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机精工(002046) - 2025 Q2 - 季度财报
国机精工国机精工(SZ:002046)2025-08-27 10: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6.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4%[23]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14%至16.08亿元[50][51]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5.1%至16.08亿元,其中营业收入同步增长至16.08亿元[15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9%[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01%[23] - 净利润同比增长6.6%至1.98亿元[15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7%至1.74亿元[153] - 基本每股收益0.3287元/股,同比下降1.70%[23] - 基本每股收益从0.3344元下降至0.3287元[15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56%,同比下降0.72个百分点[2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3.65%至10.65亿元[50]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3.6%至10.65亿元,增速高于收入增长[152]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6.8%至8703万元[15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轴承行业收入同比增长62.05%至9.51亿元,占总收入比重59.14%[51][53] - 基础零部件产品收入同比增长75.99%至8.68亿元,毛利率下降9.89个百分点[52][53] - 特种及精密轴承收入同比增长81.25%至8.56亿元[52] - 新材料板块聚焦电子电器、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半导体、光伏、机器人等高科技领域,致力实现生产装备及工艺国产化自主可控[39] - 基础零部件板块在卫星及其运载火箭专用轴承领域市场占有率90%以上,成功研制国产首台8MW、18MW及世界首台26MW系列主轴轴承及齿轮箱轴承[46] - 新材料板块自主研发MPCVD法金刚石生产技术实现批量化生产,建成新型高功率MPCVD法大尺寸单晶/多晶金刚石生产线[46] - 石油天然气开采领域高耐磨金刚石复合片和细丝线材拉拔领域高耐磨拉丝模打破国外销售垄断,成为国内市场领先者[46] - 机床工具板块半导体、汽车、光电等领域超硬材料磨具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国内市场领先者[46] - 公司主营轴承和超硬材料制品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7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面临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包括国际地缘政治动荡及国内需求收缩等压力[78] - 公司通过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业务布局及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应对风险[78] - 公司面临产品同质化和市场竞争加剧风险[79] - 2024年全球轴承市场规模约为1339.9亿美元同比增长10.75%[32] - 预计2030年全球轴承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265.99亿美元[32] - 2024年中国轴承市场规模2315亿元预计2030年达39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0.8%[32] - 2024年全球磨料磨具市场规模625亿美元预计2030年达9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5%[33] 研发和技术实力 - 公司拥有国家级研发机构6家,包括全国重点实验室1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45] - 公司承担科研项目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400余项,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项298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45] - 公司制修订国家及行业标准1076余项,拥有有效授权专利950件,其中发明专利641件[45] - 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42%,核心技术团队547人,高级及以上技术专业职称418人(含正高级61人)[47] - 公司拥有国家级创新团队2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航空航天精密轴承创新团队),省级创新团队4个[47]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4.00%[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584.00%至-5.41亿元[5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7915万元恶化至-5.41亿元,同比下降584%[15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从9.14亿元下降至8.73亿元,同比下降4.4%[15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大幅增加39.8%,从6.07亿元增至8.49亿元[157] - 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增长10.5%,从3.02亿元增至3.33亿元[157]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激增5242%,从3300万元增至17.63亿元[15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下降16.5%,从5.50亿元降至4.59亿元[15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大幅增长256%,从4.34亿元增至15.49亿元[158]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激增1346%,从9138万元增至13.21亿元[161]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下降46.6%,从1.70亿元降至9081万元[161]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基本持平,从2.44亿元微增至2.53亿元[161] 资产和负债变动 - 