿美元[94][97] - 杠杆比率上升0.3个百分点至13.4%,主要因借贷增加及股东权益减少[100][102] 保险服务业绩 - 保险服务业绩为35.17亿美元,同比增长19%[63] 有效保单业务预期盈利 - 来自有效保单业务的预期可分派盈利增长7%至21.05亿美元[115] 新业务分散风险效益 - 新业务产生的分散风险效益为3.44亿美元,同比下降20%(固定汇率)[115] 其他营运差异 - 其他营运差异大幅改善至5.80亿美元,同比增长82%(固定汇率)[115] 投资承保新业务 - 投资承保新业务的自由盈余减少12%至6.99亿美元[118] 税率影响 - 全球最低税制度补足税负为5100万美元[57][58] - 全球最低税制度补足税为1.36亿美元,百慕达企业所得税3100万美元,使有效税率从15%升至18%[64] - 实际产生的全球最低税制度补足税为5100万美元,已计入纯利[64] 利率敏感度 - 内涵价值对利率上升50个基点敏感度为下降8.04亿美元(1.1%)[62] - 合约服务边际中间价值增长9.2%至613.8亿美元,利率上升50个基点将导致其减少0.9%(5.22亿美元)[93] - 税前溢利中间价值为31.05亿美元,利率上升50个基点将减少19.3%(5.98亿美元)[93] 集团资本 - 集团当地资本总和法覆盖率达254%,保持强劲水平[130] - 集团当地资本总和法覆盖率从2024年底的257%下降至2025年6月的254%[135][136] - 一级集团资本覆盖率从2024年底的349%下降至2025年6月的335%[135][137] - 合格集团资本资源从776.5亿美元增加至800.63亿美元[135][136] - 集团最低资本要求从141.31亿美元增加至148.72亿美元[135] - 利率上升50个基点导致集团当地资本总和法覆盖率下降11个百分点[140] 融资与借贷 - 借贷增加9.2亿美元[146][148] - 公司持有71.07亿美元次级证券和44.1亿美元高级票据作为资本资源[144] - 2025年上半年发行三笔票据证券总价值约9.68亿美元(1.28亿+1.74亿+6.22亿)[149] - 全球中期票据计划下债务账面值达143.21亿美元(较2024年末132.46亿美元增长8.1%)[149] 来自附属公司资金流 - 来自附属公司的资金流量从14.69亿美元增加至31.62亿美元[145][148] 信用评级 - 标准普尔将公司发行人信用评级展望从稳定调至正面(2024年12月23日)[150] - 穆迪将公司前景展望从负面调至稳定(2025年5月28日)[150] 监管变化 - 马来西亚拟于2027年1月实施风险为本资本框架[156] 董事持股 - 董事李源祥持有公司普通股2,868,31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02%[190] - 董事谢仕荣持有公司普通股3,330,4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03%[190] - 董事李源祥通过其他权益持有公司普通股4,488,339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04%[190] - 李源祥持有10,166,696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09%[191] - 谢仕荣持有3,560,4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03%[191] 主要股东持股 - The Bank of New York Mellon Corporation持有好仓1,069,438,540股(10.06%),淡仓270,143,276股(2.54%)[193] - JPMorgan Chase & Co.持有好仓839,441,334股(7.89%),淡仓44,861,451股(0.42%)[193] - BlackRock, Inc.持有好仓637,182,403股(5.99%),淡仓1,494,400股(0.01%)[193] - Citigroup Inc.持有好仓536,541,174股(5.04%),淡仓29,432,945股(0.27%)[193] 股份激励
友邦保险(01299)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