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秦发(00866) - 2025 - 中期业绩
中国秦发中国秦发(HK:00866)2025-08-27 13:40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表现 - 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人民币10.89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人民币5.96亿元[4] - 公司煤炭业务2025年上半年外部客户收益为10.894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934亿人民币增长120.7%[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10.89亿元(同比增长120.8%)[74] 持续经营业务利润及盈利能力 - 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人民币3100万元[4] - 持续经营业务经营溢利为人民币7685.5万元,去年同期经营亏损为人民币519.5万元[6] - 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4239.4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81.6万元[6]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持续经营业务溢利为人民币2424.5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4302.3万元[7]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85分,去年同期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1.83分[4] - 持续经营业务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674.8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2612.5万元有所收窄[8]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盈利为21,563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45,678千元[35]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盈利21.563百万元,而去年同期亏损45.678百万元,实现扭亏为盈[38] - 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后溢利为人民币3098.2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4302.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81]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及毛利率 - 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人民币2.37156亿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1.39188亿元[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2.37亿元(毛利率21.8%)[75] 持续经营业务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EBITDA) - 持续经营业务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为人民币1.6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人民币1.36亿元[4] - 持续经营业务息税折旧摊销前盈利为人民币16459.4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2747.9万元大幅增长499%[83] 已终止经营业务表现 - 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人民币1.937亿元[4] - 已终止经营业务导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人民币1.50321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人民币8604.5万元[8]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36.424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8.6%[60]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5年上半年毛损18.9227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毛利17.81亿元[60]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25.4017亿元而2024年同期为溢利7319.8万元[60]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6.0283亿元[6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毛损1.89亿元(毛损率52.0%)[75] - 已终止经营业务其他收入及收益为人民币98.6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877.9万元大幅下降94.7%[76] - 已终止经营业务除税后亏损为人民币19373.4万元,去年同期为溢利人民币10383万元,同比转亏[81] - 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亏损为150,321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86,045千元[35] - 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亏损150.321百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86.045百万元,业绩大幅恶化[38] 整体亏损及股东应占亏损 - 亏损净额为人民币1.627亿元[4]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全面亏损为人民币1.57069亿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人民币5992万元[8]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5.08分,去年同期为每股盈利人民币1.62分[8] - 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26,076千元,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43,022千元[35] - 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28.758百万元,相比去年同期盈利40.367百万元,同比大幅转亏[38] - 期内整体亏损为人民币16275.2万元,去年同期为溢利人民币6080.7万元[81]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2607.6万元,去年同期为溢利人民币4302.2万元[82] 财务成本及收入 - 财务成本净额为人民币3446.1万元,去年同期财务收入净额为人民币601.1万元[6] - 公司财务成本净额2025年上半年为3446.1万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财务收入净额601.1万人民币[25] - 持续经营业务财务成本净额为人民币3446.1万元,去年同期为收益人民币601.1万元,主要因借款增加[80] 所得税开支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141.2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4383.9万元[6] - 所得税开支从2024年的43,839千元下降至2025年的11,412千元,降幅74%[33] 非控股权益表现 - 非控股权益应占全面亏损为人民币3667.6万元,去年同期为盈利人民币1778.5万元[8] 现金流及现金等价物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人民币10.255亿元,较期初人民币6.188亿元增长65.6%[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1,025,545千元减少至618,804千元,下降39.7%[103] 资产及负债变动 - 非流动资产大幅减少至人民币37.117亿元,较期初人民币65.537亿元下降43.4%[9] - 流动负债净额改善至流动资产净值人民币8.199亿元,期初为流动负债净额人民币20.949亿元[9] - 借贷总额为人民币12.104亿元(流动人民币7.38亿元+非流动人民币4.724亿元)[9][10] - 权益总额减少至人民币32.453亿元,较期初人民币34.862亿元下降6.9%[10] - 公司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6,553,745千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711,709千元,降幅达43.4%[29] - 流动资产净额从负2,094,948千元改善至正819,862千元[94] - 流动比率从0.5提升至1.16,增幅132%[94] - 资产负债率从59.6%上升至65.8%[95] 可报告分部表现(煤炭业务) - 煤炭业务可报告分部除税后溢利2025年上半年为8775.1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8.9万人民币大幅增长[22][25] - 公司可报告分部资产从2024年末的85.313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59.487亿人民币,减少30.3%[22] - 公司可报告分部负债从2024年末的73.322亿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56.651亿人民币,减少22.7%[22] 地区资产分布 - 