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荃银高科(30008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荃银高科荃银高科(SZ:300087)2025-08-27 12:1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14.3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19]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1%[27] - 营业收入14.36亿元同比增长1.81%[55] - 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14.36亿元,同比增长1.81%[9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14.36亿元,同比增长1.8%[165][16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132.91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85.85%[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32.9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5.85%[2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亏损为7636.15万元,较2024年同期扩大184.4%[16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股,同比下降100%[1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4元,同比下降100%[16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12%,同比下降0.96个百分点[19] - 净利润从盈利7048.2万元转为亏损2413.8万元,同比下降134.2%[17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12.41亿元同比增长6.71%[55] - 公司营业成本12.41亿元,同比增长6.71%[2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成本为12.41亿元,同比增长6.7%[166] - 公司经营管理费用同比增加[2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销售费用为1.38亿元,同比增长11.7%[16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费用为2806.77万元,其中利息费用3431.07万元[166] 各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小麦、棉花等农作物种子[26] - 水稻种子收入3.65亿元毛利率30.6%[57] - 订单粮食及青贮玉米收入6.43亿元同比增长23.51%[57] - 公司水稻品种以自主研发为主,占比80%以上[32] - 公司拥有自主或合作选育的水稻品种共计559个,其中国审350个[47] - 公司拥有自主或合作选育的玉米品种144个,其中国审50个[47] - 公司拥有自主或合作选育的小麦品种29个[47] - 公司研发投入金额为17082.82万元,占种子销售收入的5.65%[29] 各地区表现 - 公司销售区域覆盖国内主要农作物种植区域及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境外地区[26] - 国外地区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12.35%毛利率27.01%[57] - 海外业务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12.35%[97] - 种子出口销量924万公斤,同比增长5.96%[97] - 国外销售付款结算方式以信用证为主,种子发货后即实现最终销售且不存在退货[3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净利润下降主要受品种同质化、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降影响[27] - 研发与推广风险被列为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4] - 订单农业业务需先行采购农产品,存在资金周转风险,需控制资金风险并拓宽融资渠道[38] - 订单农业面临产品质量风险,需通过技术服务、质量把控和仓储管理确保品质[38] - 农产品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公司优先选择上市公司及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并设置履约保证金[38]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元,合计派发现金47,366,587.55元[100] - 公司于2025年4月27日至29日审议通过《市值管理制度》[95] - 公司于2024年10月9日披露《关于推动"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96] 研发与创新能力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增7个省审杂交水稻品种、2个玉米省审品种和6个小麦省审品种[43]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增植物新品种权48项[43]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36项和植物新品种权409项[46] - 公司科研人员308人,占总人数的16.76%[47] - 科研人员中高级职称74人,硕、博士182人[47] - 科研人员中获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人[47] - 科研人员中特聘全国知名专家15人,获合肥市政府特殊津贴1人[47] - 公司是首批农业农村部颁证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2] - 公司获评第六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及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42] - 公司位列中国农业企业500强及合肥农业企业20强[42] - 公司被确定为"知识产权保护联络点",为全省唯一农业企业[10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67.7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11.44%[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9.2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2.08%[19] - 