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息发展(300469) - 2025 Q2 - 季度财报
信息发展信息发展(SZ:300469)2025-08-27 12: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102,110,130.48元,同比增长38.29%[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952,593.20元,同比下降29.84%[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0元/股,同比下降33.33%[2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8.29%至1.02亿元[167] - 系统集成业务收入激增118.65%至3740万元[170] - 智慧交通业务收入增长80.63%[170] - 智慧政务业务收入增长29.86%至7449.6万元[170] - 智慧政务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增长[165] - 华中地区收入暴涨861.06%至2952.4万元[17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53.37%至8236.7万元[167] - 系统集成业务毛利率下降15.97个百分点至9.32%[170] - 智慧交通业务毛利率下降27.78个百分点至22.84%[170] - 智慧政务业务毛利率微降1.26个百分点至23.36%[170] - 华中地区毛利率下降34.89个百分点至18.57%[175] - 材料采购成本同比大幅增长214.43%,达到4555.21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从26.98%升至55.30%[176] - 人工成本及费用同比下降6.03%至3260.71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从64.61%降至39.59%[176] - 研发投入基本持平仅增长0.16%至2258.1万元[167] - 管理费用下降6.78%至4299.5万元[167] - 销售费用增长25.54%至2411.7万元[167] - 应用软件开发业务毛利率提升23.47个百分点至52.8%,营业成本下降31.22%[17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和资产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398,245.83元,同比改善47.88%[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47.88%至-4539.8万元[16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17.63%至-7872.3万元[167] - 总资产为1,194,779,479.25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36%[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09,167,637.00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0.96%[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50%,同比下降4.60个百分点[21] - 货币资金减少7.37个百分点至2.4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37%[180]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8.67个百分点至2.4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0.73%[180] - 在建工程增长2.75个百分点至1.02亿元,反映资本开支增加[180] - 合同负债增长3.90个百分点至1.71亿元,显示预收款增加[18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其他财务项目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贡献782,633.58元[25]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贡献5,156,237.97元[26]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515.62万元,占利润总额-7.52%,主要来自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价值重估[177] - 信用减值损失为344.14万元,占利润总额-5.02%,主要系坏账准备转回[178]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收益515.62万元,期末余额1434.02万元[182] - 自有资金投资初始成本为100,000,000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1,562,379.7元,售出金额41,446,167.1元,期末金额增至143,401,696.2元[189] 业务线表现:车联网及智慧交通 - 公司专注于北斗导航定位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创新应用[28] - 车联网业务整合北斗导航、5G/4G、AI及区块链等技术服务用车生态[12] - 自主研发无源北斗OBU量产应用技术[39] - 车辆轨迹大数据融合处理技术突破[39] - 车联网平台集成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功能[40] - 车联网平台支持V2X和C-V2X双向实时交互技术[41] - 开发AI Agent赋能交通数据中心调度管理[41] - 实施BD-WINDY主动安全风控系统降低事故率[35] - 构建交信北斗车联数据服务平台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35] - 通过RTK和RTD技术实现亚米级/微米级精确定位[36] - ASLM风控模型已成功申请专利并获得受理,巩固公司在智能交通安全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42] - 公司整合AEBS、ADAS和DMS系统实现"两客一危一货"与北斗及AI技术适配应用[46] - 车联网平台涵盖商用车、物流车队、出租车、公交车等多种车辆类型[48] - 自主研发超级车载智能终端、BD-CLOUD平台、BD-WINDY平台等完备车联网软硬件产品[51] - 公司深度布局车路云一体化业务,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V2X通信及AI智能感知等核心技术[109] - 