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10.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8%[20]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532.33万元,同比增加10.78%[58] - 营业收入从9.0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10.05亿元人民币,增长10.8%[18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27.1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1.33%[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7.16万元,同比减少91.33%[58] - 净利润从1.88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1569.12万元人民币,下降91.6%[185]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1.88亿元人民币下降至1627.16万元人民币,下降91.3%[18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97.6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4.60%[20]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3766.95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81.61%[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股,同比下降91.45%[19]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3元/股,同比下降91.45%[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0.26%,同比下降2.67个百分点[19] - 净利润由盈转亏,净亏损0.75亿元(2024年同期盈利2.51亿元)[189] - 综合收益总额从1.90亿元人民币转为亏损1041.42万元人民币[186] - 综合收益总额为-1041万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976万元[19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7.35亿元,同比增长54.39%[104]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6.48%,同比增加3.12个百分点[19] - 研发投入总额为1.65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61%[79][80] - 研发费用为1.66亿元,同比增长36.61%[104] - 研发费用从1.21亿元人民币增加至1.66亿元人民币,增长36.6%[185] - 研发费用同比激增61.0%至1.40亿元(2024年同期:0.87亿元)[188]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达11,191.47万元,同比增长50.42%[93]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同比大幅增长36.7%,从1.18亿元增加至1.61亿元[19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8.98%[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28亿元,同比下降178.98%[10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2024年上半年的1.12亿元净流入变为2025年上半年的-6251万元净流出[19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1.28亿元(2024年同期:1.62亿元)[19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上升43.3%至11.80亿元[19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7.7%,从5.34亿元减少至4.93亿元[19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6.51亿元(2024年同期:3.63亿元)[192]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激增336.6%,从4.80亿元大幅增加至20.98亿元,主要由于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从3.07亿元增至18.55亿元[195]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大幅增加471.0%,从2.86亿元增至16.33亿元,主要源于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从1.00亿元增至7.45亿元以及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从1.86亿元增至8.66亿元[195]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同比激增982.9%至10.83亿元[19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下降至36.02亿元(期初:39.82亿元)[19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35.4%,从40.41亿元减少至26.09亿元[19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79.9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2%[20] - 公司总资产从744.27亿元人民币下降至712.99亿元人民币,减少4.2%[181][182] - 流动资产从661.17亿元人民币减少至620.39亿元人民币,下降6.1%[18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8.8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6%[20] - 