货币资金8.3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8.56个百分点至12.35%[59] - 应收账款7.3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66个百分点至10.88%[61] - 存货26.9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0.66个百分点至39.72%[61] - 长期借款5.9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6.92个百分点至8.74%[61] - 货币资金减少7.63亿元(降幅47.7%)从16.01亿元至8.37亿元[157]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2.30亿元(降幅92.0%)从2.50亿元至0.20亿元[157][161] - 应收账款增加1.84亿元(增幅33.3%)从5.53亿元至7.37亿元[157] - 存货减少2.97亿元(降幅9.9%)从29.89亿元至26.92亿元[157] - 短期借款减少2.24亿元(降幅15.4%)从14.56亿元至12.33亿元[158] - 应付账款减少8.36亿元(降幅57.2%)从14.62亿元至6.26亿元[158] - 合同负债增加2.28亿元(增幅49.4%)从4.61亿元至6.89亿元[158] - 长期借款增加4.53亿元(增幅326.0%)从1.39亿元至5.92亿元[159]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流动负债合计28.02亿元,非流动负债合计2.93亿元[163] - 公司2025年半年度长期借款为1.39亿元,较期初减少73.4%[163]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17.19亿元,其中未分配利润3.26亿元[163] 现金流量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7.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9.04%[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7.17亿元同比扩大19.04%[5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扩大至7.17亿元,同比增加19.1%[173]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入5975.8万元,同比改善163.3%[17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9070.9万元,同比由正转负[17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降至8.23亿元,同比减少30.0%[173]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160.3亿元,同比增长0.8%[172] - 购买商品支付现金201.4亿元,同比增长4.7%[172] - 支付职工现金2.38亿元,同比增长0.4%[173]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128.9亿元,同比增长13.0%[173]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7.36亿元[175] 投资和募投项目 - 报告期投资额1.6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72%[67]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金额9515.11万元,累计投资收益363.84万元[6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2.3亿元,期末余额2000万元[65]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增加3099万元,期末余额434.72万元[65]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5.64万元,期末余额7080.39万元[65] - 募集资金余额2.04亿元,累计使用3.54亿元[71] - 收购河北新纪元种业股权项目支付16616.34万元,完成投资总额74.16%[71] - 研发创新体系建设项目投资额13,800万元,投资进度79.80%[73] - 农作物种子海外育繁推一体化建设项目投资额10,300万元,投资进度18.51%[73] - 青贮玉米品种产业化及种养结合项目投资额30,900万元,投资进度69.29%[73] - 收购河北新纪元种业67.90%股权项目支付股权转让款22,407万元,支付进度74.16%[73] - 河北新纪元种业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3,233.55万元,完成业绩承诺3,100万元[73] - 河北新纪元种业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2,350.05万元,未达业绩承诺3,320万元[73] - 河北新纪元种业2025年半年度扣非归母净利润801.55万元[73] - 海外育繁推项目因安哥拉用地批复延迟(2024年5月)及孟加拉政局影响进度滞后[73] - 研发创新体系建设项目已结项,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73] - 青贮玉米项目已结项但暂未体现预期效益[73] - 青贮玉米品种产业化及种养结合项目募集资金投资金额由30,900万元缩减至8,493万元,调减22,407万元用于收购河北新纪元种业有限公司67.90%股权[76] - 青贮玉米品种产业化及种养结合项目截至期末实际累计投入金额5,885.1万元,投资进度69.29%[75] - 收购河北新纪元种业有限公司股权项目截至期末实际累计投入金额16,616.34万元,投资进度74.16%[76] - 研发创新体系建设项目节余资金2,640.24万元,青贮玉米品种产业化及种养结合项目节余资金1,602.53万元,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74]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4,786.89万元及发行费用1,308.38万元,已于2021年9月置换完毕[74] - 青贮玉米种子基地实施地点由原计划多个地区调减至安徽阜阳、宿州、蚌埠、淮北、江苏盐城等地[74] - 青贮玉米品种产业化及种养结合项目预计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为2025年7月31日[75] - 收购河北新纪元种业有限公司股权项目本报告期实现效益801.55万元[76] - 设备采购由原计划"自购"改为"购买+租赁"方式,降低重资产负担[76]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及委托贷款情况[77][78][79] 