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泉华(002885) - 2025 Q2 - 季度财报
京泉华京泉华(SZ:002885)2025-08-27 12:1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7.24亿元,同比增长29.84%[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29.6万元,同比增长11.45%[2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566.12万元,同比增长29.37%[21] - 基本每股收益0.1519元/股,同比增长12.10%[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0%,同比上升0.30个百分点[2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84%至17.24亿元,主要因光伏及新能源汽车领域销售增长[67] - 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01,154.03万元,较2021年增长57.71%,较2023年增长16.11%[112] - 营业总收入从1,327,781,267.65元增至1,723,953,878.01元,增长29.8%[176] - 净利润从36,917,335.24元增至41,905,768.77元,增长13.5%[178]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3%至12.09亿元,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1.5%至11.47亿元[181] - 净利润由盈转亏,从上年同期盈利1703.34万元转为亏损741.62万元[182] - 毛利率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至5.1%[18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8.89%至15.05亿元,与销售增长同步[67]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9.54%至7481.81万元[67] - 财务费用同比上升226.16%至219.24万元,主要因汇兑损益影响[67] - 研发费用从62,588,055.80元增至74,818,077.55元,增长19.5%[176]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9.3%至1937.83万元[181] - 信用减值损失从-2,248,307.19元扩大至-3,045,141.98元[178]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大幅增长184.6%至2759.77万元[18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电子元器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48%至17.08亿元,占总收入99.05%[70][71] - 特种变压器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0.67%至7.68亿元,占比44.52%[70][71] - 毛利率方面,电子元器件业务毛利率为12.67%,同比上升0.68个百分点[71] 各地区表现 - 境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3.71%至12.84亿元,占比74.46%[70][71]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64.72万元,同比下降44.46%[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4.46%至2464.72万元,因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67]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77.99%至-6744.77万元,因购买理财产品增加[6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4.5%至2464.72万元[184][18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8.0%至12.12亿元[184]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8648.67万元净流入转为6744.77万元净流出[18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大幅增长127.4%至3.62亿元[18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6.2%至1.54亿元[186]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8.6%至8.46亿元[186] - 收到的税费返还同比下降86.4%至944万元[18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激增351.6%至8881万元[186] - 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现金增长162.1%至3444万元[18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同比下降11.9%至4.99亿元[18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32.2%至2.20亿元[187] 资产和负债 - 货币资金增加至6.30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4.67%升至17.85%,增长3.18个百分点[75] -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至5.60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8.18%升至15.87%,增长7.69个百分点[75] - 应收账款规模达12.19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4.52%,与上年基本持平[75] - 应付账款增至10.80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0.60%,增长0.95个百分点[75] - 应付票据减少至8510万元,占总资产比例从6.40%降至2.41%,下降3.99个百分点[75]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30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4.762亿元增长32.4%[167]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2.19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1.248亿元增长8.4%[167]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5.603亿元人民币,较期初2.657亿元增长110.9%[168]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为10.80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626亿元增长12.3%[168] - 公司总资产为35.314亿元人民币,较期初32.461亿元增长8.8%[168][170]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5.55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206亿元增长6.8%[170]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30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400亿元下降7.1%[167] - 存货期末余额为5.211亿元人民币,较期初5.184亿元增长0.5%[167]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078亿元人民币,较期初1.882亿元增长63.6%[172] - 母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9.96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9.479亿元增长5.2%[172] - 公司总资产从3,189,118,011.57元增长至3,498,189,800.54元,增幅9.7%[173] - 流动资产从2,259,747,849.55元增至2,556,049,064.49元,增长13.1%[173] - 短期借款从7,703,746.98元大幅增至50,263,750.00元,增幅552.6%[173] - 应付账款从1,054,992,258.68元增至1,276,192,603.91元,增长21.0%[174] - 合同负债从16,708,028.79元降至10,368,374.32元,下降38.0%[17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2.6%至14.38亿元[188][190] - 未分配利润增长6.8%至5.56亿元[190] - 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的1,403,491,798.44元增加至期末的1,419,706,174.70元,净增长16,214,376.26元[191][193] - 未分配利润由486,308,660.88元增至519,556,362.26元,增加33,247,701.38元,增幅约6.8%[191][193] - 资本公积从604,664,203.88元上升至608,384,952.38元,增加3,720,748.50元[191][193] - 库存股由19,850,538.69元变为39,426,521.12元,增加19,575,982.43元,增幅约98.6%[191][193] - 其他综合收益从2,007,881.32元降至1,290,049.15元,减少717,832.17元[191][193] - 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12,428,469.50元,从1,352,260,644.57元降至1,339,832,175.07元[195]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下降13,342,192.65元,其中利润分配减少5,925,983.20元[195] - 股本减少40,040.00元,从272,796,478.00元变为272,756,438.00元[191][193] - 少数股东权益从-3,510,415.42元变为-3,930,634.44元,减少420,219.02元[191][193] - 公司2024年半年度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3.89亿元,较期初减少约388.84万元[198][199] - 库存股增加1957.60万元,主要因股份回购等减少资本操作导致[198] - 其他综合收益亏损扩大至127.61万元,较期初减少122.51万元[198][199] - 未分配利润增加1322.90万元,达到4.87亿元[198][199] - 