货币资金减少至37.14亿元,较期初41.09亿元下降9.6%[177]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26.10亿元,较期初35.34亿元下降26.2%[180] - 应收账款减少17.71%至6.05亿元,主要因客户回款[107] - 应收账款减少至6.05亿元,较期初7.35亿元下降17.6%[177] - 母公司应收账款大幅减少至2.43亿元,较期初10.72亿元下降77.3%[180] - 存货增加至9.95亿元,较期初9.41亿元增长5.7%[177] - 长期股权投资大幅增加267.41%至6592.58万元,因增加对联营企业投资[107] - 固定资产增长16.88%至8.57亿元,因厂房转固[107] - 短期借款激增239.82%至5.37亿元,因票据贴现转列[107]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至5.37亿元,较期初1.58亿元增长239.8%[178] - 短期借款从1.58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5.36亿元人民币,增长239.8%[181] - 应付账款下降28.70%至6.13亿元,因支付工程设备款[107] - 应付账款减少至6.13亿元,较期初8.60亿元下降28.7%[178] - 应付账款从1.45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11亿元人民币,增长44.8%[181] - 长期借款增长103.60%至5.42亿元,因优化融资结构[108] - 长期借款增加至5.42亿元,较期初2.66亿元增长103.7%[178] - 未分配利润减少至2.60亿元,较期初6.38亿元下降59.2%[179] - 未分配利润同比大幅减少,从6.38亿元下降至2.60亿元,降幅达59.2%[197][198]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增加至25.57亿元,较期初15.86亿元增长61.2%[180] - 衍生金融负债增长489.39%至302.91万元,因远期外汇合约增加[107] - 境外资产规模7.20亿元,占总资产9.01%[109] - 受限货币资金1123.59万元,因保证金及质押存款[110] 各条业务线表现: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 - 微型逆变器及监控设备实现销售收入44,630.64万元[60] - 微型逆变器销量约41.17万台[60] - 监控设备销量约为6.51万台[60] - 在全球微型逆变器出货量中占22%市场份额,同比增长25%[60] - 公司在美国以外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已位居行业第一[60] - 公司主营光伏逆变器及储能产品,微型逆变器功率范围300W-1000W,峰值效率96.7%[29][32] - 微型逆变器一拖四型号峰值效率达96.7%,动态MPPT效率达99.8%[33] - 微型逆变器一拖八型号最大输出功率覆盖4000W至5000W,峰值效率超97.0%[33] - 微型逆变器产品认证全球已超过1000个[63] - 微型逆变器产品面向巴西、印度、墨西哥及东南亚等快速发展中的光伏市场[87] - 公司开发四至八路输入微型逆变器产品,具备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及高性价比特点[88] - 公司产品集成拉弧检测、绝缘阻抗检测与全局MPPT等功能[88] 各条业务线表现:储能产品 - 分裂相混合型储能逆变器(北美)功率覆盖3.8kW-11.5kW,峰值效率97.6%[44] - 单相混合型储能逆变器MPPT电流最大14A,EU效率达97.0%[44] - 三相混合型储能逆变器峰值效率98%,EU效率97.5%[44] - 第二代单相混合型储能逆变器MPPT电流最大32A,功率覆盖8kW-12kW[45] - 集中式三相储能逆变器HPCS系列功率涵盖1250-1725kW,效率超99%[46] - HPCS2500储能变流器额定输出功率2500kW,支持直流1500V满功率运行[46] - 新一代全液冷储能一体柜最高循环效率可达90.3%[49] - 运行噪音低至60dB[49] - 集装箱储能系统容量为3.44MW[49] - 公司发布全新HIT系列三相低压储能逆变器,功率段覆盖5kW至20kW[61] - 公司发布新一代全液冷工商业储能系统HoyUltra 2及2.5MW构网型液冷储能变流器HPCS2500[61] - 储能逆变器通过德国、波兰、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奥地利、巴基斯坦等重要国家并网认证[63] - 储能电池向大电芯方向发展,推动PCS产品快速迭代以匹配市场需求[85] 各条业务线表现:其他光伏产品 - 320kW组串式光伏逆变器适用于1500V高功率密度场景,支持恶劣环境运行[36] - 关断器系列最大输入电流支持15A/20A,适配166mm/182mm/210mm光伏组件[39] 研发投入与项目进展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6.48%,同比增加3.12个百分点[19] - 研发投入总额为1.65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61%[79][80] - 费用化研发投入1.6566亿元人民币,资本化研发投入为0元[79] - 研发人员数量增加至622人,同比增长21.96%[93] - 公司拥有已授权知识产权349项,其中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专利36项、外观设计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97项、其他157项[76] - 报告期内新增已授权知识产权19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6项、其他3项[76] - 本期新增知识产权申请44个,获得19个,累计申请492个,获得349个[77] - 新增发明专利申请24个,累计发明专利133个[77] - 新增软件著作权获得6个,累计软件著作权97个[77] - 功率半导体芯片模组研发项目已结项,总投资2700万元人民币,累计投入3561.3万元人民币[83] - 125KW模块化储能变流器项目总投资605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591.3万元人民币[83] - 2.5MW储能变流器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885.2万元人民币[83] - 储能一体机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426.6万元人民币[83] - 大功率储能变流器控制平台项目已结项,投入预算4,000,000元,实际支出2,906,729.86元,支出占预算72.67%[85] - 智能组串式光伏逆变器控制平台处于开发阶段,预算8,500,000元,实际支出550,990.93元,支出占预算6.48%[85] - 