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迪威尔(68837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迪威尔迪威尔(SH:688377)2025-08-27 11: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5.627亿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04%[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52.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7%[19] - 利润总额为5653.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84%[19]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020.3万元人民币,同比微增0.19%[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7元/股,同比下降6.9%[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84%,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20] - 营业收入562737483.53元同比下降0.04%[75]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562,737,483.53元,同比微降0.04%[130] - 净利润为51,525,960.04元,较去年同期55,507,717.89元下降7.2%[131]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4%至5.535亿元(2024年同期:5.914亿元)[134] - 净利润同比下降11.4%至5377万元(2024年同期:6069万元)[1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4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20]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41%,较上年同期3.51%减少0.1个百分点[58] - 管理费用31604653.21元同比增加43.73%[75] - 财务费用1904368.97元(上年同期为-5768228.64元)因人民币升值导致汇兑收益减少[75][76] - 研发费用19182567.97元同比减少2.90%[76] - 研发费用为19,182,567.97元,同比减少2.9%[131]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6%至1769万元(2024年同期:1798万元)[134] - 所得税费用从10,876,945.20元降至5,008,112.39元,降幅达54.0%[131] - 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51.6%至529万元(2024年同期:1093万元)[13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83.3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改善(上年同期为-3150.1万元)[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6832841.69元(上年同期为-31500668.90元)因加强应收账款管理[7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从2024年上半年的-3236万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5572万元[140]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小幅增长0.7%,从2024年上半年的5.49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5.52亿元[14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显著减少24.2%,从2024年上半年的5.23亿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97亿元[14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恶化,从2024年上半年的422万元净流入变为2025年上半年的9489万元净流出[140]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增长7.6%至5.698亿元(2024年同期:5.298亿元)[13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至1.422亿元(2024年同期:2.768亿元)[13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250亿元(2024年同期:1.275亿元)[138] - 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同比增长10.0%至8772万元(2024年同期:7974万元)[13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965亿元(期初:2.614亿元)[13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37亿元,较期初的1.73亿元减少20.8%[14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27.6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微降0.11%[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8.2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62%[19] - 货币资金264057390.12元同比下降16.27%[78] - 预付款项24431655.18元同比增加72.83%[78] - 短期借款209126713.89元同比增加19.08%[79] - 境外资产232562959.98元占总资产比例8.42%[80] - 货币资金减少至2.64亿元,较期初3.15亿元下降16.3%[12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增1000.48万元[123] - 应收账款减少至3.91亿元,较期初4.20亿元下降6.8%[123] - 存货减少至4.66亿元,较期初4.87亿元下降4.4%[123] - 在建工程增加至6.59亿元,较期初6.20亿元增长6.2%[124] - 短期借款增加至2.09亿元,较期初1.76亿元增长19.0%[124] - 应付账款减少至2.66亿元,较期初3.21亿元下降17.1%[124] - 长期借款减少至8475万元,较期初1.23亿元下降30.9%[124] - 未分配利润增长至6.03亿元,较期初5.79亿元增长4.2%[125]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2.04亿元,较期初2.26亿元下降9.7%[126] - 公司总资产从2,659,425,806.32元增长至2,695,828,997.97元,增幅约1.4%[127][128] - 流动资产合计为1,557,750,785.53元,较上期1,527,362,716.92元增长约2.0%[127] - 长期股权投资保持稳定为587,598,400.00元[127] - 短期借款从157,623,507.67元增至191,126,713.89元,增幅约21.3%[127] - 应付票据从217,787,070.00元上升至240,319,950.00元,增长约10.4%[12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的17.92亿元增至期末的18.22亿元,增长1.6%[143][144] - 未分配利润增加2438万元,从期初的5.79亿元增至期末的6.04亿元[143][144] - 期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821,463,166.37元[147] - 期初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742,492,999.37元[147] - 期末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762,501,159.43元[151] - 公司实收资本(股本)保持稳定为194,667,000元[153][156] - 资本公积从期初959,725,489.59元减少至期末955,642,764.52元,减少4,082,725.07元(约0.4%)[153][154] - 库存股从期初21,123,319.58元减少至期末12,249,405.93元,减少8,873,913.65元(约42%)[153][154] - 未分配利润从期初609,629,587.87元增长至期末636,260,120.25元,增加26,630,532.38元(约4.4%)[153][154]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期初1,829,206,295.64元增长至期末1,860,628,016.60元,增加31,421,720.96元(约1.7%)[153][154] - 公司期末余额总额为1,798,124,509.00元[159]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规范级别包括PSL 1、2、3、3G及4共5种[12] - 公司主要产品为油气生产系统专用件、井控装置专用件及非常规油气开采专用件[12] - 公司产品以API规范中较高等级PSL3-4级为主[35] - 公司首创"全过程一站式供货工厂(One-Stop Shop)"模式实现全流程自主制造[38]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经营模式[28] - 客户提前2-4个月发出订货通知[28] -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特钢采用"以产定购"采购模式[29] - 公司产品应用于全球数百个深海油气开采项目[36] - 油气生产系统专用件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约为78%[42] - 井控装置专用件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约为5%[42] - 非常规油气开采专用件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约为16%[42] - 深海采油树零部件技术全球领先[41] - 公司持续扩充堆焊业务的装备人员与技术投入[41] - 公司募投项目“油气装备关键零部件精密制造项目”完成标准件试制[41] - 公司募投项目获核心客户新产线认证及试样初审通过并获少量订单[41] - 公司通过募投项目建设智能化生产线以增强批量化生产能力[51] - 直接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比重约为60%[68] 