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表现: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3.14775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5%[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9.475587万元人民币,同比减亏85.79%[19]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股,同比改善86.15%[1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05%,同比改善78.89%[19] - 报告期营业收入3.15亿元,同比下降7.35%[5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净亏损1248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亏损7769万元人民币收窄83.9%[15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9元,较上年同期-0.65元改善86.2%[151] - 公司净利润由2024年上半年盈利71,172,601.98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亏损6,776,670.40元[154][155] - 综合收益总额为-1,269.48百万元,其中少数股东承担部分为-178.55百万元[163] - 综合收益总额为-75,237,432.07元[170] - 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302,900,001.06元,较年初减少6,776,670.40元[173][175] - 2024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为-148,781,264.76元,较年初增加71,172,601.98元[176][179] 财务表现: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2.66亿元,同比下降13.64%[57] - 研发投入2209.79万元,同比下降33.40%[57] - 销售费用1079.06万元,同比下降51.64%[5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为3.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4%[15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销售费用为107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1.6%[150] - 公司2025年半年度研发费用为2209.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4%[150] - 研发费用减少31.0%至12,685,943.31元,去年同期为18,296,648.14元[154]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96.318763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改善340.44%[1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996.32万元,同比上升340.44%[57] - 现金及等价物净增加4170.95万元,同比上升579.88%[57]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改善至19,963,187.63元,去年同期为-8,302,813.28元[15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减少26.7%至288,941,127.55元,去年同期为394,065,807.08元[157] - 支付给职工现金下降21.6%至67,419,378.22元,去年同期为86,015,000.90元[15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25,550,000.00元,其中借款收到175,550,000.00元[15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16.8%至90,197,578.39元[158]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锐减81.3%至3,571,293.19元[160] - 母公司支付职工现金下降26.8%至42,717,134.76元[160]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50.8%至251.95百万元[16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至218.99百万元,主要因支付其他投资活动相关现金147.08百万元[16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正转负,从492.93百万元降至-1,469.94百万元[161]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达11,886.22百万元,同比增长6.1%[16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0.45百万元,主要因债务偿还支出11,637.90百万元[16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53.03百万元,较期初增长2.6%[161]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为13.071209153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73%[1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342853150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1.43%[19] - 货币资金较上年末增长15.2%至1.0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提升0.96个百分点至8.22%[62] - 存货较上年末下降7.3%至1.8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降低1.35个百分点至13.85%[62] - 固定资产较上年末下降3.6%至5.14亿元,主要因计提折旧所致[62]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期末余额6267.65万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059.99万元[65] - 受限资产总额7031.24万元,包括1726.55万元质押货币资金及4289.03万元查封固定资产[66]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末流动负债合计6.8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14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末负债合计7.0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147]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末所有者权益合计5.