资本公积增加372.37万元,期末余额为6.09亿元[198][199] - 公司股本减少4万元,期末股本总额为2.73亿元[198][19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专注于磁集成器件和电源产品研发生产,产品包括特种变压器和磁性器件,应用于新能源发电及储能、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等领域[28][32][43]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主要涉及铜材和矽钢片[93] - 公司出口业务采用外币结算,存在汇率波动风险[95] - 公司计划拓展东南亚、欧洲和北美市场,面临海外业务拓展风险[96] - 河源新能源磁集成器件智能制造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88] - 公司通过设立合资公司变更募集资金用途,新增大容量变压器产线建设项目[88] 非经常性损益 - 政府补助442.98万元计入非经常性损益[25]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94.32万元[26]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投资性资产期末余额2.271亿元,较期初减少1090万元[77] - 受限货币资金1.271亿元,其中1232万元为票据保证金,391万元为诉讼冻结款[78] - 报告期投资额2.158亿元,较上年同期1.393亿元增长54.92%[79] - 2023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净额4.206亿元,累计使用比例62.34%[83] - 尚未使用募集资金1.584亿元,其中变更用途金额1318.692万元[83] - 河源新能源磁集成器件智能制造项目承诺投资总额30,550万元,调整后投资总额17,363.08万元,本报告期投入1,200.07万元,累计投入13,804.17万元,投资进度79.5%[85] - 大容量变压器智能化产线建设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6,152.99万元,本报告期投入567.42万元,累计投入853.92万元,投资进度13.88%[85] - 菲律宾新能源磁集成器件智能制造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7,033.93万元,本报告期无投入,累计投入0元,投资进度0%[85]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调整后投资总额11,507.31万元,累计投入11,562.24万元,投资进度100.48%[85] - 公司募集资金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总额43,550万元,调整后总额42,057.31万元,本报告期总投入1,767.49万元,累计总投入26,220.33万元[85] - 河源新能源磁集成器件智能制造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86]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5,326.32万元,其中包含募投项目先期投入5,301.05万元及发行费用25.27万元[86]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存放于专项账户,按计划管理使用[86] - 公司不存在募集资金擅自变更用途、违规占用或实施地点调整的情况[86]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未发生可行性重大变化[86] - 河源新能源磁集成器件智能制造项目募集资金投入进度达79.5%,累计投入13,804.17万元[88] - 大容量变压器智能化产线建设项目募集资金投入进度仅13.88%,累计投入853.92万元[88] - 菲律宾新能源磁集成器件智能制造项目募集资金投入进度为0%[88] 子公司表现 - 河源市京泉华科技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1亿元,净利润3,439.04万元[91] - 深圳市京泉华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净利润978.02万元[91] 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591,150股于2023年12月7日上市流通[106] - 2023年12月完成87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部分第一个解除限售期股份解除限售[106]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于2023年11月21日完成登记上市[106] - 2024年3月完成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事宜[108] - 2024年7月再次完成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购注销事宜[108]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首次受让部分第三个解锁期及预留受让部分第二个解锁期未解锁标的股票915,105股[110][112]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首次受让部分第二个解锁期及预留受让部分第一个解锁期未解锁标的股票648,020股[110]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首次受让部分第一个解锁期解锁并处置500,400股[110] - 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中15名离职人员未解锁标的股票149,177股[110] - 第二期员工持股计划拟参与对象不超过50人,持股规模不超过254.38万股[111] - 公司审议通过调整回购价格、回购数量及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的议案[109] - 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回购价格、回购数量及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的提案[109]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独立董事董秀琴于2025年1月20日任期届满离任[99] - 独立董事胡宗波于2025年1月20日因个人原因辞职[99] - 总经理鞠万金于2025年6月30日换届离任并当选副董事长[99] - 张威于2025年6月30日被聘任为新任总经理[99] - 公司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00]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全国能源重点项目2025年上半年完成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长21.6%[44] -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2025年上半年达9491万千瓦/2.22亿千瓦时,较2024年底增长约29%[45] - 内蒙古和新疆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1000万千瓦,山东、江苏、宁夏超过500万千瓦[45] - 全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数2025年6月底达161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09.6万个,私人充电设施1200.4万个[48] - 充电设施县域覆盖率达97.08%,乡镇覆盖率达80.02%[48]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总充电量达549.23亿千瓦时[48] - 国家目标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47] - 力争到2025年参与试点城市全年充电电量6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49] - 2030年新能源汽车力争为电力系统提供千万千瓦级双向灵活性调节能力[49] - 2025年工业自动化产品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1083亿美元(年化增长率约3.7%)[50] - 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全球占比超三分之一)[50] - 中国十四五规划要求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51] - 工业机器人密度目标从250台/万人提升至400台/万人[51] - 2025年5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6.91万台(同比增长35.5%)[51] - 2025年1-5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28.72万台(同比增长32%)[51] - 中国电信物联网连接数达6.88亿(净增长占公司总连接净增份额85.8%)[52] - 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市场规模预计达968亿美元(2023年822亿美元)[55] 股本与股东结构 - 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为39,413,445股,占总股本14.50%,较期初增加1,743股[151] - 无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为232,493,270股,占总股本85.50%,较期初减少1,743股[151] - 股份总数保持271,906,715股不变[151]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管所持股份的75%于2025年1月1日被锁定[152] - 前三大股东分别为深圳远致富海高新投资(持股13.50%)、窦晓月(持股10.73%)和张立品(持股9.73%)[157] - 张立品持有有限售条件股份19,833,468股,占其总持股的75%[157] - 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有2,543,800股,占总股本0.94%[15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2.71亿股,注册资本2.71亿元[200] 委托理财 - 委托理财总额为38,0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银行理财14,500万元,募集资金券商理财23,500万元[147] - 未到期委托理财余额为22,500万元,其中银行理财14,500万元,券商理财8,000万元[147] - 公司无逾期未收回委托理财本金及减值计提[147] 诉讼与或有事项 - 公司存在重大诉讼仲裁事项但未披露具体涉案金额[131] - 涉及短线交易股票收益为13,370,178.24元[132] - 短线交易收益利息自2020年2月26日起按一年期LPR计算[132] - 其他诉讼汇总(公司作为原告)涉案金额88.99万元[132] - 其他诉讼汇总(公司作为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