印尼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12,002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520,909千元,增幅52.3%[29] - 中国(含香港)非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4,241,743千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0,800千元,降幅达95.5%[29] 外汇影响 - 持续经营业务汇兑亏损净额为70,821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74,013千元略有改善[32] - 外汇亏损主要因印尼盾兑人民币及美元贬值产生[77] 折旧及资本化支出 - 持续经营业务折旧费用大幅增加,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2024年的29,644千元增至2025年的83,024千元,增幅180%[33] - 物业、厂房及设备采购总成本为397.61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481.353百万元下降17.4%[44] - 煤炭业务在建资产项目采购金额为334.245百万元,较去年同期436.078百万元下降23.4%[44] - 财务成本资本化金额为10.571百万元,资本化年利率3.65%,较去年同期42.301百万元下降75.0%[44] - 持续经营业务资本支出从481,400千元降至397,600千元,减少17.4%[96] 应收账款及信贷拨备 - 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为101.647百万元,较去年底74.196百万元增长37.0%[46] - 信贷亏损拨备为0.974百万元,较去年底36.292百万元大幅减少97.3%[46] - 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74,196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1,647千元,增长37.0%[47] - 2025年6月30日两个月内应收账款为人民币65,093千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51,689千元增长25.9%[47] 应付账款及银行贷款 - 应付贸易账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25,425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71,406千元,下降78.1%[49] - 有抵押银行贷款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519,330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95,580千元,增长14.7%[49] - 无抵押银行贷款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69,500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9,000千元,下降89.6%[49] 收购及投资活动 - 公司以人民币61,273千元收购PT Widyanusa Mandiri 100%股权,获得SDE煤矿15%可销售煤炭总产量权益[50][53] - 公司以人民币48,581千元收购Treasure Bay Management Limited 100%股权,获得PT Trisula Sumber Energi 70%股权[54][55] - 收购PT Widyanusa Mandiri产生净现金流出人民币61,020千元[53] - 收购Treasure Bay Management Limited产生净现金流出人民币48,149千元[55] - 报告期末后公司以人民币24,199千元收购PT Trisula Makmur Investama 100%股权,完成后将持有PT Trisula Sumber Energi 100%股权[55] - 收购PT Widyanusa Mandiri(WM)的100%权益,WM持有SDE的25%股权并有权享有SDE可销售煤炭总产量的15%[108] - 收购PT Trisula Sumber Energi(TSE)的70%股权,TSE持有印尼煤矿采矿经营许可证[109] 出售及剥离活动 - 已终止经营业务出售完成代价为人民币3000万元[57] - 公司出售中国五个煤矿的出售集团100%股权代价为人民币3000万元[72] - 公司于2025年7月11日出售中国山西及忻州煤矿资产,彻底剥离持续亏损的中国煤炭业务[84] - 公司出售中国五个煤矿资产,不再持有相关股权[87][89] - 以人民币3000万元出售持有五个中国煤矿的出售集团100%股权[109] 煤炭业务运营指标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煤炭贸易总量389.7万吨(印尼249万吨,中国140.7万吨)[7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煤炭售价区间为每吨人民币247元至543元[7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平均煤炭售价为每吨人民币373元(同比下降34.7%)[74] - 公司2024年平均煤炭售价为每吨人民币504元(2023年:665元,2022年:838元)[74] - 原煤总产量从4,427千吨下降至4,128千吨,同比下降6.8%[92] - 洗选煤总产量从2,387千吨增至2,594千吨,同比增长8.7%[92] - 持续经营业务勘探开采开发费用激增至852,258千元,同比增加140.6%[93] 煤炭储量及资源量 - SDE煤业煤炭储量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303.33百万吨,其中已探明储量4.08百万吨[91] - 集团总煤炭储量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338.02百万吨,其中估计储量331.82百万吨[91] - 集团总资源量(探明+控制)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1,097.47百万吨[91] - SDE煤业资源量(探明+控制)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963.69百万吨[91] - SDE煤业煤炭高热值范围为4,450-4,500千卡/千克(净值,ar),含硫量0.6-1%(db)[90] 煤矿项目进展 - SDE煤业采矿权面积185平方公里,年生产能力20百万吨[88] - 印尼四家煤矿公司(VSE/IMJ/SME/TSE)合计采矿权面积352.43平方公里,均处于勘探阶段[88] - SDE煤矿最高单日原煤产量达27000吨,洗煤系统设计洗选能力约为60万吨/月[111] - SDE码头一期皮带运送能力每年约600万吨,二期皮带第一阶段工程转运能力预计每年约300万吨[111] - SDE二矿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生物质电厂预计2026年一季度投入运行[112] 诉讼及担保事项 - 未决诉讼涉及赔偿金额最初为7.0586亿元后调整为5.13亿元[64][65] - 另案诉讼申索金额从4.12262亿元修订为2.34848亿元[66] - 公司涉及山西云信诉讼索赔总金额约人民币7410.8万元(其中应付账款约5412.4万元,逾期罚息约1998.4万元)[68] - 公司为联营公司同煤秦发提供担保最高责任约人民币2.49亿元[71] - 为联营公司同煤秦发(珠海)控股有限公司提供人民币2.49亿元的担保[106] 抵押及受限制资产 - 已抵押及受限制存款从151,663千元大幅增加至692,227千元,增幅356.4%[103] - 持续经营业务用于抵押的资产为人民币6.92亿元,较2024年末的21.349亿元大幅减少[106] - 控股股东徐吉华全资拥有的珍福国际有限公司抵押9.49亿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37.40%[107] 公司治理及股东信息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任何中期股息[118]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19] - 公司已采纳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以激励员工[117] - 董事会有7名成员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1] - 企业管治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守则条文[115] - 中期业绩公布于公司官网及联交所网站[120] 雇员及福利政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雇员总数为4,962名[116] - 中国附属公司须按月支付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金[116] - 香港附属公司参与强制性公积金计划[116] - 采用表现为基础的奖励制度并定期检讨[116]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未分配总公司及公司开支2025年上半年为1089.6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58.4万人民币增长95.1%[25] - 公司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账款的减值亏损拨回2025年上半年为30.9万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减值亏损35.4万人民币[22] - 公司功能货币为港元,但财务报表以人民币呈列[12] - 公司仅有一个可报告分部为煤炭业务,主要在中国和印尼运营[19] - 新确认使用权资产2.21百万元及租赁负债2.21百万元,去年同期无此项[45] - 持续经营业务其他亏损为人民币6566.8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7234.5万元减少9.2%[76] - 计算每股摊薄盈利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536,991,762股,较去年同期2,493,413,985股增加1.75%[38] - 已动用借贷授信额度中持续经营业务为1,070,981千元[10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印尼盾、人民币和美元持有,目前无任何外币对冲政策[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