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147]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3.0705亿元,较期初下降5.6%[142] - 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3600.1万元,较期初下降49.2%[142] - 合同负债期末余额为1907.8万元,较期初增长81.7%[142] - 长期应付款期末余额为8178.5万元,较期初增长166.1%[14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3429亿元,较期初增长1.4%[143]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6393.6万元,较期初下降15.6%[145] - 母公司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1345亿元,较期初下降9.0%[145] - 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0746亿元,较期初增长15.2%[141]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2.1584亿元,较期初下降1.6%[141] - 存货期末余额为1.8101亿元,较期初下降7.3%[141] - 资本公积增加18.24百万元至7,733.31百万元,主要来自普通股投入[163][16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至53,428.53百万元,其中未分配利润增加1,069.48百万元[163][166] - 公司股本减少240,000元至114,982,000元[170][171] - 资本公积增加1,869,996.37元至752,259,481.66元[170][171] - 库存股增加13,506,128.50元至29,776,128.50元[170][171] - 未分配利润减少75,237,432.07元至-138,888,883.23元[170][17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减少87,113,564.20元至725,179,721.08元[170][171] - 少数股东权益增加29,544,065.57元至28,996,118.84元[170][171] - 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57,569,498.63元至754,175,839.92元[170][171] - 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65,893,906.50元,较年初减少5,717,834.32元[173][175] - 2025年半年度资本公积为756,984,784.91元,较年初增加1,058,836.08元[173][175] - 2024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16,123,810.34元,较年初增加59,296,469.85元[176][179] - 2024年半年度库存股增加13,506,128.50元至29,776,128.50元[176][179] - 2024年半年度资本公积为753,095,952.45元,较年初增加1,869,996.37元[176][179] - 2024年半年度股本减少240,000.00元至114,982,000.00元[176][179] - 公司股本为1.14982亿元人民币[181] 非经常性损益和投资相关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698.986651万元人民币[2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059.986229万元人民币[23]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059.99万元,占利润总额-75.47%,主要源于动力新科股票市场价值波动[61] - 资产减值损失892.87万元,占利润总额63.57%,主要系计提信用减值及存货跌价准备[6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059.99万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亏损1887.05万元人民币[150] - 股票投资累计亏损1916.76万元,期末公允价值5083.17万元[72] - 报告期投资额699.9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80%[67] - 投资收益大幅下降至-589,565.59元,较2024年同期的127,186,460.55元减少100.5%[154] 业务和产品线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尾气后处理系统、清洁能源后处理系统及尿素供给模块总成等产品[11] - 公司产品线涵盖高压风暖PTC加热模块、高压PTC除霜模块及高压液暖加热模块(HVCH)[11] - 公司热管理产品包括驻车加热模块、燃油液暖加热模块及甲醇液暖加热模块[11] - 公司智能热管理机组用于调节动力电池电芯工作温度[11] - 公司前端散热模块为整车提供散热冷却功能[11] - 公司DPF高温再生设备用于处理尾气后处理系统中的灰分[11] - 公司核心业务为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系统产品,主要应用于商用车、非道路移动机械等领域[27] - 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系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70%至3.04亿元,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5.47%至2.56亿元,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73.51个百分点至15.89%[59] - 公司研发的移动源尾气处理产品及固定源废气设备已广泛应用[92]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上市四年累计研发投入3.69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12.03%[51] - 公司新增专利13项,新增软件著作权3项[51] - 