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20%[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7.5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52%[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1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0.14%[19] - 基本每股收益0.06元/股,同比下降14.29%[20] - 稀释每股收益0.06元/股,同比下降14.29%[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56%,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7.53万元,同比下降13.52%[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84.08元,同比下降100.14%[21]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8,279,156.47元,同比下降55.26%[26] - 营业总收入10,003.69万元同比下降0.20%[6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7.53万元同比下降13.52%[63] - 净利润5,536,353.97元,同比增长12.0%(2024年同期:4,943,009.04元)[14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75,343.63元,同比下降13.5%(2024年同期:9,222,057.43元)[145]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至9546.3万元(2024年同期:9679.7万元)[148] - 净利润同比下降18.3%至1753.1万元(2024年同期:2144.5万元)[14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753.09万元[164]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2144.53万元[16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5.73%,同比下降0.96个百分点[20] - 主营业务成本同比上升,产品产销量大幅增长[21] - 销售职工薪酬及差旅费用增加[21] - 研发投入总额为1573.08万元,同比下降5.99%[50][5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73%,同比下降0.96个百分点[50] - 营业成本3,689.70万元同比上升58.21%[65][66] - 销售费用2,270.34万元同比上升12.83%[65][66] - 管理费用2,865.54万元同比下降31.52%[65][66] - 营业成本大幅增长58.2%至36,896,965.89元(2024年同期:23,320,799.07元)[144] - 研发费用15,730,815.05元,同比下降6.0%(2024年同期:16,732,657.88元)[145] - 营业成本同比大幅上升73.6%至3671.1万元(2024年同期:2115.1万元)[148]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1.6%至1378.7万元(2024年同期:1758.3万元)[148]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34.3%至4545.7万元[151]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增长107.9%至5730.64万元[154] - 支付给职工现金同比增长26.2%至3333.73万元[154]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增长116.9%至1459.45万元[154]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3.82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55.00%[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亏517.96万元,减幅55.00%[2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显著增加,回款能力增强[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23.82万元同比改善55.00%[65][66]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553.65万元同比下降265.27%[65][6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23.8万元(2024年同期:-941.8万元)[15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大幅增长66.4%至1.35亿元[15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2855.2万元(2024年同期:3956.4万元)[15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47亿元(期初:1.57亿元)[152]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64.0%至1.296亿元[15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同比增长61.8%至1.351亿元[15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79.2%至-253.82万元[15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73.4%至1301.60万元[15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下降47.1%至2222.04万元[15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同比下降34.7%至1470.55万元[15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42.9%至9496.66万元[155]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15.6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4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2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89%[19] - 