总资产78.5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6.84%[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2.9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增长23.50%[23] - 公司总资产从6,192.24亿元增长至7,853.93亿元,增幅26.8%[144][14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增长23.5%,从3,478.07亿元增至4,295.33亿元[145] - 少数股东权益激增348.3%,从27.69亿元增至124.12亿元[14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5.81亿元,较期初10.18亿元增长55.3%[143]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16.58亿元,较期初9.81亿元增长69.0%[143] - 存货期末余额为8.01亿元,较期初5.82亿元增长37.6%[143]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45亿元,较期初1.40亿元增长3.3%[143]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为0.71亿元,较期初1.66亿元下降57.3%[143] - 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为0.78亿元,较期初0.42亿元增长85.4%[143] - 流动资产合计期末余额为47.92亿元,较期初32.87亿元增长45.8%[143] - 非流动资产合计从2,905.73亿元增至3,061.83亿元,增长5.4%[144] - 在建工程大幅增长15.5%,从629.66亿元增至727.27亿元[144] - 短期借款增长69.9%,从16.53亿元增至28.09亿元[144] - 应付账款增长41.9%,从518.88亿元增至736.04亿元[144] - 其他应付款骤降90.5%,从59.35亿元减少至5.64亿元[144] -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增长115.4%,从12.01亿元增至25.87亿元[144][145]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72.6%,从92.31亿元降至25.25亿元[147] - 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例上升3.70个百分点至20.14%[57] -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上升5.27个百分点至21.11%[57] 投资和融资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为269,121,174.47元,上年同期为132,048,145.58元,同比增长103.81%[61] - 公司报告期无衍生品投资[65] - 公司持有苏美达股票初始投资成本为99,999,998.28元,期末账面价值为144,947,207.16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4,675,716.36元[66] - 2025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为114,741,068.09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12,540,470.92元[67] - 募集资金累计使用金额为66,220,000元(以万元计),占募集资金总额比例58.84%[67] - 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金额为46,338,000元(以万元计),存放于募集资金专项账户[67]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25,611,582.73元[68] - 公司另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支付发行费用的自筹资金769,343.70元[68] - 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总额为26,380,926.43元[68] - 新增股份于2025年3月19日上市,每股发行价格为15.29元[67] - 发行股份数量为7,504,321股[67] - 募集资金到账日期为2025年3月4日[67] - 新型高功率MPCV大单晶金刚石生产建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803,188,000元,截至报告期末实际投入339,987,000元,投资进度为42.3%[71] - 补充上市公司流动资金项目承诺投资总额为322,170,000元,实际投入322,238,000元,投资进度为100.01%,超支部分由账户结息2,152.84元导致[72] - 承诺投资项目总额为1,125,405,000元,实际累计投入662,225,000元[71] - 公司使用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25,611,582.73元及发行费用769,343.70元,合计26,380,926.43元[72] - 伊滨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实际投入金额为92,360,000.00元,投资进度62.59%[63] - MPCVD法大单晶金刚石项目(二期)实际投入金额为16,381,000.00元,投资进度71.22%[63] - 新型高功率磨料磨具项目实际投入金额为108,741,000.00元[64]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新股750.4321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15.29元人民币[124] - 募集资金总额为1.14741亿元人民币,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1.1254亿元人民币[124]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1.125亿元[126] - 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为7,504,321股,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15.29元[126] -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获配4,578,155股限售股,占公司总股本49.79%[128][132] - 国机资本控股有限公司获配1,308,044股限售股[128] - 武汉华实汇添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获配1,111,837股限售股[128] - 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配506,285股限售股[128] - 限售股合计增加7,617,832股,期末限售股总数达9,098,145股[129] -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激增5242%,从3300万元增至17.63亿元[158]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下降16.5%,从5.50亿元降至4.59亿元[158]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国机金刚石(河南)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08,990,738.10元,净利润93,057,199.30元[77] - 