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财报关键点,我将严格按照任务要求进行分组。以下是归类结果: 营业收入表现 - 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13] - 营业收入为4135.32万元,同比下降64.96%[19] - 营业收入为4,135.32万元,同比下降64.96%[89][91]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41.3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18.00百万元下降65.0%[163] 净利润与亏损情况 - 公司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00.00万元[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91.84万元[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91.84万元[89] - 2025年半年度净亏损为18.92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净亏损23.57百万元收窄19.7%[164] - 公司净利润为亏损1836.85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2300.89万元有所收窄,亏损减少20.1%[16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91.84万元,亏损同比缩窄19.73%[56] 现金流表现 - 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00.00万元[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61.65万元,同比增长265.43%[19]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61.65万元,同比增长265.43%[92][9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为1161.65万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出702.2万元[169][17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9.43万元,同比下降212.77%[92][9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03.33万元,同比增长78.38%[92][93]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为269.43万元,较去年同期的86.14万元扩大212.8%[170]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为803.33万元,较去年同期的3715.2万元大幅改善,流出减少78.4%[170] 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为3,093.09万元,同比下降70.40%[91]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为69.03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45.58百万元下降52.6%[163]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为1899.86万元,较去年同期的2823.25万元下降32.7%[169]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1.54%,同比增加22.11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为1304.16万元,同比增长17.26%[57] - 研发费用为1,304.16万元,同比增长17.26%[91][92] - 2025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13.04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1.12百万元增长17.3%[164] - 研发投入总额为13,041,633.64元,较上年同期的11,121,890.36元增长17.26%[72]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1.54%,较上年同期的9.43%增加22.11个百分点[72] 盈利能力指标 - 公司报告期内基本每股收益为-0.08元[13] - 公司报告期内稀释每股收益为-0.08元[13] - 公司报告期内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50%[13] - 综合毛利率为25.20%,较上年同期11.44%增加13.77个百分点[21] - 毛利率提升至25.20%,较上年同期增加13.76个百分点[56] - 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4元/股,2024年同期为-0.18元/股[165]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公司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0.50亿元[13] - 总资产为49721.70万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5.22%[20] - 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总额为39317.1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34%[22] - 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总额为39317.16万元,同比下降17.34%[57] -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与合同资产总额为39,317.1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34%[83] - 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586,482,900.09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97,217,023.35元,减少89,265,876.74元,降幅为15.2%[155][156] - 流动资产从2024年末的535,005,289.88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52,025,668.25元,减少82,979,621.63元,降幅为15.5%[155] - 应收账款从2024年末的239,620,754.36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8,401,551.29元,减少41,219,203.07元,降幅为17.2%[155] - 合同资产从2024年末的236,044,409.19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4,770,018.91元,减少41,274,390.28元,降幅为17.5%[155] - 