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26.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21] - 净利润10.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93%[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1%[21] - 扣非净利润9.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12%[21] - 持续经营净利润同比增长4.93%至10.02亿元人民币[53]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同比增长5.11%至9.95亿元人民币[53] - 营业收入26.05亿元同比增长1.72%[48] - 净利润9.95亿元同比增长5.11%[4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成本收入比27.87%,同比显著优化[33] - 业务及管理费同比下降0.79%至7.26亿元人民币[68] - 业务及管理费合计7.26亿元,同比下降0.79%,成本收入比降至27.87%[69] - 无形资产摊销同比下降42.24%,长期待摊费用摊销下降59.97%[69] - 所得税费用增长24.22%至1.10亿元,主要因当期所得税费用增加[72] 利息相关收入与支出 - 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0.48%至15.54亿元人民币[55] - 发放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同比下降13.22%至26.33亿元人民币[55] - 公司贷款利息收入同比增长6.11%至15.14亿元人民币[55] - 净息差1.43%,较2024年末的1.62%下降19个基点[33] - 净利息收益率同比下降24个基点至1.43%[57] 非利息收入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061.5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40%[51]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激增140%至6061.55万元人民币[60]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7.57%至8.67亿元人民币[64] - 汇兑收益同比增长97.24%至3620.56万元人民币[64]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8351.30万元人民币[103] - 衍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116.12万元人民币[103] - 营业外收入同比下降43.33%至167万元,主要因其他营业外收入减少[74] - 非经常性损益净额621.81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政府补助489.74万元[27] 资产和负债规模变化 - 总资产2237.8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2.23%[21] - 贷款及垫款本金达1461.2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6.41%[31] - 公司贷款及垫款余额818.9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1%[31] - 个人存款余额1122.7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7.03%[31] - 2025年6月末总资产规模2237.85亿元较年初增长2.23%[47] - 各项存款余额1759.31亿元较年初增长5.58%[47] - 各项贷款余额1461.22亿元较年初增长6.41%[47] - 贷款和垫款总额1411.62亿元,同比增长6.36%,其中公司贷款占比70%[78] - 对公贷款(扣除贴现)增长12.21%至818.96亿元,贴现业务下降4.14%[78] - 公司总资产达2237.85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23%[75] - 吸收存款增长5.09%至1799.33亿元,其中个人定期存款增长8.07%至977.56亿元[88][90] - 向中央银行借款增长42.45%至71.78亿元[88][91] - 应付债券增长23.97%至80.93亿元[88][91]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189.0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237.85亿元人民币,增幅约2.23%[196][197] - 发放贷款和垫款从1327.19亿元人民币增至1411.62亿元人民币,增长约6.36%[196] - 吸收存款从1712.17亿元人民币增至1799.33亿元人民币,增长约5.09%[197] - 向中央银行借款从50.39亿元人民币增至71.78亿元人民币,增幅达42.45%[196][197] - 交易性金融资产从125.35亿元人民币降至116.03亿元人民币,减少约7.43%[196] - 债权投资从267.16亿元人民币降至187.35亿元人民币,减少约29.87%[196] - 其他债权投资从268.13亿元人民币增至308.43亿元人民币,增长约15.03%[196] - 应付债券从65.28亿元人民币增至80.93亿元人民币,增长约23.98%[197] - 总资产从21497亿元增至22018亿元,增长2.4%[200] - 发放贷款和垫款从12958亿元增至13789亿元,增长6.4%[199] - 吸收存款从16797亿元增至17652亿元,增长5.1%[200] - 金融投资中其他债权投资从2681亿元增至3084亿元,增长15.0%[199] - 债权投资从2672亿元降至1874亿元,下降29.9%[199]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从1.99亿元增至18.81亿元,增长845.2%[199] - 向中央银行借款从490亿元增至711亿元,增长45.0%[200] - 应付债券从652.8亿元增至809.3亿元,增长24.0%[200] -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从921.6亿元增至974.4亿元,增长5.7%[199] -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增加6.22%至102.91亿元[81]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大幅增长845.37%至18.81亿元[81][82]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下降61.09%至46.81亿元[88][91] 资产质量与风险指标 - 资本充足率13.0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63%,均高于监管要求[32][37] - 不良贷款率保持0.94%,拨备覆盖率383.98%,远高于150%监管标准[33] - 贷款损失准备51.8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加8.04%[31] - 杠杆率7.03%,保持稳定[40] - 不良贷款率0.94%与年初持平[47] - 拨备覆盖率383.98%较年初提升7.95个百分点[47] - 前十大客户贷款余额占资本净额比例19.28%,单一最大客户占比2.39%[77][79] - 不良贷款率为0.94%,与上年末持平[107] - 正常类贷款占比97.75%,较上年末上升0.25个百分点[107] - 关注类贷款占比1.31%,较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107] - 