研发与技术创新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1918.2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58] - 本期新增发明专利1项,累计发明专利达59项[56] - 牵头制定1项国家标准和8项团体标准在报告期内发布[53][55] - 大口径球阀一体化研发项目总投资55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61.24万元[61] - 深海零部件表面清理自动化生产线研发项目总投资65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231.03万元[61] - 阀堆焊变位机工装研发项目总投资300万元人民币,本期投入155.21万元[61] - 公司2021年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营石油天然气钻探机用零部件[54] - 累计专利申请总数达220项,专利获得总数130项[56] - 公司研发项目总预算为3.9亿元人民币,已投入8527.43万元人民币[64] - 研发人员数量为151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例为14.91%[66] - 研发人员薪酬总额为1219.36万元人民币,人均薪酬8.08万元人民币[66] - 多向双动复合挤压液压机项目预算350万元人民币,处于进行中阶段[62] - 海上用钢热处理冷速工艺研发项目预算300万元人民币,已投入47.08万元人民币[62] - 布氏硬度自动检测技术研发项目预算500万元人民币,已投入258.19万元人民币[62][63] - 深海用钢组织细化研究项目预算300万元人民币,处于进行中阶段[63] - 低压燃气轮机轴研发项目预算300万元人民币,处于进行中阶段[63] - 油气设备镍基合金堆焊项目预算300万元人民币,处于进行中阶段[63] - 多向挤压模锻穿针寿命研究项目预算350万元人民币,处于进行中阶段[64]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120项(含国际发明4项、国内发明专利55项)和软件著作权10项,参与制定7项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和12项团体标准[53] 客户与市场 - 公司重要客户包括TechnipFMC、Schlumberger、Baker Hughes及Caterpillar等全球能源产业巨头[11] - 公司深海领域订单占比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37] - 公司通过BP、雪佛龙、道达尔、埃克森美孚、沙特阿美等最终用户石油公司审核[35] - 公司是TechnipFMC、SLB、Baker Hughes等国际油气技术服务公司在亚太区域最重要的深海专用件供应商[36] - 公司获TechnipFMC、SLB、Baker Hughes等核心客户审核批准[46] - 公司多次获得客户最佳质量奖和年度最佳供应商奖等荣誉[46] 募投项目与战略投资 - 公司募投项目350MN多向模锻液压机用于深海、压裂等特殊工况装备关键零部件制造[37] - 公司计划投资3.058亿元建设深海承压零部件产品精密制造项目[8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期末价值为1000.48万元,当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0.48万元[83][84] - 公司完成对HME 100%股权收购,收购金额未披露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89] 子公司表现 - 全资子公司南京精工科技净资产5.19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2.12万元[86] - 全资子公司建湖精工科技净资产3297.85万元,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49.66万元[87] - 建湖精工科技年租金支出85.99万元,租赁面积6760平方米[88] - 新加坡子公司HME资产总额1.02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00.36万元[89] - 新加坡子公司STEELSOLUTION资产总额1188.16万元,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60.55万元[92]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2025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5]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于2022年2月23日完成[97]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部分授予于2022年8月26日完成[97]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部分第一个归属期于2024年2月3日完成归属[97] - 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部分第二个归属期于2025年1月11日完成归属[97] - 控股股东承诺减持价格不低于首次公开发行价格[100] - 控股股东承诺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将遵守严格减持条件[100] - 控股股东承诺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合法方式减持股份[100] - 控股股东单次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500万元,且增持股份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102]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用于增持股份的资金不低于其上年度薪酬总和的30%,但不超过其薪酬总和[102] - 通过集中竞价减持需在首次卖出前15个交易日报告并预先披露减持计划[101][102] - 减持价格承诺锁定期满后两年内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101] - 持股低于5%时豁免集中竞价减持预先披露义务[101][102] - 减持前需提前3个交易日公告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101][102] - 增持承诺有效期为公司上市后三年期间[102] - 全体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对增持义务承担连带责任[102] - 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及协议转让[101][102] -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职务消费行为受到明确约束[102] - 报告期内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104] - 报告期内公司无违规担保情况[104]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关联交易发生[105][106] - 报告期末公司对外担保余额(不包括对子公司)为0万元[107] - 报告期内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合计为0万元[108] - 报告期末对子公司担保余额合计为13,000万元[108] - 公司担保总额(包括对子公司)为13,000万元[108] - 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7.14%[108] - 公司为全资子公司南京迪威尔高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13,000万元连带责任保证担保[108] - 该担保用于募投项目“油气装备关键零部件精密制造项目”的贷款授信,期限5年[108] - 报告期内公司普通股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112] -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4,500户[113] - 第一大股东南京迪威尔实业有限公司持股50,250,000股,占比25.81%[115] - 第二大股东李跃玲持股14,500,000股,占比7.45%[116] - 第三大股东诺安先锋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持股8,788,783股,占比4.51%[116] - 第四大股东张洪持股6,100,000股,占比3.13%[116] - 第五大股东中国人寿委托诺安基金股票型组合持股4,340,803股,占比2.23%[116] - 第六大股东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167,749股,占比2.14%[116] - 第七大股东诺安优选回报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持股3,876,048股,占比1.99%[116] - 前十名股东所持股份均为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且无质押冻结情况[11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96] 会计政策与财务报告 - 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11] - 公司已详细描述面临行业、地缘政治、市场、质量等风险[4] -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5] - 公司不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7] - 公司不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7] - 公司不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度报告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情况[7] - 受限资产总额为2.67亿元,其中货币资金受限6754.34万元,应收票据受限8792.31万元,固定资产受限5893.38万元,无形资产受限5260.85万元[81] - 公司报告期内无临时公告未披露或有后续进展的股权激励情况[98] - 公司报告期内不适用环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98] - 公司报告期内无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乡村振兴相关工作[98] - 综合收益总额为5144万元,主要由未分配利润贡献[144] - 向所有者分配利润2714万元[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