总资产较上年末增长1.41%[21] - 收到股权激励款导致股本及资本公积增加[21] - 存货9,643.5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76.70%[69] - 应收账款5,175.50万元同比下降22.94%[69] - 应付账款增加至2515.42万元,占总资产1.61%,同比增长94.20%[70]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激增至3661.35万元(占比2.35%),同比增453.00%[70] - 长期借款减少至780.00万元(占比0.50%),同比下降80.86%[70] - 租赁负债减少至219.09万元(占比0.14%),同比下降56.01%[70] - 合同负债增至604.23万元(占比0.39%),同比增长18.32%[70] - 其他应付款增至859.93万元(占比0.55%),同比增123.71%[70] - 应交税费降至358.88万元(占比0.23%),同比下降41.62%[70] - 公司总资产156,092.2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2,935.17万元[63] - 境外资产规模1507.64万元,占总资产比例0.97%[71] - 受限资产包括固定资产1.05亿元、投资性房地产5116.26万元及无形资产1919.38万元[7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价值9.09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690.72万元[74] - 货币资金减少至1.474亿元,较期初下降5.9%[13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至9.095亿元,较期初增长1.6%[137] - 应收账款下降至5,176万元,较期初减少22.9%[137] - 存货大幅增长至9,644万元,较期初增加76.7%[137] - 应付账款增至2,515万元,较期初增长94.2%[138]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激增至3,661万元,较期初增长453.2%[138] - 长期借款减少至780万元,较期初下降80.9%[13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至14.294亿元,较期初增长1.9%[139] - 母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达9.095亿元[140]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增至2.214亿元[140] - 公司总资产从1,469,827,388.19元增长至1,506,872,483.98元,增幅约2.5%[141][142] - 流动资产合计1,352,151,050.48元,较上年同期1,305,756,104.89元增长3.6%[141] - 合同负债4,933,889.38元,较年初增长17.3%(年初:4,205,601.61元)[141] - 其他流动资产426,142.70元,较上年同期233,144.50元增长82.8%[141] - 信用减值损失转正为405.8万元(2024年同期:-146.7万元)[14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1,444,001,463.6元[161] - 实收资本(或股本)从133,333,334.00元增加至135,551,584.00元,增长1.7%[161][162] - 资本公积从926,924,889.61元减少至960,792,058.42元,变动幅度3.7%[161][162] - 未分配利润从275,988,930.99元增长至285,210,988.42元,增幅3.3%[161][162]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1,403,645,259.58元增至1,444,669,872.73元,增长2.9%[161][162] - 股份支付导致资本公积减少20,225,545.95元[162] - 综合收益总额为4,939,194.34元[161] - 少数股东权益从21,565,608.19元减少至17,286,560.00元,下降19.8%[161][162] - 所有者投入普通股增加实收资本2,218,250.00元及资本公积33,867,168.81元[161] - 其他综合收益减少3,814.70元[161] - 所有者投入资本增加1744.83万元 其中普通股投入1470.55万元 股份支付274.28万元[164] - 实收资本从1.355亿元增至1.370亿元 增幅1.07%[164][168] - 资本公积从9.045亿元增至9.205亿元 增幅1.77%[164] - 未分配利润从3.308亿元增至3.484亿元 增幅5.30%[164]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14.178亿元增至14.527亿元 增幅2.46%[164] - 2024年所有者投入资本3608.54万元 其中普通股投入5631.10万元 股份支付减少2022.55万元[165][166] - 公司累计发行股本1.370亿股 注册资本1.370亿元[168] - 公司于2021年5月21日在科创板上市 发行3333.33万股[167] 研发投入与项目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5.73%,同比下降0.96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总额为1573.08万元,同比下降5.99%[50][5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5.73%,同比下降0.96个百分点[50] - 公司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新申请发明专利3项,累计拥有发明专利77项[47] - 可吸收胶原蛋白止血海绵项目于2025年6月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47] - 矿化胶原/聚酯人工骨修复材料项目预计总投资2685.04万元,累计投入7174.51万元[53] - 针对美国市场的脊柱用人工骨修复材料项目预计总投资1866.11万元,累计投入1451.93万元[53] - 胶原蛋白海绵项目已完结,累计投入1938.43万元[53] - 胶原蛋白贴敷料项目预计总投资2500万元,累计投入590.96万元[53] - 颅骨修复定制体项目累计投入702.22万元,已完成结题验收[53] - 公司参与的"口颌系统再生修复"项目获2024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7] - 人工皮肤项目已停止,项目投入资金为3,450.00万元,累计投入453.37万元,占预算比例13.14%[54][55] - 