交通管理领域新增信号优化、态势感知、路径规划及重点车辆监管等系统[109] - 特种车辆监管覆盖渣土车扬尘监测、校车安全及重点车辆限行执法等场景[109] - 公司提供从北斗智能终端到AI风控平台的全栈式服务,支持ADAS、DSM、AEBS等功能[163] - 终端支持自动刹车、车道保持、距离保持等安全驾驶辅助功能[136] - 公司通过中交通信大数据整合北斗高精度定位、惯性导航、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130] - 在智慧交通领域为管理部门提供实时监控、智能调度及应急响应解决方案[130] - "北斗自由流"技术显著减少高速公路收费拥堵并提升路网调度效率[131] - 北斗自由流模拟计费准确率达到99.99%[31] - 北斗自由流定位精度约为1米[31] - 北斗自由流计费精准率高达99.99%[138] - 高速公路收费按"客四货六"模式分类[138] - 公司采用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技术[142] - 公司参与港珠澳大桥"北斗+5G"在线监测项目[144] - 港珠澳大桥隧道成功部署惯导+北斗融合技术提供高稳定性连续定位服务[68] - 公司计划通过智能化技术优化北京市6000多个交通路口的管理系统[146] - 公司数据体系为AI在交通治理和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关键数据支撑[152] - 公司ASLM风控模型完全自主研发具备智能感知和风险预测能力[152] - 引入安全护航小时数和安全护航里程数作为保险数据结算新指标[158] - ASLM风控模型支持险前风险评估、险中实时干预和险后事故回溯[158] 业务线表现:智慧政务及档案管理 - 光典灵智AI能力平台已服务30多家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82] - 光典在智慧司法领域覆盖全国42%省级监狱局[83] - 光典在全国681家监狱中市场占有率达85%[83] - 光典拥有国家保密局颁发的甲级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79] - 光典拥有甲级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软件开发资质[79] - 平台集成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智能搜索等AI功能[82] - 平台支持文本、图像、视频、音频多模态数据处理[82] - 平台具备智能OCR识别功能,可处理手写和印刷文档[85] - 平台接入DeepSeek R1、通义千问等多个先进大模型[84] - 平台提供智能风险评估和数据分析能力[82] - 公司智慧司法解决方案市场覆盖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88] - 光典智慧档案系统已服务42家副省级以上档案馆和386家地市级及区县级综合档案馆[146] - 光典成功助力26家档案馆通过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测评和45家通过国家级测评[147] - 公司拥有近30年人工智能研发经验并应用多模态大模型技术[147] - 灵智AI平台整合DeepSeek、通义千问等国产大模型[153] - 智慧档案一体机采用中科海光、华为昇腾等国产AI算力显卡[155] - 公司灵智AI产品完成首次交付,集成OCR、NLP、知识图谱等AI能力[165] - 公司档案管理一体机与中科海光、华为昇腾等国产AI算力结合[164] 业务线表现:食品安全追溯 - 长三角重要产品追溯联盟在商务部指导下推动三省一市追溯互联互通[12] - 食品流通追溯体系实现食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12] - 追溯云平台实现食品全生命周期智能追溯,覆盖生产、流通、仓储、销售到消费环节[89] - 生活必需品监测平台实时采集市场数据,通过AI预测模型提供库存监测及价格分析[89] - 追溯云采用“北斗+大数据”和“北斗+区块链”技术开发食安供应链追溯平台[121] - 追溯云供应链平台通过AI模型实现量价预测与供需平衡分析[127] - AI智能分析降低农产品流通损耗并提高供需匹配效率[127] - 追溯云平台推进"北斗+食品安全"融合,部署智能追溯终端实现全链路监管[166] - 公司食品安全追溯平台支持按使用量(批次/产品数量)付费[162] 业务线表现:基础设施监测与资产管理 - 交信北斗浙江构建资产管理数字化平台实现公路桥梁监控设备等资产可视化和精细化管理[52] - 公司开发基于北斗系统的公路隧道定位方案实现全天候隧道内外无缝定位[52] - 平台整合多源数据包括传感器实时监测和历史维护记录实现科学分类管理[55] - 资产管理平台支持资产生命周期追踪从投入使用到报废全过程记录[55] - 平台利用三维激光实景GIS和三维建模技术实现多图联动可视化操作[55] - 基于大数据分析和AI算法平台提供风险预警如公路使用频率过高时自动建议维护[56] - 平台通过传感器实现24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控设施运行状态并即时发出异常警报[57] - 低空无人飞行器管理方案结合InSAR北斗和AI实现毫米级地表形变监测[58] - 无人机搭载高精度相机和AI系统自动巡检桥梁隧道边坡并生成缺陷报告[60] - 智能车载AI巡检系统结合北斗高精度定位采集基础设施影像并识别病害[61] - 无人机巡检系统自动分析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裂缝沉降位移病害提升效率和准确性[63] - 北斗AI智能巡检系统智能识别路面病害标识标志牌抛洒物实现高效巡检与数据管理[63] - 公路隧道定位解决方案实现隧道内外无缝衔接全天候定位服务[64] - 惯导+北斗融合技术应用于隧道地下车库城市峡谷等信号受限环境提供稳定定位[67] -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系统结合北斗InSAR无人机AI实现公路桥梁边坡实时监测[69] - 公司推出空-天-地一体化公路监测解决方案[144] - 无人机与InSAR技术实现毫米级位移检测[144] - 公司北斗AI智能巡检系统实现桥梁隧道等设施实时精准监测[125] 业务线表现:应急管理 - 智慧应急平台集成北斗定位AI和物联网技术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70] - 应急平台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快速确定事故位置减少响应时间提升救援效率[73] - 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高风险区域如特定天气条件下交通事故高发点[74] - 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应急资源全面管理实时监控救援车辆状态和行驶路线[74] 业务线表现:物流管理 - 物流领域通过全程可视化管理优化运输路线和仓储管理以降低运营成本[131] - 