子公司表现 - 荃银科技营业收入2.48亿元(24,830.20万元),同比增长16.15%[84] - 荃银科技净利润4,487.56万元,同比增长75.05%[84] - 河北新纪元营业收入2,374.22万元,同比下降38.44%[86] - 河北新纪元净利润801.68万元,同比下降44.33%[86] - 荃银粮购营业收入787.42万元,同比下降78.12%[86] - 荃银粮购净利润-1,006.19万元,同比减亏61.54%[86] - 皖农种业营业收入7,061.05万元,同比增长13.07%[87] - 皖农种业净利润-1,482.69万元,同比增亏[87] - 荃优种业营业收入4.92亿元(49,197.47万元),同比下降50.16%[87] - 荃优种业净利润-1,603.2万元,同比下降104.23%[87] - 公司拥有25家控股子公司,业务涵盖水稻、玉米、小麦、棉花等农作物种子[92] 股东和股权变动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1,975,278股至51,659,182股,占比从5.66%降至5.45%[141]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1,975,278股至895,672,569股,占比从94.34%升至94.55%[141] - 股份总数保持947,331,751股不变[141] - 原董事王玉林离职后解锁2,207,778股,其持股降至6,623,331股[141][144] - 副总经理朱全贵增持310,000股,其中232,500股转为限售股,总限售股增至653,059股[141][144] - 股东张琴持有34,195,861股限售股(高管锁定),占总股本4.81%[144][146] - 控股股东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94,294,026股,占比20.51%[146] - 股东贾桂兰持股65,521,411股(占比6.92%),其中5,35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146] - 万家品质生活基金减持7,011,900股,期末持股17,413,525股(占比1.84%)[146] - 股东张银宝增持5,812,300股,期末持股14,534,110股(占比1.53%)[146] -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持有194,294,026股人民币普通股,占公司重要股东地位[147] - 股东贾桂兰持股65,521,411股,与王玉林(持股6,623,331股)构成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显著[147] - 银华内需精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9,000,000股,占流通股重要比例[147] - 万家臻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8,515,083股,较上期减少3,523,260股[147] - 嘉实农业产业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6,898,508股,较上期减少1,554,192股[147] - 董事兼总经理张琴持股45,594,482股,未发生变动[149] - 副总经理朱全贵增持310,000股,期末持股增至870,746股[149]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合计持股60,047,804股,较期初增加310,000股[149] - 股东张银宝通过信用账户持有8,721,810股,普通账户持有5,812,300股,合计14,534,110股[147] 员工激励 - 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持有股票总数2,510,050股,占上市公司股本总额0.26%[105] - 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摊销费用为105.49万元[108] - 员工持股计划总费用为3675.34万元[108] - 权益工具授予日公允价值为15.54元/股[108] - 员工持股计划受让价格为11.44元/股[108] 关联交易 - 公司预计2025年与中种集团的关联交易额度为1,100万元[124] - 关联交易额度占同类交易比例为0.13%[124] - 关联交易定价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经双方协商确定[124] - 中化化肥及其下属公司预计2025年向关联方采购农资商品金额为3.54亿元,占同类交易比例3.98%[125] - 江苏扬农化工及其下属企业预计2025年向关联方采购农资商品金额为23.05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3%[125] - 安徽新农人农业科技预计向关联方采购大米商品金额为2.32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0%[125] - 中种科技创新服务(湖北)有限公司预计接受关联方劳务租赁费金额为36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04%[125] - 公司及其下属公司预计向关联方销售种子及品种权费金额为73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43%[125] - 中化现代农业及其下属公司预计向关联方销售种子及其他商品金额为212.49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15%[125] - 中化化肥预计向关联方销售种子金额为193.万元(注:原文数据不完整),占同类交易比例0.14%[125] -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预计向关联方销售检验费金额为621.万元(注:原文数据不完整)[125] - 关联交易定价均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经双方协商确定[125] - 所有关联交易均通过银行转账方式进行结算[125] - 公司与中化集团财务公司存款业务期初余额为2.056亿元,本期存入15.265亿元,取出17.157亿元,期末余额为1,641.72万元[130] - 公司与中化集团财务公司贷款业务期初余额为6.73亿元,本期新增贷款4.79277亿元,还款5.001亿元,期末余额为6.52177亿元[130] - 公司与关联方先正达越南有限公司等销售种子交易金额为1.4317亿元,占总额0.10%[126] - 公司与山高荃银供应链销售粮食交易金额为710万元,占比0.00%[126] - 公司与安徽张海银种业基金会销售种子及订单粮食交易金额为590万元,占比0.00%[126] - 公司与中化石油销售有限公司销售订单粮食交易金额为903万元,占比0.01%[126] - 公司与合肥禾味食品有限公司销售白酒交易金额为189万元,占比0.01%[126] - 公司与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