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总营业额同比增长20.3%至362.64亿元人民币[4] - 总营业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301.53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362.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14][15] - 公司整体营业额为人民币362.6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01.53亿元增长人民币61.11亿元或20.3%[36] - 毛利同比增长7.6%至44.68亿元人民币[4] - 本期溢利同比下降48.9%至3.65亿元人民币[4] - 净利润为人民币3.6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7.14亿元减少人民币3.49亿元或48.9%[37] - 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降67.4%至1.25亿元人民币[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7.4%(从人民币3.84亿元降至1.25亿元)[27] - 集团税前综合溢利为6.5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1%(去年同期为9.69亿元人民币)[20][21] - 整体毛利率为12.3%,较去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62]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分销费用同比增加23.3%至20.3亿元人民币[6] - 销售及分销费用为人民币20.30亿元,同比增长23.3%[63]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9%至10亿元人民币[6]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10.00亿元,同比增长1.9%[64] - 一般及行政费用为人民币9.00亿元,同比增长7.4%[63] - 集团总税项开支为2.9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去年同期为2.55亿元人民币)[22] - 员工成本总额为26.74亿元人民币,其中资本化至存货成本部分为6.66亿元人民币[25]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4.33亿元人民币,其中资本化至存货成本部分为1.35亿元人民币[25] - 存货撇减总额为2.16亿元人民币(智能家电0.15亿元+物业存货2.01亿元)[25] 智能家电业务表现 - 智能家电业务营业额从155.75亿元人民币增至170.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14][15] - 智能家电业务分部收入为170.44亿元人民币,占集团对外总收入(362.64亿元人民币)的47.0%[20] - 智能家电业务分部业绩为4.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0%(去年同期为4.68亿元人民币)[20][21] - 智能家电业务总营业额达170.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4%[44] - 中国大陆市场智能电视产品营业额为55.36亿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2%[45] - 海外市场智能电视产品营业额为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48] - 中国大陆市场智能电器业务营业额达39.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1%[50] - 海外市场智能电器业务营业额为16.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5%[50] - 创维剃须刀累计销量突破1000万台[50] - 智能电视全球销售额跻身TOP 5[45] - 空调和洗衣机产品订单需求持续增长[50] 新能源业务表现 - 新能源业务营业额从89.84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138.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6%[14][15] - 新能源业务分部收入为138.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6%(去年同期为89.84亿元人民币)[20][21] - 新能源业务分部业绩为8.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4%(去年同期为5.20亿元人民币)[20][21] - 新能源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3836百万元同比增长53.5%[56] - 光伏电站累计装机容量超过25.6吉瓦[56] - 新能源业务在中国大陆市场营业额占比从去年同期的39.7%提升至48.7%,收入同比大幅上升53.5%[40] - 公司持续布局光伏产业链并拓展储能业务及新能源出海[78] 智能系统技术业务表现 - 智能系统技术业务营业额从43.27亿元人民币略降至40.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5%[14][15] - 智能系统技术业务分部收入为40.8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5%(去年同期为43.27亿元人民币)[20][21] - 智能系统技术业务中国大陆市场营业额为人民币2642百万元同比增长0.9%[53] - 智能系统技术业务海外市场营业额为人民币1452百万元同比下降15.4%[53] - 汽车车载专业显示业务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54] - 体感游戏盒子实现较大幅度增长[54] - 海外市场XR/AI眼镜及汽车车载显示总成系统被列为业务组成部分[53] 现代服务业业务表现 - 现代服务业业务营业额从12.67亿元人民币增至13.