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968,503,853.19元,净利润121,730,658.71元[77] 股权激励和股份变动 - 公司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4,780,251股[89] - 公司回购注销171,464股限制性股票[89] - 公司股份总数由529,129,329股变更为528,957,865股[90] - 公司为157名激励对象共1,520,905股限制性股票办理解除限售[90] - 公司剩余已授予未解禁限制性股票共3,087,882股[90] - 公司回购注销195,351股限制性股票,因8名激励对象不再符合条件[91] - 公司股份总数从528,957,865股变更为528,762,514股,减少195,351股[92] - 公司为150名激励对象办理解除限售1,441,723股限制性股票[93] - 剩余已授予未解禁限制性股票为1,450,808股[93] - 公司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19.5351万股[123] - 回购注销完成后公司股份总数由5.28958亿股变更为5.28763亿股[123][125] - 国有法人持股本次增加588.619万股,变动后持股588.619万股占总股本1.10%[122] - 境内自然人持股本次减少152.3563万股,变动后持股159.3824万股占总股本0.30%[122] - 无限售条件股份本次增加132.821万股,变动后持股5.27169亿股占总股本98.30%[122] - 有限售条件股份变动后持股909.8145万股占总股本1.70%[122] - 公司股份总数最终为5.36267亿股[123] - 公司普通股股东总数43,896户[132] - 第二大股东李海云持股比例为1.17%,持股数量6,290,000股[132] - 第三大股东丁遂持股比例为0.81%,持股数量4,333,300股[132] -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2.62亿股无限售普通股,占总股本比例未披露[13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210万股,占总股本0.39%[133] - 董事会秘书赵祥功减持1万股,期末持股降至3.13万股[135] - 公司股本从年初的5,289,578,650.00元增加至期末的5,362,668,350.00元,增长1.38%[170][171] - 2022年向213名激励对象授予713.394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8.64元/股[182] - 2022年51名激励对象放弃1,955,641股,36名放弃398,048股,总计放弃2,353,689股[182] - 2022年激励对象人数从213人调整为162人,授予股票从7,133,940股调整为4,780,251股[182] - 2024年回购注销171,464股限制性股票,注册资本变更为528,957,865元[183] - 2024年157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1,520,905股限制性股票[184] - 2025年回购注销195,351股限制性股票,注册资本变更为528,762,514元[185] - 2025年向特定对象发行7,504,321股普通股,注册资本变更为536,266,835元[186] - 2025年150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1,441,723股限制性股票[187] 关联交易 - 公司关联方财务公司存款利率范围为0.15%-2.0%[107] - 公司关联方财务公司贷款利率为2.6%[107] - 公司关联方财务公司存款期末余额为147,089.31万元[107] - 公司关联方财务公司贷款期末余额为5,000万元[107] - 公司关联方财务公司每日最高存款限额为400,000万元[107] - 公司关联方财务公司贷款额度为400,000万元[107] - 公司租赁白鸽磨料磨具有限公司房产总租金为1321.06万元人民币[114] 分红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85] - 公司截至2024年累计现金分红可观[82] - 公司未来将提高现金分红比例[82]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注册地址、办公地址及信息披露渠道在报告期内无变化[20][21]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境内外会计准则下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24][25]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募集资金变更项目情况[73] -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及重大股权[74][75] - 货币资金受限总额为31,946,344.95元,其中银行承兑保证金31,945,744.95元,ETC保证金600元[60]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3955.13万元[27]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916.39万元[27]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为467.57万元[27]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所得税影响额为1251.72万元[28]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3890.54万元[28] - 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20.07%,主要来自处置中浙高铁股权[55] - 资产减值损失占利润总额-42.74%,主要来自应收款项减值[5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期末数为144,947,207.16元,期初数为140,271,491.00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4,675,716.00元[59] -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末数为83.55元,期初数为49.13元,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45,834.42元[59] -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数为215,060,647.73元,期初数为156,538,776.28元,本期购买金额为58,521,871.45元[60] - 金融资产合计期末数为529,150,938.44元,期初数为465,907,516.21元[60] - 母公司投资收益大幅增长152%至2.47亿元[155] - 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07%至1.99亿元[155] - 投资收益由亏损137万元转为盈利4459万元[152] - 信用减值损失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