研发人员数量为27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9.15%,研发人员薪酬合计551.03万元,平均薪酬20.41万元[57] - 研发人员中博士研究生占比18.52%(5人),硕士研究生占比48.15%(13人),30-40岁员工占比51.85%(14人)[57] - 引导骨再生颅骨修复材料项目投入1,320.00万元,累计投入784.87万元,占预算比例59.46%[54] - 引导骨再生骨修复膜项目投入1,605.75万元,累计投入972.18万元,占预算比例60.53%[54] - 面团状仿生骨修复材料项目投入1,600.00万元,累计投入428.86万元,占预算比例26.80%[54] - 骨水泥改性用人工骨粉项目投入1,500.00万元,累计投入821.73万元,占预算比例54.78%[54] - 美国市场颅骨修复材料项目投入1,300.00万元,累计投入193.09万元,占预算比例14.85%[54] - 其他研发项目(含口腔种植体及肩袖修复材料)投入560.00万元,累计投入738.76万元,超预算31.91%[54] 业务发展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2752家同比增长1.36%[34] - 2024年二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142.95万家同比增长3.91%[34] - 2024年医疗器械行业营业收入预计1.35万亿元[34] - 2024年三类医疗器械首次注册2655件同比增长27.7%[34] - 2023年骨修复材料市场规模32.7亿元其中骨科25.8亿元口腔科5.7亿元神经外科1.2亿元[34] - 骨科口腔科神经外科骨修复材料2022-2028年CAGR分别为14.5%29.5%21.6%[34] - 2023年口腔种植体临床使用520万颗市场规模78亿元[34] - 2025年上半年新开发医院约200家终端医院数量同比增加11%[38] - 2025年上半年举办学术活动超4000人次参与科室会300余次[38] - 研发经费占营收比重约4%高于高技术产业整体2.5%水平[34] - 公司矿化胶原人工骨产品BonGold、OssaNova、SkuHeal获批印度尼西亚和越南医疗器械注册证[39] - 公司终端医院覆盖数量约2000家[43] - 公司产品取得3项中国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及1项美国FDA 510(k)市场准入许可[41] - 公司通过GB/T 42061-2022 idt ISO 13485:2016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42] - 胶原蛋白海绵近期获批中国第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生产许可证[41] - 公司收购德国HumanTech Dental进入种植体领域[39] - 公司研发项目包括矿化胶原/聚酯复合人工骨等[42] - 公司采取多渠道分销模式定位中高端口腔种植市场[39] - 公司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成本控制体系[40] - 公司核心团队多人获北京市特聘专家、优秀人才等荣誉[44]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医疗器械注册证续期风险(有效期5年)及新产品注册周期不确定性风险[58][59] 公司治理与承诺 - 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承诺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开发行前股份[85] - 若公司股票上市后六个月内收盘价连续二十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锁定期将自动延长六个月[85] - 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后相应调整)[85]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任职期间每年减持不超过所持股份总数的25%[85] - 核心技术人员锁定期满后四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发行前股份总数的25%[85] - 不再担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后半年内不得转让股份[85] - 违反承诺时股票买卖收益归公司所有并承担赔偿责任[85] - 公司有权扣减违规责任人的薪酬及现金分红[85] - 公司可对违规持有人股票采取限制转让措施[85] - 锁定期承诺涵盖因除权除息而增加的股份[85] - 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87]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86] - 核心技术人员锁定期满后四年内每年减持不超过发行前股份总数25%[86]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每年减持不超过持股总数25%[86] - 所有股东因除权除息增加的股份同等遵守锁定承诺[86][87] - 实际控制人承诺长期持股并遵守减持相关规定[87] - 违反减持承诺的股票买卖收益归公司所有[86] - 未履行赔偿责任时公司可扣减现金分红并限制股票转让[86] - 上市后12个月内所有股东不转让首发前股份[86]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86] - 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88] - 持股5%以上股东承诺严格遵守减持相关规定并通过合规方式进行减持[88] -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承诺长期持股且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总额不超过法规限制[88] - 所有承诺方同意若出现不得减持情形时暂停减持股份[88] - 减持价格将根据派息/送股/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相应调整[88] - 违反减持承诺方自愿将减持所得收益上缴至公司[88] - 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人李玎及北京银河九天明确长期持股意向[88]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合规渠道[88] - 承诺方均需按照监管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88] - 稳定股价承诺包含在锁定期满后的减持价格限制机制中[88] - 公司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时启动
奥精医疗(688613)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