公司拥有研发人员121名,包括博士9名、硕士23名[51] - 公司碳化硅载体已批量供货给中国一汽上汽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40] - 公司引进铝碳化硅刹车盘制备技术中试线已建成聚焦20-30万区间新能源车辆[40] - 国七排放标准正式立项公司正开展国七系列产品研发合作[36] 子公司表现 - 公司通过子公司凯龙蓝烽、凯龙宝顿等开展业务运营[11] - 子公司凯龙蓝烽净利润亏损202.07万元[79] - 子公司凯龙宝顿营业收入4271.10万元,营业利润395.69万元,净利润385.22万元[79] - 子公司江苏希领营业收入1020.95万元,净利润亏损278.42万元[79] - 子公司江苏欧瑞森营业收入763.77万元,净利润亏损268.63万元[79] - 子公司观蓝新材料营业收入2951.69万元,净利润亏损364.40万元[79] - 子公司江苏欧瑞森拥有CNAS和CMA资质检测业务含整车及零部件检测[44] 市场和行业环境 - 2025年1-6月国内柴油内燃机总销量266.41万台同比增长1.57%[28] - 工程机械用柴油内燃机销量45.46万台同比增长2.90%[28] - 2025年1-7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41.3万辆同比增长58.1%渗透率22.3%[30] - 预计2025年中国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达1494亿元[30]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总投资约1.2万亿元预期带动万亿级产业链投资[28] - 船舶制造业要求骨干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28] 风险因素 - 公司面临汽车行业需求下降风险,将调整产能并布局新技术产品应对[80] - 公司面临市场竞争风险,将通过技术攻关和拓展新业务(如汽车检验检测、VOCs废气治理)应对[81] - 公司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主要涉及不锈钢板、车规级芯片、贵金属铂钯铑等[82] 公司治理与诉讼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5] - 报告经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字确认[4] - 公司于2025年5月8日通过网络平台举行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83] - 公司报告期内无半年度利润分配计划,不派现、不送股、不转增[87] - 公司涉及与东风朝阳朝柴动力有限公司的破产债权确认诉讼,涉案金额为6438.18万元[100] - 公司涉及与赵闯的技术秘密纠纷诉讼,一审获判赔偿经济损失500万元及合理费用50万元,涉案金额为6178.72万元[100] - 公司涉及与赵闯及南京瀚深材料科技等的技术秘密纠纷诉讼,一审获判赔偿经济损失500万元及合理费用50万元,涉案金额为18533.15万元[100] - 公司涉及与赵闯的竞业限制纠纷诉讼,终审判定支付违约金50万元及返还竞业补偿金7.14万元,涉案金额为57.14万元[100] - 公司报告期无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95]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96] - 公司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97] - 公司报告期无破产重整相关事项[98] - 公司报告期无超期未履行完毕的承诺事项[94] - 公司作为原告未达披露标准的小额诉讼涉案金额为1005.57万元[101] - 公司作为被告未达披露标准的小额诉讼涉案金额为2755.7万元[101] - 公司实际控制人因股份代持被深交所通报批评并记入诚信档案[102] 股份和股东情况 - 公司董事及高管计划减持股份不超过218,875股(占总股本0.1924%)[117] - 公司回购股份1,693,100股(占总股本1.47%)耗资2549.64万元[120] - 公司回购股份价格区间为14.62元/股至15.30元/股[120] - 公司回购资金总额介于2500万元至5000万元之间[119] - 公司取得光大银行股票回购专项贷款承诺函[119] - 江苏观蓝增资扩股引入投资者,湖南大学以6件专利作价3250万元增资,其中80%(2600万元)由肖汉宁教授团队享有,20%(650万元)由湖大资产代表学校持有[122] - 公司股份回购计划资金总额不低于2500万元且不超过5000万元,回购价格上限不超过18.00元/股[126] - 公司实际回购股份169.3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47%,回购总金额2549.64万元[127] - 回购股份最高成交价15.30元/股,最低成交价14.62元/股[127] - 有限售条件股份2914.60万股,占总股本25.35%,其中境内自然人持股2908.60万股(25.30%)[125] - 无限售条件股份8583.60万股,占总股本74.65%,全部为人民币普通股[125] - 外资持股60,000股,占总股本0.05%,均为境外自然人持有[125] - 股份总数保持1.15亿股不变,无新增发行或转股变动[125] - 回购专项贷款获得中国光大银行无锡分行支持,符合监管要求[127] - 专利所有权转移手续于2025年7月3日全部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已办理完毕[122]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9,821户[130] - 公司回购股份1,223,300股,占总股本比例1.06%[131] - 控股股东臧志成持股比例31.87%,持股数量36,650,000股[130] - 无锡市凯成投资合伙企业持股比例5.65%,持股数量6,500,000股[130] - 朱泽持股比例4.87%,持股数量5,600,000股[130] - 臧梦蝶持股比例2.81%,持股数量3,230,000股[130] - 臧雨芬持股比例1.72%,持股数量1,980,000股[130] - 臧小妹持股比例1.70%,持股数量1,950,000股[130] - 董事叶峻期末持股465,000股,较期初减持155,000股[132] - 董事李怀朝期末持股75,000股,较期初减持25,000股[133] 其他运营事项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涵盖1月至6月期间[11] - 境外业务覆盖俄罗斯、印度、巴西、韩国、德国等国家[47] - 公司租赁江宁区厂房租金总额652.28万元及物业费153.7万元[113] - 公司设立控股子公司凯龙唯睿技术研究(江苏)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121]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1.06百万元[165] - 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1,629,996.37元[170] - 202
凯龙高科(300912)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