总负债从2024年末的387,595,076.75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17,247,595.93元,减少70,347,480.82元,降幅为18.2%[156][157] - 应付账款从2024年末的192,341,673.59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5,137,846.86元,减少57,203,826.73元,降幅为29.7%[156] - 短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127,122,772.54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23,128,699.99元,减少3,994,072.55元,降幅为3.1%[156] - 截至2025年半年度末,公司总负债为391.58百万元,总资产为585.69百万元[161] 所有者权益 - 公司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4.30亿元[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7996.94万元,较上年度末下降9.51%[2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24年末的198,887,823.34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79,969,427.42元,减少18,918,395.92元,降幅为9.5%[157]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79,969,427.42元,较年初198,887,823.34元下降9.5%[174][178] - 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81,090,072.02元[177][180] 未分配利润与亏损积累 - 未分配利润为负值,从2024年末的-129,914,707.97元扩大至2025年6月30日的-148,833,103.89元,亏损增加18,918,395.92元[157] - 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148,833,103.89元,较年初-129,914,707.97元亏损扩大14.6%[174][178] - 2024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47,712,459.29元[177][180] - 截至2025年半年度末,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34.92百万元,较期初-153.28百万元有所改善[161] - 2025年半年度期末未分配利润为负153,283,846.55元[184] - 2024年半年度期末未分配利润为负76,738,690.58元[186] 业务订单与技术转化 - 公司在手未执行订单总量为1.8亿元[21] - 公司自研技术累计已实现订单转化超过7000万元[21] - 公司在手未执行订单总量为1.8亿[57] 减值损失 - 2025年半年度信用减值损失为10.30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0.81百万元大幅增加1171.0%[164] - 信用减值损失为1040.97万元,较去年同期的82.27万元大幅增加1165.4%[168] - 资产减值损失为26.22万元,较去年同期的321.67万元显著改善,减少91.8%[168] 行业环境与市场趋势 - 环保行业在2022年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于2023、2024年逐步脱离下行区间但回暖速度及幅度低于预期[27] - 2025年上半年环保行业增量市场需求显著放缓,在建工程规模持续收缩,行业处于调整周期[55] 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包含环境修复、工业污染源治理和环保产品销售与服务三类业态[29] 环境修复业务表现 - 公司是国内土壤修复领域综合实力前列的企业之一,掌握多种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修复技术[30] - 公司承接的中盐安徽红四方老厂区土壤修复项目于2023年顺利验收,采用组合修复工艺[31] - 公司开创“1+1+4”土壤修复新模式并应用自主开发的智慧治土数字管理平台[32] - 公司六价铬污染土壤修复单价从行业普遍的500-800元/立方米降低至350元/立方米以下[68] - 公司高浓度六价铬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可实现最久稳定达标5年以上未"返黄"[68] 水体修复业务表现 - 公司水体修复业务已承接近30项水环境相关项目,业绩收入稳定[34] - 在温岭市九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项目中,修复水域水下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34] - BioFit装备在河道中的运行规模达到12万立方米/日[58] - 河道智能活水系统(BioFit工艺)可将氨氮浓度降低23mg/L,所需停留时间仅15分钟[70] - 河道智能活水系统(BioFit工艺)设备出水氨氮浓度可低至0.5mg/L以下[70] - 处理量为1万立方米/天的一体化脱氮装备占地面积仅45平方米[70] 工业污染治理业务表现 - 公司工业污染源治理业务集中于医药、化工及光伏、锂电池等新兴产业[35] - 公司承接的纳爱斯集团水质净化中心项目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36] - 浙江坤孚智创科技有机废气溶剂回收项目于2023年调试成功并投入运营,溶剂综合回收成本在1500-2500元/吨,产生40008000元/吨的价值(基于2023年市场价格预估)[39] - 浙江坤孚项目回收溶剂质量高,含水率在500mg/L以内,系统能耗控制在较低水平[39] - 公司采用“转轮吸附浓缩+废气脱水+深冷回收”技术处理高浓度、大风量VOCs废气,实现24小时连续达标排放[39] - 南通润启环保废气处理系统改造项目于2023年验收,采用“预处理+活性炭吸脱附+冷凝”组合工艺对复杂废气进行资源化处理[41] - VOCs回收系统回收的溶剂含水率控制在500ppm以内[70] 固废处置业务表现 - 公司在固废处置领域拥有独有的污泥淋滤深度脱水技术,实现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43] - 公司完全掌握高效生物淋滤菌种培养驯化方法及专用微生物营养剂配方,是国内实现该工艺产业化的少数公司之一[45] 废水处理技术 - 高盐高氮高有机工业废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盐度稳定在3%以上,最高耐受盐度可达4%左右[69] - 高盐高氮高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节约处理成本,一般小于10元/吨[69] - 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对氨氮、亚硝酸盐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77] 业务模式与合作方式 - 公司主营业务以环保综合治理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其中EPC模式为主,同时采用PC、技术咨询及托管运营等模式[50][51][52] - 公司业务主要通过公开招投标、邀请招投标及竞争性谈判三种方式达成合作[52][53] 