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14][15] - 现代服务业中国大陆市场营业额为人民币1194百万元同比增长5.0%[59] - 现代服务业海外市场营业额为人民币145百万元同比增长4.3%[59] - 酷开科技获爱奇艺腾讯百度关联公司投资[52]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大陆市场营业额为人民币282.9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27.06亿元增长人民币55.84亿元或24.6%[40] - 海外市场营业额为人民币80.5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75.20亿元增长人民币5.33亿元或7.1%[41] - 海外市场营业额地区分布:亚洲占45%[42],欧洲占23%[42],美洲占22%[42],非洲占9%[42],大洋洲占1%[42] - 智能家电业务在中国大陆市场营业额占比从去年同期的43.8%下降至37.8%[40] 资产和债务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较期初增加27.3%至106.27亿元人民币[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06.27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7.3%[65] - 存货及其他合约成本较期末增加18.7%至147.71亿元人民币[8] - 应收购贸易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较期末增加1.4%至187.62亿元人民币[8] - 银行借款从93.8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29.67亿元人民币,增长38.2%[9] - 应付贸易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72.37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92.26亿元人民币,增长7.3%[9] - 流动资产净值从123.88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09.05亿元人民币,减少12.0%[9] - 净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09.05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12.0%[65] - 已抵押及受限银行存款为人民币28.60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16.8%[65] - 银行贷款及有息负债总额为人民币191.75亿元[66] - 负债与股权比率为84.4%,较2024年末上升13.9个百分点[66] - 应付贸易款项为人民币148.61亿元,较去年末的人民币128.83亿元增加人民币19.78亿元[33][34] - 30天以内的应付贸易款项为人民币73.07亿元,较去年末的人民币70.14亿元略有增加[34] - 应付票据为人民币45.03亿元,与去年末的人民币44.72亿元基本持平[33][34] - 资产抵押总额为人民币54.97亿元,较去年末的人民币66.65亿元减少人民币11.68亿元[35] - 应收贸易款项及票据总额增长1.1%至人民币134.76亿元(2024年末:133.34亿元)[29] - 应收贷款减少5.6%至人民币8.81亿元(2024年末:9.33亿元)[29][31] - 信用损失拨备增加14.0%至人民币8亿元(2024年末:7.02亿元)[29] - 应收关联方款项减少79.3%至人民币8300万元(2024年末:4.22亿元)[30] - 应收票据减少22.7%至人民币18.1亿元(2024年末:23.43亿元)[31] - 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从182.38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73.79亿元人民币,减少4.7%[9] - 不具控制力权益从49.00亿元人民币增加至53.39亿元人民币,增长9.0%[9] 每股盈利和股息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下降65.3%至5.66人民币仙[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人民币0.057元(计算:125百万元/2,207,759,337股)[2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人民币0.163元(计算:384百万元/2,354,599,893股)[27] - 公司未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而2023年同期宣派每股港币5仙[26] - 公司派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末期股息总额人民币1.11亿元[26] - 本期不派发中期股息[88] 投资活动 - 持有80家未上市公司投资,公允价值为人民币27.61亿元[68] - 持有9项上市股权证券投资,总价值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500.3百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61.5百万元[69] - 上海安路信息科技投资价值最高为人民币201.6百万元,持股比例1.78%[69] - 汇通达网络投资价值下降至人民币112.3百万元,较期初159.3百万元减少29.5%[69] - 贵州振华新材料投资价值增长至人民币19.5百万元,较期初15.8百万元增加23.4%[69] - 投资组合集中于半导体、新材料及供应链服务平台等新兴产业[70] - 厂房扩建及工程项目投资人民币313百万元,新增物业及设备投资人民币402百万元[72] 股份回购和公司治理 - 创维集团于联交所购回342,206,688股股份,总代价约港币1,064.25百万元[86] - 股份回购后注销944,000股及341,262,688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降至1,892,004,732股[86] - 提出有条件现金要约以每股港币3.11元回购最多350,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15.67%[87] - 要约获股东有效接纳341,262,688股,占要约最高回购股份数的97.50%,总代价港币1,061.3百万元[87] - 要约及股份注销于2025年6月17日完成[87] - 审核委员会在本期举行2次会议并履行财务报告及内部监控等职责[84][85] - 董事会由5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0] - 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且无重大报告期后事项[81][79] 人力资源和其他运营 - 雇员总数减少至28,300名,较期初30,800名减少8.1%[74] - 中国境内雇员占比超过90%,海外覆盖东南亚及欧美市场[74] - 存在个别法务纠纷,但不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不利影响[73] - 顺应AI技术变革,2025年推出多款创新智能产品[77]
创维集团(00751) - 2025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