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4.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47%[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219.6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50.54%[2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7752.4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26.38%[22] - 基本每股收益-0.1098元/股,同比下降749.70%[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38%,同比下降3.82个百分点[23] - 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63%,同比下降3.77个百分点[23] - 利润总额亏损7109.45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75.04%[2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4.84亿元,同比下降27.5%[9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7219.68万元,同比由盈转亏[91] - 基本每股收益-0.1098元/股,同比下降749%[92]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6%至3.15亿元(2024年同期:3.77亿元)[94] - 净利润亏损收窄92.8%至503万元(2024年同期:亏损6,984万元)[9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7219万元[103][10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6.70%至2.76亿元人民币[41] - 销售费用同比上升18.44%至1.51亿元人民币[41] - 研发费用1025.15万元,同比下降6.0%[91] - 营业总成本为5.59亿元,其中营业成本2.76亿元,销售费用1.51亿元同比增长18.5%[90]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1.9%至818万元(2024年同期:731万元)[94]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下降9.3%至1.51亿元(2024年同期:1.67亿元)[97]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1.90亿元有所改善[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19亿元人民币[41]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11.54%至负4356.46万元人民币[4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出改善37.5%至1.19亿元(2024年同期:净流出1.90亿元)[9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恶化至-2.237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77.3%[10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8万元,去年同期为正值1218万元[10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2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5.6%[100][10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7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31.7%[10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大幅下降至1.199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57.9%[10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26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7.4%[100]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1.014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2.3%[100]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下降40.3%至3.95亿元(2024年同期:6.61亿元)[97] - 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222.3%至2.15亿元(2024年同期:6,668万元)[98] - 期末现金余额同比下降21.8%至2.53亿元(2024年同期:3.23亿元)[98]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总资产30.8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3.47%[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0.9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3.40%[22] - 应收账款同比增加32.11%至3730.72万元人民币[47]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35.11%至1.21亿元人民币[47] - 长期借款新增990万元人民币[46][47] - 货币资金中1230万元人民币因票据保证金被冻结[49] - 资产总计32.39亿元,较期初增长1.7%[87] - 短期借款2.55亿元,较期初增长28.5%[87] - 应收账款余额9.49亿元,占流动资产比例较高[87] - 合同负债1.21亿元,较期初下降20.0%[87] - 货币资金较期初下降27.8%至2.65亿元[82] - 应收账款增长32.1%至3730.72万元[82] - 应收款项融资大幅增长50.9%至9213.58万元[82] - 预付款项激增258.8%至837.99万元[82] - 存货下降3.3%至14.88亿元[82] - 短期借款增长28.5%至2.55亿元[83] - 合同负债下降35.1%至1.21亿元[83] - 未分配利润下降35.6%至1.30亿元[84] - 母公司应收账款激增1132.7%至1.69亿元[86]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增长345.6%至6080.29万元[86]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5,327,713.08元,其中政府补助贡献4,892,534.80元[25] -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为923,260.85元[25] - 所得税影响额减少非经常性损益416,444.72元[25]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减少非经常性损益183,917.26元[25]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收益为112,279.41元[25] - 投资收益大幅改善至3,220万元(2024年同期:亏损35万元)[94] 业务运营和战略 - 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同比下降5.8%至191.6万千升[27] - 公司上半年陈列费用节约近2,700万元[30] - 促销费用实现大幅度缩减[30] - 公司聚焦打造馥合香系列、金种子年份系列和金种子特贡三款主序列产品[29] - 营销中心由合肥搬迁回阜阳以强化基地市场建设[30] - 上半年采购累计节约金额628万元,完成年度目标的62.8%[33] - 公司拥有7大研发平台包括CNAS认证实验室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33] - 推进15项重点研发项目,其中产学研合作4项、博士后研究项目2项[33] - 新增企业内部研发项目7项[33] - 公司拥有非遗工艺大师46位,中国白酒工艺大师1位[37] - 核心技术骨干129名,包括国家级白酒评委5位和高级品酒师19位[37] - 修订发布采购制度14个[33] - 实施公开招标并引进优质供应商[33] - 公司被认定为安徽省先进级智能工厂[33] - 获批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改造项目[33]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56,822.33万元[65] - 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6,437.47万元,投入进度为81.72%[65] - 本年度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人民币4,899.64万元,占募集资金总额的8.62%[65] - 酿酒生产技改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人民币42,188.83万元,投入进度为89.05%[66] - 营销与物流网络建设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人民币4,248.64万元,投入进度为44.99%[66] - 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6504.66万元[69]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授权额度为18000万元[71] 子公司和投资表现 - 白酒业务子公司阜阳金种子酒业净利润亏损3491.39万元人民币[53] 股东和股权结构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24,038户[74] - 第一大股东安徽金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78,257,084股占比27.10%[76] - 第二大股东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持股32,550,443股占比4.95%[76] - 鹏华中证酒ETF基金报告期内增持1,211,500股总持股达10,843,618股占比1.65%[76] - 股东方圆圆报告期内增持3,202,600股总持股达3,202,600股占比0.49%[76] - 股东周建中报告期内减持493,645股总持股为3,016,743股占比0.46%[76]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增持61,794股总持股达1,977,799股占比0.30%[76] - 天弘中证食品饮料ETF报告期内减持13,300股总持股为1,825,200股占比0.28%[77] 公司治理和变动 - 公司半年度未拟定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57] - 公司报告期内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61] - 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报告期内诚信状况良好[61]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企业数量为2个[58] - 