研发体系与投入 - 公司建立了以“省级企业研究院”为主体的研发体系,专注于工业污染治理、环境修复、固废资源化等领域[54] - 报告期内新立项研发课题2项,在研项目共计9项[57] 知识产权与专利 - 累计拥有知识产权97件,其中发明专利22件[64] - 公司累计拥有知识产权97件,其中发明专利22件,实用新型专利48件,软件著作权27件[71] - 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得2件实用新型专利[71] 人力资源与团队构成 - 公司员工总数173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超过64.16%[64] - 公司拥有环保行业相关国家注册执业人员证书60项[65] - 公司研发团队包括正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工程师11人、工程师41人[65] 研发人员情况 - 研发人员数量为40人,较上年同期的54人减少25.93%[80] - 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为23.12%,较上年同期的26.34%有所下降[80]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为330.9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48.34万元减少26.19%[80] -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16.5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5.74万元增长5.08%[80] - 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占比30.00%(12人),本科学历占比57.50%(23人)[80] - 研发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30-40岁区间,占比55.00%(22人)[80] 公司资质与荣誉 - 公司拥有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等多项业务资质[67] - 公司获得环境工程(水污染防治工程)专项设计甲级资质[67] - 公司被评为2023年度浙江省污染地块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从业单位水平评价优秀企业[66] 渠道资源 - 公司渠道资源包括优质客户、技术支持单位和社团组织三大类别[67] 在研项目进展 - 土壤与地下水绿色低碳修复技术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111.70万元,本期投入385.62万元,累计投入1,133.13万元,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74] - 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与健康重建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1,572.00万元,本期投入573.65万元,累计投入1,210.31万元,已申请发明专利1项[75] - VOCs吸附浓缩深冷回收治理装备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500.00万元,本期投入48.14万元,累计投入302.77万元,并获得2024年度浙江省首台套证书[75] - 微塑料PE对藻菌生物膜污水处理系统影响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150.00万元,本期投入29.30万元,累计投入88.02万元[75] - 农化退役地块承压地下水污染修复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预计总投资520.00万元,本期投入111.66万元,累计投入460.23万元[76] - 基于工业污染地块土壤有机-重金属复合污染修复技术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500.00万元,本期投入80.13万元,累计投入349.67万元[76] 经营风险 - 公司经营区域集中于华东地区,存在区域集中风险[82] - 公司收入呈现季节性波动,主要发生在第三和第四季度[83]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672户[143] - 前十名股东袁东红持有公司股份6,380,000股,其中通过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5,655,000股[144] - 前十名股东李荷香持有公司股份1,769,000股,其中通过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持有1,749,000股[144] - 实际控制人卓未龙持股46,719,617股,占总股本34.79%[146] - 股东杭州高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股20,250,000股,占总股本15.08%[146] - 股东袁东红报告期内增持360,000股,期末持股6,380,000股,占总股本4.75%[146] - 股东杭州铂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减持1,321,545股,期末持股5,392,255股,占总股本4.02%[146] - 股东中安润信创业投资公司旗下基金报告期内减持1,342,773股,期末持股5,347,096股,占总股本3.98%[146] - 股东李荷香报告期内增持39,000股,期末持股1,769,000股,占总股本1.32%[146] - 股东杭州商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持股1,600,547股,占总股本1.19%[146] - 股东虞玉明持股1,567,119股,占总股本1.17%[146] - 股东王南报告期内增持1,398,680股,期末持股1,398,680股,占总股本1.04%[146] 股份锁定与减持安排 - 高廷管理持有的首次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上市之日起36个月[109] - 高廷管理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09] - 公司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将触发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09] - 高廷管理计划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100%[110] - 高廷管理减持价格不低于减持时公司上一会计年度末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110] - 高廷管理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需提前15个交易日公告[110]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首次发行前股份锁定期为上市之日起12个月[110]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总数的25%[110] -
卓锦股份(688701)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