基于边云协同边缘侧EMS产品开发项目预算1,300,000元,实际支出470,517.01元,支出占预算36.19%[85] - 多端口单相户用光伏储能一体机系统开发预算14,800,000元,实际支出6,238,182.27元,支出占预算42.15%[86] - 户用储能一体机采用314Ah大电芯模组,支持宽范围功率4.6-12kW输出[86] - 智能化户用三相光储充一体机系统预算9,050,000元,实际支出4,546,295.34元,支出占预算50.24%[87] - 三相光储充一体机配套逆变器功率覆盖8–20kW,集成直流双向充电模块(V2X)[87] - 高功率光伏微串逆变器系统预算12,000,000元,实际支出7,132,900.58元,支出占预算59.44%[87] - 高效率多路输入光伏逆变器系统开发项目总投资额为2900万元,已投入819.02万元[88] - 零碳智慧户用电池储能系统开发项目总投资额为1900万元,已投入387.35万元[89] - 基于WIFI和蓝牙通讯技术的微型光伏逆变器系统开发项目总投资额为200万元,已投入261.59万元[89] - 适配光伏逆变器系统的数据传输模块技术开发项目总投资额为1540万元,已投入475.34万元[90] - 公司所有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1.961亿元,累计已投入1.0318亿元[90] - 公司WiFi-Mesh组网技术旨在构建高可靠无线通信网络,支持毫秒级数据采集[89] - 公司Sub-1G 3.0通信系统提升通信抗干扰能力,采用同步跳频机制[90] - 公司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7] 市场与行业环境 - 全球太阳能装机容量2024年新增451.9GW,增长32.2%,总容量达1865GW[27] - 中国2024年光伏新增装机278GW,同比增长28%,其中集中式光伏159GW[27] - 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截至2024年12月达886GW,同比增长45%[27] - 欧盟户储市场需求受电网基础设施薄弱影响,注重供电可靠性[89] - 营销服务网络覆盖全球七十多个国家及地区[71]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3] - 公司于2025年4月29日聘任容岗担任副总经理[1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进行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123]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849户[166] - 杭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0,722,753股,占比32.82%[168] - 海南信荷投资合伙企业持股22,414,866股,占比18.07%[168] - 杨波持股7,004,646股,占比5.65%[168] - 浙大九智(杭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6,355,645股,占比5.12%[168] - 韩华龙持股4,734,475股,占比3.82%[169]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565,353股,占比2.07%[169] - 俞永平持股2,311,011股,占比1.86%[169] - 赵一持股2,101,396股,占比1.69%[169] - 章良忠持股1,336,235股,占比1.08%[169]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开发行前股份[129]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29] - 公司股东海南信荷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开发行前股份[129] - 其他股东(港智投资等)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公开发行前股份[130] - 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上市后12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30] - 董事及高管承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30] - 董事及高管承诺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30] - 实际控制人亲属邵建英承诺上市后36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所持股份[130] - 公司股东承诺若违反减持承诺则将减持收益归公司所有[129][130] - 公司股东承诺若因未履行承诺导致投资者损失将依法赔偿[129][130] - 核心技术人员每年转让首发前股份不超过上市时所持总数的25%[6]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承诺以分红作为欺诈发行赔偿履约担保[12]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日低于发行价将自动延长锁定期6个月[5] - 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需提前履行信息披露义务[7] - 公司触发股价稳定措施条件为连续20日收盘价低于上年度每股净资产[8] - 若存在欺诈发行情形将在5个工作日内启动新股全额回购程序[9] - 董事及高管承诺以税后工资作为招股说明书虚假陈述赔偿担保[12] - 所有违规减持所得需在5个工作日内归还公司[5][6] - 稳定股价措施触发后需满足相关回购增持法规要求[8] - 利润分配政策要求现金或股票分红不超过累计可分配利润范围[11] - 员工持股计划持有人自愿承诺额外6个月锁定期[137] - 公司股东结构包含11个投资实体及个人股东[136] - 股权激励计划要求激励对象返还全部利益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瑕疵[136]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诚信状况良好无失信情形[140] 子公司与投资活动 - 公司拥有多家全资子公司包括清洁能源、杭开衢江、杭开江山等[10] - 公司在墨西哥、美国、荷兰、德国、英国等地设有子公司[10] - 公司控股子公司包括英国NPS和德国NPS[10] - 子公司里呈进出口总资产为178,314.23万元,净资产为10,785.76万元,营业收入为43,980.92万元,净利润为3,964.01万元[121] -
禾迈股份(688032)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