公司监事变动:屠华离任,雷霆于2025年2月13日当选新任监事[56] 所有者权益和资本结构 - 向所有者分配利润2800万元[105] - 实收资本(或股本)为657,796,824.00元[107][108] - 资本公积为1,174,961,782.84元[107][108] - 其他综合收益为83,137,500.00元[107][108] - 专项储备为20,045,004.25元[107][108] - 盈余公积为122,917,310.76元[107][108] - 未分配利润为460,273,446.27元[107][108]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小计为2,519,131,868.12元[107][108] - 少数股东权益为12,088,457.32元[107][108]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531,220,325.44元[107][108] - 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11,097,993.44元[108] - 公司本期专项储备提取额为326,816.40元[111] - 公司本期专项储备使用额为1,494,869.73元[111] - 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541,989,104.59元[111] - 母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5,032,683.34元[114] - 母公司本期专项储备变动额为-1,622,023.62元[114] - 母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为1,496,715,396.60元[115] - 母公司上年同期综合收益总额为-69,836,042.18元[115] - 母公司上年同期专项储备变动额为-1,294,532.42元[115] - 专项储备本期使用金额为1,294,532.42元[116] -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659,722,065.80元[116] - 公司1998年首次公开发行社会公众股6,500万股[117] - 2000年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5股并送股后股本增至32,300万股[118] - 2006年定向回购减少股本8,567.85万股后股本变更为26,072.15万股[118] - 2010年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增10股后股本增至52,144.29万股[119] - 2010年非公开发行普通股3,433.21万股后股本增至55,577.50万股[119] - 2019年非公开发行普通股10,202.18万股后股本增至65,779.68万股[119] 会计政策和重要标准 - 重要性标准设定为资产/收入/利润总额占比超过5%或金额超过350万元[128] - 重要投资活动现金标准为单笔金额超过1000万元[128] - 企业合并相关中介费用如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131] - 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131] - 合并财务报表编制需抵销母子公司间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137] - 子公司持有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视为库存股作为所有者权益减项列示[137] -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支付对价公允价值计量长期股权投资成本[138] - 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合并按原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新增投资成本确认初始投资成本[140] - 分步实现同一控制合并调整资本公积不足时依次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139] - 结构化主体纳入合并范围基于合同安排而非表决权[132] - 投资性主体仅合并提供投资服务子公司其他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132] - 母公司性质转变时对子公司合并处理参照企业合并会计方法[134] - 购买日前持有股权公允价值重计量差额计入留存收益或当期投资收益[141] - 处置子公司未丧失控制权时处置价款与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41] - 丧失控制权时剩余股权按公允价值重计量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142] - 分步处置不属于一揽子交易时按未丧失控制权规定处理[142] - 分步处置属于一揽子交易时累计差额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损益[143][144] - 少数股东增资导致股权稀释时净资产份额差额调整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144] - 共同经营按份额确认资产/负债/收入/费用[145] - 现金等价物定义为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投资[146] - 外币货币性项目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8] - 境外经营处置时外币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149] - 金融资产初始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或初始确认金额[152]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需满足业务模式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且合同现金流量仅为本金和利息支付[15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需满足业务模式既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又出售资产极合同现金流量仅为本金和利息支付[152]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仅股利收入计入当期损益[153] - 以公允价值计量极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将所有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153] - 金融负债分类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贷款承诺及财务担保合同负债和以摊余成本计量[154] -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自身信用风险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极[154] - 贷款承诺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减值损失[154] - 财务担保合同负债按损失准备金额与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后余额孰高计量[155] -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包括摊余成本计量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等[158] - 未来12个月内预期极用损失按金融工具预计存续期计量,违约事件导致损失为存续期损失一部分[159] - 第一阶段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未显著增加,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59] - 第二阶段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显著增加但未减值,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59] - 第三阶段金融工具已发生信用减值,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159] - 应收票据组合1商业承兑汇票和组合2银行承兑汇票按违约风险敞口和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损失[161] - 应收账款组合1外部客户、组合2合并范围内关联方及组合3合并范围外关联方按账龄与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损失[161] - 其他应收款组合1其他款项和组合2合并范围内关联方按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12个月或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极失[161] - 应收账款1年以内坏账计提比例为5.00%,1-2年为10.00%,2-3年为15.00%,3年以上为100.00%[162] - 其他应收款1年以内坏账计提比例为5.00%,1-2年为10.00%,2-3年为15.00%,3年以上为100.极0%[162] - 逾期超过30日通常确定信用风险显著增加,除非有信息证明未显著增加[164] - 公司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174] - 公司存货采用永续盘存制,每年至少盘点一次[174] - 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在领用时均采用一次转销法摊销[174] - 公司优先使用可观察输入值进行公允价值计量,不可观察输入值仅在前者无法取得时使用[171] - 公允价值计量输入值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活跃市场未经调整报价,第二层次为可观察输入值,第三层次为不可观察输入值[172] - 金融资产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其账面价值与收到对价及累计其他综合收益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67] - 公司以主要市场价格(或不存在时以最有利市场价格)计量公允价值[170] - 预期信用损失变动形成的损失准备增减计入当期损益[166] - 不再预期收回现金流量的金融资产将直接减记账面余额[166] - 金融资产和负债需分别列示,仅同时满足法定抵销权利和净额结算计划时才以净额列示[169] - 存货跌价准备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计提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175] - 产成品及商品等直接出售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按估计售价减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确定,合同持有存货以合同价格为计量基础[175] - 材料存货可变现净值按所产成品估计售价减至完工成本、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确定,若材料价降导致产成品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金种子酒(600199) - 2025 Q2 - 季度财报