物流领域布局包括危化品监控、跨境通关协同、全程追踪及电子运单管理等系统[110] 技术研发与知识产权 - 公司业务涉及区块链、SaaS服务、食品追溯、车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12] - 物联网技术可连接500兆至一千兆个物体实现集中管理与数据收集[12] - 云计算技术能在数秒内处理数以万计的数据完成强大网络服务[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专利41项,其中发明专利33项,占比80.5%[106] - 报告期内无新增专利[106] - 公司深耕政企领域25年,在北斗导航、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领域积累深厚技术[104] - 公司通过ISO9001、ISO20000、ISO14001、ISO27001、ISO45001、ISO27701等多项国际管理体系认证[105] - 公司在北斗高精度定位、智慧交通系统集成等核心领域取得显著技术突破[104] - 技术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政务、精准农业等多个行业[104] - 公司获得AAA企业信用等级、AAA重服务守信用企业等多项荣誉[105] - 公司具备强大的研发投入和对前沿技术的敏锐洞察力[104] - 公司拥有高水平的研发团队,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开发定制化解决方案[104] - 公司构建了覆盖广泛、协同发展的技术生态系统[10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464项,报告期内新增55项[108] - 报告期内新增软件著作权覆盖车路云一体化、智慧停车、物流管理及交通基础设施监测等多个业务链条[109] - 交信北斗海南子公司累计获得专利10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明专利4项,报告期内无新增[111] - 交信北斗海南已获得包括CMMI5、ISO系列认证及ITSS三级认证等多项资质认证[110] - 智慧停车解决方案涵盖动态监测、共享预约、无感支付及充电桩智能分配等环节[110] - 信息安全领域通过数据加密传输及安全管理系统构建防护体系[110] - 交信北斗海南获得多项知识产权包括6项软件著作权、4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114] - 交信北斗浙江已获得9项专利其中8项为发明专利截至2025年6月30日报告期内无新增[117] - 交信北斗浙江子公司交信北斗北京于2025年6月被认定为北京市创新型中小企业[116] - 光典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3项发明专利报告期内无新增专利[120] - 光典拥有117项软件著作权报告期内新增3项包括智能OCR文字识别应用软件V2.0等[121] - 光典于2024年9月30日获得“灵智AI”软件著作权集成NLP和基础大模型技术[118] - 追溯云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59项软件著作权报告期内新增6项包括AI视频智能分析系统V1.0等[122] - 交信北斗浙江通过ISO9001、ISO14001和ISO45001管理体系认证[116] - 追溯云通过ISO9001、ISO27001、ITSS三级和CMMI5级认证[122] - 公司依托全球最大北斗地面基准站网络提供亚米级、厘米级及毫米级精准定位服务[124] - 公司AI大模型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优化车辆路径规划及交通流量管理[124] - 灵智AI平台整合智谱AI、通义千问及DeepSeek R1等领先推理模型[126] - 公司采用量价预测模型、预警模型及应急调度模型提升监管效能[127] - 公司构建"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模式增强技术应用灵活性[127] - 全产业链布局实现从数据采集到分析应用的全链路协同[128] - 深度融合北斗技术与智能化数据处理平台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128] - 磁光电融合存储系统采用3-2-1数据备份策略(3份数据存储、2种不同介质、1份离线备份)[86] - 公司适配华为昇腾、海光等国产算力芯片,支持多模态大模型混合算力需求[87] - 构建端+边+云分布式算力体系支持多模态数据处理[155] - 公司采用国产北斗芯片和模组确保数据安全可控[152] - 公司采用区块链+隐私计算+安全存储技术方案保障交通数据安全[152] - 公司所有平台均预留专家混合模型(MoE)与专家并行(EP)技术深度融合能力[162] 市场趋势与行业环境 - 2024年全国原保费收入达5.6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5%[93] - 2024年财产险保费收入1.43万亿元,同比增长5.32%,占原保费收入25.16%[93] - 2024年财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69万亿元,其中车险保费收入9137亿元,占比54.07%[93] - 2025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预计突破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5%[90] - 2035年目标建成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交通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网联化[91] - 商用车占车险保费总额20%-25%,其中重型货车保费为私家车5-8倍,平均保费约2万元[97] - 2024年重卡车险保费占比约12%,新能源重卡赔付率较燃油车高约40%[97] - 重卡保险赔付率普遍达130%-200%,承保风险导致市场供需失衡[97]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86.6万辆,市占率40.92%,保有量3140万辆同比增长53.84%[98] - 2024-2027年新能源汽车税收减免累计规模5200亿元,年均减少养路资金约1300亿元[98] - 2021年收费公路通行费收入6630.5亿元,支出1.29万亿元,收支缺口6278.8亿元[99] - 全国普通公路年养护资金缺口约3000亿元,资金保障率不足40%[99] - 未来三年养路资金缺口可能扩大至3500-4000亿元/年[100] - 中国AI政务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3800亿元,2029年接近6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10%[101] -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