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36.68亿元,同比下降10.66%[21] - 利润总额5.19亿元,同比下降17.58%[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8亿元,同比下降17.47%[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4亿元,同比下降29.91%[21]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4.29%至0.12元/股[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28.57%至0.10元/股[2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减少0.64个百分点至2.57%[22]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66%至36.68亿元[32] - 营业收入为36.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66%[42] - 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0.7%至36.68亿元,去年同期为41.06亿元[10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7.5%至3.58亿元,去年同期为4.34亿元[101][102] - 基本每股收益从0.14元/股下降至0.12元/股,降幅为14.3%[102] - 母公司净利润激增至1.17亿元,去年同期为3003万元[104] - 资产处置收益显著增加至6743万元,去年同期为77万元[101]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至348万元,去年同期为132万元[101] - 母公司投资收益大幅增长198.2%至1.3亿元,去年同期为4345万元[10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27.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9%[42] - 研发费用为5895.36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55.46%[42]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7.4%至27.77亿元,去年同期为29.99亿元[101]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上升55.5%至5895万元,去年同期为3792万元[101] - 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0.3%至2.63亿元,主要因利息费用下降11.7%至2.68亿元[101]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增长5.3%至10.07亿元[107]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28亿元,同比下降23.41%[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0.2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3.41%[43]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4.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62%[4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23.4%至10.28亿元[10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4.1%至33.03亿元[10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至16.54亿元主要由于购建长期资产支付12.47亿元及其他投资支付4.07亿元[10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较期初下降28.4%至9.58亿元[10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4.6%至33.10亿元[108]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入3.45亿元其中取得投资收益1.00亿元[110]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0.27亿元去年同期为负0.47亿元[110]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同比下降8.9%至12.47亿元[107]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同比增长12.2%至0.75亿元[108] 业务运营表现 - 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3.17%至2.38亿吨[32] - 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9.01%至366万标箱[32] - 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1.54%至45万TEU[36] - 船舶平均在港停时同比下降13.5%[34] - 公司拥有67个生产性泊位,包括3个大型铁矿石泊位和5个煤炭泊位[39] - 自动化粮食卸船机核心技术实现100%国产化[55] - 上半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38亿吨,其中大宗散货及件杂货吞吐量1.6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66万标箱[54] 子公司和联营企业表现 - 公司持有裕廊公司50.60%股权[13] - 公司持有陆海矿业89.58%股权[13] - 公司持有山港财务公司11.37%股权[13] - 集发公司实现净利润2.98亿元人民币,裕廊公司实现净利润8410.65万元人民币[51] - 公司直接控制9家子公司,间接控股2家子公司[123] - 拥有联营企业10家及参股公司2家[123]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同比下降1.37%至39,756,324,317.82元[25] - 使用权资产为7.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35%[46] - 租赁负债为6.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35%[46] - 固定资产受限金额达29.17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贷款和售后回租抵押[48] - 货币资金减少至9.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28.9%[95] - 应收账款增至7.3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26.5%[95] - 存货保持稳定为2.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微增0.07%[95] - 流动资产总额为33.1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4.6%[95] - 固定资产达208.6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9%[95] - 在建工程减少至52.0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10.9%[95] - 无形资产增至75.5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7.0%[95] - 资产总计397.5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1.4%[95] - 公司总负债为236.3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43.16亿元人民币下降2.8%[96] - 流动负债合计113.16亿元人民币,非流动负债合计123.20亿元人民币[96] - 长期借款94.63亿元人民币,与期初94.13亿元人民币基本持平[96] - 应付账款7.0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7.70亿元人民币减少8.6%[96] - 合同负债1.9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68亿元人民币增长12.9%[96] - 货币资金7.36亿元人民币(母公司报表),较期初9.91亿元人民币下降25.7%[98] - 长期股权投资123.65亿元人民币(母公司报表),占母公司总资产95.8%[98]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52.4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3.90亿元人民币减少2.7%[9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38.82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37.68亿元人民币增长0.8%[96] -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397.5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03.09亿元人民币下降1.4%[9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本期期末余额为161.21亿元,较期初增长0.8%[113]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79.36亿元,较期初增长1.2%[113] - 其他综合收益累计亏损扩大至6661万元,变动幅度1.4%[113] - 专项储备增加2101万元,主要来自本期提取3696万元[113] - 盈余公积余额维持8.33亿元,本期无变动[113] - 资本公积余额保持19.42亿元,本期未发生变动[113] - 实收资本余额保持30.76亿元,股本结构稳定[113] - 少数股东权益增至22.38亿元,较期初增长0.6%[11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初余额为132.96亿元人民币[114]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初余额为154.29亿元人民币[114]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达4.95亿元人民币[114] - 未分配利润增加2.34亿元人民币至76.24亿元人民币[114] - 资本公积增加39.58万元人民币至19.41亿元人民币[114] - 其他综合收益增加72.39万元人民币至-6210.23万元人民币[114] - 专项储备增加2002.07万元人民币至1.42亿元人民币[114] - 本期利润分配支出2.20亿元人民币[114] - 少数股东权益增加4151.19万元人民币至21.74亿元人民币[114] - 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达157.26亿元人民币[114] - 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1,552,523,744.40元,较期初下降1.3%[116][117]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16,582,210.38元[116] - 2025年半年度对股东分配利润264,506,237.65元[116] - 2025年半年度其他综合收益亏损321,525.30元[116] - 