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光新材(68837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华光新材华光新材(SH:688379)2025-08-29 12:1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2.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0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4.02%[19] - 利润总额1.4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3.1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401.7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19] - 营业收入为12.06亿元,同比增长39.03%[20] - 利润总额为1.40亿元,同比增长183.11%[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3亿元,同比增长174.02%[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1.43元/股,同比增长169.81%[20][21] - 稀释每股收益为1.42元/股,同比增长173.08%[20][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51元/股,同比无变化[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71%,同比增加6.95个百分点[20]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1.25亿元,同比增长172.20%[25] - 公司2025年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20,622.36万元,同比增长39.03%[4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21.17万元,同比增长174.02%[4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401.73万元,同比增长1.08%[41] - 营业收入为12.06亿元,同比增长39.03%[85][8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23亿元,同比增长174.02%[85]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2.0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68亿元人民币增长39.0%[158]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1.2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496万元人民币增长174.0%[15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1.43元/股,较2024年同期的0.53元/股增长169.8%[160] - 净利润同比增长183.2%,从4340万元增至1.236亿元[163] -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89.1%,从4890万元增至1.414亿元[16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32亿元[17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70%,同比减少0.49个百分点[20] - 营业成本为10.73亿元,同比增长45.53%[88] - 研发费用为3259.88万元,同比增长17.66%[88]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成本为10.7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37亿元人民币增长45.6%[158]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3259.8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770.66万元人民币增长17.6%[158]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利息费用为2012.29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702.48万元人民币增长18.2%[158]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153.1%,从-1675万元增至-4241万元[163] - 资产减值损失扩大142.4%,从-1993万元增至-4830万元[163]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长139.3%,从389万元增至930万元[165]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5185万元,同比增长6.1%[16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制冷暖通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47%[42] - 电力电气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6.95%[42] - 电子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5.92%[42] - 新能源汽车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0.01%[42] - 电子领域中银浆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2.69%[42] - 锡基钎料收入同比增长1180.81%[42] - 算力液冷服务器领域业务占2025年上半年营收比例2.4%[47] - 公司持续拓展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安防、通信、计算机、工业控制、光伏等领域[46] - 公司部分新产品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包括算力服务器液冷板用焊接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复合铝基钎料[46] - 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实现产品应用如灵巧手电路板焊接[47] - 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焊接设备已实现销售收入[47] 各地区表现 - 海外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96%[48] - 海外业务覆盖50余个国家[48] 研发投入与项目进展 - 研发投入总额为3259.88万元,同比增长17.66%[69]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70%,同比下降0.49个百分点[69] - 本期新增专利申请9个,其中发明专利8个,实用新型专利1个[68] - 本期新增专利获得7个,其中实用新型专利5个,软件著作权2个[68] - 累计专利申请189个,其中发明专利98个,实用新型专利82个[68] - 累计专利获得136个,其中发明专利48个,实用新型专利79个[68] - 开发出银含量低至40%的低银NTC热敏电阻银浆产品[66] - 实现高洁净铜磷银精密薄带钎料产品的规模化生产[65] - 开发适配550℃至800℃不同烧结温度的NTC热敏电阻银浆产品[66] - 开发耐330℃高温的低温银浆产品,采用高温有机树脂作为粘接相[66] - 高品质钎料制备工艺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545.75万元,本期投入15.50万元,累计投入1604.39万元[71] - 环保电子封装材料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30.00万元,本期投入465.04万元,累计投入1518.95万元[71] - 环保型高性能复合钎焊材料技术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020.00万元,本期投入274.61万元,累计投入917.83万元[71] - 新品种药芯钎料产品优化及开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610.00万元,本期投入98.82万元,累计投入675.18万元[71] - 高品质钎料项目累计投入金额1604.39万元已超过预计总投资规模1545.75万元[71] - 环保电子封装材料项目本期投入金额465.04万元占预计总投资规模830.00万元的56%[71] - 环保型高性能复合钎焊材料项目累计投入金额917.83万元达预计总投资规模1020.00万元的90%[71] - 新品种药芯钎料项目累计投入金额675.18万元已超过预计总投资规模610.00万元[71] - 环保电子封装材料项目本期投入金额465.04万元是四个研发项目中单期投入最高的项目[71] - 四个在研研发项目总投资规模合计4005.75万元,累计总投入金额合计4716.35万元[71] - 公司研发项目总投入资金为11,424.75万元,累计实现效益12,464.41万元[73] - 研发人员数量为8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3.30%[75]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750.82万元,平均薪酬为8.63万元[75] - 高性能高洁净系列钎焊材料开发项目投入2,325.00万元,实现效益3,585.81万元[72] - 高性能银钎料节银提升项目投入1,048.00万元,实现效益1,677.80万元[72] - 新品种系列银钎料膏开发项目投入650.00万元,实现效益971.30万元[72] - 基于AI技术的高性能钎焊材料开发项目投入1,500.00万元,实现效益96.64万元[7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总额1316.95万元人民币,占半年度净利润的10.69%[5]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100] - 现金分红总额为13,169,533.50元,占半年度归母净利润的10.69%[100] - 