本期计提贷款损失准备金8.16亿元人民币[108] 资本和权益变化 - 净资产收益率4.9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21] - 基本每股收益0.37元/股,同比下降5.13%[2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从197.23亿元人民币增至200.21亿元人民币,增长约1.51%[197] - 未分配利润从42.49亿元人民币降至37.12亿元人民币,减少约12.64%[197] - 其他综合收益下降15.69%至5.99亿元[94] - 未分配利润下降12.64%至37.12亿元[97] - 盈余公积增长10.39%至60.10亿元[94] - 一般风险准备增长12.15%至35.18亿元[94] - 未分配利润从419.0亿元降至364.3亿元,下降13.0%[200]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3.63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21][2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恶化至-53.63亿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17.76亿元人民币[9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395.67%至57.75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1.65亿元人民币[9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6.68%至8.59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9.21亿元人民币[99] 投资与减值 - 债权投资减值损失大幅增加109.89亿元,同比变动-4605.78%[71] - 其他债权投资计入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为-1.56亿元人民币[103] 村镇银行经营 - 寿光张农商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为15,000万元,总资产300,038.21万元,净资产29,718.22万元,营业收入3,774.84万元,营业利润1,677.15万元,净利润1,256.75万元[117] - 江苏东海张农商村镇银行注册资本为9,547.20万元,总资产115,399.53万元,净资产15,759.48万元,营业收入2,037.76万元,营业利润860.22万元,净利润645.47万元[117] 村镇银行股权 - 寿光张农商村镇银行初始注册资本10,000万元,公司持股71%[118] - 2013年寿光张农商村镇银行股权转让后公司持股比例降至68.75%[118] - 2020年寿光张农商村镇银行增资后公司持股比例变为64.40%[118] - 江苏东海张农商村镇银行初始注册资本3,000万元,公司持股51%[118] - 2012年江苏东海张农商村镇银行增资至6,000万元,公司持股比例保持51%[119] - 2021年江苏东海张农商村镇银行增资至9,000万元,公司持股比例升至53.83%[119] - 2023年江苏东海张农商村镇银行通过利润分配转增注册资本至9,547.20万元,公司持股比例保持53.83%[120] 风险管理和控制 - 公司贷款与存款期限结构不一致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126] - 公司实行日间头寸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资金头寸[126] - 公司制定流动性风险限额指标并纳入偏好和限额系统管控[126] - 公司定期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和应急演练[126] - 公司利率风险来源于利率敏感性资产与负债期限不匹配[127] - 公司外汇业务以美元为主且规模较小汇率风险影响有限[127] - 公司定期开展利率风险压力测试和多情景模拟测试[127] - 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详见财务报告第八节第九部分[122] 战略和治理 - 公司2025年按季监测"五大工程"战略任务并年度考核[130] - 公司战略实施与部室绩效考核挂钩推动目标落地[130] - 公司通过"工程-项目-任务"方法分解年度战略任务[130] - 报告期内召开1次独立董事专门会议[138] - 2025年4月29日董事王义东因工作调动离任[137] - 补选胡伟、尚鹏、李秋硕为新任董事[137]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但披露了估值提升计划[133] 业务发展和社会责任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9.15%[48] - 绿色贷款余额51.75亿元,较年初增加7.97亿元,增幅18.2%[144] - 累计打造3家新市民之家和3家新市民微家[144] - 反诈走访覆盖全市250个村/社区和496个小区[145] - 总计开展反诈走访8906场次,触达市民58万余人次[145] - 发放反诈宣传单页46万余份[145] - 公司获评2024年度纳税超二亿元明星企业[146] - 公司连续18年开展百岁老人慈善项目,连续15年赞助千场电影进社区活动[146] - 公司连续11年开展一杯水公益项目,连续6年实施一棵树党建项目[146] 股东和股份变动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95,104,407股,从97,365,356股降至2,260,949股,降幅97.7%[181] - 无限售条件股份增加95,104,407股,从2,346,979,618股增至2,442,084,025股,增幅4.0%[181] - 股份总数保持2,444,344,974股不变[181] - 有限售条件股份占比从3.98%降至0.09%,无限售条件股份占比从96.02%升至99.91%[181]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77,394,392股,占比7.26%[187] - 张家港市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68,103,687股,占比6.88%[187]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50,549户[187] - 职工股限售股份减少95,104,407股,从97,365,356股降至2,260,949股[185] - 限售股份变动原因为首次公开发行限售承诺期满[181][185] 关联交易和授信 - 公司作为原告的诉讼金额为23.07亿元,已收回1.83亿元,剩余21.24亿元仍在诉讼或执行中[155] - 公司向江苏沙钢集团核定综合授信额度294.95亿元,其中授信净额200亿元占上年度净资产10.14%[157] - 公司向张家港国投集团核定综合授信额度162.2亿元,其中授信净额162.2亿元占上年度净资产8.22%[158] - 公司向锦信资本核定综合授信额度192.8亿元,其中授信净额160亿元占上年度净资产8.11%[159] - 公司向高新区投资控股核定综合授信额度159.1亿元,其中授信净额149.1亿元占上年度净资产7.56%[160] - 公司2025年6月末关联自然人用信余额287.37万元,存款余额8940.36万元,理财余额6156.46万元[162] - 公司2025年6月末服务类关联交易金额947.88万元[162] 其他财务事项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4] - 支付永续债利息9600万元人民币[23] - 公司不存在重大担保、委托理财及委托贷款业务[173][174][175]
张家港行(002839) - 2025 Q2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