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1,712,257,274.72元[118]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31,068,174.97元[118] - 2024年半年度对股东分配利润199,917,509.21元[118] - 2024年半年度其他综合收益收益1,040,548.70元[118] - 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为3,075,653,888.00元[116][118] - 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为2,406,353,507.97元[116][118]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拟以总股本3,075,653,888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3元(含税)[6] - 需分配利润总额101,496,578.30元[6]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合计金额为54,508,253.78元[26] - 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3元,合计派发股息约1.01亿元[56][60] - 公司总股本为3,075,653,888股[60] - 国有股东待转社保基金股份数量6,378.2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约2.07%[85]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00,944户,无优先股股东[86] - 第一大股东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团持股13.40亿股(占比43.58%),其中5,914.39万股处于冻结状态[88] - 山东能源集团持股1.68亿股(占比5.45%),其中324.67万股处于冻结状态[88]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持股7,103.18万股(占比2.31%),报告期内减持244.91万股[88] - 中央汇金资产管理公司持股5,666.74万股(占比1.84%)[88] - 保宁资本持股2,875.62万股(占比0.93%),报告期内减持17.72万股[88] - 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团持有无限售流通股13.4亿股,占总股本比例未披露[89] - 山东能源集团持有无限售流通股1.68亿股,占总股本比例未披露[89] - 公司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10股,转增后股本增至1,260,000,000股[121] - 认股权证行权实际认购592,040股,认购后股本为1,260,592,040股[121] - 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49,510,000股,发行后股本达1,510,102,040股[121] - 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5股,转增755,051,520股,转增后股本为2,265,153,060股[121] - 非公开发行365,478,600股,发行后股本增至2,630,631,660股[122] - 非公开发行445,022,228股,发行后股本达3,075,653,888股[122] 关联交易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向关联方提供劳务2025年1-6月实际发生金额为4.44773亿元[68]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接受关联方劳务和采购商品2025年1-6月实际发生金额为19.09514亿元[70] - 关联租赁2025年1-6月实际发生金额为1.074366亿元[70] - 山东港湾工程施工项目2025年合同金额为12.647076亿元[72] - 装备集团工程施工及购置资产2025年合同金额为4.394189亿元[72] - 公司向陆海物流提供装卸服务2025年1-6月实际发生金额为1.655384亿元[68] - 公司向山东远洋海运提供装卸服务2025年1-6月实际发生金额为0.850525亿元[68] - 公司接受日照港集团铁路包干费2025年1-6月实际发生金额为2.251895亿元[70] - 公司向山焦公司提供装卸服务2025年1-6月实际发生金额为0.093644亿元[68] - 山港财务公司存款业务期初余额12.41亿元,本期存入54.91亿元,取出57.87亿元,期末余额9.45亿元[77] - 山港财务公司贷款额度33亿元,实际发生贷款20.21亿元,贷款利率区间2.25%-3.30%[79][80] - 公司租赁日照港集团土地3,774.02亩,年租金单价5万元/亩(含税),年租金总额1.89亿元[82] 公司治理和承诺 - 修订《公司章程》等28项公司治理制度[57] - 召开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及各专门委员会8次[57] - 公司荣获"投资者关系管理最佳实践"奖项[58] - 山东港口集团延期履行解决同业竞争承诺至2028年6月8日[66] - 3家子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61] - 修整村内道路300余米,修缮老旧房屋20余间[63] 会计政策和核算方法 - 重要在建工程标准为单项预算金额大于5亿元[133] - 重要非全资子公司标准为期末或期初资产总额大于10亿元[133]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以控制为基础,公司间重大交易和往来余额予以抵销[136]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子公司自购买日至报告期末收入、费用、利润及现金流量纳入合并报表[137]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时,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部分调整留存收益[137] - 丧失子公司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处置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净资产份额及商誉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137]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共同经营按份额确认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139]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期限短(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140] - 外币货币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按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1]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4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需满足业务模式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且合同现金流量仅为本金和利息支付[144]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146] - 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满足条件的股利收入计入损益,其他利得或损失及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47] - 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根据类别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48]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按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公允价值变动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49]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后续计量,终止确认或摊销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50] - 金融资产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量,分为三个阶段按未来12个月或整个存续期确认损失准备[153] - 对于较低信用风险金融工具按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53] -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分为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和账龄组合[155] - 应收账款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编制账龄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55] - 其他应收款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12个月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57] - 债权投资和其他债权投资根据交易对手和风险敞口类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预期信用 loss 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57] - 公司通过比较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与初始确认日的违约风险变化评估信用风险显著增加[158] - 公司评估信用风险时考虑债务人未能按期支付本息及信用评级恶化等前瞻性信息[158] - 金融资产信用减值证据包括债务人重大财务困难、合同违约或破产等可观察信息[159] - 预期信用损失准备变动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160] - 不再预期收回的金融资产将直接减记账面余额并终止确认[161] - 应收账款始终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163]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计提跌价准备[166] - 存货跌价准备通常按单个项目计提 影响因素消失时在原计提金额内转回[166] - 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 对联营/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168]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合并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168] - 公司持股20%以上表决权股份通常视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172] - 港务设施折旧年限50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1.9%[176] - 库场设施折旧年限10-40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2.375%-9.5%[176] - 装卸机械设备折旧年限8-15年,残值率5%,年折旧率6.333%-11.875%[176] - 辅助船舶
日照港(600017)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