公司总股本为90,085,520股,扣除回购股份后基数为87,796,890股[100] - 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持有股份2,288,630股[100] -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完成160万股股份非交易过户[104] -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范仲华于2025年4月2日退休离任[98] - 公司承诺在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并骗取注册时将启动股份购回程序,购回全部公开发行新股[115] - 公司承诺依法实施股份回购,加强投资者回报,确保不损害债务履行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114] - 公司实际控制人金李梅承诺对符合利润分配政策的预案投赞成票[110] - 公司董事承诺对符合利润分配政策和分红回报规划的利润分配预案投赞成票[111] - 金李梅承诺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与公司的关联交易,确保交易价格公允[112][113] - 铧广投资股份限售承诺期限为股份转让完成后连续12个月内[109] - 公司及金李梅承诺长期履行与首次公开发行相关的各项承诺[108] - 公司承诺若招股书等披露资料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且影响发行条件,将依法回购全部首次公开发行新股,回购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21] - 公司承诺若因披露问题导致投资者损失,将积极赔偿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并承担连带责任[122] - 金李梅承诺督促公司启动新股回购程序,回购价格不低于发行价且按交易所规定复权处理[123] - 金李梅承诺若因披露问题致投资者损失,将赔偿直接经济损失并承担连带责任[124] - 公司全体董监高承诺对披露资料真实性承担个别和连带法律责任,若致投资者损失将赔偿直接经济损失[126] - 金李梅承诺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股份将遵守监管规定并结合公司稳定股价需求审慎制定计划[127] - 公司承诺若未履行承诺将暂缓发放董事会全体成员现金分红和薪酬直至制定补救措施[122] - 金李梅承诺若未履行赔偿责任,公司有权暂缓其薪酬和现金分红并限制股票转让[125] - 公司董事承诺保证依法实施股份回购且不损害债务履行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119] - 金李梅承诺保证公司依法实施股份回购并加强投资者回报[117] - 公司股东通舟投资承诺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其持有的公司股份总数[129] - 铧广投资承诺在重组完成后连续12个月内不对其持有的865万股华光新材股权实施减持行为[132] - 控股股东金李梅承诺若公司不符合发行上市条件将购回全部新股[130]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亿元人民币[19]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8799.87万元[23] - 报告期内公司开发超100家新客户[42] - 公司已服务超3000家下游客户[47] - 公司ESG表现获万得评级AA及华证评级A[50] - 公司产品规格数量多达数千种[54] - 公司拥有13项自主核心技术(节银钎料/绿色钎料/真空钎料等配方技术)[61][62] - 节银钎料技术通过添加铟锡锰镍硅锑稀土等元素降低白银含量[61] - 绿色钎料技术实现无铅无镉且性能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61] - 预成型钎料技术可生产大尺寸焊环/异型焊环/U形焊片等特殊形状[62] - 高精度检测技术实现平整度/厚度/内径等全项目自动化检测[62] - 2016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钎料无害化与高效钎焊技术)[63] - 2019年及2022年连续获评国家级中温硬钎料单项冠军示范企业[64] - 原材料白银和铜价格波动可能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76] - 存货余额较大,若白银和铜价大幅下跌将面临存货跌价风险[78] - 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金额较大,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79] - 公司通过ISO9001、ISO14001、ISO45001、GB/T23331、IATF16949及CNAS等6项国际/国家认证[58]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平均服务年限超过10年[58] - 公司报告期内与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普宁村开展农产品订购签约,采购各类农产品[106] - 公司报告期内慰问港南村困难家庭并送上慰问金及物资[106] - 公司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数量为1家[105] - 公司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诚信状况良好无不良记录[134]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134]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33] - 报告期内无违规担保情况[133] - 公司已完成所有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且募集资金已使用完毕[136] - 报告期内公司普通股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138]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068户[139] - 第一大股东金李梅持股32,918,000股,占总股本36.54%[142] - 第二大股东杭州铧广投资持股8,650,000股,占总股本9.60%[142] - 第三大股东王晓蓉持股4,080,000股,占总股本4.53%[142] - 公司回购专户持有2,688,630股普通股,占总股本2.98%[142] - 金李梅持有杭州通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90%股份及杭州铧广投资有限公司35.86%股份[143] - 王晓蓉持有杭州通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股份及杭州铧广投资有限公司12.60%股份[143] - 核心技术人员范仲华持股减少32,500股至7,500股,因二级市场买卖[145] - 核心技术人员黄世盛持股减少13,750股至41,250股,因二级市场买卖[145] - 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均为人民币普通股,无质押或限售情况[142] - 公司未披露股东间存在其他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协议[14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17.8%,从-1.452亿元收窄至-1.194亿元[165]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增长29.1%,从5.84亿元增至7.539亿元[16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24.8%,从3.325亿元增至7.476亿元[16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增长63.3%,从8622万元增至1.408亿元[16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改善126.5%,从-3733万元转为正991万元[16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10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负1.409亿元改善21.7%[16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525亿元,同比增长28.6%[169]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7.734亿元,同比增长18.3%[16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67亿元,较期初的1.824亿元下降25.1%[17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8.064亿元,其中取得借款7.376亿元[16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08万元,上年同期为负3716万元[169] - 公司建立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管理层组成的多层次治理结构[190] - 公司属于新材料制造行业,经营范围涵盖有色金属合金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等[191] -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及证监会第15号披露规定[192] - 公司确认不存在对持续经营假设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193] - 公司制定了包括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具体会计政策和估计[195] - 公司财务报表编制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97] - 公司以12个月作为营业周期及流动性划分标准[198] - 公司及境内子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境外子公司采用港币[199] - 重要应收账款核销标准为单项金额100万以上[200] - 重要联营企业标准为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占资产总额1.00%以上[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